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评价新理念已走进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发生了质的变化,令人深受鼓舞。广大教师开始认识到:评价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的语言越来越具有人文性,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气氛。但是,不可否认,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评价语言的误区,值得我们去反思。
一、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实施激励性评价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新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与语言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激励性评价语言也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部分。激励性评价语言强调激励性,强调“奠定每一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但激励性并不等于无原则,并不等于颠倒黑白。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和个性化。准确,是指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老师、同伴要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规范,并不是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僵死的、程式化的所谓“激励性评价”,诸如、“嘿嘿,你真棒!”“答得好,表扬他!”等之流。
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无愧于接受这个奖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分容易的任务而大大赞扬,尤其在中高年级,则不仅难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因为这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所以,赞扬要适而有度,只有客观的、恰到好处的表扬鼓励才显得可贵,才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学习内在的、长久不竭的动力。
二、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
课堂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激励,更在于指明方向。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同样应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的,如果教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就失去了一次“扬长避短”的机会。如,评价学生写字时,老师说:“某某同学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坐姿、握笔姿势也很正确,大家向他学习!”“某某同学写字有了很大进步,但你的字如果能再写得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教学评价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一定要或委婉地,或直截了当地指出。但是,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能够指明改进的方向和办法、措施,并鼓励他们努力去做,那么学生一定能在课堂评价中不断成长。 所以,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擊;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应不漠视,不袒护地加以引导。教师的评价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指出不足,激励后进。
三、评价要尊重学生,关注情商的发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因此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问题的对错,学习技巧性等,还要帮助学生丰富评价信息,整合现象的评价和实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接纳和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以及和谐的发展。
此外,评价还要关注情商的发掘,针对学生发言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这就要求评价方法也要多元性,如适当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各种丰富的表情等。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我点了一个想读书又不敢举手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双眼微闭,轻轻摇晃着头,好像陶醉了。该生读完后,看到陶醉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瞬间,幸福溢满了这个学生的小脸,于是这个平时并不大胆的孩子在下次朗读中又高高举起了小手。
四、评价要融入教师的真是情感发自内心
我曾经在一篇教育叙事中看到过有这么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对于学生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是从来不会打一个红色的“×”,而是用一个“?”代替,等学生订正后再打上“√”,称之为“二次批改”。在每份作业的后面都有教师的批语:“今天怎么啦,变成糊涂虫啦?”“祝贺你,进步真大啊!”“如果字再写得漂亮些,那就更棒啦!”
我想,正是这些生动、亲切而又充满爱心的评价悄悄地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这样有人情味的老师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呢?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到学习中,使教与学充满了乐趣。因此我觉得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融入情感,做到心诚意切。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当学生有着出乎意料的精彩回答时,我们固然高兴;但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我们不是强忍着不快,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而是应该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更应该以发自内心的喜悦来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投入了真情,就会爱惜学生的点滴进步,善待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错误,以细心和爱心让学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学到他原本不知道的知识。而学生也能从我们身上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
一、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实施激励性评价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新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与语言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激励性评价语言也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部分。激励性评价语言强调激励性,强调“奠定每一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但激励性并不等于无原则,并不等于颠倒黑白。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和个性化。准确,是指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老师、同伴要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规范,并不是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僵死的、程式化的所谓“激励性评价”,诸如、“嘿嘿,你真棒!”“答得好,表扬他!”等之流。
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无愧于接受这个奖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分容易的任务而大大赞扬,尤其在中高年级,则不仅难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因为这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所以,赞扬要适而有度,只有客观的、恰到好处的表扬鼓励才显得可贵,才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学习内在的、长久不竭的动力。
二、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
课堂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激励,更在于指明方向。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同样应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的,如果教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就失去了一次“扬长避短”的机会。如,评价学生写字时,老师说:“某某同学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坐姿、握笔姿势也很正确,大家向他学习!”“某某同学写字有了很大进步,但你的字如果能再写得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教学评价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一定要或委婉地,或直截了当地指出。但是,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能够指明改进的方向和办法、措施,并鼓励他们努力去做,那么学生一定能在课堂评价中不断成长。 所以,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擊;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应不漠视,不袒护地加以引导。教师的评价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指出不足,激励后进。
三、评价要尊重学生,关注情商的发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因此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问题的对错,学习技巧性等,还要帮助学生丰富评价信息,整合现象的评价和实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接纳和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以及和谐的发展。
此外,评价还要关注情商的发掘,针对学生发言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这就要求评价方法也要多元性,如适当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各种丰富的表情等。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我点了一个想读书又不敢举手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双眼微闭,轻轻摇晃着头,好像陶醉了。该生读完后,看到陶醉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瞬间,幸福溢满了这个学生的小脸,于是这个平时并不大胆的孩子在下次朗读中又高高举起了小手。
四、评价要融入教师的真是情感发自内心
我曾经在一篇教育叙事中看到过有这么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对于学生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是从来不会打一个红色的“×”,而是用一个“?”代替,等学生订正后再打上“√”,称之为“二次批改”。在每份作业的后面都有教师的批语:“今天怎么啦,变成糊涂虫啦?”“祝贺你,进步真大啊!”“如果字再写得漂亮些,那就更棒啦!”
我想,正是这些生动、亲切而又充满爱心的评价悄悄地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这样有人情味的老师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呢?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到学习中,使教与学充满了乐趣。因此我觉得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融入情感,做到心诚意切。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当学生有着出乎意料的精彩回答时,我们固然高兴;但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我们不是强忍着不快,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而是应该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更应该以发自内心的喜悦来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投入了真情,就会爱惜学生的点滴进步,善待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错误,以细心和爱心让学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学到他原本不知道的知识。而学生也能从我们身上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