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首先在《科学素养:它在美国学校中的意义》一文中提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他认为科学教育的广义目的是培养一个启蒙的市民,能够使用科学资源去产生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 ,可见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与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密切相关。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国家未来的综合国力的潜在能量。
我校在科学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逐步形成学校独特的科学教育理念,提炼出抓实科学课题研究,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营造科学教育氛围的建设现代校园文化的策略。
一、 创新型多形式科学教师培养策略
1.深化科学专业知识学习
根据《中国教育报》“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不容乐观。很多教师是兼任的,他们普遍觉得科学课不好上。针对这一现状,我校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全国科学教学的观摩学习,共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师培训几十余次,只要有学习机会,学校就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我校的吴洪明老师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积极探索教育理论,研讨教育策略,在2008年10月被市教研室吸收为淮安市小学科学工作室成员,同年12月又被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吸收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学科特约研究员。在2009年8月9日还应聘为淮安市小学科学教研组长培训班讲课老师,在科学教育专业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2.鼓励科学教师学历进修
21 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终身学习成为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学历进修可以使教师大密度、高强度地汲取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学校引导全体教师制定进修计划,提升学历层次,增强专业素养,周如峰老师已于2009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
3.健全科学教师教研制度
学校规定,每周二为科学学科教研活动时间,每一位任教科学的教师在会前整理自己下一周要教学的内容,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借助教研活动来消化、深化课堂教学、科学课程标准。我校的科学教研活动兼具科学性与实效性,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丰美的土壤。
4. 激励科学教师个人发展
在注重教师群体发展的同时,学校引导、鼓励科学教师努力形成自己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追求每位教师个体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充分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潜能,力争打出品牌。学校认真分析每个科学教师的长处和特点,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二、 课题研究引领科学教师专业成长
要真正将教育理念校本化,还应该注重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在每一学期,学校都指导科学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教学问题入手,研究自己需要的课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人都确立了自我研究的重点方向。
1.目前,我校的省级课题《小学科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结题,2009年9月《小学科学“做中学”实验教学的案例研究》课题被批准为省立项课题,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科学教师都积极做到及时推广、运用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科学教育。
2.为了将教学经验与新课程教育理念有机结合,更好的与同行教师交流,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要求每个专职科学教师每学期至少写1篇论文或教学案例,青年教师可写自己的教学亮点或实践反思。2008年吴洪明老师撰写的“重视科学教学培养科学素养”一文刊登在省级刊物《科学大众》2008年第8期上,2009年撰写的“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文刊登在省级刊物《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08期上。另外,学校还有多篇科学教育论文在省、市比赛中获奖。
三、 建设现代校园营造科学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 要想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就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巨大教育力量。
1.建设科学学科文化基地
校园内的一树一叶一草都是熏染、陶冶学生学识、品德的良师。我校将遍布校园的长廊、墙面,布置成科技知识长廊,对全校师生进行科普教育,使学生了解一些高科技技术成果,开阔学生的科普视野,激励学生树立科学志向。
学校对于学科文化特色非常重视,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基地。科学学科的特色在我校校园特色中彰显得淋漓尽致。首先,学校在校园绿化的过程中,栽种了大量的珍稀树种,并将这些树木的旁边竖起展示牌,使师生了解它们的科目、习性。学校还在学校五大水池种有睡莲、荷花的基础上,进一步增添观赏鱼类的养殖,形成生态校园建设。同时积极组织学生结合科学学科文化基地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如组织中低年级学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高年级学生开展关于动植物和环境等方面的小课题研究实验等。
2.完善科技活动专用场地
近年,学校将一栋教学楼辟为科技楼,确保有开展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用教室。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今年淮阴实小将征地扩建,进一步增加科学教育活动、实验室,满足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并添置四驱车、机器人等设施,为热爱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更稳定的活动场所。
3.搭建网络科学交流平台
学校发动科学教师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育网站和论坛的学习,积极鼓励科学教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上传,阅读全国各地教师的经验总结,参与网络研修,在网络中汲取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在交流学习中促进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提高。鼓励科学教师积极开通科学教师成长博客,撰写教育日志,促动教师在积累中成长。
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抓实科学课题研究,营造出科学教育的氛围,是我校建设现代校园文化的出发点与根本抓手。今后,我校还要在原有科学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进一步推进硬件投入,打造教研团队和学术阵地,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我校富有个性特色的现代科技校园。
(作者: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校长)
我校在科学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逐步形成学校独特的科学教育理念,提炼出抓实科学课题研究,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营造科学教育氛围的建设现代校园文化的策略。
一、 创新型多形式科学教师培养策略
1.深化科学专业知识学习
根据《中国教育报》“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不容乐观。很多教师是兼任的,他们普遍觉得科学课不好上。针对这一现状,我校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全国科学教学的观摩学习,共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师培训几十余次,只要有学习机会,学校就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我校的吴洪明老师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积极探索教育理论,研讨教育策略,在2008年10月被市教研室吸收为淮安市小学科学工作室成员,同年12月又被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吸收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学科特约研究员。在2009年8月9日还应聘为淮安市小学科学教研组长培训班讲课老师,在科学教育专业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2.鼓励科学教师学历进修
21 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终身学习成为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学历进修可以使教师大密度、高强度地汲取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学校引导全体教师制定进修计划,提升学历层次,增强专业素养,周如峰老师已于2009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
3.健全科学教师教研制度
学校规定,每周二为科学学科教研活动时间,每一位任教科学的教师在会前整理自己下一周要教学的内容,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借助教研活动来消化、深化课堂教学、科学课程标准。我校的科学教研活动兼具科学性与实效性,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丰美的土壤。
4. 激励科学教师个人发展
在注重教师群体发展的同时,学校引导、鼓励科学教师努力形成自己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追求每位教师个体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充分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潜能,力争打出品牌。学校认真分析每个科学教师的长处和特点,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二、 课题研究引领科学教师专业成长
要真正将教育理念校本化,还应该注重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在每一学期,学校都指导科学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教学问题入手,研究自己需要的课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人都确立了自我研究的重点方向。
1.目前,我校的省级课题《小学科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结题,2009年9月《小学科学“做中学”实验教学的案例研究》课题被批准为省立项课题,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科学教师都积极做到及时推广、运用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科学教育。
2.为了将教学经验与新课程教育理念有机结合,更好的与同行教师交流,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要求每个专职科学教师每学期至少写1篇论文或教学案例,青年教师可写自己的教学亮点或实践反思。2008年吴洪明老师撰写的“重视科学教学培养科学素养”一文刊登在省级刊物《科学大众》2008年第8期上,2009年撰写的“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文刊登在省级刊物《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08期上。另外,学校还有多篇科学教育论文在省、市比赛中获奖。
三、 建设现代校园营造科学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 要想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就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巨大教育力量。
1.建设科学学科文化基地
校园内的一树一叶一草都是熏染、陶冶学生学识、品德的良师。我校将遍布校园的长廊、墙面,布置成科技知识长廊,对全校师生进行科普教育,使学生了解一些高科技技术成果,开阔学生的科普视野,激励学生树立科学志向。
学校对于学科文化特色非常重视,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基地。科学学科的特色在我校校园特色中彰显得淋漓尽致。首先,学校在校园绿化的过程中,栽种了大量的珍稀树种,并将这些树木的旁边竖起展示牌,使师生了解它们的科目、习性。学校还在学校五大水池种有睡莲、荷花的基础上,进一步增添观赏鱼类的养殖,形成生态校园建设。同时积极组织学生结合科学学科文化基地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如组织中低年级学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高年级学生开展关于动植物和环境等方面的小课题研究实验等。
2.完善科技活动专用场地
近年,学校将一栋教学楼辟为科技楼,确保有开展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用教室。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今年淮阴实小将征地扩建,进一步增加科学教育活动、实验室,满足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并添置四驱车、机器人等设施,为热爱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更稳定的活动场所。
3.搭建网络科学交流平台
学校发动科学教师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育网站和论坛的学习,积极鼓励科学教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上传,阅读全国各地教师的经验总结,参与网络研修,在网络中汲取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在交流学习中促进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提高。鼓励科学教师积极开通科学教师成长博客,撰写教育日志,促动教师在积累中成长。
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抓实科学课题研究,营造出科学教育的氛围,是我校建设现代校园文化的出发点与根本抓手。今后,我校还要在原有科学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进一步推进硬件投入,打造教研团队和学术阵地,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我校富有个性特色的现代科技校园。
(作者: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