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曲《平湖秋月》是陈陪勋花了巨大心血创作出来的,是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东方经典民族特色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本文旨在浅析中国钢琴作品《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钢琴曲 表演 《平湖秋月》 艺术特征
钢琴改编作品《平湖秋月》是中国民族特色风格与西方音乐表现融合为一体的经典作品之一。[2]创作者陈培勋先生通过把民族音乐与钢琴的巨大表现力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钢琴乐曲《平湖秋月》。本文的研究从该作品与原曲的对比进行展开,分析钢琴改编曲的曲式结构、民族风格与演奏技法,表现出对该作品的理解程度。[3]希望通过此文能对鋼琴作品的创作提供帮助,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一、钢琴曲目《平湖秋月》的创作背景
1973年,陈培勋应钢琴家殷承宗、周广仁的邀请,参与到了《平湖秋月》的创作中。他尊重原曲,整首曲子在创作时并没有做出很大的改动,只是简单地在其中加入了小部分的引子;在整体的节奏感上也没有很大的改变,根据旋律风格采用了一定的五声纵向结合的和弦,抛开三度旋律,使整首曲子简单、明了,和谐的旋律塑造出身在大自然的感觉,美妙、舒畅。整首曲子以传统的五声调式为旋律,用bD的这样宫体系之中的羽、徵调式,不同调式交替演奏。
二、钢琴曲目《平湖秋月》的旋律剖析
引子,1—2小节:作品开始部分的引子主要采用的是高调的、流动的五声旋律,利用32分音符的方法使整个乐曲凸显出层峦叠嶂的感觉,从而引出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主旨,并且作品强调其中成熟、和谐的美感是通过一系列的宫音为根音的空五度音程在低音旋律上的表达。
主旨,2—9小节:作品表达的主旨是从整个曲目的第2小节的第三拍进行的。作品的高音部分是尊重原曲的,采用的是一个四度和五度的反复,和六度的间接性附加。并且,还采用了一部分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中的合头、合尾的表达方式,在演奏低音的过程中,利用引子里的32分节奏。bD宫音乐中的宫调式、徵调式与羽调式这一系列调式,在进行主旨表达时都有所体现,从而给主旨渲染出了多元化的味道。
变奏一,10—13小节:变奏一在节奏上是主旨部分的延伸,整个曲目的节奏还没有到达高音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小节从而形成一个长音节奏,进一步增强作品的中国风。并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羽、商调式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比较。和相关的调式进行搭配,从而演奏出作品的特殊味道。
变奏二,14—23小节:曲目的变奏而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17节以前。[4]整個小节的前奏,节奏明快多变,整个的音域跨度达到了两个八度。而后面的5个部分则通过高音和低音的相互配合,在18—20的部分凸显出了整个曲目的核心。
尾声,23—26小节:在结尾阶段,23部分的重复的高音以及颤音的使用,把整个曲目推向了尾声,23—24小节之中,多次出现了羽调式与徵调式的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并且在落尾处采用的是bD的方式,夹杂着高音部分的徵音bA,多次反复,从而凸显出了整个曲目的双向性。
三、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
(一)曲式结构运用的灵活性特征
在西方音乐文化中,曲式的结构是其主要的关注点,他们强调的是在整个曲目的演奏过程中,要有一系列清晰明了的曲式结构,并且整个结构模式还要在简单易懂、整齐划一的基础之上进行,从而使得西方的音乐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饱受欢迎,这也赋予了西方音乐的演奏过程中,节奏感强烈,层峦叠嶂的旋律感以及整个曲目的感情路线是逐步上升的。
(二)中国传统音乐主题的线形思维特征
从中华优秀音乐表现形式上来说,线形表达是一个重要形式。中华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这么些年,强调的线形旋律都是不变的,在曲目中抓住的都是整个内容和感情的线形发展。在中华音乐文化中,节奏就是整个音乐的灵魂和关键。作曲家李西安就曾经说过中华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线形旋律”:“线形旋律在中华传承音乐文化历程上,占据了永远的主导地位,是音乐表现形式的基础”。[5]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特使的线形旋律,也是由于中国这种特定的音乐氛围而导致的。用单一的线的模型来塑造世界,用线的思维来传情达意。
四、结语
民族音乐与时代风格相结合可以擦出不一样的时代火花。陈培勋的创作不仅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而且还很好地诠释了西方音乐的魅力。中西文化相互渗透,更加为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做出有价值的探索。[6]
参考文献:
[1]常开起.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性探析[J].歌海,2012(03).
[2]李文红.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缈水长流——浅析中国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色[J].音乐创作,2010(01).
[3]曲歌.试论20世纪下半叶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色[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罗苗.20世纪中后期我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特色及风格演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5]毛毳.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载体[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6]李海燕.桑桐钢琴音乐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赵越,女,本科,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钢琴曲 表演 《平湖秋月》 艺术特征
钢琴改编作品《平湖秋月》是中国民族特色风格与西方音乐表现融合为一体的经典作品之一。[2]创作者陈培勋先生通过把民族音乐与钢琴的巨大表现力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钢琴乐曲《平湖秋月》。本文的研究从该作品与原曲的对比进行展开,分析钢琴改编曲的曲式结构、民族风格与演奏技法,表现出对该作品的理解程度。[3]希望通过此文能对鋼琴作品的创作提供帮助,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一、钢琴曲目《平湖秋月》的创作背景
1973年,陈培勋应钢琴家殷承宗、周广仁的邀请,参与到了《平湖秋月》的创作中。他尊重原曲,整首曲子在创作时并没有做出很大的改动,只是简单地在其中加入了小部分的引子;在整体的节奏感上也没有很大的改变,根据旋律风格采用了一定的五声纵向结合的和弦,抛开三度旋律,使整首曲子简单、明了,和谐的旋律塑造出身在大自然的感觉,美妙、舒畅。整首曲子以传统的五声调式为旋律,用bD的这样宫体系之中的羽、徵调式,不同调式交替演奏。
二、钢琴曲目《平湖秋月》的旋律剖析
引子,1—2小节:作品开始部分的引子主要采用的是高调的、流动的五声旋律,利用32分音符的方法使整个乐曲凸显出层峦叠嶂的感觉,从而引出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主旨,并且作品强调其中成熟、和谐的美感是通过一系列的宫音为根音的空五度音程在低音旋律上的表达。
主旨,2—9小节:作品表达的主旨是从整个曲目的第2小节的第三拍进行的。作品的高音部分是尊重原曲的,采用的是一个四度和五度的反复,和六度的间接性附加。并且,还采用了一部分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中的合头、合尾的表达方式,在演奏低音的过程中,利用引子里的32分节奏。bD宫音乐中的宫调式、徵调式与羽调式这一系列调式,在进行主旨表达时都有所体现,从而给主旨渲染出了多元化的味道。
变奏一,10—13小节:变奏一在节奏上是主旨部分的延伸,整个曲目的节奏还没有到达高音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小节从而形成一个长音节奏,进一步增强作品的中国风。并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羽、商调式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比较。和相关的调式进行搭配,从而演奏出作品的特殊味道。
变奏二,14—23小节:曲目的变奏而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17节以前。[4]整個小节的前奏,节奏明快多变,整个的音域跨度达到了两个八度。而后面的5个部分则通过高音和低音的相互配合,在18—20的部分凸显出了整个曲目的核心。
尾声,23—26小节:在结尾阶段,23部分的重复的高音以及颤音的使用,把整个曲目推向了尾声,23—24小节之中,多次出现了羽调式与徵调式的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并且在落尾处采用的是bD的方式,夹杂着高音部分的徵音bA,多次反复,从而凸显出了整个曲目的双向性。
三、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
(一)曲式结构运用的灵活性特征
在西方音乐文化中,曲式的结构是其主要的关注点,他们强调的是在整个曲目的演奏过程中,要有一系列清晰明了的曲式结构,并且整个结构模式还要在简单易懂、整齐划一的基础之上进行,从而使得西方的音乐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饱受欢迎,这也赋予了西方音乐的演奏过程中,节奏感强烈,层峦叠嶂的旋律感以及整个曲目的感情路线是逐步上升的。
(二)中国传统音乐主题的线形思维特征
从中华优秀音乐表现形式上来说,线形表达是一个重要形式。中华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这么些年,强调的线形旋律都是不变的,在曲目中抓住的都是整个内容和感情的线形发展。在中华音乐文化中,节奏就是整个音乐的灵魂和关键。作曲家李西安就曾经说过中华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线形旋律”:“线形旋律在中华传承音乐文化历程上,占据了永远的主导地位,是音乐表现形式的基础”。[5]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特使的线形旋律,也是由于中国这种特定的音乐氛围而导致的。用单一的线的模型来塑造世界,用线的思维来传情达意。
四、结语
民族音乐与时代风格相结合可以擦出不一样的时代火花。陈培勋的创作不仅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而且还很好地诠释了西方音乐的魅力。中西文化相互渗透,更加为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做出有价值的探索。[6]
参考文献:
[1]常开起.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性探析[J].歌海,2012(03).
[2]李文红.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缈水长流——浅析中国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色[J].音乐创作,2010(01).
[3]曲歌.试论20世纪下半叶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色[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罗苗.20世纪中后期我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特色及风格演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5]毛毳.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载体[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6]李海燕.桑桐钢琴音乐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赵越,女,本科,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