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互式”英语教学是师生间的一种心灵沟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课堂教学不是单向的封闭系统,而是复杂的、辐射的开放系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等等都存在相互作用。师生通过用英语交流、教学互动、相互促进、自我构建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同时,“交互式”英语教学须遵循一定的课堂策略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交互式教学模式 课堂策略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倡导“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这表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师生的互动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表现自我,形成积极快乐的课堂氛围。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交互,即互动(interactive),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互”是交替、相互;“动”是使起作用或影响。互动,即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存在于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环境)之间。“交互式”教学是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产生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等之间的一种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它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交互式英语教学就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等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是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做事,用英语交流信息、交换思想的过程。
2.“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Wilga M.Rivers关于交互性语言教学的理论
“交互”(interactive)一词源于拉丁文中的动词agere(做)及拉丁文中的介词inter(在其中),整个词的意思是“在其中做(即互动)”。哈佛大学教授Wilga M.Rivers在她编著的《交互性语言教学》一书中指出:交互主要体现在双向交流上。一个人有话想跟对方说,对方则在产生兴趣且注意倾听的基础上给以相应的信息反馈。交互性双向交流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2)交互决定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所决定。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儿童的学习是认识、行为和环境三种因素之间的一种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形成的。凭借相互的观察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和想象符号,在记忆表象中加工和保持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是自我调节的,他们选择着、组织着并转变着作用于他们的刺激物。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教师发挥“引导、促进、协调”作用,学生通过探索、实践与合作,在做中学、探中学,凸显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双主体地位,变传统的被动、单项、封闭的教学模式为主动、双向、开放的新教学模式。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着的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解放教育思想”,其突出表现为“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表现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平等。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其原有的角色,从知识的给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咨询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从而产生一种人人平等、互相合作的情感效应。教师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给学生以特别的关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交互合作的课堂氛围,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并运用交互技巧的机会,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搭建了一个平台,为师生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前提,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
消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更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创立和形成,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经常性的讨论与沟通可以使师生为对方提供信息,并不断加强这种信息的交流和处理。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保持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提出的见解或办法比较新颖,不论是对还是错,对学生本人来说是第一次提出,就可认定为创造性的表现。交互式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的强化互动,以及人与情境的交互激励作用,来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3. 设置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力: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节奏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组合存在着,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力倾向,挖掘并发展他们的特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设置的课堂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最大程度地兼顾具有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如果教师持有这样的评价观,他们会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意从多角度评价和接纳学生。对于他们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运用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同时尊重每一个个体,鼓励尝试,提倡创新,保护自尊,经常和学生一道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重视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学习语言。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课堂策略
1. 课前精心设计,构建有效课堂
“交互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而且要关注对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发挥才智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保证学习英语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其他方面心智的发展。
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主要表现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实际情景的不同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和手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因此,交互式英语课堂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注意有效性、趣味性、科学性、交互性等原则;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程序。同时,在课前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多设计开放性问题,减少封闭性问题,从而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更像实际生活中的交往。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 Unit 3 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讨论:What can make us look good and feel good? 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 eating well or taking exercise? Why? 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认为锻炼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生命在于运动;有的则认为首先要吃好,因为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也有学生认为多睡能够使我们更加健康和美丽。
2.确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
“交互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努力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愉悦、平等和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开放和活跃的状态,使他们获得自由、宽松和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各种课堂活动hold住学生,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2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的Reading部分时,笔者在导入部分先用多媒体播放了非洲的一些名胜,包括一些美丽的非洲城市、村庄、河流、山脉等,美丽的景色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呈现一幅世界地图,询问学生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情况,而且当每个洲及洋被提及时,呈现洲及洋的英语单词,请他们描述非洲的位置,学生熟悉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及地理位置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非洲;同时设置了10个有关非洲的wh?鄄questions,每个问题有A,B,C三个选择,学生选出其中一个答案,这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然后笔者提出问题:What preparations will you make if you go to Africa? 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列出去非洲旅行所要做的准备(如下图所示),这可以使学生更自由、更开放地思考问题,激活他们头脑中与该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而且笔者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四人或六人一组,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列出的词条最多,这样,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思维也活跃起来。每个小组都积极地讨论,学生们在活动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由于引入竞争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达到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习。
3.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合作精神
“交互式”课堂教学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受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的影响,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意识不到这种差异,就容易导致少数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唱独角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特点,设计难度不同的教学任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有所收获和提高。例如,在Module 2 Unit 2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的Reading部分教学导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快读、细读等方法对课文进行梳理,训练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过程中,笔者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回答得不完全正确,笔者也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这样,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均等的语言实践机会,基础薄弱且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有时由于学生的学力基础不同,单靠学生独立思考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把这种单靠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完全解决的共性问题设计成各种"任务",通过探究、合作来解决。如上例的课文教学中,在课文梳理后,让学生根据旅游路线图描述旅游过程,笔者采用了同伴互助合作的方式,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一起描述旅游过程,而后向全班同学展示。读后环节进行小组Discussion,话题是:A Real Adventure in the Wolf Hill Beauty Spot (Make a plan: Who, When,What to do, What to take, Why to take them), 学生很快四人或六人一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个体间互动热烈,形成了小组观点。而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这时由学生个体间互动转变成了小组间互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这堂阅读课实现了多种有效互动,或质疑问难,或挑战权威,或组间交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在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生本互动的交互式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习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的良好心理品质。 五、“交互式”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抓好“三度”,有效互动
(1)互动的广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感到教学活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之一是互动的广度不够,受题材限制,学生怕犯错误,或者学生没有足够思考时间以及平等的发言机会,不敢自由表达。因此,在“交互式”英语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善用教材,分层次挖掘合适的板块/内容;另一方面,在互动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感、有所知、有所获,确保学生全员互动、全程互动,实现有效互动。
(2)互动的深度
要真正使教学实现心灵的契合、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教师就必须关注互动的深度,即不仅要进行知识层面的互动,而且要进行思维过程、情感体验的交流。
(3)互动的延展度
成功的课堂应该留有让学生课后思考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开放性。通过设置开放性的活动把思考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互补,有利于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的交流,有利于下节课的教学。
2. 关注细节,讲究技巧
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由于指令不明确,学生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或反应不一致,导致教学秩序混乱,何谈互动!如有的教师在分组练习之前向学生发出指令:“Discuss in groups”,而事先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分好组,发指令时也没有交代清楚,于是三人一伙,五人一群,乱作一团,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效率。还有一些互动缺乏设计,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一些教师以形式为中心,而非以任务为中心,不考虑有无必要互动,使得互动的密度太大、频率太高,而教师自己却袖手旁观,对学生的互动不参与,不指导,这使得课堂互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导致互动质量下降,教学效果降低。因此教师要关注细节,讲究技巧,教学指令必须清晰、易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听问题、思考问题、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时间。每个活动之前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明确小组构成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并将各种互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示范作用,提高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平等意识。
六、结束语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多边、多向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体验,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挖掘学生潜能,激活他们灵感,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目标,真正使课堂成为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范钟灵. 2006.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8-10
[2]郭建军. 2005.活动建构教学体系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3]何锋. 2009.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英语﹝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缪建新. 2009.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英语﹝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英语学习评价手册编写组. 2002. 英语学习评价手册﹝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瑜: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海门中学外语教研组长,外语学科首席教师,南通市外语学科带头人,曾获南通市第九届“园丁奖”。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交互式教学模式 课堂策略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倡导“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这表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师生的互动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表现自我,形成积极快乐的课堂氛围。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交互,即互动(interactive),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互”是交替、相互;“动”是使起作用或影响。互动,即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存在于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环境)之间。“交互式”教学是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产生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等之间的一种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它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交互式英语教学就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等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是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做事,用英语交流信息、交换思想的过程。
2.“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Wilga M.Rivers关于交互性语言教学的理论
“交互”(interactive)一词源于拉丁文中的动词agere(做)及拉丁文中的介词inter(在其中),整个词的意思是“在其中做(即互动)”。哈佛大学教授Wilga M.Rivers在她编著的《交互性语言教学》一书中指出:交互主要体现在双向交流上。一个人有话想跟对方说,对方则在产生兴趣且注意倾听的基础上给以相应的信息反馈。交互性双向交流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2)交互决定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所决定。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儿童的学习是认识、行为和环境三种因素之间的一种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形成的。凭借相互的观察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和想象符号,在记忆表象中加工和保持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是自我调节的,他们选择着、组织着并转变着作用于他们的刺激物。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教师发挥“引导、促进、协调”作用,学生通过探索、实践与合作,在做中学、探中学,凸显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双主体地位,变传统的被动、单项、封闭的教学模式为主动、双向、开放的新教学模式。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着的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解放教育思想”,其突出表现为“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表现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平等。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其原有的角色,从知识的给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咨询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从而产生一种人人平等、互相合作的情感效应。教师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给学生以特别的关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交互合作的课堂氛围,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并运用交互技巧的机会,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搭建了一个平台,为师生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前提,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
消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更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创立和形成,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经常性的讨论与沟通可以使师生为对方提供信息,并不断加强这种信息的交流和处理。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保持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提出的见解或办法比较新颖,不论是对还是错,对学生本人来说是第一次提出,就可认定为创造性的表现。交互式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的强化互动,以及人与情境的交互激励作用,来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3. 设置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力: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节奏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组合存在着,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力倾向,挖掘并发展他们的特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设置的课堂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最大程度地兼顾具有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如果教师持有这样的评价观,他们会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意从多角度评价和接纳学生。对于他们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运用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同时尊重每一个个体,鼓励尝试,提倡创新,保护自尊,经常和学生一道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重视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学习语言。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课堂策略
1. 课前精心设计,构建有效课堂
“交互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而且要关注对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发挥才智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保证学习英语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其他方面心智的发展。
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主要表现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实际情景的不同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和手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因此,交互式英语课堂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注意有效性、趣味性、科学性、交互性等原则;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程序。同时,在课前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多设计开放性问题,减少封闭性问题,从而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更像实际生活中的交往。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 Unit 3 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讨论:What can make us look good and feel good? 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 eating well or taking exercise? Why? 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认为锻炼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生命在于运动;有的则认为首先要吃好,因为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也有学生认为多睡能够使我们更加健康和美丽。
2.确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
“交互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努力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愉悦、平等和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开放和活跃的状态,使他们获得自由、宽松和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各种课堂活动hold住学生,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2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的Reading部分时,笔者在导入部分先用多媒体播放了非洲的一些名胜,包括一些美丽的非洲城市、村庄、河流、山脉等,美丽的景色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呈现一幅世界地图,询问学生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情况,而且当每个洲及洋被提及时,呈现洲及洋的英语单词,请他们描述非洲的位置,学生熟悉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及地理位置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非洲;同时设置了10个有关非洲的wh?鄄questions,每个问题有A,B,C三个选择,学生选出其中一个答案,这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然后笔者提出问题:What preparations will you make if you go to Africa? 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列出去非洲旅行所要做的准备(如下图所示),这可以使学生更自由、更开放地思考问题,激活他们头脑中与该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而且笔者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四人或六人一组,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列出的词条最多,这样,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思维也活跃起来。每个小组都积极地讨论,学生们在活动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由于引入竞争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达到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习。
3.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合作精神
“交互式”课堂教学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受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的影响,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意识不到这种差异,就容易导致少数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唱独角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特点,设计难度不同的教学任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有所收获和提高。例如,在Module 2 Unit 2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的Reading部分教学导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快读、细读等方法对课文进行梳理,训练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过程中,笔者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回答得不完全正确,笔者也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这样,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均等的语言实践机会,基础薄弱且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有时由于学生的学力基础不同,单靠学生独立思考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把这种单靠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完全解决的共性问题设计成各种"任务",通过探究、合作来解决。如上例的课文教学中,在课文梳理后,让学生根据旅游路线图描述旅游过程,笔者采用了同伴互助合作的方式,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一起描述旅游过程,而后向全班同学展示。读后环节进行小组Discussion,话题是:A Real Adventure in the Wolf Hill Beauty Spot (Make a plan: Who, When,What to do, What to take, Why to take them), 学生很快四人或六人一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个体间互动热烈,形成了小组观点。而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这时由学生个体间互动转变成了小组间互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这堂阅读课实现了多种有效互动,或质疑问难,或挑战权威,或组间交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在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生本互动的交互式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习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的良好心理品质。 五、“交互式”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抓好“三度”,有效互动
(1)互动的广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感到教学活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之一是互动的广度不够,受题材限制,学生怕犯错误,或者学生没有足够思考时间以及平等的发言机会,不敢自由表达。因此,在“交互式”英语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善用教材,分层次挖掘合适的板块/内容;另一方面,在互动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感、有所知、有所获,确保学生全员互动、全程互动,实现有效互动。
(2)互动的深度
要真正使教学实现心灵的契合、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教师就必须关注互动的深度,即不仅要进行知识层面的互动,而且要进行思维过程、情感体验的交流。
(3)互动的延展度
成功的课堂应该留有让学生课后思考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开放性。通过设置开放性的活动把思考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互补,有利于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的交流,有利于下节课的教学。
2. 关注细节,讲究技巧
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由于指令不明确,学生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或反应不一致,导致教学秩序混乱,何谈互动!如有的教师在分组练习之前向学生发出指令:“Discuss in groups”,而事先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分好组,发指令时也没有交代清楚,于是三人一伙,五人一群,乱作一团,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效率。还有一些互动缺乏设计,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一些教师以形式为中心,而非以任务为中心,不考虑有无必要互动,使得互动的密度太大、频率太高,而教师自己却袖手旁观,对学生的互动不参与,不指导,这使得课堂互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导致互动质量下降,教学效果降低。因此教师要关注细节,讲究技巧,教学指令必须清晰、易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听问题、思考问题、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时间。每个活动之前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明确小组构成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并将各种互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示范作用,提高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平等意识。
六、结束语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多边、多向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体验,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挖掘学生潜能,激活他们灵感,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目标,真正使课堂成为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范钟灵. 2006.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8-10
[2]郭建军. 2005.活动建构教学体系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3]何锋. 2009.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英语﹝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缪建新. 2009.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英语﹝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英语学习评价手册编写组. 2002. 英语学习评价手册﹝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瑜: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海门中学外语教研组长,外语学科首席教师,南通市外语学科带头人,曾获南通市第九届“园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