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朋友都转了“再见T65和T66”的相关文章,想起我年少的时候也坐过这趟火车北上。于是,我开始回想那些坐绿皮火车的记忆,有父母买不到票焦虑的神情,有抱着儿子在火车站狂奔的画面,有火车过铁轨时发出的声响。但更多的,是缩在狭小的硬卧铺位里,摇摇晃晃的时光……
因为老家在北方,小时候隔几年就会有坐火车回老家的机会,13、4个小时都在火车上度过。那时候可选择的车次不多,最好的是能够买到两张硬卧车票,夕发朝至。
自从4班高铁列车开通,近几年回老家的第一选择变成了高铁,时间上节省得多。但我还是很喜欢坐老式的绿皮火车,喜欢睡卧铺,我并不介意铺位的局促,火车上的各种嘈杂也不会影响我入睡。
小时候坐卧铺,常常要睡上铺,于是练就了我的“麻利身手”,上上下下也能有许多乐趣。大一些之后,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些,会戴着耳机听着音乐,看看书,写写心情。有几次我一个人坐卧铺,紧张兮兮地摆放行李,故作熟练地跟列车员换票,小心翼翼地审视旁边铺位的人们。
工作后,我回去的少了些,有了儿子吕可可之后,反而比以前回去得更勤,几乎每年都会回去一趟,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奶奶。
吕可可小的时候,跟他睡一个铺还算宽敞,5、6岁时候就很痛苦了,要把自己扭曲成各种样子。和他说起这些,他已经不记得跟我挤过一个铺位,只记得坐卧铺的感觉。和我一样,他也很喜欢坐卧铺。
其实在火车上更吸引我的是站台上的美食,最著名的当然是“德州扒鸡”“天津狗不理包子”和“大麻花”。记得以前火车站台卖的是热腾腾的用纸包着的扒鸡,特别香,特别诱人。不像现在真空包装的,骨头都碎了,远没有现烧的美味。
在火车上,如果是白天,会瞅准机会,抢占一个小板凳,望着窗外不停变换的景色,发呆,可以胡思乱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如果是晚上,天黑以后,则喜欢在睡着前,躺在铺位里,看着窗帘缝里透出的灯光,遐想路过的乡村、城市发生着什么样的事。
2015年8月的一个晚上,天津大爆炸之后的几天,回南京的火车经过天津,据说离事发地点不远,躺在铺位里的我,使劲望出去,什么都看不到。
由T65/T66次的“退役”想到這许多,想念那些摇晃的旧时光,摇晃的梦……
二
前阵子吕可可同学学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摇头晃脑背得不亦乐乎。
按照老师要求,他还给自己的房间起了个名儿,叫“墨香阁”。虽然可可同学没摸过几回毛笔,起的名字倒是雅致,有文化得很。
听着他的“墨香阁”,不觉想起了我的“狂人山庄”。“狂人山庄”是我少年时给房间起的名字,灵感来源于BEYOND的一首歌名。
那时我家住在卫岗,我的房间在一进门的左手边,空间很小,贴墙放着单人床和书柜,另一个方向贴墙放着书桌,斜对面就是卫生间,没有多余的地方。住在那个房间里的我经历了初中和高中阶段,看起来按部就班、好好学生的样子,实则暗潮翻滚、青春激荡。
那时候我很迷听歌,零花钱全变成了磁带,课余时间多半猫在家里听广播,翻录新歌,记录排行榜,抄歌词。我还会剪下杂志、报纸中的明星照片、报道,买各种明星贴纸,贴在专门的本子里。卫岗的家里至今还留着几本剪贴本、歌词本,上次回去看到,拍了几页,发了朋友圈。
那时候我还做了一件对我来说挺疯狂的事情,就是把房间能贴的墙面,都贴上明星海报和大贴纸。可能很多孩子都喜欢贴海报吧,但我贴得特别彻底,不光四面墙,房顶上也都贴满了……
随着时间推移,时不时因为胶干了,飘落一两张。
初二、初三那会儿开始疯狂喜欢BEYOND的歌,最开始是在电台听到,有机会就会录下来,还买过便宜的盗版磁带,没有歌词的那种,后来才渐渐一盘一盘买回家。
BEYOND的歌大部分都是粤语歌,为了能准确唱下来,歌词都是自己硬扒下来,以“黑凤梨”那样用谐音的方式,把《海阔天空》《真的爱你》《不再犹豫》……统统“翻译”出来。现在自诩标准的粤语,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狂人山庄》正是BEYOND《乐与怒》专辑中的一首歌,直击人心的电吉他和节奏激昂的鼓,对于当时喜欢摇滚的我来说特别对味,这四个字也特符合我当时有点叛逆、有点拧巴的状态。于是,在那一年的某个时刻,自己写下“狂人山庄”四个大字,贴在了那个小房间的房门上。
从此,“狂人山庄”于我有了不一样的意义,那是独属于我的空间。
因为爸妈的房间在屋子的最里面,隔着放电视的房间,才是我的房间,这使我有了更自由的可能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曾守着广播,听歌到深夜;我曾天马行空构思,在方格纸上写下自己的长篇小说;我曾沉迷于《金庸群侠传》《仙剑奇侠传》的世界……“狂人山庄”陪伴着我走过初中、走过高中。
上大学后,回去的次数就少了,后来又搬了一次家,彻底告别了我的“狂人山庄”。现在想来,我告别的何止是“狂人山庄”,还有我的青春岁月,我的自由天地。
在那之后的20来年,我再难拥有那样纯粹的自我空间。
三
世界戏剧日那天,我总是想起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话剧演员,1971年特招入伍,2009年退休。参演话剧42部,得过全军文艺汇演优秀表演奖、曹禺戏剧奖优秀表演奖,荣立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1985年,我和母亲随军来到卫岗大院。因为父亲是演员,我很小就“出没”在排练场。
排练的时候,我会坐在第一排,导演旁边隔几个的位置,看着台上的人们走来走去,说着各自的台词,无数次被导演打断,修正自己的表演,调整自己的走位。
现在的我无从想起、也无法揣摩当时自己的想法。老爸说,那时候,导演、编剧还有其他演员常常会逗我,问我对戏的看法,而我会很老资格地评价演员和台词。翻看小时候的照片时,想象当年那个年少的自己,摇头晃脑品评戏剧的场景,一定挺有意思的。 遇着正式演出的时候,我可以到化妆间看父亲和其他叔叔阿姨们化妆,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我常常对着假发、假胡子“动手动脚”,有时也会请化妆师阿姨帮着化两笔,臭美臭美。
每每经过后台,我都会看到演员和工作人员们跨越各种障碍,繁忙地奔走,化妆、换衣服、准备道具、候场。正式开演后,三遍开场铃响过,我会安静地坐在黑黑的剧场座位里,看着大幕拉开,舞台灯光亮起……
我只看过前线话剧团的话剧,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认为它是最棒的话剧团。
我看过父亲演出的剧目主要集中在1987-1997这十年间,从7岁到17岁,我想我看戏的视角和体验一直在变化吧。我还清楚地记得《强台风从这里经过》中抗击台风那一幕的震撼;记得《生者与死者》中父亲和胡雁叔叔并排坐着跨越生死的对话;记得看到《天边有一簇圣火》中父亲与戏中夫人的对手戏暗搓搓生气。还有《迷人的海湾》(《海风吹来》)中的主题曲《告别时刻》我喜欢了好多年;《虎踞钟山》中父亲不算特别主要的角色,但我喜欢他演活了甘有根,剧中甘有根有段台词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要活的明明白白,既要有一颗进取心,去创造多姿多彩的人生,又要有一颗平常心,淡泊功名利禄,这是我们毕生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呀!
父亲是这么演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给老爸整理从艺40来年的回顾画册,翻了他的十几本工作笔记,除了创作、排演大戏,相当多的篇幅都是写下部队演出的,去海岛一线,基层连队,给战士们带去欢笑、关怀和慰藉。他们创作的剧目也不仅仅是献礼剧。身为军人的他们更懂军人,台前幕后的人们都竭尽全力去创作出贴近现实、官兵喜爱、生动感人还能有所启迪的作品。
1998年我高考填志愿。那时候的自己看着听话,内心还挺叛逆,很抗拒按部就班的生活,甚至在日记中写下不要考大学的内容。
大概是距离戏剧太近了吧,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跟戏剧相关的工作,不想学表演,不想学编剧,不想学导演,那时候就想当电台主持人,做DJ。最终,第一志愿填了新闻专业。后来我发现,卫岗大院的孩子,有好些都上了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现在成了编剧、导演,或者从事其他与戏剧相关的工作。
而我仍是一名观众。
2012年之后,我才重新較多地看话剧和其他戏剧。因为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吕效平老师,他和他的团队创作、演出、引进了好些精彩的剧目,把我又拉回了剧场。今年看的第一部戏也在南大,新戏《世外》,有很多有意思的舞台呈现方式,喜剧外壳下一如既往的深刻,后来在北京演出,票房大卖。
随着自己的长大,读更多书,有更多思考,我越来越迷恋看戏的感觉,喜欢在黑暗中,卸下盔甲,直面戏剧带来的各种感受,或喜或悲,或轻松或沉重,用剧中事和人映照自己。
舞台上的追光,跟着剧中人移动,忽明忽暗。时光流转,不知何时照进我心里的那一束光,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指引自己靠近戏剧、亲近戏剧。看书、看视频、看剧之余,我甚至开始想尝试学习表演、体验编剧。
就跟着那束光走下去吧,管它去哪里呢!
编辑: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