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视过程、重视评价对象主体性、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理念,进入2000年后,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得到关注并不断推广。通过搜索知网2000年以来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期刊论文,进行阅读整理,分析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今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现状;研究方向;知网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网络环境下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X2013263)
作者简介:谢文琴,女,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7-0070-03
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教育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得到关注,相关研究开始增多。传统的教学评价弊端已受到国内教育界普遍的关注与担忧,发展性教学评价重视过程监控、尊重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搜索知网2000年以来发表的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所有期刊论文,通过阅读整理,分析其国内研究现状,总结局限性,并预期今后的发展与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运用,完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概述
评价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它存在于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之中。[1]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2]发展性教学评价(Developmental Teaching Assessment)是基于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而来,后来逐渐发展并包含三方面的评价,即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课堂评价。本文中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克服了传统评价重视对学生选拔和分等的弊端,是一种重过程、重视学生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为依据,它尊重个体差异,强调智力的多元化必然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的功能是激发学生潜能、发挥优势、寻找发展方向;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需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它肯定个人与他人及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与相互促进,通过认知环境的同时,确定自己的状态,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赋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评价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教学评价根本性不同的内涵,具体表现为:在评价功能上,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生潜能发挥、个性化发展、主观能动性提高;在评价标准上,强调多元化,提出设置针对不同智能表现方式的评价标准供学生选择使用,以便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和展示其个人潜能;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传统教育中评价的主体为任课教师或相关教师群体的单一性的他人评价,由任课教师、同行教师、社会专家、学生本人、学生团队、社会团队、能力认证机构、职业证书认证机构等组成;在评价内容上,强调综合化,强调素质能力发展,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多样化,改进传统单一的纸笔测试和标准化测试的方式和方法,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纸笔测试与实作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评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与特长,互相弥补缺陷和不足,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使评价更具形成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它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必将成为国内教学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现状
为了了解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兴起、发展与研究现状,更好的推进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应用,促进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笔者通过知网逐年搜索出主题词为“发展性”并含“评价”的所有期刊论文,并进行分析解读。文章搜索结果如下(手动剔除了不相关的文章):1998年以前0篇;1999年1篇;2001年4篇;2002年6篇;2003年15篇;2004年6篇;2005年18篇;2006年17篇;2007年7篇;2008年8篇;2009年10篇;2010年6篇;2011年4篇;2012年6篇;2013年3篇;2014年2篇。从这一数据推断,国内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兴起于基础教育领域,主要受两个重要文件的影响,即中共中央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一度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近几年发展性教学评价又陷入了研究瓶颈。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整理与阅读,笔者做了如下归类。
(一)新时期对新评价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不断凸显,教学评价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发展性教学评价受到关注。1999年,四川省泸州市梓桐路小学两任校长及书记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的论文,指出了发展性评价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全新的评价模式,并宏观、系统的展开了对发展性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解释、评价操作、评价效果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3]随着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得到确立,学者们开始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展开探讨。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刘兰英就“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什么、发展性教学评价评什么、发展性教学评价怎么评、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应注意什么”4个问题展开了系统的分析。[4]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邱才训先后编写了4篇《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若干问题解答》,文章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如何正确认识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及怎样保障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等问题。这些研究宣传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为教学评价改革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介绍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发展性教学评价受到国内学者关注并确认了它的优越性和时代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也得到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周智慧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即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释[5];杨学良、蔡莉提出发展性教学评价实施应坚持3个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的理念、“促进教学不断改革”的理念;阐述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四大特点:多元性、整体性、过程性、反思性;提出了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三大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全面性原则。[6]这些理论探讨为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实践应用
2001年以后,国内掀起了一场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实践的热潮,发展性教学评价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各个课程教学。孙莉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从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上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进行了探讨[7];居加妹探讨了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步骤与过程[8];何钢,蔡健,汤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公选课评价现状,提出了构建高职公选课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策略建议。[9]但是笔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实践应用可操作性不强,可借鉴度不高,方法手段不够明确,依然停留在泛泛而谈层面。
(四)当前发展性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国内学者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介绍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设想,并初步付诸实践。周光明、樊晓平探讨了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的内容和标准等,指出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实质上包含着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等3个价值上的指向。[10]王晓丽设计了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详细讨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主体的确定、评价信息反馈、评价效果与分析等。[11]这些研究为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基本理念已经确立,内涵、原则以及评价体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如下局限性。
1.促进发展性教学评价制度、机制的研究缺乏;研究零散,没有连续性,缺乏完整、统一、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保障,没有标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不免流于形式。
2.与发展性教学评价相匹配的发展性教学体系研究缺乏。教学评价基于教学,又服务、指导教学,两者相互促进,共生互补。缺少发展性教学体系的研究,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只能是空洞的理论。
3.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不断深化,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依然深受传统教育评价的选拔和奖惩功能束缚,实践应用步履维艰。
4.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手段、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仍处于摸索阶段。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发展方向
要充分发挥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优势和功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国家重视,社会重视,学校重视,教师实践,学生配合,不能只靠某一个层面来开展。结合现阶段的研究状况,以及现代教育的技术环境,笔者认为,今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教育评价政策、环境导向;(2)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3)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与发展性教学体系的互动影响;(4)发展性教师评价;(5)多种发展性教学评价方式手段的综合运用与行动等。
参考文献:
[1]衣建龙,徐国江.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评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09-111.
[2]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82.
[3]刘川,王仕尧,张承德.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9(3):75-76.
[4]刘兰英.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内容与实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2006(2):86-90.
[5]周智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8):40-42.
[6]杨学良,蔡莉.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7):51-53.
[7]孙莉.论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1):104-105.
[8]居加妹.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2):44-45.
[9]何钢,蔡健,汤瑾.高职院校公选课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探索[J].学理论,2013(36):224-225.
[10]周光明,樊晓平.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体系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08(7):132-134.
[11]王晓丽.发展性教学评价系统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81-82.
[责任编辑 陈国平]
关键词: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现状;研究方向;知网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网络环境下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X2013263)
作者简介:谢文琴,女,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7-0070-03
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教育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得到关注,相关研究开始增多。传统的教学评价弊端已受到国内教育界普遍的关注与担忧,发展性教学评价重视过程监控、尊重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搜索知网2000年以来发表的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所有期刊论文,通过阅读整理,分析其国内研究现状,总结局限性,并预期今后的发展与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运用,完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概述
评价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它存在于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之中。[1]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2]发展性教学评价(Developmental Teaching Assessment)是基于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而来,后来逐渐发展并包含三方面的评价,即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课堂评价。本文中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克服了传统评价重视对学生选拔和分等的弊端,是一种重过程、重视学生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为依据,它尊重个体差异,强调智力的多元化必然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的功能是激发学生潜能、发挥优势、寻找发展方向;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需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它肯定个人与他人及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与相互促进,通过认知环境的同时,确定自己的状态,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赋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评价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教学评价根本性不同的内涵,具体表现为:在评价功能上,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生潜能发挥、个性化发展、主观能动性提高;在评价标准上,强调多元化,提出设置针对不同智能表现方式的评价标准供学生选择使用,以便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和展示其个人潜能;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传统教育中评价的主体为任课教师或相关教师群体的单一性的他人评价,由任课教师、同行教师、社会专家、学生本人、学生团队、社会团队、能力认证机构、职业证书认证机构等组成;在评价内容上,强调综合化,强调素质能力发展,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多样化,改进传统单一的纸笔测试和标准化测试的方式和方法,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纸笔测试与实作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评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与特长,互相弥补缺陷和不足,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使评价更具形成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它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必将成为国内教学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现状
为了了解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兴起、发展与研究现状,更好的推进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应用,促进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笔者通过知网逐年搜索出主题词为“发展性”并含“评价”的所有期刊论文,并进行分析解读。文章搜索结果如下(手动剔除了不相关的文章):1998年以前0篇;1999年1篇;2001年4篇;2002年6篇;2003年15篇;2004年6篇;2005年18篇;2006年17篇;2007年7篇;2008年8篇;2009年10篇;2010年6篇;2011年4篇;2012年6篇;2013年3篇;2014年2篇。从这一数据推断,国内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兴起于基础教育领域,主要受两个重要文件的影响,即中共中央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一度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近几年发展性教学评价又陷入了研究瓶颈。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整理与阅读,笔者做了如下归类。
(一)新时期对新评价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不断凸显,教学评价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发展性教学评价受到关注。1999年,四川省泸州市梓桐路小学两任校长及书记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的论文,指出了发展性评价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全新的评价模式,并宏观、系统的展开了对发展性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解释、评价操作、评价效果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3]随着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得到确立,学者们开始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展开探讨。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刘兰英就“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什么、发展性教学评价评什么、发展性教学评价怎么评、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应注意什么”4个问题展开了系统的分析。[4]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邱才训先后编写了4篇《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若干问题解答》,文章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如何正确认识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及怎样保障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等问题。这些研究宣传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为教学评价改革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介绍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发展性教学评价受到国内学者关注并确认了它的优越性和时代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也得到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周智慧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即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释[5];杨学良、蔡莉提出发展性教学评价实施应坚持3个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的理念、“促进教学不断改革”的理念;阐述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四大特点:多元性、整体性、过程性、反思性;提出了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三大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全面性原则。[6]这些理论探讨为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实践应用
2001年以后,国内掀起了一场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实践的热潮,发展性教学评价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各个课程教学。孙莉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从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上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进行了探讨[7];居加妹探讨了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步骤与过程[8];何钢,蔡健,汤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公选课评价现状,提出了构建高职公选课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策略建议。[9]但是笔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实践应用可操作性不强,可借鉴度不高,方法手段不够明确,依然停留在泛泛而谈层面。
(四)当前发展性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国内学者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介绍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设想,并初步付诸实践。周光明、樊晓平探讨了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的内容和标准等,指出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实质上包含着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等3个价值上的指向。[10]王晓丽设计了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详细讨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主体的确定、评价信息反馈、评价效果与分析等。[11]这些研究为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国内发展性教学评价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基本理念已经确立,内涵、原则以及评价体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如下局限性。
1.促进发展性教学评价制度、机制的研究缺乏;研究零散,没有连续性,缺乏完整、统一、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保障,没有标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不免流于形式。
2.与发展性教学评价相匹配的发展性教学体系研究缺乏。教学评价基于教学,又服务、指导教学,两者相互促进,共生互补。缺少发展性教学体系的研究,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只能是空洞的理论。
3.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不断深化,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依然深受传统教育评价的选拔和奖惩功能束缚,实践应用步履维艰。
4.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手段、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仍处于摸索阶段。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发展方向
要充分发挥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优势和功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国家重视,社会重视,学校重视,教师实践,学生配合,不能只靠某一个层面来开展。结合现阶段的研究状况,以及现代教育的技术环境,笔者认为,今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教育评价政策、环境导向;(2)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3)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与发展性教学体系的互动影响;(4)发展性教师评价;(5)多种发展性教学评价方式手段的综合运用与行动等。
参考文献:
[1]衣建龙,徐国江.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评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09-111.
[2]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82.
[3]刘川,王仕尧,张承德.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9(3):75-76.
[4]刘兰英.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内容与实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2006(2):86-90.
[5]周智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8):40-42.
[6]杨学良,蔡莉.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7):51-53.
[7]孙莉.论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1):104-105.
[8]居加妹.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2):44-45.
[9]何钢,蔡健,汤瑾.高职院校公选课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探索[J].学理论,2013(36):224-225.
[10]周光明,樊晓平.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体系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08(7):132-134.
[11]王晓丽.发展性教学评价系统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81-82.
[责任编辑 陈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