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击球的对抗性球类运动项目。技术复杂、战术多样,球速快、变化多,双方斗智、斗勇、相互制约,比赛时间长、消耗体能大。长期进行羽毛球运动教学训练不仅能使参与者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能使他们的心理品质得到有益的完善。
一、提高神经系统活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羽毛球教学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使练习者学习、掌握丰富多样的羽毛球技术动作,并能在竞赛对抗中熟练、灵活地运用。长期进行快速多变、随机应变的羽毛球技、战术练习,参与者必须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对方的意图进行揣摩,对瞬息万变的球路进行预测,对对方击来的球进行判断并迅速做出最佳决策和相应的回球反应。这种快速的、变化无常的预测、判断、决策过程的重复训练,对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非常有益,对缩短练习者的动作反应时,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也有促进作用。
二、发展羽毛球专项运动知觉
羽毛球技术不仅复杂,而且要求准确完成。对羽毛球运行和落点的控制主要依靠击球时手指、手腕操纵球拍与球接触时的精细用力,球拍接触球的位置、接触球的点、球拍与球保持的角度,挥摆前臂、甩腕压指的速度、方向等均山练习者手指、手腕的肌肉用力调控。长期进行羽毛球教学训练,参与者对手指、手腕肌肉用力差异性的感觉与支配将得到准确、精细的发展。
羽毛球练习者持拍击打羽毛球,球拍是其肢体的延伸。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练习者对羽毛球拍的质量、重量、长度、大小,拍弦绷紧程度、弹性、力度,握俩扭细、光滑度等会产生细微的分化感知。
羽毛球是由动物羽毛制成的,重量轻、飞行快。对其形状、重量、弹性和稳定性,以及运行速度、高度、弧度、落点等远行轨迹的感知,是在长期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室内温度、潮湿度以及风速、风向等对羽毛球的飞行有较大影响,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者对风的感知特别敏锐。另外,场地感、球网感、光线感等也是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者得到良好发展的专门化感知觉。
三、愉悦心情、调节情绪,形成良性的主导心境
作为大众键身的羽毛球活动既简便易行、老少皆宜,又变化多样,室内外均可开展,有较强的游戏性,因此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作为竞技运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竞争激烈、变化多、对抗性强、胜负难料,有很强的情绪体验性。在轻重、快慢、远近、高低、狠巧、飘转不同变化的羽毛球击打活动中,参与者内心充满了喜悦,击杀了一个好球或防接起对手一个绝杀,无不能使练习者精神振奋,产生自信、自我满足感和成功感。羽毛球运动具有情绪愉悦功能是得天独厚的,每一次参与羽毛球活动获得的快乐心情得到经常性的积累,有利于乐观的主导心境的形成和消极情绪的降低。
四、磨炼意志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参与者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进入羽毛球场地,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或竞赛,就要不停地起动、奔跑、跨步、转体、跳跃、挥拍击球。羽毛球场地不大,但单打、双打都对个体提出了持续、高强度活动的要求。球一发出,就不能停顿。一球一球、一局一局,大强度的、连续的速度耐力运动,使参与者体内代谢产物堆积,身体疲劳、肌肉酸疼,心率活动剧烈,有时每分钟心率达180次以上。练习者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忍受疲劳和酸痛,不怕困难,肯于吃苦,坚韧、顽强。因此,羽毛球运动是培养个体意志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培养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精神
羽毛球运动有学打、双打项目之分。单打项目能培养练习者独立作战的能力,双打项目可提高练习者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互默契的合作精神。双打配对练习中,要求同队两名队员始终保持前后场或左右场站位,发球或接发球后随球路的变化快速、协调地移动。两人的意识、思维和行动一定要统一。双打练习和比赛的击球速度快、下手狠、距离近,抢先进攻、平抽平打,拉开后场两底线的调动球和来回球的拍数也较多,球场情况更加复杂,要求练习者在长时间快速对攻中保持高度的注意集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反应、灵活处理来球,气势、斗志上还要压倒对手。
双打练习中,两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接受非常重要。2对2的竞争,每个人控制的场地缩小,对打的节奏、速度加快,难度加大,相互配合、协作与交流的机会增加。是埋怨还是鼓励,取决于两人对“一体化”的认可和与同伴“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态度。一人出现失误或疲劳时,另一人的鼓励和“弥补”行为,可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同伴一起奋战。因此,羽毛球双打练习有助于参与者互敬、互助、协作、配合精神的培养。
六、结论
羽毛球教学训练的心理促进功能可能还有许多,其锻炼价值的实现也因个人需要的满足而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上积极功能的实现,必须是在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依据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原理和羽毛球运动专项特点,科学地计划、组织和实施羽毛球的教学训练,才能够取得。积极效应的获取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拿起球拍到运动场上一打就自然而然实现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可能会对练习者的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可能诱发出错误的教学训练态度,造成过度的教学训练应激、比赛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心理、社会适应障碍等问题,导致练习者对羽毛球教学训练助兴趣和乐趣缺失,回避、中断教学训练。这一点应引起教师和教练员的注意。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体育与健康分院)
一、提高神经系统活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羽毛球教学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使练习者学习、掌握丰富多样的羽毛球技术动作,并能在竞赛对抗中熟练、灵活地运用。长期进行快速多变、随机应变的羽毛球技、战术练习,参与者必须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对方的意图进行揣摩,对瞬息万变的球路进行预测,对对方击来的球进行判断并迅速做出最佳决策和相应的回球反应。这种快速的、变化无常的预测、判断、决策过程的重复训练,对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非常有益,对缩短练习者的动作反应时,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也有促进作用。
二、发展羽毛球专项运动知觉
羽毛球技术不仅复杂,而且要求准确完成。对羽毛球运行和落点的控制主要依靠击球时手指、手腕操纵球拍与球接触时的精细用力,球拍接触球的位置、接触球的点、球拍与球保持的角度,挥摆前臂、甩腕压指的速度、方向等均山练习者手指、手腕的肌肉用力调控。长期进行羽毛球教学训练,参与者对手指、手腕肌肉用力差异性的感觉与支配将得到准确、精细的发展。
羽毛球练习者持拍击打羽毛球,球拍是其肢体的延伸。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练习者对羽毛球拍的质量、重量、长度、大小,拍弦绷紧程度、弹性、力度,握俩扭细、光滑度等会产生细微的分化感知。
羽毛球是由动物羽毛制成的,重量轻、飞行快。对其形状、重量、弹性和稳定性,以及运行速度、高度、弧度、落点等远行轨迹的感知,是在长期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室内温度、潮湿度以及风速、风向等对羽毛球的飞行有较大影响,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者对风的感知特别敏锐。另外,场地感、球网感、光线感等也是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者得到良好发展的专门化感知觉。
三、愉悦心情、调节情绪,形成良性的主导心境
作为大众键身的羽毛球活动既简便易行、老少皆宜,又变化多样,室内外均可开展,有较强的游戏性,因此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作为竞技运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竞争激烈、变化多、对抗性强、胜负难料,有很强的情绪体验性。在轻重、快慢、远近、高低、狠巧、飘转不同变化的羽毛球击打活动中,参与者内心充满了喜悦,击杀了一个好球或防接起对手一个绝杀,无不能使练习者精神振奋,产生自信、自我满足感和成功感。羽毛球运动具有情绪愉悦功能是得天独厚的,每一次参与羽毛球活动获得的快乐心情得到经常性的积累,有利于乐观的主导心境的形成和消极情绪的降低。
四、磨炼意志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参与者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进入羽毛球场地,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或竞赛,就要不停地起动、奔跑、跨步、转体、跳跃、挥拍击球。羽毛球场地不大,但单打、双打都对个体提出了持续、高强度活动的要求。球一发出,就不能停顿。一球一球、一局一局,大强度的、连续的速度耐力运动,使参与者体内代谢产物堆积,身体疲劳、肌肉酸疼,心率活动剧烈,有时每分钟心率达180次以上。练习者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忍受疲劳和酸痛,不怕困难,肯于吃苦,坚韧、顽强。因此,羽毛球运动是培养个体意志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培养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精神
羽毛球运动有学打、双打项目之分。单打项目能培养练习者独立作战的能力,双打项目可提高练习者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互默契的合作精神。双打配对练习中,要求同队两名队员始终保持前后场或左右场站位,发球或接发球后随球路的变化快速、协调地移动。两人的意识、思维和行动一定要统一。双打练习和比赛的击球速度快、下手狠、距离近,抢先进攻、平抽平打,拉开后场两底线的调动球和来回球的拍数也较多,球场情况更加复杂,要求练习者在长时间快速对攻中保持高度的注意集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反应、灵活处理来球,气势、斗志上还要压倒对手。
双打练习中,两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接受非常重要。2对2的竞争,每个人控制的场地缩小,对打的节奏、速度加快,难度加大,相互配合、协作与交流的机会增加。是埋怨还是鼓励,取决于两人对“一体化”的认可和与同伴“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态度。一人出现失误或疲劳时,另一人的鼓励和“弥补”行为,可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同伴一起奋战。因此,羽毛球双打练习有助于参与者互敬、互助、协作、配合精神的培养。
六、结论
羽毛球教学训练的心理促进功能可能还有许多,其锻炼价值的实现也因个人需要的满足而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上积极功能的实现,必须是在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依据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原理和羽毛球运动专项特点,科学地计划、组织和实施羽毛球的教学训练,才能够取得。积极效应的获取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拿起球拍到运动场上一打就自然而然实现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可能会对练习者的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可能诱发出错误的教学训练态度,造成过度的教学训练应激、比赛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心理、社会适应障碍等问题,导致练习者对羽毛球教学训练助兴趣和乐趣缺失,回避、中断教学训练。这一点应引起教师和教练员的注意。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体育与健康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