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前提
  有教学实践的教师都知道,一名学生对一位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这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多么大。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诚意对他,给学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笑脸,多一些耐心,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勤”字,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在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教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前提,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
  一是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高尚纯洁的爱与尊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聪明的教师的眼中没有坏学生和笨学生,只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和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学生。不要挖苦、讽刺、看低他们,对他们给予更多的表扬、鼓励、宽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树立信心。教师真心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自然就产生了。二是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魅力。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兴致浓厚。教师巧妙的使用幽默的语言、可以给紧张、沉闷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扎实的基本功,持之以恒的学习。教师要想把课讲得精彩,让学生爱听爱学,就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你。
  (二)激发学生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保证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联结点,也是教学环节的过渡手段。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导入的方法很多,关键要引起学生的共鸣,提起学生的兴趣。充满情趣的导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间往往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育背景,根据不同学生的興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到教学不仅是师生互动,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变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活动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小组交流,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外,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上网的利于与弊,合作与竞争哪一个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稳定重要还是发展重要等,学生针锋相对,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比较乏味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就有可能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把过于理性的理论变成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就能使乏味的课堂教学活起来。应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的机械性记忆为自觉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讲《追求高雅情趣》时,先播放名人的高雅情趣,让学生感悟什么是高雅情趣及高雅情趣的意义。通过多媒体的这些特有的表现形式,学生对高雅情趣的相关知识就容易理解了。
  三、创新教学方法是途径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讲授、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使用的时间、内容、场合不一样,效果也就不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下方法: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演、讲读等具体形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最广泛在教学中要注意讲述的方式和技巧。教师的讲越多越细,学生的独立性就越差,只有精讲,学生多看多做,才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谈话法。谈话法应该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谈话是一种互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对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讨论法。通过讨论能明辨是非,可以集思广义,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认识水平相近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更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促进学生思想发展和健康成长。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在现代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把读书指导法上升到主要地位。教关键在于“授人以渔”,教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不应该是“鱼”,而应该是“捕鱼”的方法,“授人以鱼”,只能使人受用一时,只有“授人以渔”,才能使人受用终身。
  在现代教育和新课改的督促下,我们应抓住机会促进学生对这门课的接受程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身水平和法律的认知,提高自身能力,建立新的学科教育平台,真正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
其他文献
写文章主要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因此,我们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学会人物描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一、二年级说通顺话,写通顺句子的基础上为重点教学。中年级着重进行人物描写,片段训练。高年级重在写个人的成篇作文。这就为指导了学生描写人物指導了方向。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人,现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选择人
期刊
我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城新城区,是一所县级农村寄宿制中学。现有在校学生2248名,其中留守儿童110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9%,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2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8%,残疾学生18人,孤儿50人,单亲家庭子女48人。为了解决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偏差问题我校政教处专门做了一项“东兰民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问卷调查”,经调查发现我校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1.缺少父母
期刊
一、研究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意义  在幼儿的生长环境中,家长是对幼儿发展起最关键作用的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国内有一项关于“提高幼儿素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对入园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量居第一位,幼儿园的影响量次之,家庭对幼儿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质量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学生收集事实源于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则依赖“有结构的材料”。“材料引起学习和活动。”科学课教学离不开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又离不开师生共同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的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优化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材料,全面提升
期刊
随着新课改实施,对于语言精练、年代久远的古诗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可是古诗创作年代久远,创作背景也与现代生活节奏大相径庭,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古今共通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情感,即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  诗,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对当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自然倾诉。若不了解诗人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出的诗
期刊
一、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提升小学低阶段写话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知识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小学生在语言的不断学习过程中来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小学生也分为几个阶段,低中高三个阶段,在小学低阶段主要是教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记叙文,通常是用字造词造句,了解词语的基础含义,指导标点符号如何使用,从字、词、句、段基础开始学起,这是低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简单的字词学习都是为了能够让小学生进行熟
期刊
记得一个优秀班主任作经验报告的时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纽带和桥梁,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协调者。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高。  多年以来我一
期刊
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构成文章最基本的要素,它好比文章的细胞,于细微处决定了一篇文章品质的优劣。综观新课改标准,语文课文中有些词语用得生动准确,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这些词语也往往成为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体会语言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词义、及时积累外,还可以抓住这些词语,运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品味,从而进一步学习语言,更好地感受词语背后所蕴涵的精神世界。
期刊
一、小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  小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理论研究,又是一项具体的实践。特别是对于理论研究而言,它更能推动小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發展。因此,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方法得力。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随着教育环境的复杂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任何一个学校的管理者都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安全管理理念。但是,这样的安全理念更新却还显滞后性。因为,这样的安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造就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学习、鉴赏这些诗歌是我们追忆历史,并剥开历史面纱、与古人对话、感受古人情怀的重要途径,《新課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学习优秀古诗文240篇,并在每册“部编本”教材中增加了不少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认为把握诗歌主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诗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