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着重从日记引路,张扬个性表达;放飞想象,畅游作文天地;评价激励,体验童真精彩三方面论述了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日记想象评价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阅读教学、识字教学有“血缘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语文课程准》在写作要求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面对学生习作的广阔天地,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
一、日记引路,张扬个性表达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绚丽的浪花,而我们的周围也总会有许多有意义的景物可观察、可记录。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探究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日记。
在日记中,教师不应要求声音统一,而要充分尊重儿童不同的语言方式,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说话、作文。所写内容可以是山涧溪流,叮叮咚咚;可以是树上小鸟,叽叽喳喳;可以是风过柳梢,柔柔细语。在日记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情感是真挚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自我。在日记里,学生可以自由翱翔,可以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自由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等纯真情感、心路历程,从而真正做到“童真趣语张扬个性,诗情画意流淌笔尖”。
二、放飞想象,畅游作文天地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育心理学表明,童年时代最具有想象力,是幻想的年龄,如何保持他们自由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是教育的目的和责任所在。
1.文本拓展想象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在结尾处言虽完但意未尽,余味很浓。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在保持原文思想的前提下,把原文中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的内容通过想象与联想,扩展它的内容,丰富原作的情节和细节,从而使之更加充实具体,生动形象。
如教完李白的《赠汪伦》后,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具体想象,将该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让学生把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地描写下来;教完《新型玻璃》后,教师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采用“自述”的形式,让学生自由想象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夹丝网玻璃自述”、“变色玻璃自述”、“吸热玻璃自述”、“吃音玻璃自述”。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能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又如《穷人》一文结尾写“桑娜拉开了帐子……”那么,桑娜拉开帐子后是怎样的情景呢?两个孩子怎么样,渔夫怎么样,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样,孩子们长大后又如何呢?教师可通过这些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穷人善良的心地;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让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想象作文。
2.实践引导想象
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在一次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景色的活动中,学生发现学校连廊瓷砖上的彩釉剥落,形成了一块块的斑纹。对此,很多学生都说难看,希望学校换掉。但我细看发现,这些斑纹形状各异,相似各类动物、植物,于是我灵机一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彩色粉笔将墙壁上的一块块剥落处涂起来。此时,同学们想象的翅膀已经张开,“水藻!”、“树叶!”、“红旗!”一声声惊叫此起彼伏,不一会儿,那班驳的痕迹已不再是丑陋的,而变成了一副副色彩斑斓的图案。而一篇篇诸如《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惊喜》等佳作也纷纷呈现。
三、评价激励,彰显童真精彩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的过程是青少年走向生活,对生活进行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它是学生的心智创造,离不开认知情感的依托。在平时的作文批阅中,教师要用充满赞赏的眼光评价每一篇习作,哪怕是作文中一个“闪亮”的词句,教师都应充分肯定。教师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感受教师对其习作的时时关注,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实践表明,教师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彰显童真的精彩。
总之,学生学习写作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语文教师应不断优化作文课堂教学,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作文课堂中实实在在地采取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还学生表达真实自我和放飞心灵的自由,给他们倾吐真情的心理安全感,如此终能激发学生保持旺盛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参考文献:
[1]赵俊清,滕建盛,潘良圣.小学作文教学改进命题新探索[N].教师报,2001.
[2]李玉萍.提高小学作文教学三法[J].黑河教育,2002,(05).
[3]张善銮,张元成.小学作文教学要突出“四童”[N].教师报,2002.
[4]徐蓓春.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
[5]刘兰香.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08).
[6]洪明春.开掘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隐性优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07).
[7]张剑宇.呼唤作文失落的灵魂[N].天津教育报,2008.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日记想象评价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阅读教学、识字教学有“血缘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语文课程准》在写作要求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面对学生习作的广阔天地,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
一、日记引路,张扬个性表达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绚丽的浪花,而我们的周围也总会有许多有意义的景物可观察、可记录。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探究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日记。
在日记中,教师不应要求声音统一,而要充分尊重儿童不同的语言方式,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说话、作文。所写内容可以是山涧溪流,叮叮咚咚;可以是树上小鸟,叽叽喳喳;可以是风过柳梢,柔柔细语。在日记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情感是真挚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自我。在日记里,学生可以自由翱翔,可以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自由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等纯真情感、心路历程,从而真正做到“童真趣语张扬个性,诗情画意流淌笔尖”。
二、放飞想象,畅游作文天地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育心理学表明,童年时代最具有想象力,是幻想的年龄,如何保持他们自由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是教育的目的和责任所在。
1.文本拓展想象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在结尾处言虽完但意未尽,余味很浓。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在保持原文思想的前提下,把原文中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的内容通过想象与联想,扩展它的内容,丰富原作的情节和细节,从而使之更加充实具体,生动形象。
如教完李白的《赠汪伦》后,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具体想象,将该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让学生把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地描写下来;教完《新型玻璃》后,教师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采用“自述”的形式,让学生自由想象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夹丝网玻璃自述”、“变色玻璃自述”、“吸热玻璃自述”、“吃音玻璃自述”。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能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又如《穷人》一文结尾写“桑娜拉开了帐子……”那么,桑娜拉开帐子后是怎样的情景呢?两个孩子怎么样,渔夫怎么样,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样,孩子们长大后又如何呢?教师可通过这些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穷人善良的心地;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让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想象作文。
2.实践引导想象
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在一次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景色的活动中,学生发现学校连廊瓷砖上的彩釉剥落,形成了一块块的斑纹。对此,很多学生都说难看,希望学校换掉。但我细看发现,这些斑纹形状各异,相似各类动物、植物,于是我灵机一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彩色粉笔将墙壁上的一块块剥落处涂起来。此时,同学们想象的翅膀已经张开,“水藻!”、“树叶!”、“红旗!”一声声惊叫此起彼伏,不一会儿,那班驳的痕迹已不再是丑陋的,而变成了一副副色彩斑斓的图案。而一篇篇诸如《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惊喜》等佳作也纷纷呈现。
三、评价激励,彰显童真精彩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的过程是青少年走向生活,对生活进行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它是学生的心智创造,离不开认知情感的依托。在平时的作文批阅中,教师要用充满赞赏的眼光评价每一篇习作,哪怕是作文中一个“闪亮”的词句,教师都应充分肯定。教师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感受教师对其习作的时时关注,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实践表明,教师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彰显童真的精彩。
总之,学生学习写作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语文教师应不断优化作文课堂教学,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作文课堂中实实在在地采取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还学生表达真实自我和放飞心灵的自由,给他们倾吐真情的心理安全感,如此终能激发学生保持旺盛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参考文献:
[1]赵俊清,滕建盛,潘良圣.小学作文教学改进命题新探索[N].教师报,2001.
[2]李玉萍.提高小学作文教学三法[J].黑河教育,2002,(05).
[3]张善銮,张元成.小学作文教学要突出“四童”[N].教师报,2002.
[4]徐蓓春.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
[5]刘兰香.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08).
[6]洪明春.开掘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隐性优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07).
[7]张剑宇.呼唤作文失落的灵魂[N].天津教育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