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想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注定不能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有技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而怎样取舍,才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课堂任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这种取舍应该是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取舍,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本文将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例浅谈一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取与舍。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取舍
十多年的初中一线美术教育工作,经常的听课、培训、调研、交流活动,让我体会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初中美术课普遍存在教师语速过快,学生练习时间不够,课堂作业完成度不高,课堂超时等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形成也是与初中美术的特殊位置有关。比起小学,美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减少了,但对美术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又提高了,这就使得美术课堂时间是显得局促。而要想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注定不能面面俱到,需要教师科学地、有技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也说明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取舍。而怎样取舍,才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课堂任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下面我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例浅谈一下初中课堂教学的取与舍。
一、舍弃低效、重复,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最有效的教学内容
1.舍弃过多的知识普及,选取能够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内容
随着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知识普及,必然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也并不一定做的面面俱到。教师可以大胆舍弃这种教授方式,而把获取知识的过程还给学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
例如,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一课中,教材中列举的了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如果对作品的基本特点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一一进行深入分析,那课堂时间肯定是不允许的。这时就可以选取其中几个作品,例如选取同属于唐代的《簪花仕女图》和《三彩骆驼载舞俑》带领学生找出作品中所包含的唐代文化内涵,并理解美术作品承载文化的这一特征。然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找出其他作品中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舍弃重复的准备工作,对技能课程进行合并、重组
技能课材料、场地的准备和最后的收尾、整理是美术课费工、耗时的大项。如果把材料和工具相同、相近的课在创作环节进行合并,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时效。特别是对材料准备困难的农村学校,这样的安排还有利于节约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例如,八年级下册中把用到纸板创作的四节课中的创作环节安排成两节,不仅节约了时间和资源,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会动手创作的乐趣。另外,还可以对于一些知识递进、内容相关的课进行重组。这样安排减少许多铺垫环节,增加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纬度,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舍弃过时的课程内容,及时补充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虽然我们的教材内容几经革新,选取的都是经典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我们眼前的世界瞬息万变,新颖有时代感的内容,更加能够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将教材中服装图片换成当下的服装搭配案例,这样的取舍使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也更具有实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也极大丰富。像超轻土、软陶、硅胶等新兴材料;还有衍纸、面具、纸盘等半成品;快递盒、包装纸等现在随处可见的可以废物利用的生活用品;以及美图秀秀、美篇、抖音等新兴的图片、视频处理软件。美术老师在进行课堂准备时,要事先了解每种材料的特点,并亲自实践。一旦发现方便获取、使用并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新材料,要大胆选择新材料应用在课堂中。
二、舍弃不合实际、一成不變,依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教学活动
1.舍弃教师不易把握的,选取教师擅长的
我们的美术老师在听课、培训等活动中经常会遇到非常好的教学范本,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上也有现成的优秀教学案例。有的老师觉得好,就直接拿来用,而这些教案在某种程度上不适合教师本人。在一次听课中,某年轻老师在《中国山水画》一课中设置了教师示范的环节。由于这位老师并不擅长中国画,用笔、用墨生疏。这样的教学设置不仅老师费力,学生得到的也不是最好的知识传达,甚至存在引导错误。不如舍去或换成是国画大师的示范视频。
2.舍弃不符合学情的,选取学生接受的
每个地理区域,每个年龄阶段,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明白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教学。例如,《中国画的形式美》一课,要让十来岁的初中生通过一两幅作品,就真切地体会出中国画严谨的形制之美,并理解到书画家的文人情怀和文化品位。对于之前接触中国画比较少的学生来说,中间的内容太专业、太复杂,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枯燥。在教学时,我就舍弃了教材中对于立轴和中堂的具体分析,选取学生熟悉的扇面为主体,简化各种程式,只把诗、书、画、印在扇面上加以体现,再把文人扇的用途简要介绍。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一下子就体会到了中国画形制的人文精神。
3.舍弃脱离实际生活的,选取贴近生活的。
学生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脱离自己生活的内容往往很难产生共鸣。例如,八年级下册《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一课,教材中选取的园林图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后面的室内装修效果图,以及后面越野车的展示图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少接触到的。由于没有直观的认知,表达起来会非常困难。在教学中,我果断舍弃了这些图片内容,结合当地是三轮摩托车产业集聚区的特点,找到了学生常见的三轮摩托车的多角度展示图,集聚区的布局规划图,厂房的室内框架设计图。经过取舍后的这节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的作品还受到了产业集聚区负责人的重视,体现了很高地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4.把握时代特征,果断取舍
(1)以当下的时代精神为方向进行取舍。
在七年级上册《家园》一课中,贯穿当下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精神,舍弃原有的图片资料和设计思路,选取当下各地新建民宿、民俗村的内容作为主体,设计出新的课堂。这样的改变不仅体现了时代特征,而且资料简单易找,同时还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2)以当前的热点事件为方向进行取舍。
以七年级上册中《吉祥物的设计》一课为例。舍弃教材中特点不明显,不具代表性的设计范例,以当下重大活动中的吉祥物作为切入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对作品的背景、内涵也比较熟悉,省去了不少对作品背景的铺垫。
三、舍弃固定模式,依托校园活动,灵活安排展示、交流的方式
美术课堂作业的展示和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拓展、提升的重要途径。所以美术老师都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多安排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展示和交流。由于课堂时间本就不充裕,创作时间长短又不易把握,在展示、交流的环节最容易出现,迫于时间草草了事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状况,美术老师可以舍弃美术课堂作业,必须课堂展示的思维。把展示和交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融入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例如,利用每年艺术节作品的选拔,把学生的课堂作业在校园进行展示;利用征文活动,把各班不同学生对同一幅画的精彩评论放在一起进行展示;利用感恩父母的活动,把自己送给父母的作品在家长会上进行展示等等。这样的安排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打破了班级、学校、学科之间的限制,使学生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和体验。
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内容的安排、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老师都要经历“取”与“舍”的抉择。要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取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必定源于老师对课程深入、透彻地钻研,对学生、对课堂熟练、准确地把握。希望我们的美术老师都可以做到“舍”之有理,“取”之有据,展现出更加高效、精彩的美术课堂。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白彬华.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2012)[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河南省偃师市岳滩镇第一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取舍
十多年的初中一线美术教育工作,经常的听课、培训、调研、交流活动,让我体会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初中美术课普遍存在教师语速过快,学生练习时间不够,课堂作业完成度不高,课堂超时等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形成也是与初中美术的特殊位置有关。比起小学,美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减少了,但对美术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又提高了,这就使得美术课堂时间是显得局促。而要想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注定不能面面俱到,需要教师科学地、有技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也说明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取舍。而怎样取舍,才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课堂任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下面我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例浅谈一下初中课堂教学的取与舍。
一、舍弃低效、重复,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最有效的教学内容
1.舍弃过多的知识普及,选取能够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内容
随着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知识普及,必然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也并不一定做的面面俱到。教师可以大胆舍弃这种教授方式,而把获取知识的过程还给学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
例如,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一课中,教材中列举的了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如果对作品的基本特点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一一进行深入分析,那课堂时间肯定是不允许的。这时就可以选取其中几个作品,例如选取同属于唐代的《簪花仕女图》和《三彩骆驼载舞俑》带领学生找出作品中所包含的唐代文化内涵,并理解美术作品承载文化的这一特征。然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找出其他作品中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舍弃重复的准备工作,对技能课程进行合并、重组
技能课材料、场地的准备和最后的收尾、整理是美术课费工、耗时的大项。如果把材料和工具相同、相近的课在创作环节进行合并,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时效。特别是对材料准备困难的农村学校,这样的安排还有利于节约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例如,八年级下册中把用到纸板创作的四节课中的创作环节安排成两节,不仅节约了时间和资源,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会动手创作的乐趣。另外,还可以对于一些知识递进、内容相关的课进行重组。这样安排减少许多铺垫环节,增加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纬度,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舍弃过时的课程内容,及时补充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虽然我们的教材内容几经革新,选取的都是经典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我们眼前的世界瞬息万变,新颖有时代感的内容,更加能够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将教材中服装图片换成当下的服装搭配案例,这样的取舍使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也更具有实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也极大丰富。像超轻土、软陶、硅胶等新兴材料;还有衍纸、面具、纸盘等半成品;快递盒、包装纸等现在随处可见的可以废物利用的生活用品;以及美图秀秀、美篇、抖音等新兴的图片、视频处理软件。美术老师在进行课堂准备时,要事先了解每种材料的特点,并亲自实践。一旦发现方便获取、使用并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新材料,要大胆选择新材料应用在课堂中。
二、舍弃不合实际、一成不變,依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教学活动
1.舍弃教师不易把握的,选取教师擅长的
我们的美术老师在听课、培训等活动中经常会遇到非常好的教学范本,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上也有现成的优秀教学案例。有的老师觉得好,就直接拿来用,而这些教案在某种程度上不适合教师本人。在一次听课中,某年轻老师在《中国山水画》一课中设置了教师示范的环节。由于这位老师并不擅长中国画,用笔、用墨生疏。这样的教学设置不仅老师费力,学生得到的也不是最好的知识传达,甚至存在引导错误。不如舍去或换成是国画大师的示范视频。
2.舍弃不符合学情的,选取学生接受的
每个地理区域,每个年龄阶段,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明白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教学。例如,《中国画的形式美》一课,要让十来岁的初中生通过一两幅作品,就真切地体会出中国画严谨的形制之美,并理解到书画家的文人情怀和文化品位。对于之前接触中国画比较少的学生来说,中间的内容太专业、太复杂,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枯燥。在教学时,我就舍弃了教材中对于立轴和中堂的具体分析,选取学生熟悉的扇面为主体,简化各种程式,只把诗、书、画、印在扇面上加以体现,再把文人扇的用途简要介绍。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一下子就体会到了中国画形制的人文精神。
3.舍弃脱离实际生活的,选取贴近生活的。
学生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脱离自己生活的内容往往很难产生共鸣。例如,八年级下册《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一课,教材中选取的园林图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后面的室内装修效果图,以及后面越野车的展示图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少接触到的。由于没有直观的认知,表达起来会非常困难。在教学中,我果断舍弃了这些图片内容,结合当地是三轮摩托车产业集聚区的特点,找到了学生常见的三轮摩托车的多角度展示图,集聚区的布局规划图,厂房的室内框架设计图。经过取舍后的这节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的作品还受到了产业集聚区负责人的重视,体现了很高地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4.把握时代特征,果断取舍
(1)以当下的时代精神为方向进行取舍。
在七年级上册《家园》一课中,贯穿当下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精神,舍弃原有的图片资料和设计思路,选取当下各地新建民宿、民俗村的内容作为主体,设计出新的课堂。这样的改变不仅体现了时代特征,而且资料简单易找,同时还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2)以当前的热点事件为方向进行取舍。
以七年级上册中《吉祥物的设计》一课为例。舍弃教材中特点不明显,不具代表性的设计范例,以当下重大活动中的吉祥物作为切入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对作品的背景、内涵也比较熟悉,省去了不少对作品背景的铺垫。
三、舍弃固定模式,依托校园活动,灵活安排展示、交流的方式
美术课堂作业的展示和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拓展、提升的重要途径。所以美术老师都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多安排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展示和交流。由于课堂时间本就不充裕,创作时间长短又不易把握,在展示、交流的环节最容易出现,迫于时间草草了事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状况,美术老师可以舍弃美术课堂作业,必须课堂展示的思维。把展示和交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融入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例如,利用每年艺术节作品的选拔,把学生的课堂作业在校园进行展示;利用征文活动,把各班不同学生对同一幅画的精彩评论放在一起进行展示;利用感恩父母的活动,把自己送给父母的作品在家长会上进行展示等等。这样的安排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打破了班级、学校、学科之间的限制,使学生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和体验。
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内容的安排、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老师都要经历“取”与“舍”的抉择。要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取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必定源于老师对课程深入、透彻地钻研,对学生、对课堂熟练、准确地把握。希望我们的美术老师都可以做到“舍”之有理,“取”之有据,展现出更加高效、精彩的美术课堂。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白彬华.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2012)[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河南省偃师市岳滩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