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月饼的前世今生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h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一年中秋时。作为游子,每逢佳节莫过于读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是漂泊异乡,读余光中的《乡愁》。换句话说,无论你身处何方何地,每逢中秋,最美的肯定是自己故乡的月亮,还有儿时母亲给你的一片西瓜或一块月饼。不知那青红丝与芝麻混合的香,是否构成了你最美的童年?
  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月饼的前世今生吧。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迫夜寒”。古代,在每年庄稼收割的八月,人们都要举行祭月的仪式,以祈祷丰收。东汉《礼记》中有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指当时帝王“秋天祭月”的一种特殊礼制。据史书记载,秦汉之前,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魏、晋至唐代以来,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逐渐将祭月礼制进一步深化,把“祭月”与“赏月”融为一体。每年月到“中秋”,帝王“对酒当歌”,文人“吟诗作画”。“安史之乱”后,祭月之风迅速从官宦之家进入平凡百姓家。
  北宋时,月饼开始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記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后来,每逢中秋月圆,民间百姓都常用自己精制的圆形夹馅的甜饼来祭拜月神,借此表示对月亮神的尊敬;祭祀之后,全家老少分吃,如有家人未归,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团圆。后来,这种圆形甜饼就逐渐演变成今天所说的“月饼”。
  其实,中秋节就是个文艺节,古代的文人墨客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中秋节的印象就是大吃特吃,而那些散落在“月饼”中的美丽诗词早已被人渐渐遗忘了。下面,快跟随小编一起,去探寻那些令人口齿生香的诗句……
  最感伤的中秋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解读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最多情的中秋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解读
  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全诗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穷。
  最具想象力的中秋诗词——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解读
  全词一气呵成,紧凑连贯,读来势同破竹。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包含生活逻辑,且有难能可贵的科学断想,打破了前人咏月的陈规,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寄托深远,其境界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
  我们年年吃的月饼大同小异,吃的场合与方式也难免重复。但是每到中秋,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被裹挟进“买月饼、送月饼、吃月饼”的流程中来。抬头望明月,低头品月饼。熟悉的中秋场景让我们留恋、难舍。这就是中国传统民俗的“魔力”。而如今,月饼的品种早已异彩纷呈,当前根据中国本土月饼和中西方饮食文化结合产生的新式月饼,将月饼分为两大类: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
  传统月饼:按产地分的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滇式月饼、潮式月饼、苏式月饼、台式月饼、港式月饼、徽式月饼、衢式月饼、秦式月饼、晋式月饼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桂花月饼、梅干月饼、五仁、豆沙、玫瑰、莲蓉、冰糖、白果、肉松、黑芝麻、火腿月饼、蛋黄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从造型上,又有光面与花边之分。
  非传统月饼:在外形上热衷新意,追求新颖独特,同时在口感上不断创新,相对传统月饼一成不变的味道,非传统月饼在口感上更加香醇,也更美味,同时也更符合现代人对美食与时俱进的追求。市面上常见的非传统月饼有以下几种类型:
  冰皮月饼:特点是饼皮无须烤,冷冻后进食。以透明的乳白色表皮为主,也有紫、绿、红、黄等颜色。口味各不相同,外表十分精巧雅致。
  冰淇淋月饼:完全由冰淇淋制成,只是用的月饼的模子。八月十五,已是中秋,但炎热尚未完全去除,美味加清凉,也是很多消费者热衷的选择。
  榨菜月饼:是浙江杭州特色食品,由榨菜、鲜肉等做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维生素E。
  五六十年代,正是物资困乏的时期,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秋节还是得过的。
  月饼在当年可是一种奢侈品。我记得,六岁时吃到过爸爸从供销社买来的月饼。那月饼周身金黄,还凸凹着牡丹花和富贵不断头图纹。打远处看,真像一轮黄黄的满月。这种月饼皮薄馅厚,一般都是豆沙和枣泥两种。一口咬下去,会吃出红红绿绿的丝条。开始我们不知道那红绿丝是什么东西做成的,等长大成人后才明白,原来是南方的橘子皮用白糖加工成的。吃起来,入口即化,绵中带甜,甜中有香……
  当年,村里乡亲们大多都是吃自制的月饼。
  达尔文的生存哲学其实在五、六十年代的月饼上就有所体现。那时候,乡亲们大都粮不接季,物资紧缺,做月饼的白糖、食油、花生、红绿果丝等都很紧俏。可这根本阻挡不了乡亲们过中秋、做月饼的热情。买不到白糖,可以用红薯切片熬成糖稀代替;没有花生,可以用炕熟的大豆代替;没有红绿果丝,可以用晒干了的柿子皮代替;没有上好的植物油,可以用猪油调和适量的植物油代替;白面不足的家庭,还可以用黄白玉米面代替。那时,乡亲们几乎各个都是发明家,有的人甚至还做出了现在看来是纯绿色的蔬菜月饼。没有月饼模具,乡亲们用黑泥做个月饼模,而后在泥模具内圆里裹一块油纸,就做出了带着艺术图案的特色月饼。因为各家做月饼的手艺不同,做出的月饼样子和味道也有很大差异。
  老家有一个习惯,就是中秋节那天,任意串门去品尝月饼,所以全村人的中秋实际是在相互品尝月饼中度过的。那种味道让我每每想起来都会感动,一块块月饼体现出了乡亲们犹如亲情的和谐。
  (选自宋殿儒《那些年的月饼味道》)
  当年的月饼中究竟包含着什么味道?请结合全文进行简单的概括。
  
  
其他文献
稍加留意同学们的课下闲谈,话题正悄悄地增加着“我弟”“我妹”……实际上,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已然轰轰烈烈落地,许多同学的独生子女生活悄无声息地宣告终结。  从看到弟弟妹妹稚嫩的小脸的那一刻起,大家定会深深体会到,哥哥姐姐不再是对别人的礼貌称呼,而是骨肉同胞、血脉亲情。  从此刻起,让我们昭告天下:弟弟妹妹,我爱你!  “搜狐网”(2018.3.14) 一个在全家人关心呵护下,成绩优
期刊
行走在成长的路上,曾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鼓励、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那束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期刊
等待,如同企鹅登陆前的蓄势,默默沉潜,只为腾空而起画出的一道美丽的弧线;等待,好似昙花一现前的酝酿,敲碎季节的容颜,只为在清辉下一吐芬芳;等待,恰若春暖花開前的冬眠,忍受寒风凛冽,只为来年的草长莺飞、春满人间……  【等待是一种蜕变】  等 待  在家乡城市的大街上,一个陌生的女子忽然站在面前,仔细地看着我,然后惊喜地叫了一声:“哥哥!”我一时茫然,翻遍记忆,也没有对这个女子的印象。她笑着说:“哥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爱你就像爱生命  昨天晚上分手以后,我好难过。我这个大笨蛋,居然考了个恶心死活人的分数,这不是丢人的事儿吗?而且你也伤心了。所以我更伤心。  我感觉你有个什么决断做不出来。可能我是卑鄙无耻的胡猜,一口一个癞蛤蟆。我要是说错了你别伤心,我再来一口一个地吞回去。真的是这样的话,我来替你决断了吧。  你妈妈不喜欢我。你妈妈是个好人,为什么要惹她生气呢。再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你应该遇到
期刊
【文题亮相】  时光就像一片绚丽的花之海洋,一朵朵娇艳的花儿在其中绽放,相信,定有一朵曾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或许,是因为它的美丽;或许,是因為它的芬芳;或许……  请以“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师者一角】  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时光如流沙,在岁月的
期刊
【作家名片】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杨绛先生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作品之一,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杨绛先生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100多万册;96岁出
期刊
请以“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补”一般为动词,指因破损或缺失而修理和添加。“补”的内容可实指,也可虚指。比如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里的“补”便可视为一种生活态度,蕴含着节俭精神与情怀。如“补丁装”在以前是无奈,可如今却是时尚
期刊
剧情回顾  故事发生在大闹天宫后的四百多年间,齐天大圣此时已成了一个传说。在山妖横行的长安城,孤儿江流儿与行脚僧法明相依为命。  有一天,山妖来劫掠童男童女,江流儿救了一个小女孩,惹得山妖追杀。他一路逃跑,跑进了五行山,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孙悟空的封印。悟空自由之后只想回花果山,无奈腕上封印未解,又欠江流儿人情,勉强地护送他回长安城。一路上,八戒和白龙马也因缘际化地现身,但或落魄,或魔性大发,英雄不再
期刊
我最大的爱好,便是读书。  儿时的我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在家里,每一个“高峰”无一不被我“征服”过;在外面,也是领着一群小伙伴到处“耀武扬威”。假如有一天我在一旁静静地坐着,那必定会有人问:“哎?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你不吵不闹还真让人不习惯。”“这小姑娘活泼过头了!”这是那些见过我的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后来,我逐渐步入了阅读的殿堂。当其他小伙伴还是一如既往地玩游戏时,我早已沉
期刊
【人物名片】  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现担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清水洗尘》《雾月牛栏》等;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部分作品在英、法、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