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所以冬季养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防 鼻 寒
鼻子是重要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道的门户。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肺气通于鼻。”从生理结构上讲,鼻子上与颅脑相近,下与鼻泪管与眼睛相通,鼻后的鼻咽部又与咽喉相接,通过两边耳咽管还与中耳相通。正因为鼻腔四通八达,鼻子病了,也常会影响周围相邻器官的健康。
鼻子有吐故纳新的作用,身体都是靠它来吸入氧气,排出身体的废气。而且它会对吸入的空气过滤、加温,这是防止细菌、病毒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重视鼻子的卫生保健,对保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鼻子的保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耐寒锻炼
应经常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秋冬季节的耐寒锻炼。要坚持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特别是一年四季要注意用冷水洗鼻,如在早晚洗脸后,坚持用自来水洗鼻。不但可增强鼻黏膜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还能及时把细菌病毒、灰尘、花粉等致病微生物,过敏源清除掉,从而预防与减少感冒。
2.保健按摩
适当的保健按摩,对增强鼻子的功能和预防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如每日晨起点压,按摩迎香穴,用双手中指上下摩擦鼻梁两侧30次,用手心揉鼻尖10次,按紧一侧鼻孔使另一侧鼻孔重点通通气等,都是强健鼻功能的好方法。
3.调整饮食
鼻腔与肺气相通,恶燥热、恶严寒。因此秋冬季节的饮食宜温宜滋润。如天气寒冷时,应常吃些葱、姜、苏叶、薄荷、白芷等有宣通肺气作用的药食。从中秋之后直到初春通常气候比较干燥,常吃些梨、藕、香蕉、银耳、萝卜、胡萝卜、甘蔗、番茄、百合、蜂蜜、核桃、芝麻等有滋阴润燥作用的药食,少吃辛辣刺激与过于燥烈的食物,可以防止因上火对鼻腔造成的伤害。
4.预防外邪
主要是注意预防过寒过热、吹风和干燥对鼻腔的侵袭和伤害。严寒季节在迎风走路或骑车时,以及风沙与下雾天气外出都要戴好口罩。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的患者,春秋花开季节,在风天要减少外出,或头部罩一纱巾,或戴好口罩,以避免花粉等侵袭。凡遇流感等流行宜少去公共场所,外出要戴口罩,防止“病从鼻入”。
5.克服恶习
生活起居有规律,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可以调和阴阳少生疾病。要讲究鼻腔卫生,保护好鼻毛与黏膜。不要总用手指挖鼻孔、拔鼻毛或剪鼻毛,这样不但易损伤鼻黏膜,还易引起鼻腔的化脓性感染,甚至会诱发颅脑与耳的疾病。平时要尽量保持鼻腔湿润,若因气候少雨、风大,或内热上火,鼻腔干燥,应在鼻腔内点些薄荷油或香油;若鼻腔患有炎性感染性病变,如急、慢性鼻炎等,则应及早治疗。
防 背 寒
老年人脏器老化,阳气衰弱,如能防止背部受寒,可帮助老年人安全地度过严冬。对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老年人来说,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冬季,老年人除了穿一般的棉袄外,最好穿一件紧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
老人背部保暖,不仅限于背部不受凉,还应包括更为主动地对背部经络的“刺激”,从而有益于气血运行,滋养全身器官,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正确又容易操作的背部“刺激”(保健)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
1.擦背 操作者五指并拢,用手指及掌在背部正中及脊柱两侧反复上下揉擦。开始时间不宜过长,以后逐渐延长时间,以皮膚发热、自我感觉舒服为度。可于每天晨起和睡前各做一次,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
2.捶背 操作者手呈半握拳状,用掌根、掌侧拍打或叩击背部。动作尽可能地和谐,力量要均匀、缓和,以能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度。每分钟可叩击或拍打60~80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无论擦背或捶背,都能达到“背宜常暖”的目的。天长日久,可预防感冒和便秘,也可辅助治疗腰背酸痛、胸腹闷胀等多种慢性疾病。
防 脚 寒
冬季足部保暖的方法
1.起床前活动脚趾
英国理疗师建议,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这样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2.鞋子大小要合适
鞋子窄小会阻碍血液循环,不易保温。同时,秋冬季节,老人和小孩的鞋子要以舒适暖和为宜。冬天多穿棉鞋,少穿皮鞋。棉鞋恒温保暖,柔软舒适,而皮鞋散热较快,皮革生硬,不利于保暖。
3.常按涌泉穴
具体按摩方法:每天用热水洗完脚后,仰卧床上,举起双脚用劲地相互摩擦至脚部感到温热即可;然后用手的劳宫穴和脚的涌泉穴相互按摩刺激,心肾相交。此法不仅可以加速脚部血液循环,同时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4.选对鞋袜
足部保暖,除选择宽松、柔软、保暖性能好的鞋袜之外,易出脚汗者,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双足的表面温度宜维持在28℃~30℃最为舒适。
5.鞋子放在暖气旁
冷天时,血液多数被输送到重要器官,手脚处的比较少。英国足病专家迈克·奥尼尔表示,双脚犹如保温瓶,只要一开始冷,就会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将鞋子放在暖气旁热一热。
6.睡前不妨泡泡脚
每天晚上睡前泡泡脚是养肾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天晚上泡泡脚不仅能够放松全身,而且能够感觉到一股暖气顺着脚部蔓延至全身,不仅能养肾,而且还能有利于睡眠。也可在水中加入艾蒿、老姜、肉桂等中药材,祛湿除寒。
7.穿袜睡觉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睡前被子盖得好好的,可半夜总是被冻醒,发现双脚在外面已是冰凉。如果这时穿着袜子,即使蹬了被子,也不会感觉到双脚冰凉了。脱掉袜子睡觉,会降低脚部的温度,对促进睡眠不利。在脱衣上床后,刚开始体温肯定是会有所降低,如果这时穿着袜子,可以使双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8.暖水袋
睡觉时在脚的旁边放置暖水袋,不仅能够增温,还能起到恒温的作用,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9.多运动
“动则生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脚部的活动可使脚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穴位、神经末梢得到锻炼,并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脚部供热状况。
10.睡前按摩脚心
按摩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右手掌搓左脚掌,从脚跟搓向脚心,再一顺而下搓到脚趾,动作要慢,用力要均,反复搓动,直到脚掌发热为止;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掌搓右脚掌。第二步是用右手的五指分别抓住左脚的五趾,按时针方向作“圆形运动”数十次,再做反向运动;做完了左脚,再做右脚。两套动作下来,应当是20分钟左右。如果脚底还没有发热的感觉,则应当延长一些时间,直到脚底发热为止。这种脚部按摩的好处,同样是为了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全身血液通畅,自然减少了疾病。
防 鼻 寒
鼻子是重要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道的门户。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肺气通于鼻。”从生理结构上讲,鼻子上与颅脑相近,下与鼻泪管与眼睛相通,鼻后的鼻咽部又与咽喉相接,通过两边耳咽管还与中耳相通。正因为鼻腔四通八达,鼻子病了,也常会影响周围相邻器官的健康。
鼻子有吐故纳新的作用,身体都是靠它来吸入氧气,排出身体的废气。而且它会对吸入的空气过滤、加温,这是防止细菌、病毒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重视鼻子的卫生保健,对保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鼻子的保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耐寒锻炼
应经常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秋冬季节的耐寒锻炼。要坚持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特别是一年四季要注意用冷水洗鼻,如在早晚洗脸后,坚持用自来水洗鼻。不但可增强鼻黏膜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还能及时把细菌病毒、灰尘、花粉等致病微生物,过敏源清除掉,从而预防与减少感冒。
2.保健按摩
适当的保健按摩,对增强鼻子的功能和预防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如每日晨起点压,按摩迎香穴,用双手中指上下摩擦鼻梁两侧30次,用手心揉鼻尖10次,按紧一侧鼻孔使另一侧鼻孔重点通通气等,都是强健鼻功能的好方法。
3.调整饮食
鼻腔与肺气相通,恶燥热、恶严寒。因此秋冬季节的饮食宜温宜滋润。如天气寒冷时,应常吃些葱、姜、苏叶、薄荷、白芷等有宣通肺气作用的药食。从中秋之后直到初春通常气候比较干燥,常吃些梨、藕、香蕉、银耳、萝卜、胡萝卜、甘蔗、番茄、百合、蜂蜜、核桃、芝麻等有滋阴润燥作用的药食,少吃辛辣刺激与过于燥烈的食物,可以防止因上火对鼻腔造成的伤害。
4.预防外邪
主要是注意预防过寒过热、吹风和干燥对鼻腔的侵袭和伤害。严寒季节在迎风走路或骑车时,以及风沙与下雾天气外出都要戴好口罩。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的患者,春秋花开季节,在风天要减少外出,或头部罩一纱巾,或戴好口罩,以避免花粉等侵袭。凡遇流感等流行宜少去公共场所,外出要戴口罩,防止“病从鼻入”。
5.克服恶习
生活起居有规律,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可以调和阴阳少生疾病。要讲究鼻腔卫生,保护好鼻毛与黏膜。不要总用手指挖鼻孔、拔鼻毛或剪鼻毛,这样不但易损伤鼻黏膜,还易引起鼻腔的化脓性感染,甚至会诱发颅脑与耳的疾病。平时要尽量保持鼻腔湿润,若因气候少雨、风大,或内热上火,鼻腔干燥,应在鼻腔内点些薄荷油或香油;若鼻腔患有炎性感染性病变,如急、慢性鼻炎等,则应及早治疗。
防 背 寒
老年人脏器老化,阳气衰弱,如能防止背部受寒,可帮助老年人安全地度过严冬。对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老年人来说,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冬季,老年人除了穿一般的棉袄外,最好穿一件紧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
老人背部保暖,不仅限于背部不受凉,还应包括更为主动地对背部经络的“刺激”,从而有益于气血运行,滋养全身器官,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正确又容易操作的背部“刺激”(保健)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
1.擦背 操作者五指并拢,用手指及掌在背部正中及脊柱两侧反复上下揉擦。开始时间不宜过长,以后逐渐延长时间,以皮膚发热、自我感觉舒服为度。可于每天晨起和睡前各做一次,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
2.捶背 操作者手呈半握拳状,用掌根、掌侧拍打或叩击背部。动作尽可能地和谐,力量要均匀、缓和,以能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度。每分钟可叩击或拍打60~80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无论擦背或捶背,都能达到“背宜常暖”的目的。天长日久,可预防感冒和便秘,也可辅助治疗腰背酸痛、胸腹闷胀等多种慢性疾病。
防 脚 寒
冬季足部保暖的方法
1.起床前活动脚趾
英国理疗师建议,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这样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2.鞋子大小要合适
鞋子窄小会阻碍血液循环,不易保温。同时,秋冬季节,老人和小孩的鞋子要以舒适暖和为宜。冬天多穿棉鞋,少穿皮鞋。棉鞋恒温保暖,柔软舒适,而皮鞋散热较快,皮革生硬,不利于保暖。
3.常按涌泉穴
具体按摩方法:每天用热水洗完脚后,仰卧床上,举起双脚用劲地相互摩擦至脚部感到温热即可;然后用手的劳宫穴和脚的涌泉穴相互按摩刺激,心肾相交。此法不仅可以加速脚部血液循环,同时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4.选对鞋袜
足部保暖,除选择宽松、柔软、保暖性能好的鞋袜之外,易出脚汗者,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双足的表面温度宜维持在28℃~30℃最为舒适。
5.鞋子放在暖气旁
冷天时,血液多数被输送到重要器官,手脚处的比较少。英国足病专家迈克·奥尼尔表示,双脚犹如保温瓶,只要一开始冷,就会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将鞋子放在暖气旁热一热。
6.睡前不妨泡泡脚
每天晚上睡前泡泡脚是养肾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天晚上泡泡脚不仅能够放松全身,而且能够感觉到一股暖气顺着脚部蔓延至全身,不仅能养肾,而且还能有利于睡眠。也可在水中加入艾蒿、老姜、肉桂等中药材,祛湿除寒。
7.穿袜睡觉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睡前被子盖得好好的,可半夜总是被冻醒,发现双脚在外面已是冰凉。如果这时穿着袜子,即使蹬了被子,也不会感觉到双脚冰凉了。脱掉袜子睡觉,会降低脚部的温度,对促进睡眠不利。在脱衣上床后,刚开始体温肯定是会有所降低,如果这时穿着袜子,可以使双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8.暖水袋
睡觉时在脚的旁边放置暖水袋,不仅能够增温,还能起到恒温的作用,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9.多运动
“动则生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脚部的活动可使脚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穴位、神经末梢得到锻炼,并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脚部供热状况。
10.睡前按摩脚心
按摩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右手掌搓左脚掌,从脚跟搓向脚心,再一顺而下搓到脚趾,动作要慢,用力要均,反复搓动,直到脚掌发热为止;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掌搓右脚掌。第二步是用右手的五指分别抓住左脚的五趾,按时针方向作“圆形运动”数十次,再做反向运动;做完了左脚,再做右脚。两套动作下来,应当是20分钟左右。如果脚底还没有发热的感觉,则应当延长一些时间,直到脚底发热为止。这种脚部按摩的好处,同样是为了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全身血液通畅,自然减少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