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
  从实践来看,语文课前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是预习活动的独立主体。
  (2)从功能上看,预习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内容生动形象、语言丰富、情感性强的特点。预习时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感悟作品的思想情感,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也更主动、学习效果也更好,这就是证明。
  (3)从程序上来看,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当中来,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又可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使预习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课前预习了的学生,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及时去查资料解决,如果未能解决的,他们会有意识地记下来在课堂上更认真地、有侧重地听讲。经过老师的讲解或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
  可见,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所以这一习惯更应重视、培养和推广。
  一、影响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因素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尽管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每天都在要求着,却收效甚微,学生没有真正把预习作为自身学习的需要,自觉学习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所致。
  (1)教师引导不当。由于教师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不真正清楚,以及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消极态度,使得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深度、难度和求知欲大打折扣,觉得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繁忙的教学中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心态上有一种“干脆上课时自己把该讲的都讲了省心、省事”的想法;在作业方式上缺乏研究,针对性差;在过程中也缺乏检查指导;在事后对预习作业的质量不够重视,督促落实的方法也不到位。
  (2)学生执行不力。小学生对预习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上生活上养成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习惯影响,不爱阅读、不善思考、不求甚解,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预习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曾经有人在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班上做过调查:全班45人中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两遍课文”,这样简单的预习作业的学生只有8人,仅占全班人数的17。8%。大多数同学即使做预习,基本上也就是完成词语部分,而对有思考价值的、需要动脑思索探究的问题,则搁置起来,完全等着课堂上老师来分析讲解。
  (3)家长重视不够。课前预习作业是留给学生的,但许多情况下是要在家庭中完成的。不少家长只知道孩子有作业,但作业内容不清楚,只要孩子在桌前看书,别的就不过问了。疏于督导,使孩子的预习浮光掠影,更有甚者既不读也不思,把预习这样的“软作业”抛到了一边。
  (4)客观环境不利。学生预习效果不佳,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一是学生课外作业过多,且都有硬指标,使学生力不从心,便把有一定弹性要求的课前预习作业,当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硬的软任务。二是当今社会不读书的浮躁氛围以及网络、游戏、电视和小学生爱玩的天性,都挤占了学生预习的时间。
  二、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习惯的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作为一种良好的修养和习惯,需要坚持不懈来养成。常言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具体来说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
  二是查。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词。这时,老师应提醒学生请来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
  三是画。画出关键词,重点句段。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勾画文中的重点、难点。
  四是问。课堂上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心态,老师在给学生讲清道理之外,还应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能够积极的、严肃认真的去完成。通过这一段的教学反思与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增加用于思想政治课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活动课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凸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共同探讨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不仅是奇思涌现的艺术,还是语言魅力的展现。  教学实践中,我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历史进程的时代特色较为鲜明,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不同时期的法治路线、方针、政策依据,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夯实基础.
在短篇小说《一只白色的苍鹭》中,出现了一奇怪现象——猎人没有名字,及Silvia家庭男性的不在场,本文通过文本内外结合的方式,使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这一现象。 In the
在“小学生生活化德育教学”的课题实验中,我们努力探索品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展开实验,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发展,使学生犹如源头活水般融入生活,感悟生活,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  一、强化科研意识,明确课题理念  我们围绕“小学生生活化德育教学”实验的总目标,采取“一学习、二建立、三培训、四落实”强化课题研讨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的升温和孔子学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全球的汉语教学也不时地出现一些问题,在布隆迪的汉语教学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语言
英语浸入式教学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法,它是一种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浸入式教学产生的背景、浸入式教学的特点与原则以及浸入式
摘 要:目前音乐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相对落后。课堂教学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还比较普遍,教学过程多还停留在教学方面只管“讲”,学习方面只管“听”与“背”的模式上。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缺乏认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不能适应中音乐教学要求的。因此,作为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直接面对基础教育老师必须对教学法进行探索,积极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兴培养  学生们
很多知识都来源于阅读,人生如此,小孩子尤其如此。特别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求“以读为本,读中积累”,“读出情,读出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又不尽入意。学生有时表现出的是不愿读或是泛泛地读、完成任务地读、有口无心地读、被迫要求地读。因此,教学总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自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风吹进以来,我便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师的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观念投入教学。  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