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21日,國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國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中國成立60年以来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國际合作的成就。
对外援助是中國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中國同发展中國家友好关系、发挥中國负责任大國作用的重要方式,是促进中國和平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中國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國际义务。充分彰显了中國一贯坚持的“达则兼济天下”积极承担國际责任的大國风采。
中國援外成效显著
中國的援外事业,已经走过一个甲子,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自身國情,独树一帜地开创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援外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力所能及、重信守诺;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白皮书指出,中國对外援助自2004年起每年递增将近30%,而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其中,无偿成套项目援助占40%左右,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國建设医院、学校、低造价住房等中小型社会福利性项目。剩下的资金则用于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向76个國家提供了优惠贷款,优惠贷款的61%用于帮助发展中國家建设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8.9%用于支持石油、矿产等能源和资源开发。经常性接受中國援助的发展中國家有123个,其中非洲近一半达到51个,亚洲30个。发展中世界的许多角落都可以明显看到中國不断加快的对外援助步伐。如在非洲修建公路和铁路,在叙利亚修建纺织厂,在秘鲁修建水泥厂,和在孟加拉國修建桥梁等。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这60年来,中國援外工作成效显著,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國家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增进了与广大发展中國家的友好关系。三是深化了与广大发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四是提升了中國的國际地位和树立了良好的國际形象。中國真心实意帮助受援國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推动落实联合國千年发展目标,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國家和國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提高了中國的國际地位和影响力,彰显了负责任大國的國际形象。
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在4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0年来,中國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其他发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加深了中國与广大发展中國家的友好关系,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60年里,中國通过援建项目、减免债务、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一般物资、加强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受援國建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生状况、促进社会进步,成果丰硕,举世见证,受到广大发展中國家的尊重和信赖。
中國援建的工农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及提供的适用技术,有力地增强了受援國自主发展能力;援建的学校、医院、饮水设施、体育馆等民生工程,丰富和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为发展中國家培训了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受援國积累了珍贵的人力资源;派遣的医护人员,治愈了数以亿计的患者,中國白衣天使得到了受援國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中國的真诚援助,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发展中大國的担当。
未来援外战略方向:助力“走出去”
相关权威人士表示,未来中國对外援助的战略选择,是统筹國内國际,为“走出去”铺路搭桥。鼓励和支持中國企业在受援國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带动更多品牌产品、标准规范、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走出去”。在具体操作上,可结合增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推进我國与周边國家通道建设。继续向受援國扩大市场开放,通过减免关税等多种途径,鼓励其增加对我國出口。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國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环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凸显,國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趋严重,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國际援助格局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國对外援助的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白皮书说,“作为國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國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南南合作,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外援助投入,与世界各國一道,推动实现联合國千年发展目标。”
针对如何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國对外援助工作,有关专家表示,“未来要增加对外援助资金,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创新对外援助方式,把对外援助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对外援助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对外援助增强受援國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中國同发展中國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第一,合理配置对外援助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专家表示,“对外援助,资金是关键,但如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却大有讲究。未来中國的对外援助要适应中國对外战略需要和财力增长,增加支出,但更加重要的是要合理地配置对外援助资金。具体而言就是要科学调整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的结构和比例。例如,中國的对外援助,重点在周边國家和非洲國家,兼顾其他地区和國家,适当向最不发达國家、重债穷國和战略上、外交上有特殊需要的发展中國家倾斜。因此,新增对外援助资金将以无偿援助为主,主要用于实现联合國千年发展目标任务重、偿债能力弱的最不发达國家以及经济效益较低的领域。”
“在援助资金的具体使用上,也强调要突出重点,优化对外援助项目。其中,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要主要用于援建民事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等项目,提供一般物资、进行紧急救援和能力建设等。优惠贷款主要用于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型项目、资源能源开发项目。而在具备偿还能力的受援國,可与该國资金相结合,适当考虑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要适度从紧安排标志性项目。”
第二,创新对外援助方式,从“经贸大战略”到“走出去”。1995年是中國对外援助框架全面改革的转折点,其目标是根据时任外经贸部部长吴仪提出的“经贸大战略”,把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國际经济合作结合起来,运用國内外资金、资源和市场来促进中國的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國需要追求对外援助形式的多样化,同时兼顾受援國和中國双方的利益。此后,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成为中國对外援助的主要形式,合资合作项目开始受到更大的重视和鼓励。在援助方式方面,除了提供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外,还积极推行政府贴息优惠贷款方式。以上述援助方式为依托,实现援助多渠道化,如经济技术援助、免除到期债务、维和行动、项目援助,人员培训、人道救援,派遣医疗队、提供奖学金,等等。在援外项目上,通过招投标方式,使企业、公司和科研院所等更多的法人单位与國外企业直接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参与援助的主体和对外援助资金来源多元化。
商务部贸研院发展援助研究部主任薛宏说,对受援國而言,中國不仅是一个援助资金提供者、发展项目建设者,还应是发展技术知识和经验的提供者和传播者。中國政府先后宣布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外援助举措,并提出了对外援助的“五大举措”和“八项政策措施”。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受援國和中國的比较优势,支持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积极推动受援國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关注援助效果的可持续性和受援國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國未来的对外援助工作,有关专家认为,应该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國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既照顾对方利益,又带动中國企业“走出去”,促进与其他发展中國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对外援助是中國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中國同发展中國家友好关系、发挥中國负责任大國作用的重要方式,是促进中國和平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中國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國际义务。充分彰显了中國一贯坚持的“达则兼济天下”积极承担國际责任的大國风采。
中國援外成效显著
中國的援外事业,已经走过一个甲子,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自身國情,独树一帜地开创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援外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力所能及、重信守诺;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白皮书指出,中國对外援助自2004年起每年递增将近30%,而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其中,无偿成套项目援助占40%左右,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國建设医院、学校、低造价住房等中小型社会福利性项目。剩下的资金则用于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向76个國家提供了优惠贷款,优惠贷款的61%用于帮助发展中國家建设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8.9%用于支持石油、矿产等能源和资源开发。经常性接受中國援助的发展中國家有123个,其中非洲近一半达到51个,亚洲30个。发展中世界的许多角落都可以明显看到中國不断加快的对外援助步伐。如在非洲修建公路和铁路,在叙利亚修建纺织厂,在秘鲁修建水泥厂,和在孟加拉國修建桥梁等。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这60年来,中國援外工作成效显著,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國家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增进了与广大发展中國家的友好关系。三是深化了与广大发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四是提升了中國的國际地位和树立了良好的國际形象。中國真心实意帮助受援國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推动落实联合國千年发展目标,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國家和國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提高了中國的國际地位和影响力,彰显了负责任大國的國际形象。
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在4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0年来,中國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其他发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加深了中國与广大发展中國家的友好关系,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60年里,中國通过援建项目、减免债务、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一般物资、加强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受援國建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生状况、促进社会进步,成果丰硕,举世见证,受到广大发展中國家的尊重和信赖。
中國援建的工农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及提供的适用技术,有力地增强了受援國自主发展能力;援建的学校、医院、饮水设施、体育馆等民生工程,丰富和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为发展中國家培训了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受援國积累了珍贵的人力资源;派遣的医护人员,治愈了数以亿计的患者,中國白衣天使得到了受援國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中國的真诚援助,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发展中大國的担当。
未来援外战略方向:助力“走出去”
相关权威人士表示,未来中國对外援助的战略选择,是统筹國内國际,为“走出去”铺路搭桥。鼓励和支持中國企业在受援國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带动更多品牌产品、标准规范、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走出去”。在具体操作上,可结合增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推进我國与周边國家通道建设。继续向受援國扩大市场开放,通过减免关税等多种途径,鼓励其增加对我國出口。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國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环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凸显,國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趋严重,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國际援助格局正发生显著变化,中國对外援助的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白皮书说,“作为國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國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南南合作,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外援助投入,与世界各國一道,推动实现联合國千年发展目标。”
针对如何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國对外援助工作,有关专家表示,“未来要增加对外援助资金,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创新对外援助方式,把对外援助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对外援助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对外援助增强受援國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中國同发展中國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第一,合理配置对外援助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专家表示,“对外援助,资金是关键,但如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却大有讲究。未来中國的对外援助要适应中國对外战略需要和财力增长,增加支出,但更加重要的是要合理地配置对外援助资金。具体而言就是要科学调整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的结构和比例。例如,中國的对外援助,重点在周边國家和非洲國家,兼顾其他地区和國家,适当向最不发达國家、重债穷國和战略上、外交上有特殊需要的发展中國家倾斜。因此,新增对外援助资金将以无偿援助为主,主要用于实现联合國千年发展目标任务重、偿债能力弱的最不发达國家以及经济效益较低的领域。”
“在援助资金的具体使用上,也强调要突出重点,优化对外援助项目。其中,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要主要用于援建民事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等项目,提供一般物资、进行紧急救援和能力建设等。优惠贷款主要用于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型项目、资源能源开发项目。而在具备偿还能力的受援國,可与该國资金相结合,适当考虑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要适度从紧安排标志性项目。”
第二,创新对外援助方式,从“经贸大战略”到“走出去”。1995年是中國对外援助框架全面改革的转折点,其目标是根据时任外经贸部部长吴仪提出的“经贸大战略”,把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國际经济合作结合起来,运用國内外资金、资源和市场来促进中國的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國需要追求对外援助形式的多样化,同时兼顾受援國和中國双方的利益。此后,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成为中國对外援助的主要形式,合资合作项目开始受到更大的重视和鼓励。在援助方式方面,除了提供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外,还积极推行政府贴息优惠贷款方式。以上述援助方式为依托,实现援助多渠道化,如经济技术援助、免除到期债务、维和行动、项目援助,人员培训、人道救援,派遣医疗队、提供奖学金,等等。在援外项目上,通过招投标方式,使企业、公司和科研院所等更多的法人单位与國外企业直接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参与援助的主体和对外援助资金来源多元化。
商务部贸研院发展援助研究部主任薛宏说,对受援國而言,中國不仅是一个援助资金提供者、发展项目建设者,还应是发展技术知识和经验的提供者和传播者。中國政府先后宣布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外援助举措,并提出了对外援助的“五大举措”和“八项政策措施”。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受援國和中國的比较优势,支持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积极推动受援國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关注援助效果的可持续性和受援國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國未来的对外援助工作,有关专家认为,应该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國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既照顾对方利益,又带动中國企业“走出去”,促进与其他发展中國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