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民族间的团结,实现民族和谐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本文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来探析民族和谐理论,系统论述了马克思的民族和谐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民族和谐观的价值意义,从而对我们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和谐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谐观
1.1诠释“民族和谐”
斯大林曾在20世纪初,给“民族”做出这样的定义,“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而“和谐”则是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倡导的儒学思想的核心。放在当代,民族和谐就具有它的时代含义,它的外延之广,可以理解为,民族自身的和谐,即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要实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休戚与共、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衷共济;民族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即民族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民族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即民族与自然共同处于正常运行的有序状态。
1.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谐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创立过一个单独的民族理论学科,也未就某一具体的多民族国家解决其民族问题提出过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但他们从一般角度,对民族问题做过大量的论述。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恩格斯在其《自然辨证法》中阐述到:“从部落发展成了国家和民族”,部落联盟开始向民族的形成跨进”,从而使他们提出的民族形成规律更加具体与完善。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自从形成以后就一直处在发展变化当中,不仅存在民族异化趋势,也存在民族同化趋势的现象,而且还存在一个民族会被新的民族形式所代替,民族的最终结局和阶级国家一样都是要走向灭亡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不论优劣,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自己的奉献;民族没有好与坏之分,没有富贵与贫贱之分。任何一个民族,不论大小,不论所在区域,他们在世界中的地位都应该是平等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证民族之间的平等,根本方法就是要实现每个民族之间的发展与繁荣。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谐观的现实意义
2.1促进各个民族之间和谐
我国具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风俗习惯,如何协调好各民族的相互关系,如何促进各民族的人民都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首先,我们要凝聚中华民族的团结力。积极地民族政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凝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增强了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次,我们要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好了,才有条件去解决其他问题。为了尽快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和中华民族能够很快地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使我国的56个民族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我们的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最后,我們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各族人民大众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而这正是各民族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也要势在必行。文化的发展要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良文化和其文化的创新点,这样才能实现较快的发展。
2.2促进社会政治的和谐
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要用增进民族和谐来促进政治和谐,以促进政治和谐来反作用力于民族和谐。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增进民族感情,把热爱民族同热爱祖国有机统一起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保障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各项自治权的的权利,使各少数民族日益增进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家可以提供了优惠的政策环境。对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来讲,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同时,国家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从财政、物资、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及具体的帮助。
民族和谐为国内民族发展﹑民族融洽提供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民族和谐在我国各项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求民族和谐也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不可否认,当前我们确实还存在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他们的不良用心危害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但是,在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其中也包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根本利益所在就是民族和谐,因此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全國各族人民一定会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奋斗,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各个民族自身的力量。
作者简介:杨康裕欣(1986—),性别,女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单位(焦作大学),职称,助教,学历(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
崔荣华(1986—),性别,女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单位(焦作大学),职称,助教,学历(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和谐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谐观
1.1诠释“民族和谐”
斯大林曾在20世纪初,给“民族”做出这样的定义,“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而“和谐”则是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倡导的儒学思想的核心。放在当代,民族和谐就具有它的时代含义,它的外延之广,可以理解为,民族自身的和谐,即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要实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休戚与共、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衷共济;民族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即民族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民族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即民族与自然共同处于正常运行的有序状态。
1.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谐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创立过一个单独的民族理论学科,也未就某一具体的多民族国家解决其民族问题提出过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但他们从一般角度,对民族问题做过大量的论述。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恩格斯在其《自然辨证法》中阐述到:“从部落发展成了国家和民族”,部落联盟开始向民族的形成跨进”,从而使他们提出的民族形成规律更加具体与完善。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自从形成以后就一直处在发展变化当中,不仅存在民族异化趋势,也存在民族同化趋势的现象,而且还存在一个民族会被新的民族形式所代替,民族的最终结局和阶级国家一样都是要走向灭亡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不论优劣,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自己的奉献;民族没有好与坏之分,没有富贵与贫贱之分。任何一个民族,不论大小,不论所在区域,他们在世界中的地位都应该是平等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证民族之间的平等,根本方法就是要实现每个民族之间的发展与繁荣。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谐观的现实意义
2.1促进各个民族之间和谐
我国具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风俗习惯,如何协调好各民族的相互关系,如何促进各民族的人民都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首先,我们要凝聚中华民族的团结力。积极地民族政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凝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增强了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次,我们要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好了,才有条件去解决其他问题。为了尽快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和中华民族能够很快地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使我国的56个民族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我们的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最后,我們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各族人民大众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而这正是各民族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也要势在必行。文化的发展要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良文化和其文化的创新点,这样才能实现较快的发展。
2.2促进社会政治的和谐
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要用增进民族和谐来促进政治和谐,以促进政治和谐来反作用力于民族和谐。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增进民族感情,把热爱民族同热爱祖国有机统一起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保障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各项自治权的的权利,使各少数民族日益增进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家可以提供了优惠的政策环境。对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来讲,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同时,国家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从财政、物资、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及具体的帮助。
民族和谐为国内民族发展﹑民族融洽提供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民族和谐在我国各项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求民族和谐也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不可否认,当前我们确实还存在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他们的不良用心危害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但是,在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其中也包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根本利益所在就是民族和谐,因此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全國各族人民一定会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奋斗,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各个民族自身的力量。
作者简介:杨康裕欣(1986—),性别,女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单位(焦作大学),职称,助教,学历(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
崔荣华(1986—),性别,女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单位(焦作大学),职称,助教,学历(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