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审美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品学科素养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uckxsb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和政治认同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新一轮思品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立足课堂审美化教学,变革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高度关注学生的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培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科能力,探究如何在思品审美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品学科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审美化教学;思品学科素养
  关注学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思品课改的要求。思品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实质是一个品徳、崇徳,行徳的过程,学生的切身体会感悟是关键因素。而在课堂开展审美化教学,教师深入挖掘和揭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价值引领,使教学素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深化与落实思品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与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我们思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正在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审美化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为美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我国教育界历来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他认为“乐”能陶冶人美的心性,并把“乐”看作治国兴邦的重要措施。教育家蔡元培更是美育的大力倡导者。他任教育总长时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并行的方针。
  思想品德课是科学性、艺术性的融合,是德育、美育的完美结合的课,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学生,新课程把“尊重、关爱、责任”作为基本价值目標,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以及国情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思品课堂中开展审美化教学,教师运用美学原理,以“德育美学观”为指导,深入挖掘和揭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审美化教学设计,开展审美活动教育,能有效地把生命美、人伦和谐美、社会发展美通过情景探究、问题讨论等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培养学生明是非、辩美丑的审美情趣及理性思维力,能激发学生参与公共生活(责任担当)的热情,使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
  因此,在思品课堂中开展审美化教学研究是符合当前课改精神,是深化与落实思品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与教学方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
  二、立足课堂教学,注重价值引领,在思品课堂中开展审美化教学培养学生思品学科素养的探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追求,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与讲述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共创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
  因此,教师就要立足课堂,要遵循生命逻辑、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为引领,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推动学生对由这些价值目标所生发的学习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将这些主题所涉及到的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学问与学生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自我追问和确证所获得的生命感受相融合,通过反复的交互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认同、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完整人格的塑造。
  以下是科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适度整合教材,把美的素材融进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存在于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美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发现。思品教材的编写围绕认识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三大主线开展。七年级的教学主线是正确认识自我,通过学习使学生发现与发扬自我的优势与长处,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要学会悦纳自我,要培养战胜挫折的毅力与策略等。七年级的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素材,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如在讲授《正确认识挫折》一课时,老师通过播放“达人秀”中《无臂的钢琴师刘伟的故事》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美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面对挫折更需要乐观与坚持,从而激发了对生命的热爱。八年级教师在讲授《生命的独特性》一课时,选择“无肢男子”尼克沃奇西克的演讲视频,使学生懂得珍爱、悦纳生命,深切领悟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道理。这些视频,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九年级教师在讲授《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一课时,使用多媒体展示了两个资料,一是我国十大巨无霸的项目,其中时速高达350公里/小时的“复兴号”闪耀中华、泛亚洲高铁、横跨南美洲的两洋铁路令人振奋;二是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的场景令人震撼。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文化自信、政治认同、公民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与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2.聚焦社会时政热点,以习题培育学生的思品学科素养
  当前,思品教学的大方向是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公共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思品教学中的重任。在近年的广州市中考思品试题就把思品学科素养的养成渗透到考题之中并作出了尝试,如2018年的思品中考第22题:
  该题从生活体验、阅读能力入手,关注社会生活,前瞻时代,着力考核学生的信息提取、理性分析、公共参与的能力与素养,为思想品德学科培育核心素养、改革教育教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也尝试结合当前的社会时政,以习题培养学生的思品学科核心素养。如在九年级讲到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时,以社会现象讨论导入教学:   本题通过对国产汽车发展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具有对外开放的意识,正确理解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的关系。通过学生的讨有效地让学生清楚知道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坚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结合社会时政热点,能在深化课本资源的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公民参与等的意识。
  3.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标准
  当前不少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对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的审美存在偏差与误区,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与时俱进,选取与教材相结合的社会热点开展教学,灵活运用演讲、辩论、小品、歌曲等活动形式,以优美和谐的环境熏陶、教育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七年级教师在教学《我爱我家》时,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播完后问學生“你对家是怎样理解”“呼吁人们常回家看看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用歌词道出了家的主要特征,“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从音乐的旋律和歌词的意境中学生理解了孝敬父母,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刻含义,通过歌曲的辅助,教师的教学突出了重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八年级教师在讲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课时播放了《地沟油的制作过程》视频,给学生以极大地震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丑陋现象,从而培养学生抑恶扬善的价值观念与激发学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九年级教师在讲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时,播放了日本电视台在新闻中播放了我国游客在日本旅游为拍摄落英缤纷的照片而用脚猛踹樱花树的图片,与在2017年国庆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不少游客自觉协助环卫工人清理广场垃圾废纸的行为的图片,以比较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开展学习讨论,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提升了公民素养,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这些真实的情境与社会热点现象,由于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思维,形成认知,也教会了学生探寻现象揭示本质的能力,有针对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思品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能力,提升境界,实现思品学科素养的培养。
  4.关注时事政策和法律教育,构建思维训练平台,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法治素养
  认知理论与建构理论都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学生在范式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思品学科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
  开展法律教育,加深了学生对我国经一步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引领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使学生体验社会道德法治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法治素养。把时政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开展各项活动,如坚持课前时事评论、开展时政手抄报制作比赛、十九大精神时事竞赛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法治意识,崇尚法治,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思品学科素养。
  5.关注生活体现,添加审美化元素的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体验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思品课程本身的课程性质就是带有一定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使其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现实生活既是学生们学习素材的来源之处,又是学生们检验真理的具体渠道。作业作为课程学习的一部分,是检验真理的渠道之一,关注生活体现,添加审美化元素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感悟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体验。
  如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以“亲情、感恩”“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我型我秀”等主题,让学生用放假期间与父母外出旅游或新年家人团聚的照片,制作主题手抄报或写一篇“我家乡的美食文化”的文章,这些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作业,极大激发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亲社会等的综合素养。
  三、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开展审美化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效
  1.课题引领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新颖,教师的专业素养极大提高
  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美好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科组教师在教学和复习中更充分注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法上,打破了以往“注入式”的旧模式,采取情景表演、小品、角色模拟、辩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极大调动了学生对思品学习的热情。随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审美化教学的研究,也促进了思品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极大提高,科组教师积极参与市区的各种竞赛与撰写论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2017年7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在初中思品课堂审美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探》在海珠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宣读活动中宣读;九年级的高梓桐、吴琦琪同学撰写的小论文分别获2017年广州市初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成果(小论文)评比三等奖;2018年1月科组沈天乙老师获海珠区中学政治课宣传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时事演讲比赛二等奖;由笔者与卢丽明老师一起辅导的学生在2018年3月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时事竞赛获三等奖;在2019年3月,由卢丽明老师、林淑珠老师、黄兆敏老师组成的初三政治备组承担的海珠区视导课获得好评,并在全区教研会上做教学经验分享。
  2.师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也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随着课堂审美化教学的开展,学生对思品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有明显改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进步。如,2017届初三思品中考平均成绩相比2016届,进步明显,均分提升了5.75分,与区的接近度上升了4.68%。七年级思品科在参加区期末统测均分与区的接近度也远高于的年级的其他学科。
  四、结束语
  美感修养的本质是“求真”与“立善”。思品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求美、求真的过程,我们相信,以美育人、以人为本的教学研究这股清泉,必能浇灌出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参考文献:
  [1]陈雪莹.构建审美化课堂与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评论,2005,9.
  [2]赵伶俐.美育综合课及学科审美化教学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3]查有梁.“审美一立美”教育模式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
  [4]胡志桥.从2016中考思想品德课试题立意看教学取向[J].基础·能力·素养,2016(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时代产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英语教学者,怎样才能设计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微课呢?本文将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PEP版小学英语高年级微课案例,浅谈阅读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年级;视觉素养;阅读教学;微课;运用策略  一个人的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吸收有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摘要】本文以四会市5所中学的学生、中学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及中学领导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等对四会市中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四会市校园足球人口少,学生参与率较低,场地、经费、师资短缺,领导不够重视,学习负担重等问题成为制约四会市中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调查结果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努力探讨、提出改善和提高四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实验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通过多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段,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初中化学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学教学手段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如何更好地帮助这部分同学,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之一。本文提出用“四心”来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四点具体对策,并通过笔者具体管理经验作以论证。  【关键词】后进生;四心;教育转化  转化后进生是一道难题,作为教师,应如何去解决这道难题呢?笔者认为,转化后进生只要采取正确的教育对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后进生同样能转化为品学兼优的优秀
【摘要】现行的新教材、新课标,我们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设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要让每节课都成为有效课堂,必须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案,分配好每节课所需的时间,注意时间上的优化。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要注重教法上的优化。只要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给予适度的评价,这样方可成为成功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精心设计;营造氛围
【摘要】幼儿园是发展孩子全身心发展的一个社会层面,而教师在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身心协调发展。《指南》的颁布为了帮助我们幼教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3-6岁幼儿在体育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发展的最初阶段,我们要把幼儿健康放在第一位。幼儿教师首先要思考要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来增强幼儿的体质,再确定设计出适宜各年龄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以激
本报综合报道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这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是否中肯扼要,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足够精练,统领全文,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的效果,这就是有效的主问题,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要提出有效的主问题,必须做到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吃透教材,抓住文眼、文心、文题,巧妙提问。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主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足够凝练,中肯扼要,统领全文,
【摘要】小学生怕写作文,看到写作文就感到词穷害怕。为了避免老师批评就天马行空乱写一通,敷衍了事。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材源问题——有了“米”才能作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本文是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探索有效促进乡镇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策略,构建乡镇小学生自主作文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自主作文;写作训练;模式创新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所倡导的取向,是“感受性阅读”。不论是“整体感知”还是“深入探究”,都强调学生的领会、感受,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读。本文着重阐述现实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倾听”“言说”,实现“教学即倾听”“教学即言说”,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感受性阅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