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做”数学的机会,进而达到学生“做数学”能力培养之目的。笔者现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创造和谐氛围,使学生乐“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眼神、甜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怀等,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应注意:1.当学生集中力集中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有自由的坐姿,不必要让学生正襟危坐,造成生理疲劳。2.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不举手就直接发言,这样能随时捕捉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3.当学生做错时,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样会激起学生做得更多更好的愿望。这样,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并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新知的性格特征。
二、巧妙设计质疑,使学生能“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创设富有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孕育而生。我在讲“简单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龙山村有棉田45公顷,棉田占耕地面积的3/5,耕地面积有多少公顷?读题和画完线段图后,我不直接告诉学生线段图所表示的题意,而选择这样设问:“看着线段图,谁能把这个图所表示的题意说出来,仔细观察,试试看你能说几种?”学生立即陷入思考之中,不一会儿小手都举了起来,除了书本上叙述的“已知耕地面积的3/5是45公顷,求耕地面积是多少?”外,学生又说出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是45公顷,求5份是多少公顷?”“单位‘1’里有(1÷3/5)个已耕地面积,也就有(1÷3/5)个45公顷”……这样设计,学生不仅凭图能“做”,而且激活了思维,也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在“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营造“问”的机会,使学生想“做”
善不善于提出问题,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尺度。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生“怎样问”上下工夫,努力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引发学生想“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好心理准备。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通过3:4=6:8=9:12一组等式的引导,学生总结出了“比的前项和后项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时我没有直接否定学生总结得不完整,而是让学生与课本对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学生纷纷举手,对“为什么要加‘都’字?”“为什么要‘零除外’?”提出了质疑。对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加上相同的数,比值大小是否也不变?此时我又诱导学生自己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试试看,谁能回答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于是,学生们又开始讨论交流验证,最后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这种勇于思考、敢于提出有独特见解的问题,其中就蕴含着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
四、提供猜想条件,使学生敢“做”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是科学发现的前奏。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发现。”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善于猜想,敢于猜想。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时,我出示了这样一组分数:1/2、1/3、2/5、5/6、2/7、7/10、8/15、9/20,并让学生把它们化成小数,并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自觉地把上面的分数分为两类:①1/2、2/5、7/10、9/20,②1/3、5/6、2/7、8/15,并个个大胆猜测: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与分子有关还是与分母有关?尽管学生的猜想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但首要的是学生敢猜。学生在验证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学会“观察—猜想—论证”的思考方法,并运用这样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培养学生“做数学”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具体情境激励学生“做数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更坚定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作者单位:河南罗山县竹竿镇中心学校)
一、创造和谐氛围,使学生乐“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眼神、甜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怀等,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应注意:1.当学生集中力集中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有自由的坐姿,不必要让学生正襟危坐,造成生理疲劳。2.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不举手就直接发言,这样能随时捕捉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3.当学生做错时,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样会激起学生做得更多更好的愿望。这样,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并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新知的性格特征。
二、巧妙设计质疑,使学生能“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创设富有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孕育而生。我在讲“简单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龙山村有棉田45公顷,棉田占耕地面积的3/5,耕地面积有多少公顷?读题和画完线段图后,我不直接告诉学生线段图所表示的题意,而选择这样设问:“看着线段图,谁能把这个图所表示的题意说出来,仔细观察,试试看你能说几种?”学生立即陷入思考之中,不一会儿小手都举了起来,除了书本上叙述的“已知耕地面积的3/5是45公顷,求耕地面积是多少?”外,学生又说出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是45公顷,求5份是多少公顷?”“单位‘1’里有(1÷3/5)个已耕地面积,也就有(1÷3/5)个45公顷”……这样设计,学生不仅凭图能“做”,而且激活了思维,也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在“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营造“问”的机会,使学生想“做”
善不善于提出问题,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尺度。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生“怎样问”上下工夫,努力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引发学生想“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好心理准备。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通过3:4=6:8=9:12一组等式的引导,学生总结出了“比的前项和后项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时我没有直接否定学生总结得不完整,而是让学生与课本对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学生纷纷举手,对“为什么要加‘都’字?”“为什么要‘零除外’?”提出了质疑。对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加上相同的数,比值大小是否也不变?此时我又诱导学生自己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试试看,谁能回答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于是,学生们又开始讨论交流验证,最后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这种勇于思考、敢于提出有独特见解的问题,其中就蕴含着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
四、提供猜想条件,使学生敢“做”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是科学发现的前奏。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发现。”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善于猜想,敢于猜想。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时,我出示了这样一组分数:1/2、1/3、2/5、5/6、2/7、7/10、8/15、9/20,并让学生把它们化成小数,并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自觉地把上面的分数分为两类:①1/2、2/5、7/10、9/20,②1/3、5/6、2/7、8/15,并个个大胆猜测: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与分子有关还是与分母有关?尽管学生的猜想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但首要的是学生敢猜。学生在验证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学会“观察—猜想—论证”的思考方法,并运用这样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培养学生“做数学”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具体情境激励学生“做数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更坚定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作者单位:河南罗山县竹竿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