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学科性质历来备受语文课程研究者的关注,而且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是语文课程研究领域中最基本以及最关键的部分。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对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重大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它们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会有利于现今众多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解决,促进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 课程性质 人文性 工具性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各家各派所持有的论点各有不同。但是,各家各派都认为:语文课程性质研究是语文课程研究最基础、最关键的领域。有论者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关乎语文教育全局,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是确保正确提出语文教学任务,科学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有力提高语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促进语文教育观念更新,实现语文素质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课程性质的“两性统一说”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 一,多数人是赞同这一观点的。那什么是“两性统一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语文课程文本的互动。这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
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质
1、“人文性”的概念
所谓人文性,指的是: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关怀人、重视人的价值,把人的思想感情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与尊严,并且以人性、人道为本位,作为其价值取向。它更为“强调情意的价值”,“注重人的自我实现和完整人格的养成”。[3]我们讲的教育的人文性,则重视人的个性与主体性,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的人本关怀之中。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
语文“人文性”的提出,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背景: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西方后现代派思潮也广泛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人文学术与精神的各个领域,出现无信仰、无真理的状态,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這是从民族文化的层面 来界说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工具,又是人类的思想、情感、个性、人格、理想、智慧、力量和方法的整体呈现。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是对本民族母语的教育,应当以汉语言文化为研究对象。它强调了语文的基本内容和材料——母语化的知识,强调了对人进行具有民族精神内涵和国家情感倾向的意识、情感思想、智慧的培养,培养文化与文明的中国人。
3、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它重视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突出的表现是:对他们的人本关怀与生命关怀、社会关怀与道德关怀、生态关怀之中,对他们的自由精神的培养上。因此,语文课程应是一种自省教育,关注学生对彼岸世界(实体世界)形式上的精神追求,培养他们自我审视的能力与品格,培养他们超越现实的想像力、终极关怀、生存信仰和生活的信念。
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1、“工具性”概念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文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交际工具 。客观来讲,“工具论”是在现代语文课程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工具性"的每一次提出,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时代背景及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病而构建的;每一次提出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涵。“工具性”使语文教育在困 难时期能够走出误区,调整方向,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2)语文是学好其它所有学科的工具学科
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它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
2、语文课程的工具属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标之所以对语文课程作出这一定位,是在于对传统语文教育工具观的承袭,也与语言的特性相关。语言是人类在必须交流以实现合作的情形下产生的,因而交际就是语言的特定功能。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交际工具,但是,语言这种特殊工具,永远都会以它内涵的丰富性、使用的便捷性和交际的有效性而成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教育目标来说,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本民族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作为民族成员所必需的能力。从学习内容来说,学生学习的不仅是课本的内容,也要学习它的形式——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的运用。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程要同时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并不矛盾。当然,要实现两方面目标的高度结合,必须在目标与内容设计上、在实施上下大功夫,而首先是要形成一个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4]
钱梦龙先生曾谈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 依存,相辅相成,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的两大层次,是互为补充的 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具有紧密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人文性也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和谐统一、互为补充的,工具性盈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的显现。
参考文献
[1]邹木荣.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1,1
[2]杨冉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语文出版社,2001,18
[3]张人杰.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50-51
[4]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G].湖北出版社,2002,34.
作者简介
王超(1992-),女,聊城大学16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 课程性质 人文性 工具性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各家各派所持有的论点各有不同。但是,各家各派都认为:语文课程性质研究是语文课程研究最基础、最关键的领域。有论者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关乎语文教育全局,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是确保正确提出语文教学任务,科学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有力提高语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促进语文教育观念更新,实现语文素质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课程性质的“两性统一说”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 一,多数人是赞同这一观点的。那什么是“两性统一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语文课程文本的互动。这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
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质
1、“人文性”的概念
所谓人文性,指的是: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关怀人、重视人的价值,把人的思想感情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与尊严,并且以人性、人道为本位,作为其价值取向。它更为“强调情意的价值”,“注重人的自我实现和完整人格的养成”。[3]我们讲的教育的人文性,则重视人的个性与主体性,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的人本关怀之中。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
语文“人文性”的提出,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背景: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西方后现代派思潮也广泛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人文学术与精神的各个领域,出现无信仰、无真理的状态,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這是从民族文化的层面 来界说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工具,又是人类的思想、情感、个性、人格、理想、智慧、力量和方法的整体呈现。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是对本民族母语的教育,应当以汉语言文化为研究对象。它强调了语文的基本内容和材料——母语化的知识,强调了对人进行具有民族精神内涵和国家情感倾向的意识、情感思想、智慧的培养,培养文化与文明的中国人。
3、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它重视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突出的表现是:对他们的人本关怀与生命关怀、社会关怀与道德关怀、生态关怀之中,对他们的自由精神的培养上。因此,语文课程应是一种自省教育,关注学生对彼岸世界(实体世界)形式上的精神追求,培养他们自我审视的能力与品格,培养他们超越现实的想像力、终极关怀、生存信仰和生活的信念。
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1、“工具性”概念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文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交际工具 。客观来讲,“工具论”是在现代语文课程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工具性"的每一次提出,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时代背景及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病而构建的;每一次提出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涵。“工具性”使语文教育在困 难时期能够走出误区,调整方向,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2)语文是学好其它所有学科的工具学科
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它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
2、语文课程的工具属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标之所以对语文课程作出这一定位,是在于对传统语文教育工具观的承袭,也与语言的特性相关。语言是人类在必须交流以实现合作的情形下产生的,因而交际就是语言的特定功能。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交际工具,但是,语言这种特殊工具,永远都会以它内涵的丰富性、使用的便捷性和交际的有效性而成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教育目标来说,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本民族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作为民族成员所必需的能力。从学习内容来说,学生学习的不仅是课本的内容,也要学习它的形式——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的运用。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程要同时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并不矛盾。当然,要实现两方面目标的高度结合,必须在目标与内容设计上、在实施上下大功夫,而首先是要形成一个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4]
钱梦龙先生曾谈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 依存,相辅相成,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的两大层次,是互为补充的 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具有紧密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人文性也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和谐统一、互为补充的,工具性盈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的显现。
参考文献
[1]邹木荣.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1,1
[2]杨冉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语文出版社,2001,18
[3]张人杰.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50-51
[4]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G].湖北出版社,2002,34.
作者简介
王超(1992-),女,聊城大学16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