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高,教師应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区角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它是幼儿自信心形成的源泉。随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园在反复解读和领悟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游戏作为孩子的一种基本活动,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快乐和成功。
关键词:区教活动;幼儿;教师作用
引言: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语道破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不同的环境可以引发不同的行为,《纲要》指出:“我们要为幼儿创设积极的环境,……让环境在设计上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由此看出,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诱发幼儿积极的行为,从而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
背景:
进入中班,孩子们开始喜欢摆弄动手区里的益智玩具了,尤其对本周新投放的七巧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孩子们玩完后的七巧板总是乱糟糟的放在盒子里,投放两天已经发现有丢失现象,这与我们近期进行的“玩完玩具收整齐”的幼儿礼仪行为培养目的是不一致的。在这个区常常看到毛毛的身影,毛毛是个虎头虎脑、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小班时他对搭积木就很感兴趣,常常一个人专注的搭一个造型别致的建筑,身上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案例描述:
午餐快要结束了,先用完餐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做喜欢的事情,毛毛走进动手区,玩起了心爱的七巧板。午餐结束,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收齐了手里的玩具,在门口站队,准备下楼散步,只剩毛毛在区域里了,他还在摆七巧板。我叫他:“毛毛,快点收,要散步去看了。”只见他点点头,头也不抬的说:“哦,收好了就去。”知道他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习惯,于是我将他交给了班上的张老师,自己带着其他的孩子们下楼散步去了。等我领孩子们散步回来,看到毛毛还没走出动手区。只见她紧锁眉头,撅着小嘴,一边若有所思,一边将七巧板一块一块放进盒子里,看看不满意,又倒出来重放,嘴里还嘟囔:“奇怪!怎么总也放不好?”看来他是遇到困难了。为了鼓励孩子动脑钻研,我们有打扰他,等我安排孩子们上了床,才轻轻走到毛毛身边,摸摸他的头说:“毛毛,在忙什么?我可以帮你吗?”这次他终于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我说:“刘老师,七巧板怎么摆不成原来的样子了?怎么总也放不回去,我都试了好几遍了,怎么回事啊?”我现在明白了,毛毛原来在研究七巧板的整理方法,他希望物归原处。为了鼓励孩子的探究兴趣,我赶忙说:“正好我还有一盒没开包的,你瞧瞧?”当我把新七巧板递给毛毛时,他的嘴角挂起了笑容。他很快就照着新板的模样,将手中的那盒摆放整齐了。这次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说:“哎,终于摆好了!”脸上荡起了成功后满足的笑容,但很快他又跟我说:“老师,这包能不拆吗?要不然就没看的了!”为了让他继续动脑筋,我故意说:“不行,这包也要拆开玩的,咱们想想其他的办法吧!”听了我的话,毛毛想了想,抓抓头说:“咱们给他照个相吧,看着他的相片摆放,肯定能放好的。”我惊叹于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鼓励他说:“呀!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你真是太能干了,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你睡觉去吧!”带着成功的喜悦,毛毛欣然睡午觉去了。
我利用午休时间用数码相机给七巧板拍了照,洗出了毛毛想要的照片。下午的区域活动时间,我把毛毛的这个好想法介绍给了大家,并郑重的将照片贴在了动手区,下午的活动中孩子们的七巧板收的可整齐了。
案例分析:
“毛毛摆放积木”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教师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把握欠准确,使教师在创设环境时没有准确按照中班幼儿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的认知特点去创设区域环境,使幼儿无法整齐收拾七巧板。
2、教师忽视了环境创设的暗示作用。教师重视了区域大环境的创设和适宜玩具的选择,使幼儿能尽情的玩玩具,在玩中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却忽视了玩完以后整理过程的暗示指导,使幼儿无法整齐收拾七巧板。
3、教师对幼儿观察欠缺细致,只顾着根据时间发号施令:“收玩具了!”对孩子们将玩具随便堆放的现象观察的不够细致,从而使“玩完玩具收整齐”的礼仪培养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幼儿良好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采取措施:
一、以尊重幼儿为教育原则,给予幼儿宽松的探索空间。
尊重他人是礼仪教育的内涵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工作中我时刻注重对幼儿人格的尊重,意愿的尊重,将教育理念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当我发现毛毛专心摆七巧板时,我没有机械的打断孩子的思绪,让他服从集体活动安排,而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尊重幼儿意愿给予他宽松的探索空间,让他在班上继续摆七巧板。
二、做孩子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促进幼儿的发展。
以细致观察幼儿为基础,及时发现幼儿需要,根据需要适时加以启发性的引导。如为毛毛的探索提供参考资料----一包没有拆封的新七巧板,“用相机拍照”有力的支持了毛毛的想法,使孩子的还注意得到实现,孩子体验到了成功,提高了孩子的探索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积极环境,为幼儿好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力保障。
毛毛整理玩具事件提醒我:要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环境。中班幼儿更为活泼好动,动作的灵活性增强,但他们的认知还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在区域设置上,不仅要考虑玩具的适宜性、区域环境的安全、美观性,更应考虑到环境的暗示作用,用照片暗示玩具的摆放位置,使幼儿在收拾玩具时有具体的形象做参考,整理工作有的放矢,有效的提高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成效:
通过对毛毛的观察、分析,使毛毛在老师适时的引导有力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探索的兴趣,环境的暗示作用,为全班小朋友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反思与评论:
毛毛摆放玩具事件,使我明白:环境的暗示作用对于幼儿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于是在幼儿生活的各种环境中我开始考虑,怎样巧妙设计,合理利用暗示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积木区,积木盒同玩具柜上粘贴相同的标识,为培养幼儿物归原处起暗示作用;美工区,置放废纸箱,幼儿用过的手工纸就不会随处乱丢了;思维区也粘贴相应的标志,幼儿摆放玩具就会有序,我们的礼仪培养目标“玩完玩具收整齐”就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
作者简介:刘洋(1986.1.7-),女,汉族,籍贯:山西太原,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幼儿园,专业: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区教活动;幼儿;教师作用
引言: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语道破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不同的环境可以引发不同的行为,《纲要》指出:“我们要为幼儿创设积极的环境,……让环境在设计上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由此看出,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诱发幼儿积极的行为,从而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
背景:
进入中班,孩子们开始喜欢摆弄动手区里的益智玩具了,尤其对本周新投放的七巧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孩子们玩完后的七巧板总是乱糟糟的放在盒子里,投放两天已经发现有丢失现象,这与我们近期进行的“玩完玩具收整齐”的幼儿礼仪行为培养目的是不一致的。在这个区常常看到毛毛的身影,毛毛是个虎头虎脑、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小班时他对搭积木就很感兴趣,常常一个人专注的搭一个造型别致的建筑,身上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案例描述:
午餐快要结束了,先用完餐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做喜欢的事情,毛毛走进动手区,玩起了心爱的七巧板。午餐结束,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收齐了手里的玩具,在门口站队,准备下楼散步,只剩毛毛在区域里了,他还在摆七巧板。我叫他:“毛毛,快点收,要散步去看了。”只见他点点头,头也不抬的说:“哦,收好了就去。”知道他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习惯,于是我将他交给了班上的张老师,自己带着其他的孩子们下楼散步去了。等我领孩子们散步回来,看到毛毛还没走出动手区。只见她紧锁眉头,撅着小嘴,一边若有所思,一边将七巧板一块一块放进盒子里,看看不满意,又倒出来重放,嘴里还嘟囔:“奇怪!怎么总也放不好?”看来他是遇到困难了。为了鼓励孩子动脑钻研,我们有打扰他,等我安排孩子们上了床,才轻轻走到毛毛身边,摸摸他的头说:“毛毛,在忙什么?我可以帮你吗?”这次他终于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我说:“刘老师,七巧板怎么摆不成原来的样子了?怎么总也放不回去,我都试了好几遍了,怎么回事啊?”我现在明白了,毛毛原来在研究七巧板的整理方法,他希望物归原处。为了鼓励孩子的探究兴趣,我赶忙说:“正好我还有一盒没开包的,你瞧瞧?”当我把新七巧板递给毛毛时,他的嘴角挂起了笑容。他很快就照着新板的模样,将手中的那盒摆放整齐了。这次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说:“哎,终于摆好了!”脸上荡起了成功后满足的笑容,但很快他又跟我说:“老师,这包能不拆吗?要不然就没看的了!”为了让他继续动脑筋,我故意说:“不行,这包也要拆开玩的,咱们想想其他的办法吧!”听了我的话,毛毛想了想,抓抓头说:“咱们给他照个相吧,看着他的相片摆放,肯定能放好的。”我惊叹于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鼓励他说:“呀!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你真是太能干了,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你睡觉去吧!”带着成功的喜悦,毛毛欣然睡午觉去了。
我利用午休时间用数码相机给七巧板拍了照,洗出了毛毛想要的照片。下午的区域活动时间,我把毛毛的这个好想法介绍给了大家,并郑重的将照片贴在了动手区,下午的活动中孩子们的七巧板收的可整齐了。
案例分析:
“毛毛摆放积木”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教师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把握欠准确,使教师在创设环境时没有准确按照中班幼儿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的认知特点去创设区域环境,使幼儿无法整齐收拾七巧板。
2、教师忽视了环境创设的暗示作用。教师重视了区域大环境的创设和适宜玩具的选择,使幼儿能尽情的玩玩具,在玩中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却忽视了玩完以后整理过程的暗示指导,使幼儿无法整齐收拾七巧板。
3、教师对幼儿观察欠缺细致,只顾着根据时间发号施令:“收玩具了!”对孩子们将玩具随便堆放的现象观察的不够细致,从而使“玩完玩具收整齐”的礼仪培养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幼儿良好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采取措施:
一、以尊重幼儿为教育原则,给予幼儿宽松的探索空间。
尊重他人是礼仪教育的内涵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工作中我时刻注重对幼儿人格的尊重,意愿的尊重,将教育理念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当我发现毛毛专心摆七巧板时,我没有机械的打断孩子的思绪,让他服从集体活动安排,而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尊重幼儿意愿给予他宽松的探索空间,让他在班上继续摆七巧板。
二、做孩子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促进幼儿的发展。
以细致观察幼儿为基础,及时发现幼儿需要,根据需要适时加以启发性的引导。如为毛毛的探索提供参考资料----一包没有拆封的新七巧板,“用相机拍照”有力的支持了毛毛的想法,使孩子的还注意得到实现,孩子体验到了成功,提高了孩子的探索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积极环境,为幼儿好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力保障。
毛毛整理玩具事件提醒我:要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环境。中班幼儿更为活泼好动,动作的灵活性增强,但他们的认知还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在区域设置上,不仅要考虑玩具的适宜性、区域环境的安全、美观性,更应考虑到环境的暗示作用,用照片暗示玩具的摆放位置,使幼儿在收拾玩具时有具体的形象做参考,整理工作有的放矢,有效的提高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成效:
通过对毛毛的观察、分析,使毛毛在老师适时的引导有力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探索的兴趣,环境的暗示作用,为全班小朋友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反思与评论:
毛毛摆放玩具事件,使我明白:环境的暗示作用对于幼儿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于是在幼儿生活的各种环境中我开始考虑,怎样巧妙设计,合理利用暗示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积木区,积木盒同玩具柜上粘贴相同的标识,为培养幼儿物归原处起暗示作用;美工区,置放废纸箱,幼儿用过的手工纸就不会随处乱丢了;思维区也粘贴相应的标志,幼儿摆放玩具就会有序,我们的礼仪培养目标“玩完玩具收整齐”就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
作者简介:刘洋(1986.1.7-),女,汉族,籍贯:山西太原,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幼儿园,专业: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