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地初中部使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从1991年始至已有18年历史,在这18年中历经了若干次的改革。纵观这18年来的语文教材变化,我们认为语文教材内容的选用和编排的形式,都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呈现倒退的趋势。
一、去掉了许多优秀的名家作品,增添了不少非名家的、外国的作品
此时我们手里有三本当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三个版本(1991年的,2000年的,2006年的)。我们认为1991年的教材中的篇目比较优秀,如:魏巍的《我的老师》,阿累的《一面》,唐弢的《周志的信任》,张洁的《挖荠菜》,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新凤霞的《傻二哥》,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周立波的《分马》,杨朔的《荔枝蜜》,老舍的《小麻雀》,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等等;在2000年的同年级同学期教材中,我们认为优秀的篇目几乎没有了,新加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狄更斯的《勇气》,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刘鹗的,《绝唱》,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等作品;在2006年的同年级同学期教材中,2000年版的上述文章又几乎被全部淘汰,新增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杨振宁的《邓稼先》,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丰子恺的《竹影》,冰心的《观舞记》,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等作品。
从作品选编的走势看,有下列特点:
1、著名作家的作品在减少,非著名作家的作品在增加。
2、外国作品所占的比例在增加。
二、所选作品的理解难度在增大
我们认为作为语文教材的选编文章,它应该具有作为教科书文章的基本功能,即老师喜欢教它,学生喜欢学它,如果教师在离开教参教案的讲解之后对它无所适从,学生只是上课时在老师的逼迫下才不得已对它读一读,我们认为这种文章是达不到语文教学目的的。曾记得我们在上第一种版本,范读那些文章的时候,整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动情处不少学生眼含泪花,陶醉在作者制造的艺术氛围中。许多学生都热爱作文,他们也有不少感人的作品;而教2000年及以后的教材的感受是: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范读完,居然有做小动作的学生,看不到以往读1991年教材的那种眼含泪花,忘乎所以的美好景象了。对外国作品,学生们呈厌恶之状,可能是与本国语言和本国生活有距离的原因吧。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们对写作的热情也在减退,以往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作文大赛,报名者可达400人之众,学校不得不因参赛人多而把其它的课让出来,而现在却报名人数寥寥,要老师三番五次去动员。是不是因为教材改变的原因,有待于公众的认识和评判。
再说老师吧,现在我们是越来越离不开教参和教案之类的书了,讲授第一个版本的那些作品,我们备课几乎可以不借助其它的参考书、教案书之类,可以自己独立备课,而现在几种参考书齐上阵使用,都还有模糊的地方。最头疼的是我们讲授《安塞腰鼓》之类的文章的时候,最为它的段落层次和理解认识头疼。从感受讲,那无疑是好文章,不过我们认为用作教材似乎深了些,涩了些,不适用。
三、古文安排位置失妥,造成教材前松后紧
1991年的版本所选编的古文不多,均夹于散体文章中间,老师讲起来,学生学起来都有一种轻松感,新鲜感;到了2000年以后的版本,就将古文量加大,且在文后“挤”住一堆。加大古文量,让学生丰富古文知识无可厚非,把古文“挤”住一堆无疑就是一种失误,我们认为不可取。这样的编排,一个缺点是前松后紧,另一个缺点是加重了学生的理解、背诵负担。
新手教这种版本,往往会因“粗心大意”而后悔莫及。他们看着前面文章的篇幅多,以为后面有的是时间,就按部就班地上,结果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才发现原来后面的古文特别的耗时,可时间不会等人,只好匆匆结束那些本是考试重点的篇章;只有一些“会算计”的老师,他们根本就不按课本的编排秩序来教,先教后面的古文,后教前面的散体文,反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作文训练的安排内容变空泛,形同虚设
1991年的版本是一个单元一个作文知识讲座,比如第一单元完后有《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要素》;第二单元完后有《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等等,相当的单一明了;而现在一个单元完后设的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内容是多了,可有些知识学生并没兴趣,有的知识乡村的学校又无法企及,学生并无上网查资料的条件,也就是形同虚设罢了。
其实要比较的东西还很多,不在此一一赘述。由于我们的知识有限,可能上述就有许多或从根本上就是谬误的东西,如果有失礼之处,还望各位教育专家见谅,我们的本意是抛砖引玉罢了。如果能将语文教材改得人人说好,那不是更好么?
(作者单位:551104贵州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
一、去掉了许多优秀的名家作品,增添了不少非名家的、外国的作品
此时我们手里有三本当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三个版本(1991年的,2000年的,2006年的)。我们认为1991年的教材中的篇目比较优秀,如:魏巍的《我的老师》,阿累的《一面》,唐弢的《周志的信任》,张洁的《挖荠菜》,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新凤霞的《傻二哥》,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周立波的《分马》,杨朔的《荔枝蜜》,老舍的《小麻雀》,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等等;在2000年的同年级同学期教材中,我们认为优秀的篇目几乎没有了,新加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狄更斯的《勇气》,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刘鹗的,《绝唱》,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等作品;在2006年的同年级同学期教材中,2000年版的上述文章又几乎被全部淘汰,新增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杨振宁的《邓稼先》,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丰子恺的《竹影》,冰心的《观舞记》,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等作品。
从作品选编的走势看,有下列特点:
1、著名作家的作品在减少,非著名作家的作品在增加。
2、外国作品所占的比例在增加。
二、所选作品的理解难度在增大
我们认为作为语文教材的选编文章,它应该具有作为教科书文章的基本功能,即老师喜欢教它,学生喜欢学它,如果教师在离开教参教案的讲解之后对它无所适从,学生只是上课时在老师的逼迫下才不得已对它读一读,我们认为这种文章是达不到语文教学目的的。曾记得我们在上第一种版本,范读那些文章的时候,整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动情处不少学生眼含泪花,陶醉在作者制造的艺术氛围中。许多学生都热爱作文,他们也有不少感人的作品;而教2000年及以后的教材的感受是: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范读完,居然有做小动作的学生,看不到以往读1991年教材的那种眼含泪花,忘乎所以的美好景象了。对外国作品,学生们呈厌恶之状,可能是与本国语言和本国生活有距离的原因吧。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们对写作的热情也在减退,以往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作文大赛,报名者可达400人之众,学校不得不因参赛人多而把其它的课让出来,而现在却报名人数寥寥,要老师三番五次去动员。是不是因为教材改变的原因,有待于公众的认识和评判。
再说老师吧,现在我们是越来越离不开教参和教案之类的书了,讲授第一个版本的那些作品,我们备课几乎可以不借助其它的参考书、教案书之类,可以自己独立备课,而现在几种参考书齐上阵使用,都还有模糊的地方。最头疼的是我们讲授《安塞腰鼓》之类的文章的时候,最为它的段落层次和理解认识头疼。从感受讲,那无疑是好文章,不过我们认为用作教材似乎深了些,涩了些,不适用。
三、古文安排位置失妥,造成教材前松后紧
1991年的版本所选编的古文不多,均夹于散体文章中间,老师讲起来,学生学起来都有一种轻松感,新鲜感;到了2000年以后的版本,就将古文量加大,且在文后“挤”住一堆。加大古文量,让学生丰富古文知识无可厚非,把古文“挤”住一堆无疑就是一种失误,我们认为不可取。这样的编排,一个缺点是前松后紧,另一个缺点是加重了学生的理解、背诵负担。
新手教这种版本,往往会因“粗心大意”而后悔莫及。他们看着前面文章的篇幅多,以为后面有的是时间,就按部就班地上,结果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才发现原来后面的古文特别的耗时,可时间不会等人,只好匆匆结束那些本是考试重点的篇章;只有一些“会算计”的老师,他们根本就不按课本的编排秩序来教,先教后面的古文,后教前面的散体文,反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作文训练的安排内容变空泛,形同虚设
1991年的版本是一个单元一个作文知识讲座,比如第一单元完后有《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要素》;第二单元完后有《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等等,相当的单一明了;而现在一个单元完后设的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内容是多了,可有些知识学生并没兴趣,有的知识乡村的学校又无法企及,学生并无上网查资料的条件,也就是形同虚设罢了。
其实要比较的东西还很多,不在此一一赘述。由于我们的知识有限,可能上述就有许多或从根本上就是谬误的东西,如果有失礼之处,还望各位教育专家见谅,我们的本意是抛砖引玉罢了。如果能将语文教材改得人人说好,那不是更好么?
(作者单位:551104贵州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