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描述新型H1N1(n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发病、病程和预后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分析。场所 一所城市三级医院的PICU。对象 2009年6月至8月连续收住院的13例已知或后来确诊为甲型nH1N1流感的患儿。干预无。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新型H1N1(n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发病、病程和预后特点。
设计 回顾性病例分析。
场所 一所城市三级医院的PICU。
对象 2009年6月至8月连续收住院的13例已知或后来确诊为甲型nH1N1流感的患儿。干预无。
其他文献
患儿,女,5个月,以"反复咳喘2个月,加重4~5 d"为主诉入院.息儿于入院前2个月出现咳喘,病初伴有中等程度发热,于当地静脉滴注抗生素14 d后好转,后一直在家中口服药物,但未痊愈.于入院前4~5 d咳嗽加重,有痰,同时伴有喘促、轻度喘憋,无发热.曾于家中口服止咳、平喘、抗炎等药物,因病情好转不明显而入我院.既往患儿未接种卡介苗.其祖母的妹妹患有结核病,与该患儿无密切接触史。
绞窄性肠梗阻是严重的消化道外科疾病,起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可发生肠坏死、穿孔、腹膜炎、休克乃至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较高,达4.5%~10%,甚至10%~30%.小儿因不能准确表达病情,病情变化快且腹部体征不典型,给早期识别带来困难,易造成误诊,延误手术时机,增加病死率.因此,在小儿早期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从微生态学作为一门新的生命学科备受关注.在一个人体长达10米的肠管内寄居着至少500种不同菌群,其中人体微生物总量占78.6%.人肠内细菌群的种类与个体年龄、饮食习惯、健康状况和遗传背景有关,儿童以双歧杆菌和肠杆菌较多.肠内共生菌和宿主及其肠组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对于微生态制剂治疗特点,瑞典Bengmark早在1998年就提出"生态免疫营养"的概念:即在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增加微生态制剂增强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全身各部位,尤其是皮肤、黏膜和内脏小血管发育异常,管壁异常薄,并呈结节状和瘤状扩张,严重者可形成血管瘤和动静脉瘘,同时血管脆性增加,常发生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现象.该病在儿科并不多见,而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不伴有典型皮肤血管扩张病例更为少见.现结合我科诊
围生期窒息引起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在最近几十年,大量神经保护措施不断涌现,其中亚低温治疗无论在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中都证明是有效的,并逐渐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患儿,男,生后18 h,以拒乳1 d为主诉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头位正常产,新法接生,羊水、胎盘性状正常;生后无窒息,1 min Apgar评分8分,有羊水吸入史,经在产科处理后,无呼吸暂停,无恶心,无呕吐,但拒乳,伴有哭声弱,无声音嘶哑,无抽搐.母孕期健康,否认患病史.入院查体:T 36.5℃,R 50次/min,P 146次/min,BP 72/48 mm Hg(1 mm Hg=0.
目的 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降低病残率的方法.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23例出生体质量700~995 g[(880.7±93.7)g]、胎龄25+6~31+4周[(27.2±2.5)周]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儿存活20例,存活率87%.住院时间63~123 d,平均(76.5±25.1)d,出院体质量2.45~3.90 kg,平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白蛋白、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的关系,以利于早期发现脓毒症患儿的营养不良,为其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52例)、严重脓毒症组(41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0例).在使用血制品及营养支持前测定各组患儿血浆中自蛋白、氨基酸浓度及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例1 患儿,男,2岁3个月,因"发热2周,水肿5d,腹胀2d"收住我院内科.患儿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仍有反复发热.入院前5d患儿出现双下肢水肿,2d前出现腹胀明显,精神差,呼吸急促,偶有呕吐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未见血丝及咖啡渣样物.患儿发病以来无咳嗽,无腹泻,纳差,二便正常。
患儿,女,47 d,因"声音嘶哑、咳嗽12 d,加重2 d"入院.患儿出生后40 d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心脏超声检查证实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发病以来胃纳差,有呛奶现象,体质量增加缓慢.入院体检:体温37.2℃,脉搏122次/min,呼吸40次/min,体质量3.8 kg,SaO2 97%(未吸氧).呼吸略急促,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律齐,胸骨左缘2~4肋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