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幸福的追逐者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的民族宗教是道教,日本的民族宗教是神道教,同时两国又是多教共存、多元崇拜。在道教、神道教和多教共存的深刻影响下,执着追求现世幸福成为中日两国百姓幸福观的共同特征。这种追求现世幸福的内蕴的外化形式,就是中国人梦想“福禄寿”三星高照,而日本人执着信仰“七福神”,但两者本质上都是想得到现世的利益和幸福。
  【关键词】 幸福观 福禄寿 七福神 现世幸福
  中日两国文化传统同宗同源,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对于幸福观的理解和对于人生幸福的追求,虽然有着形式上的不同,但基本理念是相通的,在本质内涵上有着共通性,就是都在本土流行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下,执着于追求现世的利益和幸福,而轻视来世之事。
  一、中国人追求“福禄寿”三星高照
  福、禄、寿是中国人的三大美好愿望:福寓意多子多福,禄寓意富裕高贵,寿寓意健康长寿。旧时,中国人创造出带来子孙繁荣的福星、高官厚禄的禄星、长命百岁的寿星“三吉星”并虔诚崇拜,创作出“三星高照图”寄托对福禄寿的美好愿望。
  福:寓意多子多福。福莫大于昌炽、祸莫大于无嗣是平民百姓的共同愿望。中国的家庭都盼望多子多福,子孙昌盛、家族繁荣是最大的荣誉和幸福。
  禄:寓意富裕高贵。孔子《论语·里仁篇》说过“富贵人之所欲也”,道出希望升官发财、追求功名利禄是中国人的一个美好愿望。
  寿:寓意健康长寿。长命百岁在中国被当作最美好的祝愿,中国人对长寿有着最热切的渴望。
  二、日本人信仰“七福神” 延续至今
  研究日本老百姓的幸福观可以从日本文化传统“七福神”信仰入手,自古至今很多日本人都相信七福神能够给人生带来现世幸福。所谓的七福神,是指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七个神灵,分别是惠比须、大黑天、毗沙门天、弁财天、布袋、寿老人、福禄寿七尊幸福之神。日本“七福神”信仰源于佛教“七难即灭、七福即生”学说,即虔诚地参拜七位福神,就会消除七种灾难,得到七种幸福。
  三、中日两国百姓传统幸福观内涵上有共通性
  如前所述,“福”“禄”“寿”所代表的幸福观历时3000多年,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国人的集体意愿中;另一方面,“七福神”信仰也在日本的室町時代后,完全融入日本人的人生。深入对照研究中日两国老百姓的幸福观,可以发现其实这两种幸福观具有实质上的相通之处,即都受到了在本土流行的宗教信仰的密切影响,而且其内在涵义都特别看重现世的幸福。即便从形式上看,日本人信奉的七尊幸福之神中,布袋、寿老人、福禄寿都源于对中国人影响巨大的道教。
  1、中日两国老百姓都特别看重现世的幸福
  “以人为本”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文化位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它历来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要积极涉世,不必去追求来世的所谓“拯救”。当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时,他的老师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说还没能侍奉好活人,怎能谈得上侍奉鬼神呢?当子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时,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还不知道生的道理,岂能知道死的道理呢?先哲的话可以解释为人的生存才是全部,如何生存下去、获得现世的幸福才是头等大事。
  与中国人一样,日本人也对现世的幸福倾注了极大的关心。日本先前的宗教祭祀活动都以现世利益为中心。而以井原西鹤、近松门右卫门、松尾芭蕉为代表的“町人文学”,或肯定商人的经营才干,或表现人的感官欲求,或将精神寄托于自然风光,都洋溢着一种追求现世幸福生活的主旨。可见,中日两国的百姓是现实主义、生活中心主义的,并不关心来世、死后的世界,而是对现实的幸福倾注了极大的关心。
  2、宗教信仰造就中日两国百姓看重现世的幸福观
  中国的本民族宗教是道教,日本的本民族宗教是神道教。都是一种注重实际看重现世幸福的宗教。中国老百姓的幸福观即求福、求禄、求寿的诉求源自于道教,日本老百姓追求“七福神”的价值取向也主要源自于神道教。同时,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中日两国都形成了多教共存的宗教观,进一步推动了两国人民追求现世的幸福。
  (1)道教对中国人幸福观的形成影响深远。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它以“生存”为中心,以现实生活中的延年益寿、健康富裕等现世幸福为基础,讲究自我修炼成仙、在仙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延续生命。鲁迅先生在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时,曾给予了道教极大的注意,发人深省地提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流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可见,道教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的价值倾向以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神道教对日本人幸福观的形成影响深远。日本固有的宗教是神道教。神道教从一开始就具有圣、俗模糊的特点:它崇拜“天地神祇八百万”,而又以崇拜象征太阳的“天照大神”为中心,故既有多神教的特点,又有一神教的特点。神道教的思想是现世主义的,看重的是现世的福祉。
  (3)多教共存的宗教观对两国人幸福观的形成影响深远。中日两国都缺乏发达的宗教思想和神学体系,人们没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并逐渐形成了多教共存、多元崇拜的奇异形态。多教共存又反过来促使老百姓更加坦率、直接地追求现世的幸福。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没有唯一的神灵,即便是知识分子,也能够做到同时信仰儒教、道教和佛教,不会引起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矛盾与混乱。日本也是一样,各宗教派别共存,分别拥有大量的信徒。由此可见,中日两国老百姓的宗教意识非常淡薄,他们从获得现世幸福的角度出发,希望得到更多神佛的庇护,这种追求现世利益和幸福的文化传统自古而今绵绵不绝。
  作者简介:王莹(1978—),女,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从事中日比较文化与日本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传统文化视野下中日两国世俗幸福观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SHC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TDD—LTE技术又被称为TD—LTE无线网络技术,对TD—LTE无线网络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介绍,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对TDD—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中的应用方式以及优化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地无线通信网络 TD—LTE技术  引 言  当前国内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一般采用WALN(無线局域网技术),但实际应用时很难适
期刊
201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10年)》指出,2010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607 985件,同比上升32.41%。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迅速上升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于当事人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接受行政处罚和被追究刑事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作进一步的认识。  一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名称变迁  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
期刊
【摘 要】 公路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公路病害的出现会大大阻碍交通的顺畅,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理路基路面病害成为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路基的病害类型,着重探讨了这几种病害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公路 路基 病害 治理措施  一、路基常见的病害  1、路基沉陷  1.1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路基沉落,另一种是地基的沉陷。  1.2 路基沉
期刊
【摘 要】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描述了员工在组织中自发产生的会对组织及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由于其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 企业 员工  现代企业间竞争激烈,其中以人才的竞争最为突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也最受重视的资源之一。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家们,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就是
期刊
【摘 要】 1922-1927的“非基督教”运动中,基督教一直是非基人士攻击的对象,基督教阵营也在论战中做出了相应的回击,指出攻击基督教一方的理论存在缺陷,本文尝试对基督教阵营一方的论点进行总结分析,梳理其脉络。  【关键词】 非基运动 基督教  一、非基运动的产生背景  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历史悠久,自唐代始, 一批批传教士抱着传道的热忱, 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就是一例,远道来华, 但发展缓
期刊
【摘 要】 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体,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微博所具备的传播迅捷、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平台平等互動以及弥散性的特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影响。微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风险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机遇,新形式,新视角。充分发挥微博所带来的的社会政治文化机遇,也将重新开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 微博 挑战 机遇 应用  微博作为主流社交软件,在内容维度
期刊
【摘 要】 语篇的连贯性在语篇分析中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词汇,句子两个方面分析一篇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文本的连贯性,一方面可以领略演讲者的演讲风范,另一方面可以检验连贯性分析对演讲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演讲 连贯性 演讲  一.引言  语篇是当代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都对语篇的特性进行了探索。语言学领域的语篇连贯性研究从功能语言学派出发,把连贯看成是语言现象,认
期刊
【摘 要】 民众的阅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明显的改变,互联网让民众拥有更多的阅读渠道,民众获取资讯更为便利。摄影类期刊在互联网时代也急需调整营销策略。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摄影期刊又有新的发展方向,以此时代发展为背景,下大力气发展互联网营销,对于期刊社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摄影类期刊要根据时代发展背景,在互联网时代更新营销策略,以此来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是不同时代人民的共同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所需要的美好生活则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和更加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民 美好生活  早在2012年11月15日,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
期刊
【摘 要】 苏联解体后,东欧剧变,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灭亡了,针对这种情况,作者阐明苏联解体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全部的灭亡,随之作者便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然后进一步为我们阐明什么是社会民主主义。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修正主义 阶级 社会化  该书一开始便阐述了社会主义最初的目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初目标,工业化的全面实现是一个必备条件,只有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