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学习动机上存在着多元性、矛盾性等特征,本文根据学习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当前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提出教师应采取教师用作业反馈激励学生、教师用专业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用语言影响学生、教师用耐心帮助学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大学教师;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理论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推动着学生学习进程的内部动力,伴随着不同的学习动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学习动机对学生起到了引发、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大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年龄层和心理阶段,每个人都呈现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背景、个性特征,这些都决定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内容以及持久程度的不同。根据不同的学习动机理论都可以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笔者根据自我效能理论,浅谈教师对学生动机的影响。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
(一)多元性
随着大学生的心理日渐成熟,知识量日趋丰富,人际交往日益扩大,信息量日益增加,反应在学习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动机。首先,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动机丰富多彩。由于大学生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背景、知识基础、个性特征、志向抱负等都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学习效果也不同,反应在学习动机上就体现了多样性。其次,大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受到许多动机的支配。据已有研究可以得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愿望;履行教师的安排;为今后自己更好的发展;对某学科有研究兴趣;希望出人头地;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个人的名誉、金钱和地位等等。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即使是一名大学生,他的学习过程也受到了不同动机的制约。最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隐蔽封闭特点。大学生较之以前都表现出不愿交流,在潜意识里的动机和表达出来的动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对找到真实的、主流的学习动机造成了困难。
(二)矛盾性
当代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观主流都是向上的,积极的,但是他们意识和心理、行为的脱节表现的仍然十分突出。反映在学习动机上,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这种矛盾斗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成为社会栋梁之才的政治信念不够坚定,所以导致重视个人智能培养,忽略品德素质陶冶;在德育、体育、智育的关、系处理上会出现摇摆不定的现状,以致于学习动机是矛盾和模糊的;成才论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但却对于道路的选择无从下手,盲目追求自身的自由发展,忽视了真才实学和全面能力的培养,以致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急功近利的追求个人利益。受到商品社会的影响,虽然知道社会主义学习的意义,但是往往偏重个人的利益。这种心态表现在学习动机上反应了矛盾的特点。
二、大学教师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影响个体对任务的选择、付出的努力程度及在困难条件下对活动的坚持性。在学习领域的自我效能感称为学习效能感,它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即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主观评估。大学生具有范畴思辨性、指导自主性、科学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特点,他们的思想、心理都接近成熟,会很理智地思考问题,具有辩证思维及不断追求科学探索的能力,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大都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启发、指导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机。以下是从自我效能理论中得出的对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几点启示:
(一)直接经验——教师用作业反馈激励学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学习成果(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教师对大学生的批评和表扬)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大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大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增强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课堂上,老师会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布置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更深入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输出。这种通过文字交流的形式,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大班教学,教师无法与学生面对面单独交流的遗憾。通过作业,老师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学习周期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但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表现是“交上作业,漠不关心”,因为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对作业进行反馈。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完成的作业无法收到相应的评价,便会对自身学习动机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老师能及时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给予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学生便会更加积极的在学科学习上进行思考。学习动机也会相应增强,因为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替代经验——教师用专业热情感染学生
优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 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教师人格品质的优劣,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认识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他们寄予积极的期待,耐心地指导、帮助他们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学生在安全、信任、接纳的教学环境中心情愉快、无防御的状态下学习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强烈的成就动机, 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因此, 教师自身人格品质的优化, 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调节、感召、激励和榜样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果。
(三)言语说服——教师用语言影响学生
教师应有意的在课堂上用语言向学生传达思想认识的上,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感学习动机。教育可以先从知识的个人价值入手,逐步引出其社会价值,并以社会价值支配、调节个人价值。要避免两种倾向:既不要无视学生个体的发展,给学生灌输大而空的思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的要求,追求极端的功利主义。帮助学生坚定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动机。
(四)情绪的唤起——教师用耐心帮助学生
教师努力创造班级良好的、轻松的、自由的学习氛围, 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氛围对人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当置身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就会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置身于这一环境中的每个人的责任,而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创造良好氛围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独立进取的学生,其上进心强,抱负远大,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好又能强化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所以,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独立进取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0)
[3]郭秀红. 大学新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4]杨明均. 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26)
[5]胡渊. 试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3)
作者简介:
李婉婷,女,北京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大学教师;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理论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推动着学生学习进程的内部动力,伴随着不同的学习动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学习动机对学生起到了引发、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大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年龄层和心理阶段,每个人都呈现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背景、个性特征,这些都决定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内容以及持久程度的不同。根据不同的学习动机理论都可以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笔者根据自我效能理论,浅谈教师对学生动机的影响。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
(一)多元性
随着大学生的心理日渐成熟,知识量日趋丰富,人际交往日益扩大,信息量日益增加,反应在学习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动机。首先,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动机丰富多彩。由于大学生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背景、知识基础、个性特征、志向抱负等都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学习效果也不同,反应在学习动机上就体现了多样性。其次,大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受到许多动机的支配。据已有研究可以得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愿望;履行教师的安排;为今后自己更好的发展;对某学科有研究兴趣;希望出人头地;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个人的名誉、金钱和地位等等。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即使是一名大学生,他的学习过程也受到了不同动机的制约。最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隐蔽封闭特点。大学生较之以前都表现出不愿交流,在潜意识里的动机和表达出来的动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对找到真实的、主流的学习动机造成了困难。
(二)矛盾性
当代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观主流都是向上的,积极的,但是他们意识和心理、行为的脱节表现的仍然十分突出。反映在学习动机上,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这种矛盾斗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成为社会栋梁之才的政治信念不够坚定,所以导致重视个人智能培养,忽略品德素质陶冶;在德育、体育、智育的关、系处理上会出现摇摆不定的现状,以致于学习动机是矛盾和模糊的;成才论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但却对于道路的选择无从下手,盲目追求自身的自由发展,忽视了真才实学和全面能力的培养,以致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急功近利的追求个人利益。受到商品社会的影响,虽然知道社会主义学习的意义,但是往往偏重个人的利益。这种心态表现在学习动机上反应了矛盾的特点。
二、大学教师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影响个体对任务的选择、付出的努力程度及在困难条件下对活动的坚持性。在学习领域的自我效能感称为学习效能感,它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即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主观评估。大学生具有范畴思辨性、指导自主性、科学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特点,他们的思想、心理都接近成熟,会很理智地思考问题,具有辩证思维及不断追求科学探索的能力,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大都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启发、指导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机。以下是从自我效能理论中得出的对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几点启示:
(一)直接经验——教师用作业反馈激励学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学习成果(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教师对大学生的批评和表扬)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大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大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增强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课堂上,老师会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布置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更深入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输出。这种通过文字交流的形式,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大班教学,教师无法与学生面对面单独交流的遗憾。通过作业,老师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学习周期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但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表现是“交上作业,漠不关心”,因为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对作业进行反馈。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完成的作业无法收到相应的评价,便会对自身学习动机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老师能及时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给予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学生便会更加积极的在学科学习上进行思考。学习动机也会相应增强,因为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替代经验——教师用专业热情感染学生
优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 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教师人格品质的优劣,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认识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他们寄予积极的期待,耐心地指导、帮助他们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学生在安全、信任、接纳的教学环境中心情愉快、无防御的状态下学习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强烈的成就动机, 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因此, 教师自身人格品质的优化, 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调节、感召、激励和榜样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果。
(三)言语说服——教师用语言影响学生
教师应有意的在课堂上用语言向学生传达思想认识的上,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感学习动机。教育可以先从知识的个人价值入手,逐步引出其社会价值,并以社会价值支配、调节个人价值。要避免两种倾向:既不要无视学生个体的发展,给学生灌输大而空的思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的要求,追求极端的功利主义。帮助学生坚定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动机。
(四)情绪的唤起——教师用耐心帮助学生
教师努力创造班级良好的、轻松的、自由的学习氛围, 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氛围对人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当置身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就会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置身于这一环境中的每个人的责任,而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创造良好氛围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独立进取的学生,其上进心强,抱负远大,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好又能强化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所以,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独立进取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0)
[3]郭秀红. 大学新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4]杨明均. 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26)
[5]胡渊. 试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3)
作者简介:
李婉婷,女,北京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