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所论牛汉“文革”诗,是指牛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创作的诗歌,共有30多首,大多收在诗集《温泉》里,另外,还散见于《海上蝴蝶》及《牛汉抒情诗选》等诗歌选集中。1969年至1974年,牛汉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生活了五年又三个月。最初两三年,从事繁重的劳役。“文革”后期l971年到l974年,管制放松,牛汉常游荡在干校附近的山林湖泊,咀嚼苦难,反刍人生。这一时期,牛汉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关键词:当代文学;牛汉;“文革“诗;内在局限
一、苦难的牢笼:“囚禁我的灯盏”
“我和我的诗所以这么顽强地活着,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为了对历史进行报复。我的诗只是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中走出来。”[1]以一个见证人的身份,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苦难,祈盼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再一次重复这样的大灾难,是牛汉诗歌创作的“自定义”。
关于《华南虎》的写作,牛汉曾有这样的自述:1973年6月,我第一次去桂林时,写了一首《华南虎》。桂林动物园的这只虎,给我的灵魂以震惊的是它的那几只血淋淋的破碎的爪子,还有墙上带血的抓痕,一下子把我点爆了起来。当时,我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绝大部分学员都已回京或分配到别的城市,我是属于少数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不待说,情绪是异常沉重的。在最后一排铁笼里,我们看到了这只华南虎。这四只虎爪已经足够使我的灵魂感到惭愧。我没有老虎那派不驯的气魄,不但自惭形秽,而且觉得心灵卑劣,于是,匆匆离开。我并没有听到虎啸,但企待着1951年在嫩江岸上听到过的东北虎那样的怒吼。回到干校时,当天就匆匆写了这首《华南虎》。写得比较长,大约在一百行上下。l979年,我整理誊清这首诗的时候,我删去枝枝蔓蔓的东西,剩下不到五十行。[2]
在这首诗中,华南虎是一切受迫害的伟人的象征,而那些观众则象征着那些可悲的看客。作者借老虎这一意象展示了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不羁的灵魂”的挣扎与反抗。“华南虎”就是诗人自我人格的象征,是处于劫难中的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写照。可以说,“华南虎”就是诗人自己。
(一)苦难是牛汉诗歌的内核
“我不是依赖文化知识和理论导向写诗,我是以生命的体验和对人生感悟构思诗的。我的人和诗始终不成熟,不优雅,不规范。”[3]“我的诗和我这个人,可以说是同体共生的。没有我,没有我的特殊的人生经历,就没有我的诗。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如果没有我的诗,我的生命将气息奄奄,如果没有我的人生,我的诗也将平淡无奇。” “甚至可以说,没有伤疤和痛苦,也就没有我的诗,这当然是一种悲剧。”[4]
从牛汉的自述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假设——如果牛汉没有经受苦难,就不会诞生现在这些诗作,即使有,也不会具有现在的创作高度。因此,笔者认为,苦难在成就牛汉的诗的同时,也囚禁了他的诗,使得他的诗成为了只有苦难内核的一种简单的叙事话语。苦难体验的确是优秀诗歌的一种必要精神内核,因此才有“国家不幸诗家幸”一说。但面对苦难,作品同样可以包含复杂的历史情境和独特的想象空间。因此,从这点来看,牛汉的书写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宣泄的本能,是凭借个人对命运的悲苦体认和个人内心涌动的不屈的激情在写作,但这种写作状态对成熟的诗歌体式而言还属于一种“自发”行为。
(二)牛汉写作的目的是消解苦难、寻求解脱
“我一生写诗就是虔诚地希望从灾难和历史的阴影中突围出来。”[5]“直到现在,心神都没有真正轻松下来,冲出使我陷入其中的历史阴影。幸亏世界上有神圣的诗,使我的命运才出现了生机,消解了心中的一些晦气和块垒。如果没有碰到诗,或者说,诗没有找寻到我,我多半早已被厄运吞没,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诗在拯救我的同时,也找到了它自己的一个真身(诗至少有一千个自己)。于是,我与我的诗相依为命。”[6]
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牛汉写作的目的就是“消解心中的一些晦气和块垒”,他所追求的只是借助诗使自己从苦难的命运中得到救赎,可以说,写诗是他在困境中的一种精神慰藉。但如此一来,便暴露了牛汉创作的一个重大缺陷。概括起来就是,牛汉的苦难人生在诗中得到了救赎,他的诗却囚禁在了他人生的苦难中。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他的《散文理论》中谈到:“艺术在本质上是超情感的、无同情心的,或者说是超越同情的,在考虑情感时必须从建构的角度去考虑。”[7]但我们看到,牛汉的诗,恰恰致命地缺少了这种建构。与杜甫的苦难诗相比,牛汉的诗所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一己的苦难,而没能扩展到他者的生存状态,更没有对更为广阔的历史情境给予自觉的关注。
二、语言的牢笼:所谓“艺术原生态”
牛汉一生不喜约束,曾说“我这个人太野,拒绝定型,不喜规范。”“对于诗人来说,生命纳入规范,必然被萎缩。诗不能关进美丽的盒子里,砸碎盒子时的咔嚓声,比关闭盒子时的韵脚更令人惊心动魄。”[8]牛汉认为,相比于十四行诗的格律谨严、约束繁多,自由体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诗情。
牛汉还特别强调对精美的诗歌艺术的回避。牛汉认为精美的诗艺,好则好矣,但不能很好地表现伤疤和苦汁。精美的艺术,常常容易走向小巧,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感。他唯恐诗艺的过分打磨和冲洗,会减弱苦难的血汗气和生命的痛感。他坚信粗砺沉重的艺术原生态,最能保持和再现苦难的重量,也最能表现“苦难美”。
笔者认为牛汉的这些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自己作品的缺陷辩护:
首先,任何游戏都必须有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就不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诗歌也是如此,格律就是诗歌的一个游戏规则,如果没有格律,那诗歌与散文便没有分别。有学者称自由体是“没有游戏规则的文字游戏”。闻一多先生曾把格律诗的创作比喻为“戴着脚镣跳舞”,他认为“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才能跳得痛快。”至于牛汉所说“自由体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诗情”,这点笔者不敢苟同。
关键词:当代文学;牛汉;“文革“诗;内在局限
一、苦难的牢笼:“囚禁我的灯盏”
“我和我的诗所以这么顽强地活着,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为了对历史进行报复。我的诗只是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中走出来。”[1]以一个见证人的身份,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苦难,祈盼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再一次重复这样的大灾难,是牛汉诗歌创作的“自定义”。
关于《华南虎》的写作,牛汉曾有这样的自述:1973年6月,我第一次去桂林时,写了一首《华南虎》。桂林动物园的这只虎,给我的灵魂以震惊的是它的那几只血淋淋的破碎的爪子,还有墙上带血的抓痕,一下子把我点爆了起来。当时,我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绝大部分学员都已回京或分配到别的城市,我是属于少数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不待说,情绪是异常沉重的。在最后一排铁笼里,我们看到了这只华南虎。这四只虎爪已经足够使我的灵魂感到惭愧。我没有老虎那派不驯的气魄,不但自惭形秽,而且觉得心灵卑劣,于是,匆匆离开。我并没有听到虎啸,但企待着1951年在嫩江岸上听到过的东北虎那样的怒吼。回到干校时,当天就匆匆写了这首《华南虎》。写得比较长,大约在一百行上下。l979年,我整理誊清这首诗的时候,我删去枝枝蔓蔓的东西,剩下不到五十行。[2]
在这首诗中,华南虎是一切受迫害的伟人的象征,而那些观众则象征着那些可悲的看客。作者借老虎这一意象展示了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不羁的灵魂”的挣扎与反抗。“华南虎”就是诗人自我人格的象征,是处于劫难中的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写照。可以说,“华南虎”就是诗人自己。
(一)苦难是牛汉诗歌的内核
“我不是依赖文化知识和理论导向写诗,我是以生命的体验和对人生感悟构思诗的。我的人和诗始终不成熟,不优雅,不规范。”[3]“我的诗和我这个人,可以说是同体共生的。没有我,没有我的特殊的人生经历,就没有我的诗。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如果没有我的诗,我的生命将气息奄奄,如果没有我的人生,我的诗也将平淡无奇。” “甚至可以说,没有伤疤和痛苦,也就没有我的诗,这当然是一种悲剧。”[4]
从牛汉的自述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假设——如果牛汉没有经受苦难,就不会诞生现在这些诗作,即使有,也不会具有现在的创作高度。因此,笔者认为,苦难在成就牛汉的诗的同时,也囚禁了他的诗,使得他的诗成为了只有苦难内核的一种简单的叙事话语。苦难体验的确是优秀诗歌的一种必要精神内核,因此才有“国家不幸诗家幸”一说。但面对苦难,作品同样可以包含复杂的历史情境和独特的想象空间。因此,从这点来看,牛汉的书写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宣泄的本能,是凭借个人对命运的悲苦体认和个人内心涌动的不屈的激情在写作,但这种写作状态对成熟的诗歌体式而言还属于一种“自发”行为。
(二)牛汉写作的目的是消解苦难、寻求解脱
“我一生写诗就是虔诚地希望从灾难和历史的阴影中突围出来。”[5]“直到现在,心神都没有真正轻松下来,冲出使我陷入其中的历史阴影。幸亏世界上有神圣的诗,使我的命运才出现了生机,消解了心中的一些晦气和块垒。如果没有碰到诗,或者说,诗没有找寻到我,我多半早已被厄运吞没,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诗在拯救我的同时,也找到了它自己的一个真身(诗至少有一千个自己)。于是,我与我的诗相依为命。”[6]
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牛汉写作的目的就是“消解心中的一些晦气和块垒”,他所追求的只是借助诗使自己从苦难的命运中得到救赎,可以说,写诗是他在困境中的一种精神慰藉。但如此一来,便暴露了牛汉创作的一个重大缺陷。概括起来就是,牛汉的苦难人生在诗中得到了救赎,他的诗却囚禁在了他人生的苦难中。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他的《散文理论》中谈到:“艺术在本质上是超情感的、无同情心的,或者说是超越同情的,在考虑情感时必须从建构的角度去考虑。”[7]但我们看到,牛汉的诗,恰恰致命地缺少了这种建构。与杜甫的苦难诗相比,牛汉的诗所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一己的苦难,而没能扩展到他者的生存状态,更没有对更为广阔的历史情境给予自觉的关注。
二、语言的牢笼:所谓“艺术原生态”
牛汉一生不喜约束,曾说“我这个人太野,拒绝定型,不喜规范。”“对于诗人来说,生命纳入规范,必然被萎缩。诗不能关进美丽的盒子里,砸碎盒子时的咔嚓声,比关闭盒子时的韵脚更令人惊心动魄。”[8]牛汉认为,相比于十四行诗的格律谨严、约束繁多,自由体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诗情。
牛汉还特别强调对精美的诗歌艺术的回避。牛汉认为精美的诗艺,好则好矣,但不能很好地表现伤疤和苦汁。精美的艺术,常常容易走向小巧,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感。他唯恐诗艺的过分打磨和冲洗,会减弱苦难的血汗气和生命的痛感。他坚信粗砺沉重的艺术原生态,最能保持和再现苦难的重量,也最能表现“苦难美”。
笔者认为牛汉的这些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自己作品的缺陷辩护:
首先,任何游戏都必须有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就不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诗歌也是如此,格律就是诗歌的一个游戏规则,如果没有格律,那诗歌与散文便没有分别。有学者称自由体是“没有游戏规则的文字游戏”。闻一多先生曾把格律诗的创作比喻为“戴着脚镣跳舞”,他认为“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才能跳得痛快。”至于牛汉所说“自由体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诗情”,这点笔者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