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古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e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达到文言文的优化教学,是众多语文教师长期争论的话题。下面就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原则是:以谈为主,以讲为辅。重在让学生疏通文意,理清课文思路,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结合作者的情感谈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讲太多古汉语知识,不能把古汉语课与文言文阅读课混为一谈。
  
  一、教学中的首要环节——朗读
  
  新课标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在阅读过程式中加以培养,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朗读作为教学中的主要环节,采用以读导学、以读促教、以读悟理的教学思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朗读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让他们最终形成自读文言文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朗诵文言文的三种方法:一是读懂词句,要求朗读流畅、读准字音、声音响亮;二是正确句读,注意断句,要求停顿恰当、速度适当、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三是要读出语言的节奏感,要求抑扬顿挫、铿锵悦耳,要注意品味文章的情趣。以上三种读法是朗读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学生在朗读中要循序渐进,力求达到第三种境界。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文章,只有更好地掌握以上三种朗读方法,方能领悟到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才能正确理解动乱社会中的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朗读必须在教师的范读和领读下完成,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领会其意境。
  
  二、疏通语意的重要方法——点拨
  
  在熟读的基础上疏通语意,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字、词、句入手,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理知识点,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要对遇到的难点、疑点,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对文中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要求意思清楚即可;从句到段的理解,让学生讨论、整理,进而自主翻译。
  
  三、把握主旨的关键步骤——感悟
  
  在学生疏通文意、理清思路之后,让学生结合作者的情感,谈出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看哪些句值得把说、品味,教师再点出体现主旨的词、句、段,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最后共同归纳总结、理清文脉,达到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四、整合作品的有效途径——背诵
  
  教学中,对于篇幅较短小的课文以及文中的重要段落,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陋室铭》,只要学生能背诵,就可基本掌握其文意。背诵的方法有多种:人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采用抄写的方法,动手动脑,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加强巩固;也可组织学生小组背诵,要求流畅、声情并茂,通过背诵加深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以上方法,可以加强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点。
  总之,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一忌繁琐,二忌离题太远。重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朗读中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采用朗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以求激情增趣、融会贯通。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建立“大语文”的思想,有“一切皆可为语文所用”的意识,从而在视听读所接触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积累文学底蕴,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如何在“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语文课的效率呢?那就是:教求其精,学求其博。    一、“教求其精”    所谓教得精,就是指教师在吃透大纲、抓住重点、把握难点的前提下,审慎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期刊
做好班级教育工作,对全班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做一个深受学生爱戴、尊敬的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是一天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如其师的现象。如:一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粉笔头就不声不响地把它拾起来,几次后,竟发现地上已看不到碎粉笔头,
期刊
记叙文是一种常用的文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无论听、说、写都离不开记叙文的使用,同学应当把它写好。  要写好记叙文,就是以人、事、物、景为反映对象,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反映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要想得心应手写好它,就要做到:首先,要对记叙文写作的对象种类、样式和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结合记叙文的作品去加以理解,使学生同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中只有把写人、记事的文章放在生
期刊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关于作文教学个性化概念的界定,我的理解是: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情”是文章的血液,无论哪一种文体都不能离开一个“情”字。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常常会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就从如何迎合阅卷老师出发,教学生如何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说或写自己不成熟的思想,不能表达不符合大众口味的情感。于是,孩子们学着几近统一的教材,教师、编者用统一的“模板”来阐释课文,学生学会了我们读解文
期刊
如何把握学生各自的特色及有利因素并给以正确引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是教育工作者要探讨的课题。只有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必须从自身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只有班主任老师有优良的道德素质,才能给学生以精神力量,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成为学生的楷模。  其次,必须有渊博的知
期刊
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里有句歌词这样唱道:“人世难测量啦,啥事都能碰上。”这句歌词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事情发展的本身就具有不可预测的曲折性。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也就是说写文章要写得波澜起伏、情节跌宕,要写出事情的曲折性。可是,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    一、一波三折法    这种方法就是善于利用故事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形成波澜。现实生活本身就复杂多变:景有动
期刊
如果说学校是一台机器,那么,班级就是学校的一个部件。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失败。笔者从教二十五年有余,曾有20来年当班主任的亲身实践,对班主任工作有如下点滴感悟。  一个班级在学校乃至社会的信誉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才能。特别是在偏僻的农村学校,师资普遍缺乏,班级学生人数较多(通常超过50人/班),教师包班现象普遍,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大力加强管理力度。  首先,
期刊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创造健康的教学环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的发展,真正达到提高教学之目的。    一、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感情的交流过程。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关键是教师要捧出一颗心来去爱学生,去感染学生。这样可以焕发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1、了解学生的内
期刊
文学鉴赏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活动,需要从语言文学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联系自我思想认识和生活经验,驱遣想象和联想,揣摩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哲理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引发自身的生活思考,陶冶情操、警诫自励,使鉴赏者能力再上一层楼,思想更趋成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依据心理学作家沃特勒斯提出的“准备——孕育——明朗——证实”的思维四阶段
期刊
一、物理实验法在新课导入环节中的运用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有关伽利略的人物传记。开篇首先记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接着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教材力求让学生通过伽利略的两次重大发现领悟并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并深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较低,对“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还较陌生。在教此课时,为了开好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