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第三方市场合作已经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领域,树立了国际合作新典范。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已经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理解实现三方共赢、降低经营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就业培养各类人才、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等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第三方市场合作也存在利润分配不均、不信任等问题。对此,未来要通过积极推动政府指导下的对话机制、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对外宣传来等途径推进“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行稳致远,造福人民。
关键词: 第三方市场合作 “一带一路” 效果评估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方市场合作始于2015年6月中国与法国正式发表的《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此后,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给予了认可和积极响应。截至2019年6月,中国已与日本、法国、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正式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中国还与一些国际组织正式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并与有关国家推动设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创新模式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已经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领域,树立了国际合作新典范。本文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最新案例为基础,从四个领域对第三方市场合作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一、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合作与理解,实现三方共赢
1.促进中国产业链升级,优化产业布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产业门类齐全且拥有优质产能,但产业链地位以及核心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通过开展“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中国企业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学习,学习发达国家所拥有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等优势,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积极构建内外联通的产业链。加强合作有利于倒逼企业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开放型经济向高层次迈进。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和法国爱集思集团共同参与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特许经营项目运营,拓展其由产业链的建设阶段延伸至运营阶段。根据运营协议,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项目将由中国建筑、法国EGIS和刚果(布)政府联合组建公司进行收费运营、道路养护及大修,项目股权中国建筑占70%,EGIS占15%,刚果(布)政府占15%,运营期限30年。这是中资企业迄今为止在境外规模最大的海外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通过和法国的合作,解决了由于该商业模式在国内起步晚,制度体系和经营模式不成熟,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缺乏海外投资经验的顾虑。促进企业深入融入当地市场,提升了持续经营能力、利润空间和综合竞争力。
2.满足东道国发展需求,提升东道国产业发展水平。在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资源储量400亿吨以上,占全球铝土矿资源的三分之二,但其境内铝土矿资源一直未能实现高质量的开发利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的关联公司中国宏桥集团2010年与中国烟台港集团、新加坡韦立集团、几内业UMS公司组成了“三国四方”联合体“赢联盟”,由中国宏桥集团主导开矿,几内亚UMS公司负责陆地运输,烟台港集团发挥港口装运优势,负责铝土矿港口运输,有丰富海运经验的新加坡韦立集团负责海运,联盟成员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专业的事。2015年,几内业铝土矿出矿量为100万吨,2018年达到4200万吨。截至2019年4月,“贏联盟”项目建设第一期SMB矿区、运矿道路、博凯港Katouguma港区等基础建设已完成,已形成每年出口5500万吨铝矿的能力,“赢联盟”项目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铝土矿开发项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赢联盟”项目对几内亚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到7%。数据显示,“赢联盟”矿业、港口及物流项目的成功运营,每年将为几内亚带来巨额外汇收入,仅2017年就为几内亚缴税约1.3亿美元,并且为当地社区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同样,在哈萨克斯坦,中国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同当地企业合作,签署深加工联合装置建设EPCC总承包合同,总价16.8亿美元。在传统绿地投资和工程承包基础上,“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综合多方优势,进一步提出适合东道国发展特点、满足东道国需要的创新合作模式,协助其加强产品深加工能力。
3.加速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优势互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要素禀赋各异,不同国家通过差异化优势相互对接、相互补漏,促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为生产要素的流动减少阻碍,为各方提供沟通和交流的空间,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共赢。例如,通过采取技术转让、联合研发等方式,加强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此方面,我国已与诸多国家展开了密切合作,比如中意合作实施的黎巴嫩贝鲁特供水隧道项目,法国电力集团(EDF)与中国广核集团(CGN)建设和运营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等。这些项目都是技术合作的集中体现,通过技术的互相交流学习,这些项目得以顺利建设。此外,在物流也为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打下了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各中心城市的国际物流节点建设和整体效能进一步加强,逐渐形成以港口、航空口岸为中心,以铁路、公路、水路为网络的境内国际物流体系,如“渝新欧”“义新欧”班列,目前已成为亚欧大陆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主要班列,开行密度不断增加,在促进“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日本、东盟等国企业高度重视中欧班列,日新、日本通运、日本邮船等运输企业已利用该班列,开展海铁联运服务。据媒体报道,2018年初,日本大型物流企业日本通运就已经通过中欧班列为日本企业运送物资到第三方市场,运输费用仅为空运的50%,而时间上则比海运缩短了一半以上。有效提高贸易物流效率和效益。
(二)降低经营风险,拓宽融资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中,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降低第三方市场合作中的投资风险,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中外方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融资、转贷款、股权参与等多种方式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中国与一些国家及机构,如欧洲投资开发银行、法国有关金融机构等设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分散金融机构融资风险。多样的项目融资方式减轻了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担保压力,降低了项目公司融资成本,加强了同业信息交流。同时,对东道国而言,金融机构间三方市场合作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建设资金,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在第三方市场进行金融合作的范例有:中国的“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开发银行建立了第三方合作的市场基金;中国信保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合作开拓拉美市场,约定中国信保与中国银行联合为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及其下属绿色能源公司提供总额不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保险额度,支持其采用中国设备或承包商在拉美等地区的项目;中国进出银行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为越南、巴布内亚新几内亚等多个项目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同时通过实行美元和日元双币种融资,帮助借款企业降低了货款成本和单一币种负债带来的汇率风险等案例。此外,通过采取共同投资、联合竞标等风险共担的方式,降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风险。借助与发达国家合作,利用其积累的在海外投资中的风险评估经验,在第三方市场中进行有效投资,对东道国提供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领域的智力支持,协助对大型基建项目立项进行评估。例如:2012年,日本丸红公司与中石化集团工程技术分公司共同承担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三期工程,日方主要发挥调研经验、技术优势、人脉资源等作用,中方负责设备、管理等。
(三)促进就业,培养大量各类人才
1.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发展过程中,秉持着“惠民生”“本地化”等理念,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比如,中石油、丝路基金和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为俄罗斯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此外,许多项目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例如运输、原材料、后勤服务、咨询等行业的发展,间接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例如中国电建与卡塔尔AMC公司共同投資建设的巴基斯坦燃煤电站,在建设期间直接雇佣超过3500名当地员工,间接创造10000多个就业岗位,获得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发展“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过程中,双方企业重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其“软实力”的提升。例如埃塞俄比亚吉布三水电站项目中,东方电气获得设备供应订单,一家意大利公司承担土建工作。项目建设期间,中方对大量当地工程师进行培训,为当地紧缺的电力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2.增强认同,弱化疑虑。例如,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起初日本在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反对,但是在西方国家纷纷加入亚投行,与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成效时,日本开始转变态度,弱化对“一带一路”疑虑并寻求参与合作。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期间,中日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相关文件,在文件中提出,双方同意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并准备举办“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访华期间,同李克强总理共同出席了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这次论坛上,中日两国在基础设施、金融、IT等领域签署了50多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合作成果颇丰。
(四)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在环境领域,我国坚持符合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理念,在发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较为成熟,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学习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提升低碳化建设水平,并且通过第三方合作也能够促使发展中国家原本比较低水平、高排放的产业进行大规模地更新换代,进行节能减排产业的升级。例如招商局集团收购法国TL码头公司后,在第三方市场开展港口合作时,遵循TL公司的环保理念,鼓励码头设备和挂靠船只使用环保能源,为码头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此外,第三方市场合作还注重在拓展新能源领域合作。例如法国是传统核能强国,法国政府近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而中国也在谋求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中法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空间广阔。中法双方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为进一步加强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方面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国信保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合作,为巴西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联手为巴西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丸红和中石化在哈萨克斯坦共建最大的炼油项目;丸红和晶科能源在阿联酋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等。
在安全领域,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要将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的底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正式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中国也愿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在中国与法国、日本等国的第三方市场联合声明中都一致同意:在提高能效、灾害预警、防灾减灾等领域在第三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
在公共卫生领域,许多发展中国家至今尚未建立一个反应迅速、运转有效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例如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的暴发,进一步暴露了这一体系的脆弱性。2014年埃博拉疫情发生之后,中非之间的卫生合作逐渐呈现由双边援助向多边合作发展的态势。2014年5月,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在桑给巴尔(Zanzibar)开展血吸虫病防控试点项目,开启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在非洲国家开展卫生合作的首次探索;2015年4月中国—英国—坦桑尼亚疟疾防治试点项目也在坦桑尼亚启动;2015年7月,中国与法国在第三方市场联合声明中表示:共同应对新发传染病和重大疫情,积极开展疫情分析和信息共享等合作。 二、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的问题
1.参与主体单一。近年来民营中小企业参与对外投资的比重逐渐增大,但相比中央企业,民营企业的个体规模和经营效益總体相对较小。而与相关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多为大体量的工程,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很难具有优势。从外部环境看,“逆全球化”思潮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导致贸易环境、海外市场需求、汇率、市场预期等发生变化,对民营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压力,加之东道国存在政治风险、经济基础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且民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进而给民营企业的投资经营带来诸多障碍。从国内影响因素看,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高,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来自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支持十分缺乏,目前的金融支持主要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金砖国家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府性金融机构,它们主要支持国有企业、大型基础设施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对于民营企业发起的市场化项目则支持较少。
2.利润分配易出现摩擦。第三方市场合作中,面临利润分配等竞争问题。例如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两面性仍然存在,中国与日本在对外投资领域重合度较大、对外贸易结构趋同,因而在合作中如何分配利润,达成共识,谈判过程较为困难。
3.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合作尚处于前期规划阶段,还需走深走实。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创新的机制模式,但也意味着中国与其他国家企业开展第三方合作缺少值得借鉴的可复制经验和具体办法。中方虽已经和多国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但常态化工作机制细节有待完善,例如缺乏详细的合作路线图,重点工作和实施计划,缺乏重点项目信息库和企业库,机制化“双向”交流合作平台较少,导致项目对接,交流合作信息等出现不及时等问题。
4.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存在不信任问题。出于对尖端技术的相互交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的顾虑,部分国家对本国企业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限制较多,妨碍了在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高端技术的相互交流。例如,中德双方虽然展开了网络安全合作,例如在《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不从事或在知情情况下支持利用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窃取贸易机密或商业秘密,以使其企业或商业行业获得竞争优势”,有助于适当消除德方在合作中的疑虑。但必须看到,这种担心依然存在。在德国联邦教研部的《中国战略》文件特别强调,在涉及公布关键技术诀窍或“市场换技术”等方面,要在与中方合作上小心行事。日本政府对华也依然坚持“合作中提防”的态度,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对本国企业设置了较多限制。
5.在工程环保标准和环境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技术发展水平较为成熟,对环境产生的负担较轻,贸易中通常是在国外消费,由国外来承担碳排放的后果。中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时,则是国外消费,本国承担环境后果,这与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援助政策有关。两国污染气体排放的处理理念不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双方持久的合作关系。
6.中国投资的大型项目受到质疑。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震荡调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美国贸易保护趋势增强,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对投资情绪及国际市场极易产生冲击。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猜忌和隐忧,中国虽然对“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建设投入巨大,却遭到一些质疑,国际上出现一些负面评价。如批评中国国有企业参与海外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大量融资超出投资所在地的需要,施工过程中给当地造成负面影响等。此外,美国印太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冲性举措,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美国在以“债务陷阱”等借口中伤中国的同时,试图联合日本等盟国以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对冲“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投下了阴影。
三、建议
共同搭建开拓“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平台,推动政府指导下的对话机制。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建立涵盖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商会协会、金融机构、驻外使馆的工作机制平台,分享第三方市场政策、法律、项目等合作信息,制定合作路线图,明确重点领域和实施规划。同时借助我与发达国家开展第三方合作的有利时机,加强我对外宣传力度,通过我国内外媒体宣传第三方合作,包括定期出版第三方市场发展报告,积极利用国外媒体,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媒体宣传中国与发达国家开展的第三方合作,这对我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非常有益。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邀请国际知名评估机构,客观评估双方开展的第三方合作建设项目对中国与发达国家以及第三方国家产生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有利于扩大第三方合作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国际形象,增进互信与理解。
参考文献:
[1][ZK(#]蔡亮.“一带一路”框架下日本对华合作的特征[J].东北亚学刊,2018(04).
[2]王星宇.日本对外经济援助政策新动向与中日“一带一路”合作[J].当代世界,2018(07).
[3]张季风.日本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变化、原因及走向[J].东北亚学刊,2018(05).
[4]徐梅.“一带一路”:中日互利合作新平台[J].日本问题研究,2018(03).
[5]国家发展与改革委.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R].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