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文学理论》中有一个词语叫共鸣,它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性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遇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语文教师应该在读每一篇课文时都争取进入一个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以便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带领课堂走进文本。
研读教材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应该通过研读文本来实现与作者的倾心对话,产生共鸣。然而,不可否认,这一点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做到。
其一,课堂有时重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好似没有了活动这节课就是不完整的,于是,教师拿出了时间、精力去做。虽然活动确实是有益处的,但需注意发挥学生活动的实效性。
其二,在拓展延伸中,脱离了文本。不要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志。文本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不要追求形式,解读文本浅尝辄止,学生还未曾领略文本的内涵、精要所在,教师就大谈课外,阔论感受,这样的拓展延伸就成了为延伸而延伸的形式主义。
二
语文教师应在教材的研读和挖掘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之上再谈设计,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在这一点上余映潮老师就有独到之处,他对教材进行独特的挖掘,不仅深而且新,让人听后不禁感叹: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余教师长期积累、探索的结果。
一方面,余老师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然后给予总结出示。比如在讲授《老王》时,重点去分析老王给“我”送鸡蛋香油的事件,教师提问:这一部分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具有表现力?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教师同学都可能分析到“强笑”、“镶嵌”、“直僵僵”等,但是余老师更细腻地分析到了一个“嗯”字。分析之后还给了学生一个总结:五个“直”(三个“直僵僵”,两个“直着脚”)、三个表示赞叹的词语(多、好、大)、一个含有深深地情感的词语(抱歉),由此赏析词语的同時人物形象与情感自然渗透出来。
同样的,这种细腻地挖掘还出现在《卖油翁》的课堂。一上来,在处理文言词汇时,余老师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上聪明地采用了让学生找“一词多义”与“两词一义”的情况。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课中所有的文言词汇。接下来,在赏析课文时余老师非常巧妙地用“两”字串联:两次情态、两词写康肃、两词写卖油翁“不以为然”、康肃连问两句(突出其盛气凌人)、对卖油翁的两组描写(神态词、动作词)、明写(酌油沥之)与暗写(卖油翁“微颔”)两处明显照应、康肃“善射”以致“当世无双”的两个事件、两次“但手熟尔”。整节课的课文分析皆贯穿了一个字——两,这实在不能不让人赞叹设计之巧妙,一系列问题将文本的人物分析、情节赏析、主题都贯穿其中,深入、细腻地探讨了文章内涵。
第二个方面,余老师善于探索朗读,读得别出心裁。从朗读中,读出了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在讲授《行路难》时采用板块式教学,其中活动之一就是“诗歌吟读”。第一遍读,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节奏;第二遍需读出抑扬(如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第三遍教师范读;第四遍学生再次试着齐读;第五遍指导学生读出语气;第六遍,完整地读。这六遍下来后学生的朗读确实有很大的提高,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也在朗读中得以实现。
余教师的课堂,朗读还是贯穿整节课的线索,比如讲《行道树》时,就围绕朗读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认读——说说行道树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美读——编写微型《行道树》并背诵,以便进行一个积累;趣读——每位同学从课文中自选词语或者短语或者句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编写“一棵行道树”的微型演讲稿,并大胆进行演讲。这三个环节结束后学生就能很好理解课文内涵。
第三个方面,余老师研读课文还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入点与拓展点。课堂拓展深入是建立在文本之上的,与文本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最让人佩服的是,余老师挖掘的角度并不是教参中提示的,大都是源于自己的解读。
比如,在《行路难》的授课中,余教师适时地出示了“课堂微型讲座”,讲解用典、警句,这首诗也是一首因用典而情意深长的诗,几个警句学生也是当堂记忆,有了很深的印象。通过这次课堂,笔者学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授课方式,遇到相关知识可以以“课堂微型讲座”、“助读资料”这种形式呈现。
第四个方面,在教学设计上,余老师通过他独特的设计能够实现学生能力的当堂提高。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时,总是延伸到文本之外,阔谈感受、经历,而余教师却能有独特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力能在文本的范围之内当堂反馈提高。
在讲《行道树》时,余教师设计了两个环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是编写微型《行道树》,二是从课文中自选词语、短语、句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编写“一棵行道树”的微型演讲稿并当堂进行演讲。这样的教学当堂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于课文研读的积累外,余老师还善于研究与语文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学生做题方法、写作等。他曾经在区里进行了两次相关讲课,分别是《解说字词句段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淄博市“语言品析”重点题型答题指导》以及《叙事文结尾的议论(抒情)笔法训练》。这两次课上,他结合具体试题、原文进行讲解,将自己发现积累的知识总结给学生,学生有所获得益老教师的善于研究和分享。
总之,余老师的研读课本的能力是很深厚的、很独特的,这是他长期辛苦的积累的结果。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将精力放在课文的研读上,与作者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不要仅仅局限在教参、资料上,要自己潜心研究文本,有独特的理解,然后巧妙地传达出来,让学生接受并有所提高。
《文学理论》中有一个词语叫共鸣,它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性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遇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语文教师应该在读每一篇课文时都争取进入一个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以便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带领课堂走进文本。
研读教材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应该通过研读文本来实现与作者的倾心对话,产生共鸣。然而,不可否认,这一点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做到。
其一,课堂有时重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好似没有了活动这节课就是不完整的,于是,教师拿出了时间、精力去做。虽然活动确实是有益处的,但需注意发挥学生活动的实效性。
其二,在拓展延伸中,脱离了文本。不要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志。文本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不要追求形式,解读文本浅尝辄止,学生还未曾领略文本的内涵、精要所在,教师就大谈课外,阔论感受,这样的拓展延伸就成了为延伸而延伸的形式主义。
二
语文教师应在教材的研读和挖掘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之上再谈设计,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在这一点上余映潮老师就有独到之处,他对教材进行独特的挖掘,不仅深而且新,让人听后不禁感叹: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余教师长期积累、探索的结果。
一方面,余老师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然后给予总结出示。比如在讲授《老王》时,重点去分析老王给“我”送鸡蛋香油的事件,教师提问:这一部分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具有表现力?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教师同学都可能分析到“强笑”、“镶嵌”、“直僵僵”等,但是余老师更细腻地分析到了一个“嗯”字。分析之后还给了学生一个总结:五个“直”(三个“直僵僵”,两个“直着脚”)、三个表示赞叹的词语(多、好、大)、一个含有深深地情感的词语(抱歉),由此赏析词语的同時人物形象与情感自然渗透出来。
同样的,这种细腻地挖掘还出现在《卖油翁》的课堂。一上来,在处理文言词汇时,余老师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上聪明地采用了让学生找“一词多义”与“两词一义”的情况。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课中所有的文言词汇。接下来,在赏析课文时余老师非常巧妙地用“两”字串联:两次情态、两词写康肃、两词写卖油翁“不以为然”、康肃连问两句(突出其盛气凌人)、对卖油翁的两组描写(神态词、动作词)、明写(酌油沥之)与暗写(卖油翁“微颔”)两处明显照应、康肃“善射”以致“当世无双”的两个事件、两次“但手熟尔”。整节课的课文分析皆贯穿了一个字——两,这实在不能不让人赞叹设计之巧妙,一系列问题将文本的人物分析、情节赏析、主题都贯穿其中,深入、细腻地探讨了文章内涵。
第二个方面,余老师善于探索朗读,读得别出心裁。从朗读中,读出了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在讲授《行路难》时采用板块式教学,其中活动之一就是“诗歌吟读”。第一遍读,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节奏;第二遍需读出抑扬(如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第三遍教师范读;第四遍学生再次试着齐读;第五遍指导学生读出语气;第六遍,完整地读。这六遍下来后学生的朗读确实有很大的提高,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也在朗读中得以实现。
余教师的课堂,朗读还是贯穿整节课的线索,比如讲《行道树》时,就围绕朗读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认读——说说行道树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美读——编写微型《行道树》并背诵,以便进行一个积累;趣读——每位同学从课文中自选词语或者短语或者句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编写“一棵行道树”的微型演讲稿,并大胆进行演讲。这三个环节结束后学生就能很好理解课文内涵。
第三个方面,余老师研读课文还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入点与拓展点。课堂拓展深入是建立在文本之上的,与文本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最让人佩服的是,余老师挖掘的角度并不是教参中提示的,大都是源于自己的解读。
比如,在《行路难》的授课中,余教师适时地出示了“课堂微型讲座”,讲解用典、警句,这首诗也是一首因用典而情意深长的诗,几个警句学生也是当堂记忆,有了很深的印象。通过这次课堂,笔者学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授课方式,遇到相关知识可以以“课堂微型讲座”、“助读资料”这种形式呈现。
第四个方面,在教学设计上,余老师通过他独特的设计能够实现学生能力的当堂提高。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时,总是延伸到文本之外,阔谈感受、经历,而余教师却能有独特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力能在文本的范围之内当堂反馈提高。
在讲《行道树》时,余教师设计了两个环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是编写微型《行道树》,二是从课文中自选词语、短语、句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编写“一棵行道树”的微型演讲稿并当堂进行演讲。这样的教学当堂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于课文研读的积累外,余老师还善于研究与语文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学生做题方法、写作等。他曾经在区里进行了两次相关讲课,分别是《解说字词句段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淄博市“语言品析”重点题型答题指导》以及《叙事文结尾的议论(抒情)笔法训练》。这两次课上,他结合具体试题、原文进行讲解,将自己发现积累的知识总结给学生,学生有所获得益老教师的善于研究和分享。
总之,余老师的研读课本的能力是很深厚的、很独特的,这是他长期辛苦的积累的结果。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将精力放在课文的研读上,与作者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不要仅仅局限在教参、资料上,要自己潜心研究文本,有独特的理解,然后巧妙地传达出来,让学生接受并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