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甲磺酸罗呱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8例行硬膜外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29例,观察组采用甲磺酸罗呱卡因麻醉,对照组采用盐酸布比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7.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与腹壁肌松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磺酸罗呱卡因实施手术麻醉,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小毒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甲磺酸罗呱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35-02
盐酸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具备较好的麻醉效果,不过对患者心脏与中枢神经所造成的损害较大,它存在很大毒性,不利于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1]。甲磺酸罗呱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它的毒性较低,对患者身体损伤非常小[2]。本文主要分析甲磺酸罗呱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麻醉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8例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病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布比卡因麻醉。,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在19至79岁间,平均年龄42.15±2.76岁。
观察组采用甲磺酸罗呱卡因麻醉,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至78岁间,平均年龄40.65±2.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术前半小时,取0.1毫克鲁米那钠、0.5毫克阿托品,给予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建静脉通道,经鼻导管吸氧,术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率、血压等变化情况。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间行硬膜外麻醉,头侧置管3厘米,
观察组:取5毫升5%利多卡因,5分钟后,确定导管未进入患者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内,追加10毫升0.7%甲磺酸罗呱卡因。
对照组:取5毫升5%利多卡因,5分钟后,确定导管未进入患者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内,追加8毫升0.56%布比卡因。
术中均取2至3毫升氟芬合剂,便于强化麻醉,对于血压降低水平大于30%或收缩压不超过90毫贡的患者,加快输液速度。
1.3 观察指标
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记录的阻滞情况、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效果与腹壁肌松效果均由麻醉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运动阻滞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运动阻滞情况对比(表1)
观察组中有27例患者镇痛效果满意,27例患者腹壁肌松满意,满意度均为93.1%。对照组中有22例患者腹壁肌松满意,24例患者镇痛效果满意,满意度分别为75.9%、82.8%。观察组镇痛效果与腹壁肌松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对比(表2)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2例、寒战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表3)
3 讨论
盐酸布比卡因与甲磺酸罗呱卡因均可满足医生的手术需求,不过利用盐酸布比卡因实施麻醉不利于患者血流稳定学的稳定,手术过程中,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有所减缓,经药物处理才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甲磺酸罗呱卡因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少量患者血压降低,无需药物处理,经输液后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盐酸布比卡因虽然起效非常快,且对患者作用时间较长,不过对于年龄超过45岁的患者而言,并不适用,它会导致患者心率减慢,通过输液无法使患者恢复至正常状态,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还需要调整输液速度[3]。甲磺酸罗呱卡因可弥补盐酸布比卡因的不足,它的性质更加稳定,麻醉效果好,麻醉时间长,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通过本次研究可得知,观察组采用甲磺酸罗呱卡因实施麻醉后,运动阻滞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镇痛效果高达93.1%,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久迈拉旦.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5):2995-2996.
[2]沈启云.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能比较[J].河北医药,2012(10):1510-1511.
[3]姚继红,申展.左旋布比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0):1631-1632.
[4]李友安,马群莹,陈光娥等.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90例效能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09(09):1207-1209.
【关键词】甲磺酸罗呱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35-02
盐酸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具备较好的麻醉效果,不过对患者心脏与中枢神经所造成的损害较大,它存在很大毒性,不利于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1]。甲磺酸罗呱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它的毒性较低,对患者身体损伤非常小[2]。本文主要分析甲磺酸罗呱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麻醉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8例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病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布比卡因麻醉。,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在19至79岁间,平均年龄42.15±2.76岁。
观察组采用甲磺酸罗呱卡因麻醉,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至78岁间,平均年龄40.65±2.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术前半小时,取0.1毫克鲁米那钠、0.5毫克阿托品,给予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建静脉通道,经鼻导管吸氧,术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率、血压等变化情况。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间行硬膜外麻醉,头侧置管3厘米,
观察组:取5毫升5%利多卡因,5分钟后,确定导管未进入患者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内,追加10毫升0.7%甲磺酸罗呱卡因。
对照组:取5毫升5%利多卡因,5分钟后,确定导管未进入患者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内,追加8毫升0.56%布比卡因。
术中均取2至3毫升氟芬合剂,便于强化麻醉,对于血压降低水平大于30%或收缩压不超过90毫贡的患者,加快输液速度。
1.3 观察指标
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记录的阻滞情况、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效果与腹壁肌松效果均由麻醉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运动阻滞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运动阻滞情况对比(表1)
观察组中有27例患者镇痛效果满意,27例患者腹壁肌松满意,满意度均为93.1%。对照组中有22例患者腹壁肌松满意,24例患者镇痛效果满意,满意度分别为75.9%、82.8%。观察组镇痛效果与腹壁肌松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对比(表2)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2例、寒战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表3)
3 讨论
盐酸布比卡因与甲磺酸罗呱卡因均可满足医生的手术需求,不过利用盐酸布比卡因实施麻醉不利于患者血流稳定学的稳定,手术过程中,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有所减缓,经药物处理才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甲磺酸罗呱卡因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少量患者血压降低,无需药物处理,经输液后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盐酸布比卡因虽然起效非常快,且对患者作用时间较长,不过对于年龄超过45岁的患者而言,并不适用,它会导致患者心率减慢,通过输液无法使患者恢复至正常状态,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还需要调整输液速度[3]。甲磺酸罗呱卡因可弥补盐酸布比卡因的不足,它的性质更加稳定,麻醉效果好,麻醉时间长,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通过本次研究可得知,观察组采用甲磺酸罗呱卡因实施麻醉后,运动阻滞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镇痛效果高达93.1%,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久迈拉旦.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5):2995-2996.
[2]沈启云.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能比较[J].河北医药,2012(10):1510-1511.
[3]姚继红,申展.左旋布比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0):1631-1632.
[4]李友安,马群莹,陈光娥等.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90例效能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09(09):120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