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dire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学家威多逊(Widdowson,1978)和范*莱尔(Van Lier,1996)建议:如果作为外国语的英语是和学校其他科目、主题相联系的,那么在学校内教授起来就会非常有效,因为这不仅能更有效率,而且对于学龄期的学生来说,这比简单地为社交的目的而学习英语更为可信。如今,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提倡把英语学习与儿童现实生活价值联系起来,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之中,融入其他学科和文化的学习之中。利用学生喜欢趣味活动的心理,开展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性活动。当英语成为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工具时,用英语理解学习内容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有效的动机,同时,这些内容也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载体。这样,基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真实生活,突破单纯的外语语言学习,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语言的学习、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是,这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英语教学中跨学科主题性活动教学的设计原则、操作方法、迎合学生学习风格的实践运用及学习成果等出发进行几点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原则;操作
  【作者简介】秦瑶,马飞山,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
  一、对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的内涵理解
  所谓“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是指围绕某个主题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相关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综合技能),使综合知识的获取、运用和语言的学习、运用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对该主题的全方位认识和体验,达成培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
  二、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的重要性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上有着迅猛地发展,全国小学生尤其是外国语类学校的学生,英语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然而尽管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深入钻研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但语言的学习仅在课堂四十分钟的学习操练是不够的,课堂上的学习的知识如果没有課后的拓展,不能在生活中运用,那么英语的学习很难取得真正学有所用的效果。因此,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载体,让他们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将语言学习融入跨学科主题性的实践活动中,做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何很好的开展和利用好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这一载体就显得极为重要。现代的英语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沉闷枯燥的。英语教学拓展活动作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当是让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的有效载体,应当有效、有趣,而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如何创新性地设计并组织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这一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研究。
  三、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的设计原则及操作方法
  1.选择主题,“趣”字当先,有“备”而来。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设计拓展活动。我们可以在课本上找到许多例子,例如在学习月份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国外节日文化,那么关于文化学科的跨学科活动就可以自然地融入进来,例如设定某个月为“欢乐月”(happy months),当枯燥的月份和喜庆的节日结合起来的时候,“月份”就可以变得“快乐”起来。这个活动延伸开来,就可以是具体某个节日的文化活动了。在外研社五年级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复活节的课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那么结合复活节的文化,开展一系列语言活动,既能整合拓展一些文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和回答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过程。不过,最重要的是,主题性活动拓展必须要有充分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准备,教师需要提前有详细的计划。例如复活节,就可为复活节上的主题活动前用思维导图计划准备语言(见图1),包括“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四项技能和“名词nouns、动词verbs、句型structures和功能functions”的语言计划,以此为拓展活动做好语言目标规划。
  2.利用可视支持物,提供“脚手架”。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那么生动形象的可视支持物就给学生提供语言和思考的“脚手架”,有了这些“脚手架”,学生就可以更加容易地开展拓展活动。大部分的小学生有视觉学习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在跨学科的学习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除了大量常见的可视物以外,还包括有用的图表,也叫作图标组或视觉框架,这都是建立在墨寒(Mohan,1986)工作的基础上。这些可视物可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最重要的是,它们有助于学生们将信息结构化,提供语言和思考的“脚手架”。
  例如,在天气(weather)的学习单元,涉及的学科是“地理与环境”,这个主题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包含衣物(clothes),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主题性活动——“Let’s be weathermen.做个小小天气预报员”。该活动先让学生学会新词,之后利用可视物图表中的Grid/Tick chart,让学生自己填写地点和天气,开展“天气预报员”的活动,让学生预报一下各地的天气。之后小组还要讨论出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才合适,在播报完天气后,小小天气预报员还要提出一点有益的建议。
  活动过程:教师设定情景T:“Today , the weatherman is sick. But we need a weatherman to tell us the weather. So could you please be a weatherman and tell us the weather of different places?”由于学生对角色扮演特别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说明天气播报步骤,不能只讲天气,要在之前打招呼,之后要再见,然后给学生在ppt上提供一些可用句型:“Hello,everyone. This is.... Here is the weather report for today. It’s sunny in Chengdu. It’s rainy in Shanghai.It’s snowy in Beijing.Thank you for watching. See you tomorrow.”对于程度较好的,鼓励他们提出穿衣或出行建议:“It’s sunny in Chengdu, please put on your sunglasses, shorts and T-shirt. It’s rainy in Shanghai, please take your umbrella.”   除了课本上的每个单元主题外,一个思想脉络丰富的绘本故事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多彩语言之窗。在小学阶段会有很多主题,例如数学学科的数字和谈论时间、科学里面的动物和食物等等,我们发现《好饿好饿的毛毛虫(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这个绘本就很好地实现跨学科语言综合运用的目的,利用可视物图表的支持,开展一系列有趣的跨学科主题性拓展活动。
  该故事的主要内容如下:
  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uesday he ate through two pear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Wednesday he ate though three plum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hursday he ate through four strawberri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Saturday, he eats so much he has a stomachache......but puts it right on Sunday, when he only nibbles through a nice green leaf!
  Then he builds a cocoon and stays inside for over two weeks......and an amazing thing happens!
  故事中涉及数字、大小、一周每一天、食物、毛毛虫生命周期等多个学科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并用Graph来提供视觉支持图,培养学生看图表的能力,当会看懂以下图表后,这样的图表就会帮助学生将故事的信息结构化,并由此提供语言和思考的“脚手架”。在初读故事后,学生分为小组,根据故事在毛毛虫的hunger graph上讨论绘制曲线。学生可以根据曲线图,判断毛毛虫一周中的饥饿程度,很容易理解明晰故事的主要内容。开展的活动是初读故事后的对话活动或小组讨论活动:T: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hunger graph?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现状以及教育生态学理论下的限制因子定律和教育生态位原理,本人将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构建分为英语阅读前,读中和读后三部分,同时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对高中英语生态阅读课堂进行构建。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构建  【作者简介】甘丽华,陈扬红,游新华,崇义中学。  1976年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提及教育生态学一词。教育生态学将事物与其影响它的生
【摘要】“6 1”课堂模式的流程主要是课堂的“导”“思”“议”“展”“评”“检”和自习课的“练”七个环节。这一课堂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将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强调过程和方法。每节课都要做到环环相扣,让所有学生都紧张、高效。学生要不停地去阅读、思考、质疑、辩论、动
【摘要】中西方文化差异显著,这给商务英语翻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必须要加强对文化差异的分析,明确商务英语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削弱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不利效应,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文化差異;商务英语;翻译;影响  【作者简介】周静,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引言  在商务沟通的过程中商务英语的使用非
【摘要】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诸多新型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体现,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且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也正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而大学英语教学与慕课教学模式的融合不仅顺应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目标,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慕课与大学英语融合教学的特点,并针对其优缺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摘要】英语属于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为有效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很多教师运用了趣味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且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使小学生们可以在一种轻松且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进一步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发展,英语作为应用语言在各个领域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便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英语学科的学习和要求也跟着时代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对英语知识的渴望与英语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都面临的问题。提升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肖晗,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切成功的教学都取决于学
【摘要】社会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也是新的社会环境下重要的人才输出途径。虽然,高职院校的师资、生源质量和普通高校相比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方面却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专业化的教学,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专业性人才。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中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竞争力培训体系的建立,为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一个拉分的大项目,困扰着学生;也是英语作为语言学科输出的重要环节,展现着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着手引导学生积累、以读写互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在改错练习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在多元评价之下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写作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读写互进  语言学科学习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输入与输出
【摘要】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题型是新型而固定的一种题型,新课标下采用新方法巧答这种题型。  【关键词】七选五题型;新方法;语篇理解;逻辑判断  【作者简介】何明成,甘肃省积石山县民族中学。  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七选五题型是新型而固定的一种题型,整篇阅读约有250个单词,留出5个空缺,在短文后设置能符合题意的7个句子,让考生选出五个最符合相应语义的句子,每题2分,合计10分。这种题型要求考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出现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当中。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很好地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形式单一,方法落后的现状,使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所以,我们要积极寻找方法,使英语教学与慕课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基于慕课背景下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方式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慕课;高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