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是性命相托、生死攸关的科学,所担负的使命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昆明医学院专业设置单一,校园文化建设滞后,专业课程多,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办学模式必须改革创新。为此,昆明医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拓展素质教育渠道,逐步形成了促进学生素质培养的“九化”新模式和“教管结合、课内外渗透、校内外互补、部门联动、校院促动、师生互动”的新机制,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1.调研经常化。近几年来,学院以课题为抓手,先后就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把握了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高学历低层次”—道德素质方面的知行脱节;“大学府小理想”——思想政治素质不稳定,缺乏使命感;“有知识没学养”——人文素质不尽如人意,文化知识未完全内化为学养;“高学历低阅历”——与周围人群难以有效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重书本轻创新”——实践与专业融合不足,创新能力较差。通过调查研究,找准了问题,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
2.制度规范化。近几年来,学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10余个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的文件,并认真加以实施,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价表彰,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
3.讲座系列化。近几年来,学院每年都要举办以学科前沿、学术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授论坛”、“导师论坛”、“研究生论坛”、“博士论坛”、“文化论坛”等系列讨论。通过举办讲座,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延伸和拓展了课堂,使学生的教育更丰富,更深刻。
4.读书激励化。学院重视发挥图书对实施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为此,学校图书馆采购了大量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提供学生借阅。同时,开展“读书明志”等系列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在学生中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热潮。
5.榜样身边化。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此,学院着眼于师生的学习、生活树典型,大力发扬、提炼和宣传昆医师生中蕴藏的鲜活典型,树立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发挥身边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2003级的小薇同学在作为志愿者主动捐献骨髓干细胞的过程中被检查出患白血病后,学校及时发动和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关爱她,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医德教育。通过举办“有梦的女孩——安又琪昆明公益歌友会”、广泛发动爱心捐款、积极与各大新闻媒体联系等方式,借助知名歌星的深远影响力和新闻媒体的辐射效应,向社会广泛宣传该同学志愿捐献骨髓的义举,在全校和社会掀起了关注小薇、关爱生命的热潮,为该同学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怀、舆论支持和经济资助。通过蓝瑚教授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抗击非典英模事迹宣讲报告会等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用身边的事和人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6.资源整合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全校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近年来,昆医打破校内长期存在的校院两级和职能部门资源分散、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教管结合、课内外渗透、校内外互补、部门联动、校院促动、师生互动的教育机制。在完善和落实各级责任制,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取得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管齐下”的德育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合力。如:建立家校联系制,通过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向学生家长寄发成绩单、电话联系、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如:在云南省官渡监狱建立昆明医学院法制教育与犯罪心理学见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法制教育和犯罪心理学开放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形成校内多方配合、校内外相互联系的素质教育有机网络,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7.教育层次化。素质教育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建立分阶段的教育目标,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侧重点的教育。对一、二年级新生,把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动机激励以及校纪、校风、校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对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医德医风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毕业班的学生把岗前教育、就业指导以及文明离校、早日荣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同时,坚持日常思想教育和阶段性主题教育相结合,抓好面向全校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人文素质、诚信、安全法制成人成才等日常思想教育和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新生入学、实习前、毕业前等阶段性主题教育。
8.评价科学化。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使学校教育从以知识为本的学历教育转移到以学历教育为载体,以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为中心的方向上来,才能使评价科学化。为此,学校不断完善《昆明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全面推行德、智、体、能综合测评,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程和评价办法,形成了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通过规范动作,科学评价,将测评结果与学生学年度评优挂钩、与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挂钩,改变了多年来以一好代三好的单一评价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
实践出真知,教育见成效。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解决了以往教育资源分散、形式内容单一、氛围不浓等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校风学风有了较大转变,学生违纪情况大幅降低,学生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近几年来,在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昆医毕业生就业率年年创新高,连续4年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责任编辑 王世赋
1.调研经常化。近几年来,学院以课题为抓手,先后就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把握了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高学历低层次”—道德素质方面的知行脱节;“大学府小理想”——思想政治素质不稳定,缺乏使命感;“有知识没学养”——人文素质不尽如人意,文化知识未完全内化为学养;“高学历低阅历”——与周围人群难以有效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重书本轻创新”——实践与专业融合不足,创新能力较差。通过调查研究,找准了问题,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
2.制度规范化。近几年来,学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10余个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的文件,并认真加以实施,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价表彰,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
3.讲座系列化。近几年来,学院每年都要举办以学科前沿、学术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授论坛”、“导师论坛”、“研究生论坛”、“博士论坛”、“文化论坛”等系列讨论。通过举办讲座,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延伸和拓展了课堂,使学生的教育更丰富,更深刻。
4.读书激励化。学院重视发挥图书对实施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为此,学校图书馆采购了大量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提供学生借阅。同时,开展“读书明志”等系列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在学生中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热潮。
5.榜样身边化。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此,学院着眼于师生的学习、生活树典型,大力发扬、提炼和宣传昆医师生中蕴藏的鲜活典型,树立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发挥身边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2003级的小薇同学在作为志愿者主动捐献骨髓干细胞的过程中被检查出患白血病后,学校及时发动和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关爱她,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医德教育。通过举办“有梦的女孩——安又琪昆明公益歌友会”、广泛发动爱心捐款、积极与各大新闻媒体联系等方式,借助知名歌星的深远影响力和新闻媒体的辐射效应,向社会广泛宣传该同学志愿捐献骨髓的义举,在全校和社会掀起了关注小薇、关爱生命的热潮,为该同学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怀、舆论支持和经济资助。通过蓝瑚教授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抗击非典英模事迹宣讲报告会等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用身边的事和人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6.资源整合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全校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近年来,昆医打破校内长期存在的校院两级和职能部门资源分散、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教管结合、课内外渗透、校内外互补、部门联动、校院促动、师生互动的教育机制。在完善和落实各级责任制,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取得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管齐下”的德育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合力。如:建立家校联系制,通过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向学生家长寄发成绩单、电话联系、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如:在云南省官渡监狱建立昆明医学院法制教育与犯罪心理学见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法制教育和犯罪心理学开放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形成校内多方配合、校内外相互联系的素质教育有机网络,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7.教育层次化。素质教育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建立分阶段的教育目标,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侧重点的教育。对一、二年级新生,把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动机激励以及校纪、校风、校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对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医德医风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毕业班的学生把岗前教育、就业指导以及文明离校、早日荣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同时,坚持日常思想教育和阶段性主题教育相结合,抓好面向全校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人文素质、诚信、安全法制成人成才等日常思想教育和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新生入学、实习前、毕业前等阶段性主题教育。
8.评价科学化。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使学校教育从以知识为本的学历教育转移到以学历教育为载体,以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为中心的方向上来,才能使评价科学化。为此,学校不断完善《昆明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全面推行德、智、体、能综合测评,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程和评价办法,形成了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通过规范动作,科学评价,将测评结果与学生学年度评优挂钩、与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挂钩,改变了多年来以一好代三好的单一评价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
实践出真知,教育见成效。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解决了以往教育资源分散、形式内容单一、氛围不浓等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校风学风有了较大转变,学生违纪情况大幅降低,学生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近几年来,在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昆医毕业生就业率年年创新高,连续4年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责任编辑 王世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