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他们适宜的培育和护理,他们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让我们做在雨中歌唱的行令者,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把孩子的心灵映照得暖洋洋,我们就能赏到一座座独具一格的心灵花园。
一、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
前不久我在广场参加了一个“远离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的大型活动。当时的场面宏大,引来了很多游客及路人,很多学生的家长也来了。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以丰富的形式(自编儿歌,自排小品短剧等)表达了他们对文明的理解与诠释。让观看的人实在感动了一把,心灵受到了洗礼。观看的人有数千,却听不到一点儿杂乱的声音,大家都沉浸在了这种文明的氛围中。我也觉得这种形式很好,既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孩子的家长,让家长们更懂得如何去给孩子做榜样。当活动接近尾声时,从人群里突然冒出了一句“放屁”,响得有点刺耳。在座的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向声源处望去,纪律开始有点儿乱了。站在一旁的老师马上出来维护,开口就一句:“关你们屁事呀!”顿时全体学生的目光又转向了这位“负责”的老师,孩子们一脸的无辜,一脸的愕然,又乖乖地坐下观看活动。主持人还在那儿循循善诱地说着:从今天起,在座的每一名同学都要做一名文明行为的传播者。我们要积极、身体力行地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创建出一个文明的社会。
当时我就在想,孩子们在听到这一切时心里在想着什么呢?
我又想:教师的素质都没有得到提升,孩子们又怎能做到讲文明呢!我们不要自己打自己的脸,不要成为孩子们鄙夷的对象。要时刻记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指导着几十个幼小的心灵,不要在花儿还没开放前就把它弄枯萎了。
二、一粒沙里看世界,一瓣花里有菩提
那天,我在课堂上一下拓展了四首和“菊”有关的古诗,考虑到一些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也不如其他孩子,我就当场在班上念了一些学生的名字并告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其中两首背诵,其他没有点到名字的同学却要全部背诵。本以为这些后进生肯定会感激我,因为我为他们减少了“课业负担”。当时我心里是挺自得的,我自认为我也和孔子一样在因材施教,没想到却因此而伤害了他们稚嫩的心灵。
第二天作业交上来时,邱平同学在作业的最后处问我:吴老师,那些不用全部背出来的同学,是不是就是差生?读着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却心痛了。我本认为的得意之作没想到却伤害了她。她从我的话语中,推断出自己是个“差生”。孩子们的心是敏感的。虽然我承认他们的确是学习上暂时不如别人,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差生”这个字眼来形容他们。而我的这一举动,却无疑是把孩子们的心放在了刀尖上,让他们时时刺痛着。“小心轻放孩子们的心”,我是怎么做的?
同时我又反问自己,受伤的仅仅是她一个人吗?我不知道在伤着多少孩子的心!
孔子因材施教,是个别地进行,而我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我没有想过要去顾及孩子的感受,而是在充当着一个发号施令的粗率的领导者,并不是孩子的朋友,没有低下头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也没有认真想过他们心里的感受,我也没有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于是,我赶紧找来那位孩子,真诚地向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告诉所有我念了名字的孩子们,你们也一样是吴老师的学生,是和其他孩子一样棒的,别人能做到的,老师相信你们也一样能做到,努力背吧!
三、评语由“多情却似总无情”到“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作文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表达,他们用笔写他们所思、所想、所做,老师要注意这些思想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的心田在春风化雨中走向健康。
有次学生写到“我的梦想难实现”,他说他的梦想有许多,想当一名教师,可记忆力不好;想当地质学家,又不喜欢在外行走;当心理学家,自己心理素质又不好,易发怒……我看了之后,在评语中写道:从你的文章中,我看出你是个很有理想的人,而且课外知识丰富,能清楚地知道每一个行业必须具备哪些素质,老师喜欢这样的学生。但就是不喜欢你的没有信心。其实每一个理想的实现背后都包含着辛勤的努力,只要你一直朝着目标前进,不气馁,梦想就会在前方等着你!第二天,他就写日记来告诉我说:他决定把自己的理想锁定在当教师上,他说同学们都说他很有耐心,经常给同学们帮助,讲解得也很详细,不会记忆不好,只要再努力,一定能行。
一、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
前不久我在广场参加了一个“远离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的大型活动。当时的场面宏大,引来了很多游客及路人,很多学生的家长也来了。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以丰富的形式(自编儿歌,自排小品短剧等)表达了他们对文明的理解与诠释。让观看的人实在感动了一把,心灵受到了洗礼。观看的人有数千,却听不到一点儿杂乱的声音,大家都沉浸在了这种文明的氛围中。我也觉得这种形式很好,既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孩子的家长,让家长们更懂得如何去给孩子做榜样。当活动接近尾声时,从人群里突然冒出了一句“放屁”,响得有点刺耳。在座的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向声源处望去,纪律开始有点儿乱了。站在一旁的老师马上出来维护,开口就一句:“关你们屁事呀!”顿时全体学生的目光又转向了这位“负责”的老师,孩子们一脸的无辜,一脸的愕然,又乖乖地坐下观看活动。主持人还在那儿循循善诱地说着:从今天起,在座的每一名同学都要做一名文明行为的传播者。我们要积极、身体力行地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创建出一个文明的社会。
当时我就在想,孩子们在听到这一切时心里在想着什么呢?
我又想:教师的素质都没有得到提升,孩子们又怎能做到讲文明呢!我们不要自己打自己的脸,不要成为孩子们鄙夷的对象。要时刻记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指导着几十个幼小的心灵,不要在花儿还没开放前就把它弄枯萎了。
二、一粒沙里看世界,一瓣花里有菩提
那天,我在课堂上一下拓展了四首和“菊”有关的古诗,考虑到一些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也不如其他孩子,我就当场在班上念了一些学生的名字并告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其中两首背诵,其他没有点到名字的同学却要全部背诵。本以为这些后进生肯定会感激我,因为我为他们减少了“课业负担”。当时我心里是挺自得的,我自认为我也和孔子一样在因材施教,没想到却因此而伤害了他们稚嫩的心灵。
第二天作业交上来时,邱平同学在作业的最后处问我:吴老师,那些不用全部背出来的同学,是不是就是差生?读着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却心痛了。我本认为的得意之作没想到却伤害了她。她从我的话语中,推断出自己是个“差生”。孩子们的心是敏感的。虽然我承认他们的确是学习上暂时不如别人,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差生”这个字眼来形容他们。而我的这一举动,却无疑是把孩子们的心放在了刀尖上,让他们时时刺痛着。“小心轻放孩子们的心”,我是怎么做的?
同时我又反问自己,受伤的仅仅是她一个人吗?我不知道在伤着多少孩子的心!
孔子因材施教,是个别地进行,而我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我没有想过要去顾及孩子的感受,而是在充当着一个发号施令的粗率的领导者,并不是孩子的朋友,没有低下头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也没有认真想过他们心里的感受,我也没有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于是,我赶紧找来那位孩子,真诚地向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告诉所有我念了名字的孩子们,你们也一样是吴老师的学生,是和其他孩子一样棒的,别人能做到的,老师相信你们也一样能做到,努力背吧!
三、评语由“多情却似总无情”到“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作文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表达,他们用笔写他们所思、所想、所做,老师要注意这些思想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的心田在春风化雨中走向健康。
有次学生写到“我的梦想难实现”,他说他的梦想有许多,想当一名教师,可记忆力不好;想当地质学家,又不喜欢在外行走;当心理学家,自己心理素质又不好,易发怒……我看了之后,在评语中写道:从你的文章中,我看出你是个很有理想的人,而且课外知识丰富,能清楚地知道每一个行业必须具备哪些素质,老师喜欢这样的学生。但就是不喜欢你的没有信心。其实每一个理想的实现背后都包含着辛勤的努力,只要你一直朝着目标前进,不气馁,梦想就会在前方等着你!第二天,他就写日记来告诉我说:他决定把自己的理想锁定在当教师上,他说同学们都说他很有耐心,经常给同学们帮助,讲解得也很详细,不会记忆不好,只要再努力,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