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霍布森选择效应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o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笔者参加了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一共听了七位参赛老师的课,感觉受益匪浅。在这场以“The student who asked questions”为题的阅读课课堂设计的活动中,所有教师均使尽浑身解数,让大家享受了一道道别具风味的教学大餐。笔者明显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理念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教学环境的宽松,民主。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生机焕发。但是,整个过程听下来,教师的课堂提问引起了筆者的思考。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总会提出许多问题,原因之一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实现对学生话语的控制。但当注意到其中有位老师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里,学生回答“yes”的次数就达到了18 次之多,接下来,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还是局限于“yes”时,笔者想到了心理学上的霍布森选择效应。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却只允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这个条件使顾客实际上不能挑选。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被称为“霍布森选择效应”。这实质上只是一个形式主义的选择。心理学家指出,如果谁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艺术。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和提问的对象结合起来。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地做出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回答不上来,容易失去信心。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提问“Do you…”“Is there…”这类简单机械的问题,学生回答无非是“Yes”或“No”,课堂气氛好像很热烈,其实是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好的作用。英语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不要让学生感到提出的问题乏而无味。好的问题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能巧妙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开启学生思考的门户。本次大赛中两位教师采用了创新式、启发式的提问,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设计有交际意义的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A教师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教材,有意识地设计出有实际意义的问题。A老师首先告诉学生自己有很多nicknames,由此引出文章的题目“The student who asked questions”,指出这是科学家袁隆平的nickname,就此提问学生:“Who is the student who likes asking questions in our class? What can you benefit from asking questions?”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并且答案没有正误之分,学生回答很积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这样才能达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达到师生之间的交流。
  2.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
  在提倡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情境下,B教师设计了学生同伴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问题呈现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层理解阶段,即课文的事实性整体理解的发展阶段。在讲述第二部分袁隆平研发新型水稻过程中时,B老师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同学们被要求按照时间段(in college,as a young teacher,in 1966,in 1970)找出关键句后,各小组需将上述句子连成一段话,“向一位美国朋友介绍袁隆平研发新型水稻的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段落是由有着相对独立意义的一组句子组成的,不能简单地将句子排列出来,请在必要的地方加上连词,将过渡词,词汇手段和语法结合起来。互动后,有的小组得出需要加上连接词First, next,and then, finally连句成段的结论,有的小组指出要加上主题句,这样学生已学的知识在小组探究中得到了实际运用和拓展。
  据调查,提问在英语课堂的交互活动中占20%~40%。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创新、启发性课堂提问有四个特点:课堂提问一般都是开放性问题、发散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思维机制进行回答,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答复,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问题能够引发活跃的课堂对话;课堂问题照顾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理解力,能够运用学生的语言,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氛围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课堂问题通过组织学生推论、概括、解释给学生提供机会加深其对材料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问与不问,问得妥当与否、采取什么方式,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出示各类问题时,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其实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课堂提问中允许有一定的模糊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大的选择和判断余地,还可以激发创新的兴趣。毫无疑问,教师如果都像霍布森贩马那样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判断余地,学生将来便不会有足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新课改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促进探究学习的有效进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对于接受学习来说,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的。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
期刊
摘 要:根据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理论,本文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进行了对比,揭示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造成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理解和尊重才能使不同文化间交往从矛盾冲突走向和谐统一。  关键词:异质文化;价值观;冲突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反映“边缘文化”的美国华裔文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一经发表就
期刊
一  一个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在业务方面不仅应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应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这就需要熟悉教育理论,并能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英语教学法”(以下简称“教学法”)课程的目的任务就是使学生了解英语教学的理论、方式和方法。通过教育实习的初步实践,培养学生从事教学的能力。然而,要把教学法的知识变为自己的教学技能而运用自如,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因此,不能奢望经过一次教学法的学习,一位初出茅
期刊
摘 要: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懂得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有差异的,他们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教育要对症下药。  关键词:对症下药;教育个案;分析报告    一、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王熙(化名),是本校二年級学生。他学习目的不明确,良好的行为习惯未养成,上课时开小差、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不愿意完成,成绩很差。平时调皮捣蛋,做事懒散,时常和同学发生矛盾,家长的批评根本听不见
期刊
摘 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中注重细节、师生互动,采用“小步快走”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出职校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高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细节;互动;小步快走    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数学课堂是由许多个教学细节共同组成的。授课过程中若不能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细节,忽视对最细微的环节处理,会导致学生知
期刊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享受”提问的权利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学中,有疑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的意识。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和諧师生关系,诱发学生积极质疑的内在动机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思想火花的引燃者。对个性鲜明、总爱问问题的学生多一些包容。当他们提问的内容和时机不合
期刊
摘 要: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实现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此为论点阐述了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要实现发展必须以此为核心进行建设和管理。图书馆工作任务要靠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去完成,工作人员能力高低决定了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决定着图书馆向读者服务的效果,影响着图书馆的服
期刊
摘 要:很多老师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鉴于很难对文本内容和词汇学习同时做理性的分析,在处理阅读中的词汇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两种弊端,一种弊端是课堂只就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问答活动,不关注文本词汇和语言,导致课堂活动有时脱离文本。另一种弊端是在分析内容过程中暂时脱离文本进行词汇讲解和操练,隔断了学生文本解读的连贯思维。如何处理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及其文化背景的渗透和词汇学习之间的关系是
期刊
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生源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
期刊
一  《文学理论》中有一个词语叫共鸣,它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性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遇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语文教师应该在读每一篇课文时都争取进入一个文学接受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