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的阅读”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与读解,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甚至是混乱。当前混乱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学生对阅读鉴赏的理论、方法缺少必要的理性认识。没有理论指导的“个性化的阅读”,只能是热热闹闹,乱乱哄哄,浅尝辄止,难有质的提高。
在高中阶段,没有时间系统地讲授阅读鉴赏的理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理论的指导。高中学生至少要知道有关阅读、读解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与“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的提法只是表述角度的不同,“个性化的阅读”是建立在“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基础之上的,同样要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只是强调在阅读、读解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进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而已。
阅读、读解文学作品至少要了解文学四要素及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作品创作的角度说,是社会时代的因素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作品的艺术表现,作品期待着读者的解读,一时代读者的解读又会影响一时代的阅读鉴赏评价体系的建构,而一时代的阅读鉴赏评价体系又会影响一时代作者的创作。
从读者读解的角度说,四要素之间则是逆向循环,读者要读解作品本义(或日作者本意),就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而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就要了解影响作者创作动机的时代因素。
由于侧重不同要素的研究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侧重四要素中的某一要素进行深入探究。据此,所谓“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意思是说读者可根据个人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选择其中某个角度进行探究。
可以“时代”为探究对象,依据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探究影响作品发生或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民俗等等。
可以“作者”为探究对象,探究作者的生平、遭遇、政治观点、审美理念、创作本意等等。
以上两个角度的探究,对于读者主体来说,都是对客体的探究。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都难以避免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理解,难以避免带有主观的偏见。同时我们还知道,就读解主体而言,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尽量尊重客观,尽量避免带有主观偏见,就有超越时代的理解和主观偏见的可能,而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就读解客体而言,有些作品因时代久远、资料缺乏而后世读者已无法确知作者本意,如《诗经·国风》中的很多作品;有些作者有意隐藏本意而使后世读者难以确知其本意,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些作者用高度形象的景物言情说理,景物与情理间的多维联系造成的宽泛朦胧也使后世读者难以确知其本意。有些作品则因有明文记载而使后世读者可以大致推知作者本意,如《诗经·椰风·载驰》,《左传·闵公二年》明文记载狄灭卫后,卫国临时迁都于漕,“许穆夫人赋《载驰》”,且诗中又有“言至于漕”、“许人尤之”等句,故《诗序》所言“《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大致不差;有些作品因作者已明言创作本意,如白居易的一些讽喻诗,唯恐读者的解读有误而特别注明其意,白居易自注《杜陵叟》为“伤农夫之困也”,那么后世读者就可依据白居易的自注而确知他创作《杜陵叟》的本意;有些作者本意虽不能确知,但依据读者所掌握的信息可以推知大概,如我们对庄子所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哲学有所了解,就会推知庄子是用“庖丁解牛”的故事阐述“养生”哲学,而不是讲“认识规律,掌握规律,精益求精”的道理。我们探究作者的创作本意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两个角度的探究,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推理、判断的科学方法,侧重训练抽象思维、思辨的能力。
读者还可以“作品”为探究对象,可以探究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主题原型、艺术模式等等。这个角度的探究既要有逻辑思辨的能力,又要有审美的想像力。
我们还可以立足于“读者”,侧重“读者的接受”,而不注重作者本意的探求。读者的接受也有多种表现形式,或是在作者的本意基础上发现、发展、补充作者原来没有意识到的意义;或是在作者本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感发出新的意义;也可以不顾及作者的本意,只把文本当作独立客体分析,只谈今日个人的感受。
“读者的接受”是十分重要的,是对作品的再度创作,但是要将作者本意的探寻和读者的主观接受区分开,要知道“以作者意逆作者志”与“以读者意逆作者志”是两个截然不同角度的探究,不能“强作者以就己意”,把今天个人主观接受简单当做作者本意,不能将不同角度、不同目的的接受混为一谈;而且还要知道所谓“理解能力”,首先要尽量准确理解作者本意,然后才是读者的感受。
当然,读者也可以不做任何学术探究,只是娱乐消遣,不求甚解;甚至可以断章取义,比附穿凿;甚至可以像一些教师一样允许学生“胡说八道”……但是要指出这些并不是“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内涵。
另外,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是指教师不能把个人或《教参》上的理解分析作为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感受,但这也绝不是说不需要教师必要的理性引导了。
最终我们要强调的是:
其一,所谓“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意思是说读者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选择文学四要素中的某个角度进行探究。
其二,“个性化的阅读”也要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并非随意无序的臆说。
其三,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没有教师理性的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就难有质的提高。
在高中阶段,没有时间系统地讲授阅读鉴赏的理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理论的指导。高中学生至少要知道有关阅读、读解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与“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的提法只是表述角度的不同,“个性化的阅读”是建立在“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基础之上的,同样要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只是强调在阅读、读解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进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而已。
阅读、读解文学作品至少要了解文学四要素及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作品创作的角度说,是社会时代的因素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作品的艺术表现,作品期待着读者的解读,一时代读者的解读又会影响一时代的阅读鉴赏评价体系的建构,而一时代的阅读鉴赏评价体系又会影响一时代作者的创作。
从读者读解的角度说,四要素之间则是逆向循环,读者要读解作品本义(或日作者本意),就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而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就要了解影响作者创作动机的时代因素。
由于侧重不同要素的研究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侧重四要素中的某一要素进行深入探究。据此,所谓“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意思是说读者可根据个人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选择其中某个角度进行探究。
可以“时代”为探究对象,依据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探究影响作品发生或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民俗等等。
可以“作者”为探究对象,探究作者的生平、遭遇、政治观点、审美理念、创作本意等等。
以上两个角度的探究,对于读者主体来说,都是对客体的探究。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都难以避免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理解,难以避免带有主观的偏见。同时我们还知道,就读解主体而言,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尽量尊重客观,尽量避免带有主观偏见,就有超越时代的理解和主观偏见的可能,而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就读解客体而言,有些作品因时代久远、资料缺乏而后世读者已无法确知作者本意,如《诗经·国风》中的很多作品;有些作者有意隐藏本意而使后世读者难以确知其本意,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些作者用高度形象的景物言情说理,景物与情理间的多维联系造成的宽泛朦胧也使后世读者难以确知其本意。有些作品则因有明文记载而使后世读者可以大致推知作者本意,如《诗经·椰风·载驰》,《左传·闵公二年》明文记载狄灭卫后,卫国临时迁都于漕,“许穆夫人赋《载驰》”,且诗中又有“言至于漕”、“许人尤之”等句,故《诗序》所言“《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大致不差;有些作品因作者已明言创作本意,如白居易的一些讽喻诗,唯恐读者的解读有误而特别注明其意,白居易自注《杜陵叟》为“伤农夫之困也”,那么后世读者就可依据白居易的自注而确知他创作《杜陵叟》的本意;有些作者本意虽不能确知,但依据读者所掌握的信息可以推知大概,如我们对庄子所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哲学有所了解,就会推知庄子是用“庖丁解牛”的故事阐述“养生”哲学,而不是讲“认识规律,掌握规律,精益求精”的道理。我们探究作者的创作本意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两个角度的探究,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推理、判断的科学方法,侧重训练抽象思维、思辨的能力。
读者还可以“作品”为探究对象,可以探究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主题原型、艺术模式等等。这个角度的探究既要有逻辑思辨的能力,又要有审美的想像力。
我们还可以立足于“读者”,侧重“读者的接受”,而不注重作者本意的探求。读者的接受也有多种表现形式,或是在作者的本意基础上发现、发展、补充作者原来没有意识到的意义;或是在作者本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感发出新的意义;也可以不顾及作者的本意,只把文本当作独立客体分析,只谈今日个人的感受。
“读者的接受”是十分重要的,是对作品的再度创作,但是要将作者本意的探寻和读者的主观接受区分开,要知道“以作者意逆作者志”与“以读者意逆作者志”是两个截然不同角度的探究,不能“强作者以就己意”,把今天个人主观接受简单当做作者本意,不能将不同角度、不同目的的接受混为一谈;而且还要知道所谓“理解能力”,首先要尽量准确理解作者本意,然后才是读者的感受。
当然,读者也可以不做任何学术探究,只是娱乐消遣,不求甚解;甚至可以断章取义,比附穿凿;甚至可以像一些教师一样允许学生“胡说八道”……但是要指出这些并不是“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内涵。
另外,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是指教师不能把个人或《教参》上的理解分析作为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感受,但这也绝不是说不需要教师必要的理性引导了。
最终我们要强调的是:
其一,所谓“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意思是说读者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选择文学四要素中的某个角度进行探究。
其二,“个性化的阅读”也要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并非随意无序的臆说。
其三,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没有教师理性的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就难有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