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豌豆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中,在众多即将成熟的豆荚里,有三颗豌豆悄悄谈论起自己的梦想。
  第一颗豌豆率先说:“朋友们,我打算到沙漠里见识见识,老闷在这儿,多没劲啊!我真想见识一下人们说的‘骆驼’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第二颗豌豆紧跟着眉飞色舞地嚷着:“沙漠有什么好去的?没准你一到那儿,正好闹大旱,连续几个星期都没有一点水,那可真有你受的了。依我看,要开眼界最好到大山顶上,‘一览众山小’嘛。”第三颗豌豆不赞成两个伙伴的想法:“得了吧,老兄,你到山顶上能适应那儿的气候环境吗?再说,有些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我选,那就到一个花园里去学习一下贵族的生活。想想吧,有足够肥沃的土地,也有充足的阳光,每天还有人定时来浇水,这才是真正的自在呢,多惬意啊。”
  三个好朋友都对未来抱有不同的打算,对同伴的意见又各有想法。就这样,它们找准了时机,在一个凉爽的早晨相继从豆荚里逃了出来。
  “伙伴们,现在我们该如何离开这里,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呢?”第二颗豌豆问道。“我有办法。”第三颗豌豆朝着天空大喊:“嘿,风!嘿,风!你在吗?”不一会儿,只听“呼啦”一声,风便來到它们面前:“我的朋友,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第三颗豌豆说:“我们三个想到不同的地方旅行,你能送我们一程吗?”三颗豌豆分别向风叙述了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然后约定三天后再回到这里。他们在风的帮助下开始了各自的旅行。
  第一颗豌豆来到一望无际的大沙漠。“看,这里的阳光是如此热情,生活是多么充实!”起初,它一个劲地对周围环境发出感叹。几个小时后,它感到了口渴:“这里怎么这么热!水呢?怎么没有水?”它顿觉阳光毒辣,喘不过气来。“这三天,怎么会如此漫长……”第一颗豌豆连连叫苦,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
  第二颗豌豆来到珠穆朗玛峰山顶,兴致勃勃地打量周围的环境:“真有趣,一切仿佛都是雪白的。这里的空气是多么清新!”几分钟后,它突然有窒息的感觉,顿感寒风刺骨。“啊啾!这里太冷了,我不适应啊……啊啾……”它躲在一个石洞角落里瑟瑟发抖。
  第三颗豌豆来到一个富翁家的花园中,那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你好啊。”它友好地向一朵娇艳的红玫瑰打招呼。“你是谁?新来的?”红玫瑰傲慢地斜了它一眼,不屑一顾地问。“我是一颗来自农田里的豌豆,到这里是为了完成我的旅行。”第三颗豌豆热情地向玫瑰解释自己的来历。“原来是乡巴佬啊!”红玫瑰尖刻地嘲笑它的身世。第三颗豌豆愤愤不平地嚷:“虽然我不如你们这般高贵,但我在其他方面一定比你们这些先生小姐强!”就这样,第三颗豌豆在花园里度过了极不友好的三天。
  终于,旅行结束了。三颗豌豆在风的帮助下,全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农田。它们刚回到豆荚里,便滔滔不绝地谈论起自己的经历。第一颗豌豆首先说:“我敢打赌,世界上没有比沙漠更糟的地方了,那里热得能把你活活烤熟了!”第二颗豌豆接着讲:“我比你更惨,山顶上的温度太低了,我都要被冻成冰豆了!”第三颗豌豆叹了口气:“我再也不想去花园了,那里没有一株植物自食其力,还仗着高贵的身份,毫不掩饰地嘲讽其他植物,太不友好了……”经过旅行的三颗豌豆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第二颗豌豆打破了沉默说:“我以后再也不好高骛远、羡慕别人了,我要做一个最好的自己。”第二颗豌豆还没有说完,其他的豌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乔镜伊:江苏省泗洪县姜堰实验学校九(4)班学生
  编辑 巴恬恬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庞余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泰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有的人》《小不点的大象课》《神童左右左》《半个父亲在疼》等,曾获1998年柔刚诗歌年奖、第五届汉语双年诗歌奖、紫金山文学奖、第二届扬子江诗学奖等。   一  1994年,庞余亮卧床五年之久的父亲去世。2001年春天,靖江市民最爱光顾的人民公园大门口,庞余亮远远看到一位行动迟缓的老人的背影,一瞬间,他恍惚以为那是他的父亲,下意识地紧走几步,
期刊
大雁南飞时,五里一徘徊的方阵在空中呈现抽象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啁啾鸣叫就像集合令,秋叶唰啦一下换上金装,大地上的空间几乎被这换上金装的秋叶挤满了,放眼望去满是耀眼的金灿灿。  秋叶并不满足于自己的金灿灿,也不满足于在山岭、田间、公园、树下的耀眼,它们在大雁啁啾的鸣叫中,相互召集起来,以“叶”字为令占据那片映出蓝天丽日的河塘。  第一片叶子说:一叶知秋。它俯冲进水里的时候,身体的冲击突然变轻,掠起的几
期刊
这期我们的征文主题是“最难忘的一次阅读经历”,我们在微信公众号“莫愁小作家”把征文启事一发出,就收到很多读者朋友的来稿,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阅读故事。杨星灿同学的阅读故事很特别,热爱阅读的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阅读的机会,哪怕一份小小的药品说明书,都能让他读得如痴如醉。  期待你与我们分享你的阅读故事,邮箱:[email protected]  了解更多征文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莫愁小作家”。 
期刊
生活在水里的蜘蛛  我所喜欢的作家汪曾祺先生是里下河地区高邮人,他的老家离我的老家泗阳很近,直线距离也就100多公里,算是我老乡。高邮和泗阳许多风俗习惯都相同,包括对一些动物的称呼,比如都把黄颡鱼叫昂嗤鱼或昂刺鱼、苍鹭叫青桩等。  但对水黾的称呼却不同,我们叫卖盐的,高邮人叫水蜘蛛。汪曾祺在他的名篇《受戒》里就提到过这种动物: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
期刊
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夏季漫长燥热。在空调没有普及的年代,乘风凉是夏夜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活动,市井风情一览无遗。  那时候,市政拆迁改造的大幕还没有拉开,城市依然保持了亲和朴素的模样。街道两旁粗壮的法国梧桐慢吞吞长了几十年,夏季里犹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荫蔽日。那时候,街道只容双车并行,汽车很少,开得很慢,晚上两侧都是乘风凉的人也不妨碍交通。那时候,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城市里棋盘式密布的
期刊
上期概要:为躲避债主的百般刁难,我躲进护城河中。在那里,我居然遇到了《山海经》里的神兽鲲。鲲请我帮忙,却始终未提及“帮忙”的具体内容。我正打算刨根究底,却被鲲送回岸上。我回到破旧不堪的家……  (接上期)  伤了那只鲲  我吮着手指沉沉地睡去。  “追风,你有普天之下最厉害的武器,它能跟孙悟空的金箍棒相媲美!”  是……妈妈的声音!想起来了,我有武器!我一骨碌爬起来,翻开床垫,找出他们失踪前一天交
期刊
本期“新表达”的主题是“生活中的语文”。语文和生活、生命密切相关,开口发声,是语文;书写便条,是语文;与路边的小花对望,也是语文。陈惟婷说:“生活处处皆语文。”孙秀秀说:“风趣的家乡话里,藏着语文。”善于观察的他们,带着语文的眼光,在生活中诗意行走。  有人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语文负载着科学文化,不学好语文,就意味着没有文化,不懂科学。”还有人说:“语文为我们打开一扇
期刊
上期“作文实战”栏目的【备考演练】作文题是“春风吹到的地方”,读者许吴凡看到题目要求后,投来作品。她另辟角度,赋予了“春风”别样含义,这让她的这篇文章耳目一新,从众多同类作品中胜出。  “戏子多秋,可怜一处情深旧,满座衣冠皆老朽,黄泉故事无止休……”  已是初春,天气本该一天天回暖,可却乍暖还寒,我裹紧了羽绒服,仍架不住北风呼呼地往脖颈里钻,哪儿有半点春天的样子?耳边又传来这咿咿呀呀的曲调,我的心
期刊
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汤用彤沉潜、钱穆高明、蒙文通汪洋恣肆,是“北大岁寒三友”。在1930年至1937年战前的这段时光,熊十力、蒙文通、钱穆、汤用彤、梁漱溟、林宰平等常聚会,熊十力、蒙文通就佛学、理学争辩不休,熊十力、梁漱溟谈及政事,亦有争议。唯独汤用彤“每沉默不发一言”。不是无思想无学问见解,性不喜欢争使然。钱穆称赞他为“柳下惠圣之和者”。  1937年夏,汤用彤陪母亲在
期刊
乔镜伊:江苏省泗洪县姜堰实验学校九(4)班学生,多次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她说,在墨香中,自己变得更充实,通过文字,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在本文中,乔镜伊和我们分享了她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故事。  我喜欢阅读与写作。我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丰富思维,喜欢在阅读中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跟随书本里的文章去旅行。心情跟随文字此起彼伏,这就是阅读的快意。  喜欢阅读和写作,这与我的家庭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