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的时光,摇晃的梦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朋友都转了“再见T65和T66”的相关文章,想起我年少的时候也坐过这趟火车北上。于是,我开始回想那些坐绿皮火车的记忆,有父母买不到票焦虑的神情,有抱着儿子在火车站狂奔的画面,有火车过铁轨时发出的声响。但更多的,是缩在狭小的硬卧铺位里,摇摇晃晃的时光……
  因为老家在北方,小时候隔几年就会有坐火车回老家的机会,13、4个小时都在火车上度过。那时候可选择的车次不多,最好的是能够买到两张硬卧车票,夕发朝至。
  自从4班高铁列车开通,近几年回老家的第一选择变成了高铁,时间上节省得多。但我还是很喜欢坐老式的绿皮火车,喜欢睡卧铺,我并不介意铺位的局促,火车上的各种嘈杂也不会影响我入睡。
  小时候坐卧铺,常常要睡上铺,于是练就了我的“麻利身手”,上上下下也能有许多乐趣。大一些之后,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些,会戴着耳机听着音乐,看看书,写写心情。有几次我一个人坐卧铺,紧张兮兮地摆放行李,故作熟练地跟列车员换票,小心翼翼地审视旁边铺位的人们。
  工作后,我回去的少了些,有了儿子吕可可之后,反而比以前回去得更勤,几乎每年都会回去一趟,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奶奶。
  吕可可小的时候,跟他睡一个铺还算宽敞,5、6岁时候就很痛苦了,要把自己扭曲成各种样子。和他说起这些,他已经不记得跟我挤过一个铺位,只记得坐卧铺的感觉。和我一样,他也很喜欢坐卧铺。
  其实在火车上更吸引我的是站台上的美食,最著名的当然是“德州扒鸡”“天津狗不理包子”和“大麻花”。记得以前火车站台卖的是热腾腾的用纸包着的扒鸡,特别香,特别诱人。不像现在真空包装的,骨头都碎了,远没有现烧的美味。
  在火车上,如果是白天,会瞅准机会,抢占一个小板凳,望着窗外不停变换的景色,发呆,可以胡思乱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如果是晚上,天黑以后,则喜欢在睡着前,躺在铺位里,看着窗帘缝里透出的灯光,遐想路过的乡村、城市发生着什么样的事。
  2015年8月的一个晚上,天津大爆炸之后的几天,回南京的火车经过天津,据说离事发地点不远,躺在铺位里的我,使劲望出去,什么都看不到。
  由T65/T66次的“退役”想到這许多,想念那些摇晃的旧时光,摇晃的梦……


  前阵子吕可可同学学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摇头晃脑背得不亦乐乎。
  按照老师要求,他还给自己的房间起了个名儿,叫“墨香阁”。虽然可可同学没摸过几回毛笔,起的名字倒是雅致,有文化得很。
  听着他的“墨香阁”,不觉想起了我的“狂人山庄”。“狂人山庄”是我少年时给房间起的名字,灵感来源于BEYOND的一首歌名。
  那时我家住在卫岗,我的房间在一进门的左手边,空间很小,贴墙放着单人床和书柜,另一个方向贴墙放着书桌,斜对面就是卫生间,没有多余的地方。住在那个房间里的我经历了初中和高中阶段,看起来按部就班、好好学生的样子,实则暗潮翻滚、青春激荡。
  那时候我很迷听歌,零花钱全变成了磁带,课余时间多半猫在家里听广播,翻录新歌,记录排行榜,抄歌词。我还会剪下杂志、报纸中的明星照片、报道,买各种明星贴纸,贴在专门的本子里。卫岗的家里至今还留着几本剪贴本、歌词本,上次回去看到,拍了几页,发了朋友圈。
  那时候我还做了一件对我来说挺疯狂的事情,就是把房间能贴的墙面,都贴上明星海报和大贴纸。可能很多孩子都喜欢贴海报吧,但我贴得特别彻底,不光四面墙,房顶上也都贴满了……
  随着时间推移,时不时因为胶干了,飘落一两张。
  初二、初三那会儿开始疯狂喜欢BEYOND的歌,最开始是在电台听到,有机会就会录下来,还买过便宜的盗版磁带,没有歌词的那种,后来才渐渐一盘一盘买回家。
  BEYOND的歌大部分都是粤语歌,为了能准确唱下来,歌词都是自己硬扒下来,以“黑凤梨”那样用谐音的方式,把《海阔天空》《真的爱你》《不再犹豫》……统统“翻译”出来。现在自诩标准的粤语,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狂人山庄》正是BEYOND《乐与怒》专辑中的一首歌,直击人心的电吉他和节奏激昂的鼓,对于当时喜欢摇滚的我来说特别对味,这四个字也特符合我当时有点叛逆、有点拧巴的状态。于是,在那一年的某个时刻,自己写下“狂人山庄”四个大字,贴在了那个小房间的房门上。
  从此,“狂人山庄”于我有了不一样的意义,那是独属于我的空间。
  因为爸妈的房间在屋子的最里面,隔着放电视的房间,才是我的房间,这使我有了更自由的可能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曾守着广播,听歌到深夜;我曾天马行空构思,在方格纸上写下自己的长篇小说;我曾沉迷于《金庸群侠传》《仙剑奇侠传》的世界……“狂人山庄”陪伴着我走过初中、走过高中。
  上大学后,回去的次数就少了,后来又搬了一次家,彻底告别了我的“狂人山庄”。现在想来,我告别的何止是“狂人山庄”,还有我的青春岁月,我的自由天地。
  在那之后的20来年,我再难拥有那样纯粹的自我空间。


  世界戏剧日那天,我总是想起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话剧演员,1971年特招入伍,2009年退休。参演话剧42部,得过全军文艺汇演优秀表演奖、曹禺戏剧奖优秀表演奖,荣立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1985年,我和母亲随军来到卫岗大院。因为父亲是演员,我很小就“出没”在排练场。
  排练的时候,我会坐在第一排,导演旁边隔几个的位置,看着台上的人们走来走去,说着各自的台词,无数次被导演打断,修正自己的表演,调整自己的走位。
  现在的我无从想起、也无法揣摩当时自己的想法。老爸说,那时候,导演、编剧还有其他演员常常会逗我,问我对戏的看法,而我会很老资格地评价演员和台词。翻看小时候的照片时,想象当年那个年少的自己,摇头晃脑品评戏剧的场景,一定挺有意思的。   遇着正式演出的时候,我可以到化妆间看父亲和其他叔叔阿姨们化妆,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我常常对着假发、假胡子“动手动脚”,有时也会请化妆师阿姨帮着化两笔,臭美臭美。
  每每经过后台,我都会看到演员和工作人员们跨越各种障碍,繁忙地奔走,化妆、换衣服、准备道具、候场。正式开演后,三遍开场铃响过,我会安静地坐在黑黑的剧场座位里,看着大幕拉开,舞台灯光亮起……
  我只看过前线话剧团的话剧,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认为它是最棒的话剧团。
  我看过父亲演出的剧目主要集中在1987-1997这十年间,从7岁到17岁,我想我看戏的视角和体验一直在变化吧。我还清楚地记得《强台风从这里经过》中抗击台风那一幕的震撼;记得《生者与死者》中父亲和胡雁叔叔并排坐着跨越生死的对话;记得看到《天边有一簇圣火》中父亲与戏中夫人的对手戏暗搓搓生气。还有《迷人的海湾》(《海风吹来》)中的主题曲《告别时刻》我喜欢了好多年;《虎踞钟山》中父亲不算特别主要的角色,但我喜欢他演活了甘有根,剧中甘有根有段台词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要活的明明白白,既要有一颗进取心,去创造多姿多彩的人生,又要有一颗平常心,淡泊功名利禄,这是我们毕生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呀!
  父亲是这么演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给老爸整理从艺40来年的回顾画册,翻了他的十几本工作笔记,除了创作、排演大戏,相当多的篇幅都是写下部队演出的,去海岛一线,基层连队,给战士们带去欢笑、关怀和慰藉。他们创作的剧目也不仅仅是献礼剧。身为军人的他们更懂军人,台前幕后的人们都竭尽全力去创作出贴近现实、官兵喜爱、生动感人还能有所启迪的作品。
  1998年我高考填志愿。那时候的自己看着听话,内心还挺叛逆,很抗拒按部就班的生活,甚至在日记中写下不要考大学的内容。
  大概是距离戏剧太近了吧,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跟戏剧相关的工作,不想学表演,不想学编剧,不想学导演,那时候就想当电台主持人,做DJ。最终,第一志愿填了新闻专业。后来我发现,卫岗大院的孩子,有好些都上了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现在成了编剧、导演,或者从事其他与戏剧相关的工作。
  而我仍是一名观众。
  2012年之后,我才重新較多地看话剧和其他戏剧。因为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吕效平老师,他和他的团队创作、演出、引进了好些精彩的剧目,把我又拉回了剧场。今年看的第一部戏也在南大,新戏《世外》,有很多有意思的舞台呈现方式,喜剧外壳下一如既往的深刻,后来在北京演出,票房大卖。
  随着自己的长大,读更多书,有更多思考,我越来越迷恋看戏的感觉,喜欢在黑暗中,卸下盔甲,直面戏剧带来的各种感受,或喜或悲,或轻松或沉重,用剧中事和人映照自己。
  舞台上的追光,跟着剧中人移动,忽明忽暗。时光流转,不知何时照进我心里的那一束光,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指引自己靠近戏剧、亲近戏剧。看书、看视频、看剧之余,我甚至开始想尝试学习表演、体验编剧。
  就跟着那束光走下去吧,管它去哪里呢!
  编辑:张元
其他文献
像胎儿  在母腹中躁动,  岩浆  在地壳内奔涌,  加剧了  地球临盆前的阵痛……  经历了亿万年怀孕的艰辛,  一朝分娩啊,  挟着血红的火焰,  新生的山啊,  义无反顾地扑向光明!  不卑躬屈膝,  不随风摆动,  铁骨铮铮的石柱林,  是一群发育健全的人;  與城南的雨花台遥相呼应,  站起了——  石头城最壮观的风景!
期刊
上篇  县长说:“今天的会议,专题研究护城河治理问题。我们的护城河现在实际上已成了臭水沟,河边成了垃圾场,河面漂满各种脏物,河水发黑发臭。特别是夏天,蚊蝇乱飞,恶臭熏天。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我个人的想法,是想把这条臭水沟彻底填埋了,在上面建上花坛,两边栽上行道树,让它成为城市的新的风景线。大家讨论一下,最后决定如何治理。”  B副县长说:“我们曾经安排环卫工人开展拉网式清理,把河面上的各种漂
期刊
我打开所有门窗  风,没有一点表情  阳光更加吝啬了  只在餐厅一角暂停  不肯经过我书房  哪怕只看一眼书脊  树影在窗外招摇  玻璃被花蒙住眼睛  风嗅到一丝肉香  欣欣然唱起梦幻曲  云雀让风吹晕头  立窗口,不想飞了  我却要走。就讓我  从阳台轻轻跳下去  不惊扰邻人的梦  如飘走一朵云霓
期刊
那件红T恤  ——写在舅舅七十岁生日  那年舅舅出差回来  带给我一件礼物  短袖,鸡心领的红色T恤  它像一团火焰似的  灼热了我的眼神  外婆帮我洗完澡  悄悄给我穿上红T恤  却望着屋外  叹了口气  因为秋风从门缝中吹进来一阵阵寒冷  有一天气温升高  我穿上了这件红T恤  走在小镇的石板街上  像一团流动的火苗  我昂着头坐在课桌旁  像一团跳跃的火苗  那一天  我是全镇最闪亮的少年 
期刊
在呼和浩特你必须骑马上街  昭乌达路堵  乌兰察布路堵  在呼和浩特  你,必须骑马上街  腦海里那匹虚构的马  四蹄急倒  快如一支棕色的响箭  嗖  射出去就舒服多了  黑暗黑到大青山山坳至凹处  午夜的呼和浩特  我们和马一起  打起响鼻  抖擞鬃毛  抖动一团红哇哇的  烈火  此火微弱  有微弱就有可能  咔哒咔哒  蹄声清脆  蒙地愈加  空阔  过街过桥过过街桥  过了后山  我们和
期刊
专家点评  《孤证》是一篇很有意思的作品,由两位作者用书信体的形式共同创作。王玥、邹宜笑都是南师大中文系的在读研究生,她们将文学创作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创作当中,在故事中埋下了一个接一个的小伏笔,构造出一个完整的悬疑故事。  在故事的两位主角X与Y的书信中,她们用SOULMATE般的交流,一方面分析彼此喜欢的小说、电影作品,一方面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记忆。而这看似毫无关联的闲笔,正组成了整个故事悬念
期刊
作为“后他们”时代南京最风格化的小说家,曹寇具有某种“承上启下”的功能,而且这种“承上启下”有着一种潜在的破坏性,也即,曹寇一方面继承了“他们”对宏大叙事、乌托邦、希望原则的无情嘲弄和坚决摒弃,另一方面,在“日常主義”“平民化”等维度上,他走得更远,或者说走向了极致。所谓的“无聊现实主义”“屌丝文学”中那些新的“漫无目的游荡者”(葛红兵)、“卑污者”(郜元宝),已经消解了“他们”一代纠缠始终的创新
期刊
王蒙、张贤亮、高晓声、韩少功、刘心武、北岛、顾城、严歌苓、池莉、王安忆、范小青、叶兆言、苏童……40年的《青春》伴随并见证了几代作家的成长,“青年写,青年读”的宗旨让《青春》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批又一批青年文学道路的开启。2019年,《青春》杂志大幅度改版,新增“在场写作”“异能界”“青春剧构”“作业本”“写作课”“高校文学社团联盟”等栏目,在“新锐、包容、多元”的文学旗帜下,大力扶持青年尤其是在
期刊
回想起来,我与《青春》的确有着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青春》在我文学道路上很重要,是无法迈过的一个点。可以这么说,《青春》几乎是在我家餐桌上诞生的。时至今日,依然能记得《青春》创刊时最重要的一个人,也就是方之先生,记得他如何为创办这本刊物忙碌。那时候方之刚从下放的农村回来,居无定所,经常来我家,在餐桌上皱着眉头跟我父亲商量应该怎么创办这本刊物。方之为了《青春》付出太多太多,我还能记得《青春》创刊
期刊
1  鲁西坐在格勒大厦的楼沿。  她先是坐电梯到了大厦的第十层,又踩着落满灰尘的台阶来到顶楼平台。这里有许多褪了色的红管子,它们排成一个个井字,管子上的铆钉曾经能映照阳光,但现在也附着了一层褐色。  这里风很大,鲁西感觉有风钻进了袖口,并且让自己黑色的外套鼓起,后背的布料随着风的挣扎涌起波浪,里面像是藏着一个不安分的危险小兽。她抬脚迈过那些管子,来到了最边沿,那里有一道及膝的矮障。她小心翼翼坐上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