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践与启示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省赛和国赛的过程进行回顾,结合对创新创业项目选拔培育、训练营精准辅导项目和参与双创国赛决赛过程,分析學校项目在参赛过程中成长经历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对学校今后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主要包含:挖掘优势学科项目参赛、选拔科技含量高项目参赛、全方位打磨参赛项目、研究往届项目和比赛规则等。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5-0009-03    
  一 前言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批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倡导发起,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共青团中央等多个中央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重大创新创业赛事。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主动服务经济提高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1]。
  截至2019年11月,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五次。第五届大赛的主题为“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构建了“高教、职教、国际、萌芽(中学生)”四大板块,报名参赛人数457.4万,参赛项目数109.7万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24个,报名人数和参赛项目数再创新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总决赛期间,共产生金奖121项、银奖286项,其中高教主赛道金奖70项(港澳台6项金奖)、银奖140项;职教赛道金奖18项、银奖50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8项、银奖51项;国际赛道金奖15项、银奖45项。萌芽板块共产生创新潜力奖20项。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南京林业大学成长组项目“爆炸实验室”获得银奖,实现学校参加该项大赛以来的历史性突破。
  二 参赛过程经历与挑战
  (一)创新创业项目选拔培育
  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于2018年10月启动报名工作,各个学院积极广泛宣传,多渠道挖掘校友创业项目、教师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在校生创业项目等各方资源。经过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学校一共挖掘656个项目参赛。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聘请创业领域专家对参赛项目师生进行项目概述、市场分析、产品分析、提炼商业模式、竞争壁垒(核心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团队组建、运营情况等项目材料逐一指导,聘请评委帮助指导创业计划书和ppt制作,汇报人路演技巧等。经过校内选拔赛,共推荐17支团队参加第五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省赛网评后,我校有5支创业项目入选省决赛,分别是爆炸实验室,守护森林,不占座座位物联管理系统、海上林壳和鑫竹艺项目。2019年7月15日至19日,由江苏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等13个部门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决赛在常州大学举行,最终我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奖层次及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因此学校荣获本届江苏省大赛“高教主赛道”和“红旅赛道”两项优秀组织奖。具体获奖情况如表1。
  (二)训练营精准辅导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为了更好地营造大赛氛围,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教师较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指导和帮助获得第五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项目备战国赛,助推项目成功创业并且发展壮大,决定举办三期训练营,并且实行淘汰制度。要求项目组学生团队和第一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参与辅导,如不能参加需要履行请假手续(第一指导教师写出书面申请并由高校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并指派一位其他指导教师全程参加。从7月中旬到8月底,安排三期训练营,每一期的要求都非常严苛,可见省教育厅对此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第一期训练营内容安排,每一个入营项目分组演示,训练营导师分组对项目盲评和深度辅导。过程中每一个项目逐一演示ppt,导师一对一进行深度辅导,重点对创业计划书和路演ppt进行辅导,提出修改方案。第二期训练营内容安排,对全体入营项目进行匹配导师,导师组织分组演示并对项目逻辑链进行二次重塑,对项目计划书进行深度辅导,重点围绕计划书逻辑、创业团队、财务和股权结构等部分进行梳理指导。项目组根据导师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提出修改过程中的困难和不足,导师继续深度辅导,然后每个项目再向导师集中汇报,导师再次提出改进意见。第三期训练营内容安排,项目导师分组对项目的计划书和ppt(含视频材料)进行集中辅导,重点围绕国赛网评环节辅导。当天晚上各团队根据导师提出修改意见,集中修改网评材料。第二天,项目导师对本组项目进行深度辅导,团队可针对前一天专家组意见的修改进行汇报,及项目ppt展示,导师对所有网评材料(计划书、ppt和视频材料)进一步辅导。每一期训练营结束后,对入营项目团队按照赛道分组集中路演,训练营导师集中评审全体入营项目并且给出排位赛成绩。江苏省在高教主赛道获得推荐名额35个,我校项目所在的成长组只有4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作为项目第一指导教师,经过三期训练营有针对性辅导,收获颇丰,一路过关斩将,项目最终被省里推荐进入国赛,这也是我校唯一的项目进入国赛。江苏省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荐国赛项目数量如表2。
  (三)总决赛过程的历练
  经过网评的激烈角逐,最终我校“爆炸实验室”项目晋级国赛决赛,正如我校南林主页新闻报道“我校主赛道项目“爆炸实验室”荣获银奖,实现了我校参加该项大赛以来的历史性突破”。[2]项目进入国赛决赛意味着至少可以拿到银奖。由于之前没有入围国赛的经验,从学校到指导教师到项目组学生,我们所有人对接下来的国赛总决赛怎么比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怎么去提升项目质量。瞬时间,项目陷入僵局。于是我们求助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学校求助省教育厅,最终给我们安排了一场国赛专家指导。得知这次指导专家在领域里非常有威望,于是整个项目组的师生为了等待专家指导,在宾馆等候近3个小时。这一次指导收获很多,专家把项目的薄弱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和指导,于是我们再一次进入备战状态。这一次辅导后,距离总决赛也只剩3天时间了。在这最后的三天里,我们一方面按照专家的意见对薄弱部分内容进行深入调整和修改路演ppt、视频和演讲稿;另一方面,研究国赛成长组30支项目的情况,希望做到知己知彼,有备而战,在研究对手的过程中发现今年成长组的项目都很强,对没有总决赛经验的学校来说确实压力山大;另外,研究比赛文件发现,成长组每一个小组前五名项目获得金奖,6~8名项目可以自愿申请参加“银奖晋金奖”复活赛,复活赛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出发前一天我们得知被分在成长组第二组,再一次仔细的研究同组对手的项目。   10月12日,我们如期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当天晚上在抽签现场,我们依然在修改答辩ppt的内容。晚上十点,得知项目答辩的抽签号为9号,拷贝完答辩ppt和视频后,在回宾馆的路上大家紛纷对汇报的学生进行一番鼓励。第二天,参加路演学生团队进入答辩教室,学校的领队、项目指导教师和观摩人员进入观摩教室。时间大概在十点半左右轮到我们项目汇报,创始人答辩后,项目成绩在小组排名第四。然而,整个小组比赛结束后,我们的成绩却排在前8名开外,也就是说项目定格为银奖。从小组各个项目得分来看,评委确实偏向名校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三 参与双创大赛的启示
  (一)挖掘优势学科项目参赛
  从校赛开始,加强宣传力度,让“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传播到每一位师生中去。具体措施从高校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创新创业学院等多渠道广宣传,为全校只要有项目的师生、愿意参赛的师生都提供机会,甚至是要有针对性去挖掘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根据优势学科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进行产学研用成果转化,真正去落实国家提出的以赛促创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参加此次大赛,本人发现获金奖的各所高校都拿出最强的实力,选拔的项目都是来自学校优势学科,譬如:清华大学的“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项目、浙江大学的“智网云联——无限共算全球算例交易平台”项目、南京大学的“依莫诺飞生物——高性能免疫细胞转染试剂”项目、北京邮电大学的“NOLO VR——5G时代全球移动VR的领航者”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能热宇航”项目等,都是该校的优势学科项目。所以未来我校要想在比赛中创造成绩,应该优先从ESI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等学科入手,提前布局,在以上学科相关师生中加强参赛引导、提前培育项目、挖掘项目。
  (二)选拔科技含量高项目参赛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知文件的项目要求中明确规定“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3]但是在高教主赛道方案文件中项目类型又做如下规定“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4]这样解释说明,参赛项目不一定非得是“互联网+”项目,对参赛项目类型放开。据某些国赛评委讲,相关部分给评委开会时明确规定今年比赛评分要倾向于科技含量高项目,接到这样的要求,评委在打分的时候,显然会关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从高教主赛道70个金奖项目,90以上都是“互联网+”,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江苏的19个金奖醒目则100%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我校“爆炸实验室”是亲子科普教育方面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也许这正是项目未能获得金奖的原因之一。所以学校未来在选拔和培育参赛项目时,要重点考虑科技含量高这项因素。
  (三)全方位打磨参赛项目
  当挑选出优质项目之后,要方方面面对项目进行打磨和辅导。邀请专家把项目内容部分阐述清楚。具体如下:项目简介部分把市场痛点实际数据分析清晰,“为什么做?”“怎么做?”“你的优势在哪里?”等阐述清楚;市场分析部分把市场容量、产品或服务的优势、竞争对手等阐述清楚;产品部分把产品或服务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商业模式部分把项目涉及的主体与客户、用户、供应商等商业模式图,营收的渠道、数据构成、盈利点、复购率等阐述清楚;核心竞争力部分把创新点、创新优势、技术壁垒等阐述清楚;财务报表把收支明细表、银行流水、税收证明、发票证明等以图片形式呈现;团队介绍部分把创始人、专家顾问、团队人员职务一切与项目关联性紧密的事情阐述清楚;发展规划部分实事求是,令人相信,多用数据说话,规划时间不宜太长。比赛的创业计划书、路演ppt、视频尽可能邀请专业的人去做,网评材料和路演材料要做到实时更新,加强对路演汇报人的指导,参赛材料提交,参赛细节准备等等,整个比赛过程要团队人员分工明确。邀请的专家一定要专业靠谱,一旦遇到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伪专家,现场虚心接受,事后不必对项目按照其建议做修改和调整,否则会让项目走弯路。整个系列赛下来,本人发现最难得的并不是项目培育,而是人员关系的协调和处理。经历过本次比赛,本人对大赛和双创教育有了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四)研究往届项目和比赛规则
  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目标和任务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能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项目实力都很强,尤其是获得金奖的项目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优中选优,是值得去学习和研究,尤其是被作为案例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上运用;另外,研究往届优秀项目,对参加比赛项目来说,可以起到指导项目方向的作用。研究比赛规则也特别重要,只要研究比赛规则才能让项目在双创大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尤其是要研究项目评审要点和评委打分情况。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按照赛道分为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和职教道赛三种。高教主赛道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和师生共创组四种,红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和商业组两组,职教道赛分为创意组和创业组两组。所以,此次总决赛分为三组赛道,八种组别。然而不同组别的评审要点和评委打分细则也不尽相同。例如我校参加的高教主赛道成长组的评审要点商业性占40%,团队情况占30%,创新性20%,社会效益占10%。评委打分更加看重商业模式和带动就业情况,会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核实的计划和可靠资源支撑起未来持续快速成长。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以及奇异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等。有针对性去完善评委更加看重的内容,才能保证项目获得高分。
  四 结语
  本届大赛是在建国七十周年,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历史时刻举办的,是国内最大规模、最高水平、最具综合性和权威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大赛将坚持更全面、更国际、更中国、更教育、更创新的总体目标,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目标和任务,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如中国人民网报道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9年在浙江杭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在参观“双创”主题展区,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成果时,他对年轻创客们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汇聚起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滚滚洪流,奋力推动国家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这是最好的双创时代,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双创时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2]http://news.njfu.edu.cn/newsshow.php?cid=1&id=9394.
  [3]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4]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614/c1024-31136189.html.
  (责任编辑:张宏玉)
其他文献
[摘 要]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在突发的疫情下,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再一次凸显,然而随之的挑战也愈来愈多。聚焦于全程线上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并基于英语写作课程进行线上教学要点的分析,尝试构建SPOC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证调查此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以期为构建线上有效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SPOC;PBL;英语写作;现代远程教育;线上教
期刊
[摘 要] 依据国家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着重分析2000年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五部高校日语写作教材的范文,具体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日语专业写作教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日语专业写作课程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策略,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服务。   [关键词] 高校日语;写作教材;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
期刊
[摘 要] 支持和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十八以来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大战略部署。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作为高校必须完善的五大职能之一,也被列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结合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开展的社会服务内容和范围,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为抓手,提出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过程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新举措。   [关键词] 应用型;地方普通高校;社会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之间的不平衡不断加剧,企业难以找到具有合适技能的人才,部分高校毕业生也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岗位,“两层皮”现象现实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开设家政学专业的三所院校的368 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政学本科生专业认同偏低,不同学科、年级、志愿和学校的家政本科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个人因素、专业因素、重要他人因素是家政学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和行业因素对家政学本科生专业认同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家政学;本科生;专业认同   [
期刊
[摘 要] “产教融合”是当前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最为核心而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特征,从国家政策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双方共同诉求等方面概括了校企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并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
期刊
[摘 要]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思想,结合地方高校特点,分析了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条件改善等几个方面建设,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以持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环境工程;工程认证;实践教学;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期刊
[摘 要] 关于高校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1)教师职业技能的内涵;(2)教师职业技能培养;(3)教师职业技能改革。这几类都是以大教育理论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美术学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自然也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目前,国内针对美术学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本文遵循整体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原则,以美术师范生为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从核心素养视角下对高师美
期刊
[摘 要] 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及调查结果分析,“古代汉语”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問题:对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对“古代汉语”的实践教学缺乏了解,导致实践内容单一;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机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古代汉语”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 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
期刊
[摘 要] 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旅游法规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山东工商学院在实践教学中,摸索出符合我校应用型办学特色的旅游法规课程改革思路。教学目标是既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能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合理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做到及时更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提问法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