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人童话电影通过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向我们展现现实和童话的交汇与冲突,这类影片往往在主人公的设定上把目光投向女性,这和其文学本体的创作在男权意识形态下完成是分不开关系的。在今天的成人童话电影中,女性不再是传统的扁平形象,更多的创作者从女性立场出发思考和设计能反映真实的女性生存状态和意识形态变化的人物形象,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成人童话电影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女性、男权、童话之间的三者权利关系。
关键词:成人童话电影;童话;女性主义;性别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童话电影”跟儿童电影的区别在“童话”的元素上,很多儿童题材的影片拍得梦幻,但是并非童话电影——童话电影的创作特点在于:在情节上对童话故事加以改编,或采用童话的灵感进行颠覆性的剧情发挥,或者在视觉感观上展现明显的童话元素,如城堡、白马、雪花、小动物等。电影《雾中风景》(<Topio Stin Omichli>, 1988)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部诗意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然而,它同时借儿童视角叙事,并且运用了几个明显、关键的童话意象,结合其深刻复杂、悲观迷茫的现实主题,是“现实的童话、童话的现实”——存在现实和童话辩证关系的成人童话电影。
成人童话电影和童话电影的区别,不在于受众的区分上,而在于主题表达上——意图表现成人现实生活、只有成人才能理解的,是成人童话电影。在功能上,不是为了教育儿童、助力成长、“合家欢”式观赏、回归童心的体验,如电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2001-2011)系列,很多观众也是成年人,而是为了表达创作者对现实问题比较严肃深刻的讨论。因此,成人童话电影中最常见的一个表意手法是“隐喻”,就是要在人和物背后传达更深广的内容。
尤其是人物。由于在传统的童话故事里,主人公大多是落难的公主、出身贫寒的美女、能歌善舞的善良姑娘。所以今天,即使童话电影已经发展得样式繁多、审美和情节上都在力图颠覆传统,但是在主人公的选择上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女性,给我们带来了站在女性主义视角上的思考。
1 为什么选择女性?
童话会让人想到“儿童”,想到“妇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弱势群体”,成年男性在童话中发挥的是“拯救”“帮助”的作用。这是因为很多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是由18、19世纪的男性艺术家创作,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创作者在作品中传达明显的男权文化。学者克里斯蒂娜一针见血地指出过童话、男权话语、女性命运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在童话的文学故事传统中,女主人公始终逃不出别有用心的男性身体法则”[1]。大家熟悉的传统童话的女主人公,外型上美丽轻盈、内心善良忠贞,一方面这些对女性的苛求表现出男性物化女性、女性客体化的社会状况,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儿童文学读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没有完成性别认识的孩子们。小女孩们将自己的梦想趋向成为童话的公主,等待“白马王子”的出现。巴柔曾解释虚构的形象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家把关于他者的看法构思成作品;通过书籍、影视或其他传媒表现出来,或通过出版发行推向市场;大众(读者、观众)通过阅读行为接受了这些形象,同时读者的作用又反作用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家的创作———如此循环往复[2]”。传统童话中,“爱情”是女性解决烦恼的唯一答案——女孩们受童话故事的影响深化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反过来女孩们的追捧和信任也让童话的影响深化。由此可以思考,女性偏爱爱情主题电影的原因是后天包括童年的童话故事的影响、还是生理构造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偏好?那么有多少女性的性格、喜好是在男权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朱迪斯梅恩曾经以“就消费对象而言,针对女性观众的电影”为判断女性电影的特征,这是片面的,因为女性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也是在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下教育指导而成的,这方面的影响是深远且无形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关注、力图改变女性现存的困境,无论是男性导演还是女性导演,在成人童话电影里,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让女主人公折射出在社会大环境的男权意识形态下的抗争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有助于做出和以往更鲜明的对比。
2 “儿童”到“女人”
“社会性别”区别于“生理性别”,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提出,主要是指人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因时间、民族、地域而异,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社会构成。有研究显示,实际上从三岁起,不同性别的儿童便会对于不同类型的玩具和活动有不同的感知。一般情况下,男孩会更倾向于玩汽车和手枪,女孩则更喜欢玩布娃娃或者是过家家的游戏。在随后的两年时间之内,这种性别角色定位愈发明显,并且在学前期达到最高水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可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性心理发展的口腔期(0-18 个月)以及肛门期(2-3 岁),通常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发展趋势,直到性器期(约 3-6 岁),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分化。并且,在这个时间段之中,无论是父母、同伴还是教师等,都会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童话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其性别角色的形成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建构现实性别世界的过程之中,通常作为信息源以及参照点而存在。
儿童是如何从性别意识模糊到了解社会给予的性别意识的定义的,电影《雾中风景》给了一个凄美的例子。《雾中风景》通过诗一般的长镜头讲述了姐弟两人寻父也是寻根的故事,虽然没有浪漫的童话故事的背景和超现实的想象,从气氛上、意象上、表意上,是具有一定的童话色彩的。影片以孩子的视角出发,不乏我们熟悉的童话元素———漫天飘舞的雪花、落荒而逃的新娘、即将死去的白马。可以看到十二岁的姐姐和年幼的弟弟还是懵懂的孩子,行走在儿童对世界的观察里。影片之初,我们并不把姐姐当成女性看待,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行为表现,她和弟弟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片尾,姐姐没有钱买车票的时候想通过身体向陌生男人换取,这时候她已经完成了从无性别意识的儿童向男权主体意识形态下的女性的转变。最初,姐姐搭上好心人的车,没有感到自己身为“女性”需要担心的风险,事情是顺利的,她没有改变童真,这也说明性别意识的强化是社会、是男性给予的;后来,姐姐遭遇侵犯,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和男性的差异;无助时,她遇到了富有魅力的青年,女孩情窦初开,从孩子向女性的情感心理转变;美好的情愫停止在知道青年喜欢男性的那一瞬间,这里再次强调了男女性别的差异,在失声痛哭中姐姐完成了心理认同上的女性转变;最后,她长大了,主动提出利用身体向陌生男性提出条件。姐姐从无性别意识的孩子到从心理上、生理上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其认知过程中所有的“课程”都是男性给予的:侵犯者、魅力青年等,一路上她遇到的警察、亲戚等也都是男性,社会的漠然和压力也是这些男性角色背后的象征所赋予的。姐姐最后主動提出的对身体价值的认识,是建立在男权社会给她的性别灌输下的,而且她不仅要“自我成长”,还一直承担着“照顾弟弟(男性)”的任务。影片最后,弟弟在迷雾中安慰姐姐“不要害怕”,弟弟从旁观者转变为给予姐姐力量的人,说明这一路程的所见所闻让弟弟也完成了他的自我性别认识。《雾中风景》作为一部以“寻父”为线索的影片,其背后关于国家、历史、宗教的思想主题是深刻的,而姐姐在影片中的性别意识形成,也和影片“现实的童话”一样残酷。 3 成长后的女性困境
《黑天鹅》(<Black Swan>, 2009)改编自童话传说《天鹅湖》,柴可夫斯基在其基础上改编了著名的芭蕾舞剧,故事讲述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爱上了她,在王子挑选新娘的夜晚,恶魔让自己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欺骗王子。最后王子识破诡计、杀死恶魔,帮助公主恢复原形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从童话原著中可以看到,在传统的父权文化下的故事剧情——公主奥杰塔作为被恶魔(恶魔也是男性形象)施咒的弱势女性,她是被动的,生活的起伏皆由男性主导——恶魔将她变成天鹅,她失去作为“人”最基本的属性;王子爱上了她,王子举行“挑选”妻子的典礼,可以看到女性作为婚姻、爱情的从属关系;恶魔让女儿黑天鹅去诱惑王子,女儿黑天鹅在这里也不具备选择权利,而是作为父权的一个“工具”;最后王子救了公主,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下去,这个童话固定的“经典结局”也都是由王子这个男权象征来实现。可以看到,“传统的童话故事里女性通常被当作附属品来描述,很少被赋予主体意识”[3],即使主动作出行为动作上的争取,也是茫然的、不具有影响力的。
电影《黑天鹅》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讲述完全不同的一个“女性受困”的故事。和童话里的奥杰塔公主一样,娜塔丽波特曼饰演的妮娜被母亲的教条、舞蹈团的竞争、男编导的“凝视”压迫,就像力图打破恶魔施咒的白天鹅一样,妮娜要挣扎一条出路。尽管最后,妮娜的精神世界走向偏颇自我毁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作为男主人公的编导角色,对妮娜给出的压力和挑逗并不是友善的动作;饰演魔王的男演员,也对妮娜构不成威胁和影响。影片中妮娜面临的问题是来自女性自身的。
3.1 凝视
拉康在《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观念》中将“凝视”定义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某种镜像关系,所以会受到他人视野的影响。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不难发现,凝视一般情况下会以父权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被凝视的对象,也就是女性,通常被塑造成为温柔、美丽的美好形象。不仅如此,凝视通常还会伴随惩罚、禁锢而出现。久而久之,凝视与男性的权力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基于此,福柯的现代权力理论则将规训、惩罚以及自我监视纳入到凝视的手段之中。根据相关的研究理论结果可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者将“被凝视”视为是受压迫的一种最明显的标志。并且也认为“凝视”实际上是一种暴力行为的表现方式,进一步提出,为了抵抗“凝视”的单向暴力,女性应该通过“回眸凝视”的方式来进行修正。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体性已经开始实现自觉回观,并且也开始对父权眼睛的“凝视”提出了挑战。影片中男编导的“凝视”是妮娜恐惧紧张的压力来源,但妮娜对镜中自己的“凝视”才是她毁灭的真正原因,也是对男性主导社会的回观和反击。
3.2 压制
妮娜生长在没有父亲的家庭,母亲为了自己放弃舞蹈梦想,对其严格管教。在男权制社会中,母性实际上也已经基本被男权化,而这也正是女性向男性臣服的标志。比如,影片中的母亲在妮娜想吃蛋糕时严厉阻止,对身材管理的要求是迎合男性的,“吃”满足的是最基本的欲望,克制和禁锢是母亲象征的男权社会的压制。母亲不仅没有独立的人格,更难以自觉激发出个人的女性意识,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主动参与到了男性社会的制度执行之中,对自身以及其他女性的身份和地位有明显的偏见,最终甚至成为了男权社会的代言人之一。
3.3 失语
妮娜的“蜕变”从进入前天鹅女王贝丝的化妆间开始,打开口红的瞬间,我们听到导演在声音上作出诱惑、魔幻的处理,预示这场自我毁灭的悲剧。贝丝芳华已去退下舞台,她歇斯底里的反抗,却没有改变男权社会里对女性年龄的审判,她的海报被换下便没有人再看得到、听得到她。妮娜从新人得到机会的喜悦渐渐体会到贝丝的压力。女性身处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意识形态下,其边缘、弱势的地位使其无法从男性手中夺得话语权,从而被迫失语,我们看到贝丝的反抗,却被男编导称为“疯狂”,男权思想希望女性服从而不是表达,尤其是男权文化参考女性“年龄”作出价值判断,贝丝无奈的退出是每个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社会的压迫使其无法有效表达本体的思想、彰显个人的价值,于是她先妮娜一步走向疯狂。
4 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受害者”,更有“拯救者”
影片《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 2005)是一部典型的成人童话电影,导演借“潘神”的传说表达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和人性问题——影片以儿童视角出发把现实问题转化成“童话探险问题”,我们既看到作为无辜受害者的悲哀和战争的残酷,也对人类内心世界的自我逃避、自我安慰与精神力量做出一些思考,“人的内心活动展现在银幕上”,恐惧被具象化了。其中,“潘神”的隐喻非常值得寻味。根据神话传说的记载,酒神被宙斯化作一头雄性山羊,希腊人由此创作“山羊之歌”——酒神颂歌,头戴山羊饰品歌舞祭祀。尼采曾表示,“酒神精神比希腊悲剧更早诞生”。而“潘神”本身作为一个神话悲剧,恰恰和酒神精神相吻合,影片以《潘神的迷宫》命名,表现创作者对悲剧、尤其是悲剧中作为牺牲品的女性的怜悯。片中人物的设计非常典型:女孩代表无辜的战争受害者,母亲代表向强权的入侵者低头服从的投降派群体,女佣代表着革命者、反抗者、爱国者,继父则是战争和侵略者本身残酷的体现,他也是父权的代表。这里的“女孩”一如传统童话,处于“受害者”的弱势地位,虽然她拥有比较独立的意识,但是这个意识是对父权的逃避而不是抗争,逃避的方式是通过不切实际的幻想童话来实现,这“自欺欺人”的行为也是最后抗争失败的原因。“母亲”也是一位“受害者”,不同于女孩擁有自我意识,她彻底服从于男权中心的意识形态:改嫁后听从丈夫的安排,为其生一个儿子(继父只想要个男孩)等,她没有反抗的能力,是最早的牺牲者。
但是《潘神的迷宫》中的女性并不全然是“受害者”,创作者站在女性立场上给出了另一种女性形象——“拯救者”女佣。女佣是潜伏在继父营地的革命者,也是影片中唯一存活下来、看到希望的女性。 这一角色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些特质:
(1)是潜伏在敌人身边的革命者,面对凶暴的继父保持勇敢、冷静,敌人一直没办法察觉情报泄露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她的智慧。
(2)拯救受伤的弟弟、同情女孩的处境,她同时具备女性形象的柔情和感性。
(3)被捕获后,面对皮肉之苦的坚持,她偷偷藏着武器,直接划破继父的脸,作为至上的父权象征的继父的形象被毁,暴露出狰狞的本来面目,可见她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战斗能力。
女佣这一角色实际上并不是柔弱的,甚至显示出了更加强烈的男性特质。影片中,继父得知卧底是她时非常不屑,女佣说,“因为你看不起女人,所以我才会成功”,这正是最好的诠释。在影片结尾,女佣带领革命者们迎接胜利,我们看到导演让她站在了一群男性革命者的最前面,通过她接受了一个新的生命——这是赋予女性形象力量和颠覆的意义,让她来挑战男权社会。 在影片中,女佣这个人物一直在“拯救”——为革命者们送情报和药品,“拯救”了同志;被捕后正面反抗敌人,“拯救”了自己;最后寻找女孩、接过无辜的婴儿,告诉邪恶的父亲“他不会知道你”,“拯救”了新的无辜善良的生命。另外在人物造型方面,女佣极具男性特征:硬朗的面部骨骼、高瘦的身材、突出的龅牙,并不是传统童话电影中女性柔弱美丽的样子。可以说,这是一个女性主体意識觉醒的代表形象,是一个对男权社会的颠覆者、对女性集体的启发者和拯救者。
5 结语
成人童话电影总是通过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向我们展现现实和童话的交汇与冲突,而这类影片往往在主人公的设定上把目光投向女性。虽然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些优秀的成人童话电影做了分析,但是本文提及的所有影片都是男性导演的作品,是男性站在女性立场上对当代女性生存状态的解读。随着成人童话电影在全球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追溯过往,结合女性主义电影的思维,成人童话电影可以具有更深刻、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回春萍.激进对抗到理性反思美国女性主义童话改写中的性别政治[J].妇女研究论丛,2016(06):45.
[2]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孙舒.安吉拉·卡特现代童话中的女性政治[J].学术交流,2018(08):172-177.
关键词:成人童话电影;童话;女性主义;性别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童话电影”跟儿童电影的区别在“童话”的元素上,很多儿童题材的影片拍得梦幻,但是并非童话电影——童话电影的创作特点在于:在情节上对童话故事加以改编,或采用童话的灵感进行颠覆性的剧情发挥,或者在视觉感观上展现明显的童话元素,如城堡、白马、雪花、小动物等。电影《雾中风景》(<Topio Stin Omichli>, 1988)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部诗意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然而,它同时借儿童视角叙事,并且运用了几个明显、关键的童话意象,结合其深刻复杂、悲观迷茫的现实主题,是“现实的童话、童话的现实”——存在现实和童话辩证关系的成人童话电影。
成人童话电影和童话电影的区别,不在于受众的区分上,而在于主题表达上——意图表现成人现实生活、只有成人才能理解的,是成人童话电影。在功能上,不是为了教育儿童、助力成长、“合家欢”式观赏、回归童心的体验,如电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2001-2011)系列,很多观众也是成年人,而是为了表达创作者对现实问题比较严肃深刻的讨论。因此,成人童话电影中最常见的一个表意手法是“隐喻”,就是要在人和物背后传达更深广的内容。
尤其是人物。由于在传统的童话故事里,主人公大多是落难的公主、出身贫寒的美女、能歌善舞的善良姑娘。所以今天,即使童话电影已经发展得样式繁多、审美和情节上都在力图颠覆传统,但是在主人公的选择上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女性,给我们带来了站在女性主义视角上的思考。
1 为什么选择女性?
童话会让人想到“儿童”,想到“妇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弱势群体”,成年男性在童话中发挥的是“拯救”“帮助”的作用。这是因为很多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是由18、19世纪的男性艺术家创作,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创作者在作品中传达明显的男权文化。学者克里斯蒂娜一针见血地指出过童话、男权话语、女性命运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在童话的文学故事传统中,女主人公始终逃不出别有用心的男性身体法则”[1]。大家熟悉的传统童话的女主人公,外型上美丽轻盈、内心善良忠贞,一方面这些对女性的苛求表现出男性物化女性、女性客体化的社会状况,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儿童文学读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没有完成性别认识的孩子们。小女孩们将自己的梦想趋向成为童话的公主,等待“白马王子”的出现。巴柔曾解释虚构的形象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家把关于他者的看法构思成作品;通过书籍、影视或其他传媒表现出来,或通过出版发行推向市场;大众(读者、观众)通过阅读行为接受了这些形象,同时读者的作用又反作用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家的创作———如此循环往复[2]”。传统童话中,“爱情”是女性解决烦恼的唯一答案——女孩们受童话故事的影响深化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反过来女孩们的追捧和信任也让童话的影响深化。由此可以思考,女性偏爱爱情主题电影的原因是后天包括童年的童话故事的影响、还是生理构造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偏好?那么有多少女性的性格、喜好是在男权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朱迪斯梅恩曾经以“就消费对象而言,针对女性观众的电影”为判断女性电影的特征,这是片面的,因为女性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也是在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下教育指导而成的,这方面的影响是深远且无形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关注、力图改变女性现存的困境,无论是男性导演还是女性导演,在成人童话电影里,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让女主人公折射出在社会大环境的男权意识形态下的抗争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有助于做出和以往更鲜明的对比。
2 “儿童”到“女人”
“社会性别”区别于“生理性别”,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提出,主要是指人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因时间、民族、地域而异,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社会构成。有研究显示,实际上从三岁起,不同性别的儿童便会对于不同类型的玩具和活动有不同的感知。一般情况下,男孩会更倾向于玩汽车和手枪,女孩则更喜欢玩布娃娃或者是过家家的游戏。在随后的两年时间之内,这种性别角色定位愈发明显,并且在学前期达到最高水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可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性心理发展的口腔期(0-18 个月)以及肛门期(2-3 岁),通常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发展趋势,直到性器期(约 3-6 岁),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分化。并且,在这个时间段之中,无论是父母、同伴还是教师等,都会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童话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其性别角色的形成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建构现实性别世界的过程之中,通常作为信息源以及参照点而存在。
儿童是如何从性别意识模糊到了解社会给予的性别意识的定义的,电影《雾中风景》给了一个凄美的例子。《雾中风景》通过诗一般的长镜头讲述了姐弟两人寻父也是寻根的故事,虽然没有浪漫的童话故事的背景和超现实的想象,从气氛上、意象上、表意上,是具有一定的童话色彩的。影片以孩子的视角出发,不乏我们熟悉的童话元素———漫天飘舞的雪花、落荒而逃的新娘、即将死去的白马。可以看到十二岁的姐姐和年幼的弟弟还是懵懂的孩子,行走在儿童对世界的观察里。影片之初,我们并不把姐姐当成女性看待,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行为表现,她和弟弟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片尾,姐姐没有钱买车票的时候想通过身体向陌生男人换取,这时候她已经完成了从无性别意识的儿童向男权主体意识形态下的女性的转变。最初,姐姐搭上好心人的车,没有感到自己身为“女性”需要担心的风险,事情是顺利的,她没有改变童真,这也说明性别意识的强化是社会、是男性给予的;后来,姐姐遭遇侵犯,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和男性的差异;无助时,她遇到了富有魅力的青年,女孩情窦初开,从孩子向女性的情感心理转变;美好的情愫停止在知道青年喜欢男性的那一瞬间,这里再次强调了男女性别的差异,在失声痛哭中姐姐完成了心理认同上的女性转变;最后,她长大了,主动提出利用身体向陌生男性提出条件。姐姐从无性别意识的孩子到从心理上、生理上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其认知过程中所有的“课程”都是男性给予的:侵犯者、魅力青年等,一路上她遇到的警察、亲戚等也都是男性,社会的漠然和压力也是这些男性角色背后的象征所赋予的。姐姐最后主動提出的对身体价值的认识,是建立在男权社会给她的性别灌输下的,而且她不仅要“自我成长”,还一直承担着“照顾弟弟(男性)”的任务。影片最后,弟弟在迷雾中安慰姐姐“不要害怕”,弟弟从旁观者转变为给予姐姐力量的人,说明这一路程的所见所闻让弟弟也完成了他的自我性别认识。《雾中风景》作为一部以“寻父”为线索的影片,其背后关于国家、历史、宗教的思想主题是深刻的,而姐姐在影片中的性别意识形成,也和影片“现实的童话”一样残酷。 3 成长后的女性困境
《黑天鹅》(<Black Swan>, 2009)改编自童话传说《天鹅湖》,柴可夫斯基在其基础上改编了著名的芭蕾舞剧,故事讲述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爱上了她,在王子挑选新娘的夜晚,恶魔让自己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欺骗王子。最后王子识破诡计、杀死恶魔,帮助公主恢复原形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从童话原著中可以看到,在传统的父权文化下的故事剧情——公主奥杰塔作为被恶魔(恶魔也是男性形象)施咒的弱势女性,她是被动的,生活的起伏皆由男性主导——恶魔将她变成天鹅,她失去作为“人”最基本的属性;王子爱上了她,王子举行“挑选”妻子的典礼,可以看到女性作为婚姻、爱情的从属关系;恶魔让女儿黑天鹅去诱惑王子,女儿黑天鹅在这里也不具备选择权利,而是作为父权的一个“工具”;最后王子救了公主,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下去,这个童话固定的“经典结局”也都是由王子这个男权象征来实现。可以看到,“传统的童话故事里女性通常被当作附属品来描述,很少被赋予主体意识”[3],即使主动作出行为动作上的争取,也是茫然的、不具有影响力的。
电影《黑天鹅》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讲述完全不同的一个“女性受困”的故事。和童话里的奥杰塔公主一样,娜塔丽波特曼饰演的妮娜被母亲的教条、舞蹈团的竞争、男编导的“凝视”压迫,就像力图打破恶魔施咒的白天鹅一样,妮娜要挣扎一条出路。尽管最后,妮娜的精神世界走向偏颇自我毁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作为男主人公的编导角色,对妮娜给出的压力和挑逗并不是友善的动作;饰演魔王的男演员,也对妮娜构不成威胁和影响。影片中妮娜面临的问题是来自女性自身的。
3.1 凝视
拉康在《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观念》中将“凝视”定义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某种镜像关系,所以会受到他人视野的影响。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不难发现,凝视一般情况下会以父权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被凝视的对象,也就是女性,通常被塑造成为温柔、美丽的美好形象。不仅如此,凝视通常还会伴随惩罚、禁锢而出现。久而久之,凝视与男性的权力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基于此,福柯的现代权力理论则将规训、惩罚以及自我监视纳入到凝视的手段之中。根据相关的研究理论结果可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者将“被凝视”视为是受压迫的一种最明显的标志。并且也认为“凝视”实际上是一种暴力行为的表现方式,进一步提出,为了抵抗“凝视”的单向暴力,女性应该通过“回眸凝视”的方式来进行修正。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体性已经开始实现自觉回观,并且也开始对父权眼睛的“凝视”提出了挑战。影片中男编导的“凝视”是妮娜恐惧紧张的压力来源,但妮娜对镜中自己的“凝视”才是她毁灭的真正原因,也是对男性主导社会的回观和反击。
3.2 压制
妮娜生长在没有父亲的家庭,母亲为了自己放弃舞蹈梦想,对其严格管教。在男权制社会中,母性实际上也已经基本被男权化,而这也正是女性向男性臣服的标志。比如,影片中的母亲在妮娜想吃蛋糕时严厉阻止,对身材管理的要求是迎合男性的,“吃”满足的是最基本的欲望,克制和禁锢是母亲象征的男权社会的压制。母亲不仅没有独立的人格,更难以自觉激发出个人的女性意识,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主动参与到了男性社会的制度执行之中,对自身以及其他女性的身份和地位有明显的偏见,最终甚至成为了男权社会的代言人之一。
3.3 失语
妮娜的“蜕变”从进入前天鹅女王贝丝的化妆间开始,打开口红的瞬间,我们听到导演在声音上作出诱惑、魔幻的处理,预示这场自我毁灭的悲剧。贝丝芳华已去退下舞台,她歇斯底里的反抗,却没有改变男权社会里对女性年龄的审判,她的海报被换下便没有人再看得到、听得到她。妮娜从新人得到机会的喜悦渐渐体会到贝丝的压力。女性身处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意识形态下,其边缘、弱势的地位使其无法从男性手中夺得话语权,从而被迫失语,我们看到贝丝的反抗,却被男编导称为“疯狂”,男权思想希望女性服从而不是表达,尤其是男权文化参考女性“年龄”作出价值判断,贝丝无奈的退出是每个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社会的压迫使其无法有效表达本体的思想、彰显个人的价值,于是她先妮娜一步走向疯狂。
4 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受害者”,更有“拯救者”
影片《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 2005)是一部典型的成人童话电影,导演借“潘神”的传说表达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和人性问题——影片以儿童视角出发把现实问题转化成“童话探险问题”,我们既看到作为无辜受害者的悲哀和战争的残酷,也对人类内心世界的自我逃避、自我安慰与精神力量做出一些思考,“人的内心活动展现在银幕上”,恐惧被具象化了。其中,“潘神”的隐喻非常值得寻味。根据神话传说的记载,酒神被宙斯化作一头雄性山羊,希腊人由此创作“山羊之歌”——酒神颂歌,头戴山羊饰品歌舞祭祀。尼采曾表示,“酒神精神比希腊悲剧更早诞生”。而“潘神”本身作为一个神话悲剧,恰恰和酒神精神相吻合,影片以《潘神的迷宫》命名,表现创作者对悲剧、尤其是悲剧中作为牺牲品的女性的怜悯。片中人物的设计非常典型:女孩代表无辜的战争受害者,母亲代表向强权的入侵者低头服从的投降派群体,女佣代表着革命者、反抗者、爱国者,继父则是战争和侵略者本身残酷的体现,他也是父权的代表。这里的“女孩”一如传统童话,处于“受害者”的弱势地位,虽然她拥有比较独立的意识,但是这个意识是对父权的逃避而不是抗争,逃避的方式是通过不切实际的幻想童话来实现,这“自欺欺人”的行为也是最后抗争失败的原因。“母亲”也是一位“受害者”,不同于女孩擁有自我意识,她彻底服从于男权中心的意识形态:改嫁后听从丈夫的安排,为其生一个儿子(继父只想要个男孩)等,她没有反抗的能力,是最早的牺牲者。
但是《潘神的迷宫》中的女性并不全然是“受害者”,创作者站在女性立场上给出了另一种女性形象——“拯救者”女佣。女佣是潜伏在继父营地的革命者,也是影片中唯一存活下来、看到希望的女性。 这一角色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些特质:
(1)是潜伏在敌人身边的革命者,面对凶暴的继父保持勇敢、冷静,敌人一直没办法察觉情报泄露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她的智慧。
(2)拯救受伤的弟弟、同情女孩的处境,她同时具备女性形象的柔情和感性。
(3)被捕获后,面对皮肉之苦的坚持,她偷偷藏着武器,直接划破继父的脸,作为至上的父权象征的继父的形象被毁,暴露出狰狞的本来面目,可见她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战斗能力。
女佣这一角色实际上并不是柔弱的,甚至显示出了更加强烈的男性特质。影片中,继父得知卧底是她时非常不屑,女佣说,“因为你看不起女人,所以我才会成功”,这正是最好的诠释。在影片结尾,女佣带领革命者们迎接胜利,我们看到导演让她站在了一群男性革命者的最前面,通过她接受了一个新的生命——这是赋予女性形象力量和颠覆的意义,让她来挑战男权社会。 在影片中,女佣这个人物一直在“拯救”——为革命者们送情报和药品,“拯救”了同志;被捕后正面反抗敌人,“拯救”了自己;最后寻找女孩、接过无辜的婴儿,告诉邪恶的父亲“他不会知道你”,“拯救”了新的无辜善良的生命。另外在人物造型方面,女佣极具男性特征:硬朗的面部骨骼、高瘦的身材、突出的龅牙,并不是传统童话电影中女性柔弱美丽的样子。可以说,这是一个女性主体意識觉醒的代表形象,是一个对男权社会的颠覆者、对女性集体的启发者和拯救者。
5 结语
成人童话电影总是通过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向我们展现现实和童话的交汇与冲突,而这类影片往往在主人公的设定上把目光投向女性。虽然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些优秀的成人童话电影做了分析,但是本文提及的所有影片都是男性导演的作品,是男性站在女性立场上对当代女性生存状态的解读。随着成人童话电影在全球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追溯过往,结合女性主义电影的思维,成人童话电影可以具有更深刻、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回春萍.激进对抗到理性反思美国女性主义童话改写中的性别政治[J].妇女研究论丛,2016(06):45.
[2]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孙舒.安吉拉·卡特现代童话中的女性政治[J].学术交流,2018(08):17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