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那么,我们在鉴赏建盏时,就应该关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建盏究竟美在哪里;二是制作建盏的技术难度有多大。
由于建盏只是一个茶碗,器型小且简单,所以在器型方面的技术难度不大;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分布着多姿多彩的斑纹,这些斑纹是在窑火中天然形成的,为了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釉面斑纹,古今中外的陶艺家呕心沥血,试图寻找最合适的制瓷原料和探索最正确的烧成方法,经历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问世的优秀作品极少。因此,建盏艺术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是纯粹的陶瓷艺术!
关于建盏名贵品种与名称问题
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酱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特点是,坯与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宋代初期建盏的出现,反映出斗茶艺术对茶具的讲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贡茶的宋廷重臣蔡襄(大书法家)总结数十年来的斗茶习俗,撰写了一部茶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茶录》(1054年)。书中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茶录》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独秀地位。《茶录》问世后,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地在朝野传播,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文坛巨匠畅怀讴歌的极品,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进贡朝廷。
建窑的名贵品种有兔毫、鹧鸪斑(即建窑油滴)、曜变(即毫变)。
“兔毫盏”是建窑主打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鹧鸪斑盏”是建盏珍品,产量稀少,其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建窑当地鹧鸪鸟羽毛的黑底白斑。它也像水面上飘浮的油珠,被日本称为油滴。
“曜变盏”是建窑的特异产品,非常难得,极为珍贵,它的主要特征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出蓝、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度而变。
建盏之所以受到茶家青睐,其魅力主要在于釉面斑纹。如果没有斑纹,则只是普通的黑釉盏,即使坯质再好,釉色再黑,建盏也不会有太大特色。建盏的制作工艺就是围绕着斑纹进行,建窑的兴衰和它留给后人的许多难解之迷,都隐藏在这些变幻莫测的斑纹之中。
建盏的釉面斑纹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现代有些涉足者见到斑纹有点异样的,就凭感觉起一个名称,致使建盏品名越来越多。有专家发表的文章中就有三种名称:鹧鸪斑,铁锈斑,毫变盏。另有一本鉴赏书还出现“类鹧鸪斑曜变”等等许多新名,其实鹧鸪斑与曜变是两个不同品种,鹧鸪斑之名来自中国,曜变之名出于日本,把不同品种且异域的名称交叉组合,似为不妥。
识别建盏的釉面斑纹,不能简单地认为毫变盏就是釉面条纹特殊的建盏,并因此把粗条纹的铁锈斑盏或条纹色彩有些特别的兔毫盏,甚至把有脱釉缺陷的兔毫盏都当成毫变盏。陆院长认为,中国宋代所称的“毫变”、“异毫”与日本所称的“曜变”是同一品种。正确理解“毫变”这个名称,应该考虑三个问题。
一、毫变盏是建窑宝物
中国宋代有关建盏记载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舆胜览》,作者祝穆写到:“兔毫盏,出鸥宁之水吉。黄鲁直诗曰:‘建安瓷碗鹧鸪斑’。又君谟茶录‘建安所造黑盏纹如兔毫’。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祝穆是南宋歙州人,徙建宁府崇安,幼孤尝从侨居建陽的姑父朱熹学。崇安建阳均近建窑,着意收集南宋名迹的他对建盏的情况当非常了解。这段文字清楚表明毫变盏极难得且价格昂贵,非宝莫属。
日本古代有关建盏记载最重要的文献是《君台观左右帐记》(1511年),这本书是足利将军的朋友们对他收藏的唐物(东山御物)进行评鉴的记录。在这本书中被高度评价的唐物,是当时所能收集到的最好的东西,因为是以优美和稀少作为选择标准。而且在所谓唐物庄严的世界,只有将军家才能做到这一点。书中记载的建盏有关情况如下。曜变,是建盏之最,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从中日两国古代有关记载,毫变和曜变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
二、要深入理解“毫变”的含义
建窑的主打产品(占98%以上)是兔毫盏,“毫变”隐义是主打产品的变异品种,也就是建窑的变异品种,这里的“毫”相当“窑”,因此,“毫变”与“窑变”同义。而“曜变”是从“窑变”过渡来的,所以中国宋代记载的“毫变”、“异毫”与日本称的“曜变”是同一品种。现在“窑变”这个名称也被滥用了,窑变原指窑中之宝,现在把说不清的釉色都称窑变,反正好歹都是窑里变出来的。
三、要考虑与社会沟通
毫变盏与兔毫盏的特征要有明显区别。如果是兔毫盏中的某一种,就很难与社会沟通,因为条纹的变异程度难以界定。“毫色异者”不单指毫纹的形状变异或色彩变异,而是指两者都变。所以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曜变。
真正认识建盏斑纹,不能只观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斑纹的本质包括构成斑纹的物质和形成过程。兔毫、鹧鸪斑、曜变属于铁钙系结晶釉,其釉面斑纹是釉料在高温阶段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铁氧化物在釉表面层析晶产生的,构成斑纹的物质是铁氧化物的结晶体,这些斑纹是在窑火中天然形成的,没有人工痕迹。这些建盏制作工艺难度大,艺术品位高。而黑釉白斑盏斑点的物质是后加的白瓷釉,不是氧化铁晶体,斑点的形成是靠人工装饰的,制作工艺难度小。还有铁锈斑盏,虽然斑纹是由氧化铁晶体构成,但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后两者斑纹的外表很艳丽,但艺术效果显得单调呆板,谈不上奇妙自然,其本质与兔毫、鹧鸪斑、曜变不同,它们不能反映建盏独具的艺术风格和特色,称不上建盏珍品。建窑还有许多纯黑釉盏和杂色釉盏,这些建盏大都是烧兔毫、鹧鸪斑、曜变时留下的失败的作品,没有多少惊奇之处,也无法把它们和宝物划等号。 建盏烧制技术难度问题
判断一件瓷器的烧制难度,可以从坯、釉、窑温和窑中气氛这四个制瓷因素的制约程度考虑,这就需要了解制瓷过程中四个因素对产品的影响有多大。有些瓷器的釉色,虽然配方很独特,但烧时不易出现缺陷,成品率就高,可以大量生产。还有些瓷器,虽然烧成温度很高并需要还原气氛,但温度和气氛的增减对产品影响不大,其烧制难度也不大。不同斑纹的建盏烧制难度也差别很大,下面我们从四个制瓷因素入手,来分析建盏斑纹形成的技术难度问题。
一、坯的制约
建盏的坯体材料是采用一些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的有色粘土配制,这些天然原料塑性差,收缩大,耐火度也不高。用这种泥料拉坯成型的茶盏,在干燥阶段就很容易变型或开裂。而氧化铁是助熔剂和发泡剂,在高温还原阶段不仅降低坯体耐火度,还易使坯体起泡,实际上这种坯泥只适宜制陶。由于建盏斑纹须在1300℃以上的还原焰中形成,坯体在这种条件下,极易产生变型、起泡等缺陷,宋代建盏坯中含有粗颗粒石英,虽然对克服这些缺陷有帮助,但容易造成釉面有颗粒凸起的毛病。如果采用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粘土,或采用瓷土加氧化铁制坯,虽可提高耐火度,但烧出的釉面斑纹效果不佳。这表明坯体的化学和矿物组成对釉面斑纹有重大影响。南宋时期福建其它窑口兔毫效果不好,与坯铁含量低有直接关系。
中外陶艺家为解决建盏坯体材料耗尽精力。西班牙陶艺家杜阿尔多·库尼先生研究建窑黑瓷四十多年,他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研究建窑技术的人,都在一个问题上卡了壳,那就是我们所掌握的原料其耐火性能都达不到宋代陶工烧制出精美的建盏珍品所必需的极其困难的条件——极高的烧成温度和最大的还原气氛的要求。”陆院长研究建盏工艺二十余年,的确就在福建也找不到满意的泥料,坯体原料难以确定。
其实,宋代人也没能很好地解决建盏坯的问题,成山的废品给窑匠带来的心里创痛是巨大且无奈的。现代有些人避开黑坯,使用白坯,斑纹效果与宋代差距太大。宋代建盏中有些坯的外观呈褐色,是由于后期氧化所致,坯体内部还是黑的。
二、釉的制约
建盏釉层厚且流动性大。施厚釉是釉色的需要,釉色包括釉的底色和釉面斑纹。釉层太薄,釉不黑,釉薄处呈酱色。再则,釉层薄,兔毫斑纹短,不流畅。油滴(即鹧鸪斑)斑点也不大.,所以施厚釉是必要条件。但是,高温厚釉给建盏带来的缺陷是很难克服的。一是釉厚干燥收缩大,易使釉层开裂,与坯粘不紧,烧时易缩釉或脱釉。二是建盏在1300℃高温烧成,此时釉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大,使釉层从上到下逐渐加厚,釉层厚度上下不均,对斑纹的形成影响很大。就兔毫来说,兔毫的斑纹好比水中的鱼草,在水浅处鱼草会被顶出水面,在水深处就沉在水中。所以兔毫斑纹一般在碗上部很密集并突出釉面,在下部较稀疏,沉在釉中。斑纹的浮沉程度不同,所受的氧化程度就不同,使得斑纹的形态和色彩都有所不同。斑纹形态和色彩的变化,从审美角度看似是好事,但实际变化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往往是上部斑纹过密,下部斑纹过稀或无斑纹。或者是碗上部斑纹都变灰色了,下部斑纹还不能析出。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记载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指得是银色的兔毫,从上到下,流畅通达的为上品。
釉流动性大给建盏带来的另一劫难是,只要釉层过厚,或烧成温度过高,或烧成时间过长,釉就流下粘底。现代其它结晶釉流动性也大,但烧花瓶釉粘底可以打磨掉,不会报废。建盏器形碗外下部露胎,从技术上就是给下垂的釉留些空间。若下垂的釉恰到好处聚成滴珠状,就有欲坠非坠之玄妙美感。建盏特征是:碗口几乎没有釉遮盖,釉色不黑又很干涩,碗外靠底足处有一圈明显的聚釉。
建盏釉的配方也难以确定,因为四个制瓷因素对斑纹效果的影响很大。而窑中各处温度与气氛有差别,导致配方很难适应,使制作者耗费大量精力也难适从。就是现代每窑仅烧数件作品,配方也要经常变,因为坯变或其它因素些许改变,配方要跟着变。所以最难且最贵的配方其实是难稳定的配方。
三、温度的制约
建盏烧成温度高且范围窄。
如上所述,烧成温度高易使建盏坯起泡、变形。釉下垂粘底。而烧华北油滴因温度低(约1240℃),用黑坯就不成问题,即使釉厚也少有聚釉现象,更不易流下粘底。因为釉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降低。
建盏烧成温度高,是釉面斑纹的需要。温度过低,斑纹稀少,甚至无斑纹,所以建窑鼎盛时期许多黑釉盏是烧兔毫、油滴、曜变时温度过低或还原过头造成的,而不是刻意烧制的。
如果窑温过高,斑纹析出太多,太密,釉的底色被遮盖,也就成了褐色,釉的底色仍是黑色。各种釉色,来源很复杂,要根椐迹象具体分析。如褐色釉,当黑釉釉层薄,或建盏釉过烧,或还原不足,或坯中氧化铁含量低,都可能出现。
一件斑纹流畅通达且外观无缺馅的兔毫盏烧成温度范围很窄,窑温稍低,碗上部有斑纹,下部没有斑纹。窑温稍高,釉就流下粘底。而烧油滴的条件更苛刻,因为油滴的斑点很容易流成条形。
对于曜变,至今唯有陆金喜院长烧制出“曜变天目盏”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永久收藏。从曜变斑纹的形态与分布状况,推测,其形成机理是高温气泡机理。华北油滴相对属于低温气泡机理。(建窑油滴属浮萍机理)。从华北油滴的烧成机理可知,华北油滴的烧成温度范围较窄,窑温过高,斑点就散开,窑温过低,气泡又难破灭。而且华北油滴受器型影响较大,就是在器形凹处,气泡不易破灭,烧后经常会留下泡痕。从现存的三件曜变传世品看,碗外斑点极少,其原因是碗外器型呈凸状,气泡较早破灭,由于曜变在高温烧成,由气泡破灭形成的斑点很容易散开,在还原气氛作用下,三价铁迅速转化为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很快就熔入釉中,使斑纹消失。从曜变碗内的斑点也可看出斑纹消失的速度很快,有些斑点较清晰,有些斑点较模糊,有些部位就没有斑點。所以曜变斑纹的形成,就象夜幕中姹紫嫣红的焰火,此起彼伏,持续时间很短,如果这个动态恰好被捕捉到了,它的迹象就保留下来,否则就成了黑釉盏。曜变斑点周围的光晕,正是二价铁消失前形成的,所以它很薄,成为干涉膜,在光照下就有变色现象。由上可知,判断真假曜变,只要从斑纹的分布状态分析,就不难辨别。 四、还原气氛的制约
兔毫、鹧鸪斑、曜变斑纹要在还原气氛下形成,在氧化气氛下釉面少有斑纹。这说明构成斑纹的物质需要在还原条件下产生。但建盏釉属于铁系结晶釉,结晶的物质是铁氧化物,氧化铁中有二价铁和三价铁,还原使三价铁变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易回熔到釉中,使得结晶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影响斑纹的形态和色彩。建盏釉与其它结晶釉(包括铁红釉)在烧成方面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构成斑纹的物质不稳定。普通结晶釉晶体物质在析晶时稳定存在。即使是华北油滴,在有釉的地方就有斑点,斑点的大小和分布与气氛无关。
建盏中褐色斑纹相对银色好燒,因为形成褐色斑纹的物质以三价铁为主,虽然烧成前期需要还原来控制斑纹的形态,但后期在控制斑纹色彩时可转氧化,氧化气氛很好掌握,所以斑纹形态与色彩较稳定。银色斑纹烧的难度要大的多,因为在烧成后期仍需还原,此时若三价铁过高,斑纹就呈灰色,灰色斑纹表面有脏物感,还不如褐色美观。
若二价铁过高,斑纹就隐去,甚至消失。所以烧银色斑纹,不仅色彩很不稳定,同时会危及斑纹的形态,影响到斑纹的大小、厚薄、边界、清晰度、沉浮、镜面与否等诸多问题。特别是银蓝色的斑纹,更处于稍纵即逝的状态。所以建盏中银色斑纹大都不如褐色斑纹清晰,斑纹边界较模糊,斑纹表面常有毛刺感。由此可知,银色斑纹受还原气氛严重制约。曜变斑纹比银色斑纹难度更大的原因在于其形态在烧成前期就易散开消失,形之难存,更何况色。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通过上述四个制瓷因素的讨论,可以知道各种不同斑纹的建盏的烧制难度。这是由建盏的坯釉性质(内因)和火的变化条件(外因)决定的。在陶瓷烧制时,哪怕能减少一个因素制约,难度就减少很多。在土与火交融的过程中,使建盏毁坏的因素很多,也就是变数很多。越难烧的釉色变数越多,任何一个变数没有掌握好,造成的缺陷不是一般的小缺陷,而是致命的。这是建盏在烧制方面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就拿银色斑纹来讲,即使坯、釉、窑温都掌握很好,它还陷于斑纹变灰或斑纹消失这种一落千丈的险境中,不成功则夭折。好烧的釉色,这种落差就小,即使达不到优良,还会合格,外行人甚至看不出差别,良莠难分。所以,建盏中一件优秀的褐色兔毫盏都不多见,是因为它同时受到除气氛外其它三个制瓷因素的严重制约,它的烧制难度比华北油滴大,而华北油滴的难度又比铁红釉大,铁红金圈的“金”字用的不妥,金圈没有金属感,其实是黄圈。
由上可知,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的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据估计,没有起泡变型或脱釉或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盏所占比率不到百分之一,优秀的(没有明显缺陷且斑纹流畅通达)褐兔毫占比率不到千分之一,优秀的银兔毫占比率不到万分之一,而鹧鸪斑和曜变分别属于十万分和百万分之一内的作品。高品位的建盏,为数极少,我们从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建盏技术重点在窑内,有些陶瓷技术重点在窑外,如绘画陶瓷、器型陶瓷、雕塑陶瓷等。窑内技术不是靠手,而是靠土与火,难于操控。所以试验周期长,见效慢,缺陷无法修复,生产成品率低,成本高。就是现代优秀的陶艺家,几天时间也未必能烧出一件好作品。高品质的鹧鸪斑建盏,目前全世界每年仅有数十件作品产出。
建盏制作难度大,烧成几率低,生产成本高这一重要特点是解释建窑许多问题的基本依据,它蕴藏着令人神往的迷一般的建窑最本质也是最丰富的内涵。举例如下:
一、建窑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建盏珍品是在数千万以上的建盏中通过比较挑选出来的少数优品,是在宋代狂热斗茶这个背景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们真正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陶瓷产物。曜变是国际公认的天下第一名碗,另有几件作品也被日本作为国宝和重要文物收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陶瓷艺术的瑰宝。惜曜变工艺长久以来至今无人能恢复。
二、建窑的性质
建窑只能是一个民办性质窑,假如某一条龙窑由官办专烧贡品,一则难以保证优品的数量,二则大量有缺陷的或斑纹平常的建盏难以处置,从实际考虑,由朝廷建设窑炉去烧制这种成功率极低的优品是不可能的,贡品只能从众多民窑烧制的无数建盏中去挑选。
三、判断珍品的依据
底足刻“供御”“进盏”是在入窑之前,烧后未必是优品,这类铭文不能作为判断珍品的充分条件。建盏碗口的金扣、银扣也不能作为评价品位的依据,因为民窑众多,谁都可以给自己的碗镶金戴银,而往往这些作品碗口有缺陷。所以珍品只能通过比较产生。
四、建盏器型
建盏器型小且简单,正是因为釉色难烧,条件要求太苛刻。反之,能烧大件作品的釉色就相对不难。
高难度的艺术,任何一位大师的能力都极其有限,一生中留下的佳作只可能是少量。
建盏之美
在上文中,我们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讨论了建盏斑纹形态与色彩显现的难度。笔者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褐色、灰色、银色的斑纹明显存在层次关系问题。银色斑纹如同一片薄镜,灰色斑纹就是落在薄镜上的灰尘,灰尘积多就成了垢,这垢很迷人,它就是褐色斑纹。所以褐色斑纹较稳定。烧银色斑纹就是对褐色斑纹的突破。褐色斑纹这层垢一旦触动,薄镜表面就杂乱无序,脏物灰尘粘附,难看极了。清除灰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求用力(还原气氛)不能太重,太重会使薄镜破损,(即银色斑纹的形态被破坏甚至消失),也不能太轻,太轻灰尘就布满镜面,所以只能适度地小面积(釉层厚薄不均之故)拂去,然而,这灰尘落得很快,你这边拂,它那边落,你怎么拂都不会干干净净。笔者大量精力都耗在这里,从中感受到陶瓷艺术博大精深。
这个拂灰尘的工艺过程和北宗神秀的偈语相符。“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银色斑纹上的灰尘如同人心上杂念,一念未伏另一念就起。想擦亮明镜何其难,灰尘多少总要伴随。所以建盏中烧的再好的银斑也有少量灰斑相伴,而且有些斑点不清晰。而褐色斑纹比较均匀,倒看不出毛病。看来精美是相对的。笔者也从中感受到原来不存在本色,许多人认为自然色就是本色,可褐斑明明是垢。银色附近还有银蓝色,金色,彩色。曜变形成机理与银斑不同,所以它不是擦灰尘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斑纹。 深层次的斑纹处在险境中,极不稳定,变数多,落差大。就象高难度的跳水动作,受运动员自身和外界多种因素影响,稍有闪失,就会一败涂地,就是同一个运动员,不同次成绩就可能有差距(有个性)。深层次斑纹在小范围内就存在优与劣,分寸之间就有天壤之别,优在小范围内就会被劣所毁(变灰)或被吞噬(消失)。如建窑银色油滴,斑点极易变灰或消失,陶艺家的目的,就是尽量使灰色的斑点少些,银斑多些,清晰度提高一些,斑点的镜面强一些等等。但是,不稳定因素太多,每迈出一小步都非常艰巨,即使是最优秀的几件作品也各有特点和不足,不同件作品就会有优劣之分,其个性也就凸显出来。所以深层次釉色的作品,优秀是相对的,没有一件作品十全十美,所谓的“炉火纯青”只是理想状态。
浅层次的斑紋,稳定性好。落差小。如华北油滴,每个部位都一个样,很均匀,容易找到许多分不出优劣的作品。还有一些结晶釉,斑纹分布不均匀,每件作品花纹都不同、似有个性,其实它很稳定,小范围内不存在优被劣所毁的因素,没有多少落差。你可以找到一大堆分不出优劣盘玩精美无比的作品。所以这种釉色不均匀是假相,实际很均匀,没有个性。一般来说,从釉色的落差和作品的个性也可以知道釉色的稳定性和烧制难度。建窑褐色兔毫盏,虽然形态与色彩不受还原气氛制约,相对银斑稳定,但形态仍受到坯、釉、窑温的制约,所以稳定性较其它结晶釉差,作品有个性。
不同层次的釉色,存在与美有关的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好烧的釉色,由于形与色容易显现,稳定性好,其外貌是:斑大,完整,色彩丰富,清晰,没有瑕疵,其质感是:漂亮,艳丽,饱满,光润,精美等。但这些釉色的作品缺少个性,没有内涵,数量多。
建盏其貌不扬,器型小,斑小,色彩少,不艳丽。很难引人注目。但是,自然界中形与色难显现的物其品质必有特点,就象有些树,长几十年还很小,但质地坚硬。建盏的品质只能通过质感告诉人们,它就象一幅中国名画,简素,展现的是意境和神韵。由于建盏很小,想认识它就要近距离仔细看。
建盏褐色斑,银色斑,曜变斑是三种不同层次的斑纹。褐色斑纹的形与色,较易显现,斑纹就比较完整,清晰。色彩比较均匀,变化小。浅层次的斑纹实际上不存在很优的物质,也没有很劣的物质。居中,既漂亮又好生产。
优秀的银斑具有金属感,品质明显优于褐斑。国外也称金属陶瓷。但伴随银斑的是碍眼的劣质灰斑,而不是迷人的褐斑,而且银斑易消失,所以银斑形态与色彩的落差比褐斑(褐斑有偏黑或偏黄)大得多,整个碗中必有少数银斑被灰斑遮盖,或部分斑纹不清晰,似隐似现。如果细看,一个银色斑点中各部分就很不均匀,有银色,灰色,银蓝色等,而且有些部位突出釉面,有些部位沉入釉中,所以有毛刺感。有褶皱。斑点的形态与色彩无法完整显现。
曜变斑落差最大,在碗外几乎没有,在碗内分布也没有规律,斑纹在很小的范围内就存在消失的危机(从清晰与不清晰对比可看出来),连变灰的机会都没有。可以给人“一步之遥,就是深渊”的警示,可谓是“玄之又玄”。曜变斑在普通光线下,没有多少惊人之处,它就象没有生命迹象的荒野上的一些枯草。
总之,层次越深的斑纹,落差越大,形与色越隐藏,越难完整显现,这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就是不稳定,变数多。釉的剧烈变化以斑纹形与色的残缺和不均匀表现出来。反过来,如果形与色很完整,很均匀,这种釉色就较稳定,烧就不难。但银斑,曜斑毕竟是深层次的斑纹,它的真身深藏着,釉色的美也深藏着。建盏斑纹的特点就是“隐”,它的品质与美的本质都与“隐”密切相关。
对于不同层次的形与色构成的美,需要不同层次的眼光去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人把鹧鸪斑(油滴)与黑釉白斑来比大小,比白度,比清晰度等,这眼光就错“层”了,而且是好几层。这两种斑纹的物质与形成过程完全不同,其品质和艺术效果有天壤之别。
美不单取决于形与色。就象梅与牡丹,梅花开在严冬,形与色(外貌)不如牡丹花,有人赞美梅,其意不在于梅花的花朵大小或色彩,而在于梅凌冬傲雪的气质、意境和神韵。所以形与色的美,只是表面浅层次的美,深层次的美是韵味美,是超越形与色的美。这好比一个人,除了貌美,更重要的是品质美,而最感动人的是精神美。
深层次釉色与美有关的许多因素,正是在形与色“隐”的状况下构成的,没有隐,就没有变化,也就没有韵味,没有内涵。例如,黑釉中鹧鸪斑存在清晰与不清晰,就有了深邃感,立体感。形与色不张扬,就简素。斑点表面的毛刺宛如静谧的夜空中星星在闪烁,静中有动,日本也称星建盏。布满釉面的针孔告诉人们,寂静的“星空”正进行着激变。灰斑衬银斑,贵与贱、润与涩相谐,使银斑更显得珍贵和枯高。银蓝色斑似隐似现,不显露,幽玄神秘,在阳光下,会反射出摄人心魄的冥冥幽光……
黑釉本身,也是道的一种,表面漆黑似乎空无一物,但它不是真正的无。它那深邃莫测的空间,蕴藏着滋生“万物”的基质,它可以变幻出曜斑,鹧斑,褐斑等不同层次形形色色的斑纹,又可以轻易地将它们吞噬。越深层次的斑纹,变化越剧烈,形与色越收敛越隐,而蕴藏的“活力”越遒劲,越趋近“无一物中无尽藏”的境界。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中所描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鹧鸪斑釉色展现出来的美,主要是由釉的剧烈变化和落差形成的韵味美。其质感是:不均匀,自然,简素,静寂,深邃,枯高,幽玄,神秘,脱俗等。它高贵而不艳丽,表面很沉静,实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所以有滋味,很耐看。
曜变釉色的美,我们可以从陈显求教授在《扶桑鉴宝记》中一段精彩的描述来感受。摘要如下:“这次我们得到慷慨允诺,特意去鉴赏国宝,第二号曜变天目茶碗,它最初为津田宗及所有。自龙光院创建以来,这只茶碗已是当时的重要珍宝,从来都是不出院门的。知客僧在廊檐下铺上约2米长 1米宽的绵垫,,然后把白布包着的一个大木箱打开,把四重的一个比一个小的箱子逐一取出,打开后,从小布袋取出这只国宝。主人们客气地先请我到廊上鉴赏。开始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正好使廊上洒满了灿烂的金光。知客僧匍伏在垫上,双手不离地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作360度不断旋转,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釉面上曜斑的分布量比静嘉堂国宝较少,但闪烁着的七彩丝毫也没有逊色。特别是在碗壁与碗底交界处的某些部位,明显地放射着鲜蓝色和青绿色而且边界分明的毫纹。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整个宝物的黑色釉层内放射出紫蓝色的霞光,随着不断转动满室宝光浮动,正应“紫气东来”之兆,冥冥间如有神在,这就是宝气?这就是此宝的艺术之神?其艺术的精髓随着紫光洒向人间并且永恒地与世长存?釉层透暗蓝,万道紫色霞光正是此宝的特征,是其它曜变所没有的。其神韵是无法从彩色照片上所表现出丝毫的。”
从陈教授上述描述,我们不难体会到曜变的美藏在斑纹深处,它就象夜明珠,当人们沉浸在“宝光”的美境中时,完全忘记了曜斑或夜明珠原本的形与色,它极象人的精神层面的美。这些宝光就是建盏的“魂魄”。曜斑反射出七彩宝光,银斑是单色宝光。宋代斗茶家就是“取其燠发茶采色也”。显然,斗茶必定在充足的阳光下进行。
具有“魂魄”美的优秀建盏为数极少,笔者估计不会多于数百件。这些建盏才堪称名震遐迩的宋代三宝之一。而极优的异毫盏落入宋徽宗赵佶之手,作为御前隆重赐茶专用,他“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由于建盏只是一个茶碗,器型小且简单,所以在器型方面的技术难度不大;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分布着多姿多彩的斑纹,这些斑纹是在窑火中天然形成的,为了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釉面斑纹,古今中外的陶艺家呕心沥血,试图寻找最合适的制瓷原料和探索最正确的烧成方法,经历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问世的优秀作品极少。因此,建盏艺术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是纯粹的陶瓷艺术!
关于建盏名贵品种与名称问题
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酱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特点是,坯与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宋代初期建盏的出现,反映出斗茶艺术对茶具的讲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贡茶的宋廷重臣蔡襄(大书法家)总结数十年来的斗茶习俗,撰写了一部茶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茶录》(1054年)。书中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茶录》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独秀地位。《茶录》问世后,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地在朝野传播,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文坛巨匠畅怀讴歌的极品,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进贡朝廷。
建窑的名贵品种有兔毫、鹧鸪斑(即建窑油滴)、曜变(即毫变)。
“兔毫盏”是建窑主打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鹧鸪斑盏”是建盏珍品,产量稀少,其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建窑当地鹧鸪鸟羽毛的黑底白斑。它也像水面上飘浮的油珠,被日本称为油滴。
“曜变盏”是建窑的特异产品,非常难得,极为珍贵,它的主要特征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出蓝、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度而变。
建盏之所以受到茶家青睐,其魅力主要在于釉面斑纹。如果没有斑纹,则只是普通的黑釉盏,即使坯质再好,釉色再黑,建盏也不会有太大特色。建盏的制作工艺就是围绕着斑纹进行,建窑的兴衰和它留给后人的许多难解之迷,都隐藏在这些变幻莫测的斑纹之中。
建盏的釉面斑纹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现代有些涉足者见到斑纹有点异样的,就凭感觉起一个名称,致使建盏品名越来越多。有专家发表的文章中就有三种名称:鹧鸪斑,铁锈斑,毫变盏。另有一本鉴赏书还出现“类鹧鸪斑曜变”等等许多新名,其实鹧鸪斑与曜变是两个不同品种,鹧鸪斑之名来自中国,曜变之名出于日本,把不同品种且异域的名称交叉组合,似为不妥。
识别建盏的釉面斑纹,不能简单地认为毫变盏就是釉面条纹特殊的建盏,并因此把粗条纹的铁锈斑盏或条纹色彩有些特别的兔毫盏,甚至把有脱釉缺陷的兔毫盏都当成毫变盏。陆院长认为,中国宋代所称的“毫变”、“异毫”与日本所称的“曜变”是同一品种。正确理解“毫变”这个名称,应该考虑三个问题。
一、毫变盏是建窑宝物
中国宋代有关建盏记载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舆胜览》,作者祝穆写到:“兔毫盏,出鸥宁之水吉。黄鲁直诗曰:‘建安瓷碗鹧鸪斑’。又君谟茶录‘建安所造黑盏纹如兔毫’。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祝穆是南宋歙州人,徙建宁府崇安,幼孤尝从侨居建陽的姑父朱熹学。崇安建阳均近建窑,着意收集南宋名迹的他对建盏的情况当非常了解。这段文字清楚表明毫变盏极难得且价格昂贵,非宝莫属。
日本古代有关建盏记载最重要的文献是《君台观左右帐记》(1511年),这本书是足利将军的朋友们对他收藏的唐物(东山御物)进行评鉴的记录。在这本书中被高度评价的唐物,是当时所能收集到的最好的东西,因为是以优美和稀少作为选择标准。而且在所谓唐物庄严的世界,只有将军家才能做到这一点。书中记载的建盏有关情况如下。曜变,是建盏之最,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从中日两国古代有关记载,毫变和曜变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
二、要深入理解“毫变”的含义
建窑的主打产品(占98%以上)是兔毫盏,“毫变”隐义是主打产品的变异品种,也就是建窑的变异品种,这里的“毫”相当“窑”,因此,“毫变”与“窑变”同义。而“曜变”是从“窑变”过渡来的,所以中国宋代记载的“毫变”、“异毫”与日本称的“曜变”是同一品种。现在“窑变”这个名称也被滥用了,窑变原指窑中之宝,现在把说不清的釉色都称窑变,反正好歹都是窑里变出来的。
三、要考虑与社会沟通
毫变盏与兔毫盏的特征要有明显区别。如果是兔毫盏中的某一种,就很难与社会沟通,因为条纹的变异程度难以界定。“毫色异者”不单指毫纹的形状变异或色彩变异,而是指两者都变。所以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曜变。
真正认识建盏斑纹,不能只观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斑纹的本质包括构成斑纹的物质和形成过程。兔毫、鹧鸪斑、曜变属于铁钙系结晶釉,其釉面斑纹是釉料在高温阶段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铁氧化物在釉表面层析晶产生的,构成斑纹的物质是铁氧化物的结晶体,这些斑纹是在窑火中天然形成的,没有人工痕迹。这些建盏制作工艺难度大,艺术品位高。而黑釉白斑盏斑点的物质是后加的白瓷釉,不是氧化铁晶体,斑点的形成是靠人工装饰的,制作工艺难度小。还有铁锈斑盏,虽然斑纹是由氧化铁晶体构成,但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后两者斑纹的外表很艳丽,但艺术效果显得单调呆板,谈不上奇妙自然,其本质与兔毫、鹧鸪斑、曜变不同,它们不能反映建盏独具的艺术风格和特色,称不上建盏珍品。建窑还有许多纯黑釉盏和杂色釉盏,这些建盏大都是烧兔毫、鹧鸪斑、曜变时留下的失败的作品,没有多少惊奇之处,也无法把它们和宝物划等号。 建盏烧制技术难度问题
判断一件瓷器的烧制难度,可以从坯、釉、窑温和窑中气氛这四个制瓷因素的制约程度考虑,这就需要了解制瓷过程中四个因素对产品的影响有多大。有些瓷器的釉色,虽然配方很独特,但烧时不易出现缺陷,成品率就高,可以大量生产。还有些瓷器,虽然烧成温度很高并需要还原气氛,但温度和气氛的增减对产品影响不大,其烧制难度也不大。不同斑纹的建盏烧制难度也差别很大,下面我们从四个制瓷因素入手,来分析建盏斑纹形成的技术难度问题。
一、坯的制约
建盏的坯体材料是采用一些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的有色粘土配制,这些天然原料塑性差,收缩大,耐火度也不高。用这种泥料拉坯成型的茶盏,在干燥阶段就很容易变型或开裂。而氧化铁是助熔剂和发泡剂,在高温还原阶段不仅降低坯体耐火度,还易使坯体起泡,实际上这种坯泥只适宜制陶。由于建盏斑纹须在1300℃以上的还原焰中形成,坯体在这种条件下,极易产生变型、起泡等缺陷,宋代建盏坯中含有粗颗粒石英,虽然对克服这些缺陷有帮助,但容易造成釉面有颗粒凸起的毛病。如果采用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粘土,或采用瓷土加氧化铁制坯,虽可提高耐火度,但烧出的釉面斑纹效果不佳。这表明坯体的化学和矿物组成对釉面斑纹有重大影响。南宋时期福建其它窑口兔毫效果不好,与坯铁含量低有直接关系。
中外陶艺家为解决建盏坯体材料耗尽精力。西班牙陶艺家杜阿尔多·库尼先生研究建窑黑瓷四十多年,他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研究建窑技术的人,都在一个问题上卡了壳,那就是我们所掌握的原料其耐火性能都达不到宋代陶工烧制出精美的建盏珍品所必需的极其困难的条件——极高的烧成温度和最大的还原气氛的要求。”陆院长研究建盏工艺二十余年,的确就在福建也找不到满意的泥料,坯体原料难以确定。
其实,宋代人也没能很好地解决建盏坯的问题,成山的废品给窑匠带来的心里创痛是巨大且无奈的。现代有些人避开黑坯,使用白坯,斑纹效果与宋代差距太大。宋代建盏中有些坯的外观呈褐色,是由于后期氧化所致,坯体内部还是黑的。
二、釉的制约
建盏釉层厚且流动性大。施厚釉是釉色的需要,釉色包括釉的底色和釉面斑纹。釉层太薄,釉不黑,釉薄处呈酱色。再则,釉层薄,兔毫斑纹短,不流畅。油滴(即鹧鸪斑)斑点也不大.,所以施厚釉是必要条件。但是,高温厚釉给建盏带来的缺陷是很难克服的。一是釉厚干燥收缩大,易使釉层开裂,与坯粘不紧,烧时易缩釉或脱釉。二是建盏在1300℃高温烧成,此时釉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大,使釉层从上到下逐渐加厚,釉层厚度上下不均,对斑纹的形成影响很大。就兔毫来说,兔毫的斑纹好比水中的鱼草,在水浅处鱼草会被顶出水面,在水深处就沉在水中。所以兔毫斑纹一般在碗上部很密集并突出釉面,在下部较稀疏,沉在釉中。斑纹的浮沉程度不同,所受的氧化程度就不同,使得斑纹的形态和色彩都有所不同。斑纹形态和色彩的变化,从审美角度看似是好事,但实际变化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往往是上部斑纹过密,下部斑纹过稀或无斑纹。或者是碗上部斑纹都变灰色了,下部斑纹还不能析出。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记载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指得是银色的兔毫,从上到下,流畅通达的为上品。
釉流动性大给建盏带来的另一劫难是,只要釉层过厚,或烧成温度过高,或烧成时间过长,釉就流下粘底。现代其它结晶釉流动性也大,但烧花瓶釉粘底可以打磨掉,不会报废。建盏器形碗外下部露胎,从技术上就是给下垂的釉留些空间。若下垂的釉恰到好处聚成滴珠状,就有欲坠非坠之玄妙美感。建盏特征是:碗口几乎没有釉遮盖,釉色不黑又很干涩,碗外靠底足处有一圈明显的聚釉。
建盏釉的配方也难以确定,因为四个制瓷因素对斑纹效果的影响很大。而窑中各处温度与气氛有差别,导致配方很难适应,使制作者耗费大量精力也难适从。就是现代每窑仅烧数件作品,配方也要经常变,因为坯变或其它因素些许改变,配方要跟着变。所以最难且最贵的配方其实是难稳定的配方。
三、温度的制约
建盏烧成温度高且范围窄。
如上所述,烧成温度高易使建盏坯起泡、变形。釉下垂粘底。而烧华北油滴因温度低(约1240℃),用黑坯就不成问题,即使釉厚也少有聚釉现象,更不易流下粘底。因为釉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降低。
建盏烧成温度高,是釉面斑纹的需要。温度过低,斑纹稀少,甚至无斑纹,所以建窑鼎盛时期许多黑釉盏是烧兔毫、油滴、曜变时温度过低或还原过头造成的,而不是刻意烧制的。
如果窑温过高,斑纹析出太多,太密,釉的底色被遮盖,也就成了褐色,釉的底色仍是黑色。各种釉色,来源很复杂,要根椐迹象具体分析。如褐色釉,当黑釉釉层薄,或建盏釉过烧,或还原不足,或坯中氧化铁含量低,都可能出现。
一件斑纹流畅通达且外观无缺馅的兔毫盏烧成温度范围很窄,窑温稍低,碗上部有斑纹,下部没有斑纹。窑温稍高,釉就流下粘底。而烧油滴的条件更苛刻,因为油滴的斑点很容易流成条形。
对于曜变,至今唯有陆金喜院长烧制出“曜变天目盏”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永久收藏。从曜变斑纹的形态与分布状况,推测,其形成机理是高温气泡机理。华北油滴相对属于低温气泡机理。(建窑油滴属浮萍机理)。从华北油滴的烧成机理可知,华北油滴的烧成温度范围较窄,窑温过高,斑点就散开,窑温过低,气泡又难破灭。而且华北油滴受器型影响较大,就是在器形凹处,气泡不易破灭,烧后经常会留下泡痕。从现存的三件曜变传世品看,碗外斑点极少,其原因是碗外器型呈凸状,气泡较早破灭,由于曜变在高温烧成,由气泡破灭形成的斑点很容易散开,在还原气氛作用下,三价铁迅速转化为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很快就熔入釉中,使斑纹消失。从曜变碗内的斑点也可看出斑纹消失的速度很快,有些斑点较清晰,有些斑点较模糊,有些部位就没有斑點。所以曜变斑纹的形成,就象夜幕中姹紫嫣红的焰火,此起彼伏,持续时间很短,如果这个动态恰好被捕捉到了,它的迹象就保留下来,否则就成了黑釉盏。曜变斑点周围的光晕,正是二价铁消失前形成的,所以它很薄,成为干涉膜,在光照下就有变色现象。由上可知,判断真假曜变,只要从斑纹的分布状态分析,就不难辨别。 四、还原气氛的制约
兔毫、鹧鸪斑、曜变斑纹要在还原气氛下形成,在氧化气氛下釉面少有斑纹。这说明构成斑纹的物质需要在还原条件下产生。但建盏釉属于铁系结晶釉,结晶的物质是铁氧化物,氧化铁中有二价铁和三价铁,还原使三价铁变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易回熔到釉中,使得结晶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影响斑纹的形态和色彩。建盏釉与其它结晶釉(包括铁红釉)在烧成方面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构成斑纹的物质不稳定。普通结晶釉晶体物质在析晶时稳定存在。即使是华北油滴,在有釉的地方就有斑点,斑点的大小和分布与气氛无关。
建盏中褐色斑纹相对银色好燒,因为形成褐色斑纹的物质以三价铁为主,虽然烧成前期需要还原来控制斑纹的形态,但后期在控制斑纹色彩时可转氧化,氧化气氛很好掌握,所以斑纹形态与色彩较稳定。银色斑纹烧的难度要大的多,因为在烧成后期仍需还原,此时若三价铁过高,斑纹就呈灰色,灰色斑纹表面有脏物感,还不如褐色美观。
若二价铁过高,斑纹就隐去,甚至消失。所以烧银色斑纹,不仅色彩很不稳定,同时会危及斑纹的形态,影响到斑纹的大小、厚薄、边界、清晰度、沉浮、镜面与否等诸多问题。特别是银蓝色的斑纹,更处于稍纵即逝的状态。所以建盏中银色斑纹大都不如褐色斑纹清晰,斑纹边界较模糊,斑纹表面常有毛刺感。由此可知,银色斑纹受还原气氛严重制约。曜变斑纹比银色斑纹难度更大的原因在于其形态在烧成前期就易散开消失,形之难存,更何况色。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通过上述四个制瓷因素的讨论,可以知道各种不同斑纹的建盏的烧制难度。这是由建盏的坯釉性质(内因)和火的变化条件(外因)决定的。在陶瓷烧制时,哪怕能减少一个因素制约,难度就减少很多。在土与火交融的过程中,使建盏毁坏的因素很多,也就是变数很多。越难烧的釉色变数越多,任何一个变数没有掌握好,造成的缺陷不是一般的小缺陷,而是致命的。这是建盏在烧制方面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就拿银色斑纹来讲,即使坯、釉、窑温都掌握很好,它还陷于斑纹变灰或斑纹消失这种一落千丈的险境中,不成功则夭折。好烧的釉色,这种落差就小,即使达不到优良,还会合格,外行人甚至看不出差别,良莠难分。所以,建盏中一件优秀的褐色兔毫盏都不多见,是因为它同时受到除气氛外其它三个制瓷因素的严重制约,它的烧制难度比华北油滴大,而华北油滴的难度又比铁红釉大,铁红金圈的“金”字用的不妥,金圈没有金属感,其实是黄圈。
由上可知,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的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据估计,没有起泡变型或脱釉或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盏所占比率不到百分之一,优秀的(没有明显缺陷且斑纹流畅通达)褐兔毫占比率不到千分之一,优秀的银兔毫占比率不到万分之一,而鹧鸪斑和曜变分别属于十万分和百万分之一内的作品。高品位的建盏,为数极少,我们从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建盏技术重点在窑内,有些陶瓷技术重点在窑外,如绘画陶瓷、器型陶瓷、雕塑陶瓷等。窑内技术不是靠手,而是靠土与火,难于操控。所以试验周期长,见效慢,缺陷无法修复,生产成品率低,成本高。就是现代优秀的陶艺家,几天时间也未必能烧出一件好作品。高品质的鹧鸪斑建盏,目前全世界每年仅有数十件作品产出。
建盏制作难度大,烧成几率低,生产成本高这一重要特点是解释建窑许多问题的基本依据,它蕴藏着令人神往的迷一般的建窑最本质也是最丰富的内涵。举例如下:
一、建窑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建盏珍品是在数千万以上的建盏中通过比较挑选出来的少数优品,是在宋代狂热斗茶这个背景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们真正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陶瓷产物。曜变是国际公认的天下第一名碗,另有几件作品也被日本作为国宝和重要文物收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陶瓷艺术的瑰宝。惜曜变工艺长久以来至今无人能恢复。
二、建窑的性质
建窑只能是一个民办性质窑,假如某一条龙窑由官办专烧贡品,一则难以保证优品的数量,二则大量有缺陷的或斑纹平常的建盏难以处置,从实际考虑,由朝廷建设窑炉去烧制这种成功率极低的优品是不可能的,贡品只能从众多民窑烧制的无数建盏中去挑选。
三、判断珍品的依据
底足刻“供御”“进盏”是在入窑之前,烧后未必是优品,这类铭文不能作为判断珍品的充分条件。建盏碗口的金扣、银扣也不能作为评价品位的依据,因为民窑众多,谁都可以给自己的碗镶金戴银,而往往这些作品碗口有缺陷。所以珍品只能通过比较产生。
四、建盏器型
建盏器型小且简单,正是因为釉色难烧,条件要求太苛刻。反之,能烧大件作品的釉色就相对不难。
高难度的艺术,任何一位大师的能力都极其有限,一生中留下的佳作只可能是少量。
建盏之美
在上文中,我们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讨论了建盏斑纹形态与色彩显现的难度。笔者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褐色、灰色、银色的斑纹明显存在层次关系问题。银色斑纹如同一片薄镜,灰色斑纹就是落在薄镜上的灰尘,灰尘积多就成了垢,这垢很迷人,它就是褐色斑纹。所以褐色斑纹较稳定。烧银色斑纹就是对褐色斑纹的突破。褐色斑纹这层垢一旦触动,薄镜表面就杂乱无序,脏物灰尘粘附,难看极了。清除灰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求用力(还原气氛)不能太重,太重会使薄镜破损,(即银色斑纹的形态被破坏甚至消失),也不能太轻,太轻灰尘就布满镜面,所以只能适度地小面积(釉层厚薄不均之故)拂去,然而,这灰尘落得很快,你这边拂,它那边落,你怎么拂都不会干干净净。笔者大量精力都耗在这里,从中感受到陶瓷艺术博大精深。
这个拂灰尘的工艺过程和北宗神秀的偈语相符。“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银色斑纹上的灰尘如同人心上杂念,一念未伏另一念就起。想擦亮明镜何其难,灰尘多少总要伴随。所以建盏中烧的再好的银斑也有少量灰斑相伴,而且有些斑点不清晰。而褐色斑纹比较均匀,倒看不出毛病。看来精美是相对的。笔者也从中感受到原来不存在本色,许多人认为自然色就是本色,可褐斑明明是垢。银色附近还有银蓝色,金色,彩色。曜变形成机理与银斑不同,所以它不是擦灰尘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斑纹。 深层次的斑纹处在险境中,极不稳定,变数多,落差大。就象高难度的跳水动作,受运动员自身和外界多种因素影响,稍有闪失,就会一败涂地,就是同一个运动员,不同次成绩就可能有差距(有个性)。深层次斑纹在小范围内就存在优与劣,分寸之间就有天壤之别,优在小范围内就会被劣所毁(变灰)或被吞噬(消失)。如建窑银色油滴,斑点极易变灰或消失,陶艺家的目的,就是尽量使灰色的斑点少些,银斑多些,清晰度提高一些,斑点的镜面强一些等等。但是,不稳定因素太多,每迈出一小步都非常艰巨,即使是最优秀的几件作品也各有特点和不足,不同件作品就会有优劣之分,其个性也就凸显出来。所以深层次釉色的作品,优秀是相对的,没有一件作品十全十美,所谓的“炉火纯青”只是理想状态。
浅层次的斑紋,稳定性好。落差小。如华北油滴,每个部位都一个样,很均匀,容易找到许多分不出优劣的作品。还有一些结晶釉,斑纹分布不均匀,每件作品花纹都不同、似有个性,其实它很稳定,小范围内不存在优被劣所毁的因素,没有多少落差。你可以找到一大堆分不出优劣盘玩精美无比的作品。所以这种釉色不均匀是假相,实际很均匀,没有个性。一般来说,从釉色的落差和作品的个性也可以知道釉色的稳定性和烧制难度。建窑褐色兔毫盏,虽然形态与色彩不受还原气氛制约,相对银斑稳定,但形态仍受到坯、釉、窑温的制约,所以稳定性较其它结晶釉差,作品有个性。
不同层次的釉色,存在与美有关的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好烧的釉色,由于形与色容易显现,稳定性好,其外貌是:斑大,完整,色彩丰富,清晰,没有瑕疵,其质感是:漂亮,艳丽,饱满,光润,精美等。但这些釉色的作品缺少个性,没有内涵,数量多。
建盏其貌不扬,器型小,斑小,色彩少,不艳丽。很难引人注目。但是,自然界中形与色难显现的物其品质必有特点,就象有些树,长几十年还很小,但质地坚硬。建盏的品质只能通过质感告诉人们,它就象一幅中国名画,简素,展现的是意境和神韵。由于建盏很小,想认识它就要近距离仔细看。
建盏褐色斑,银色斑,曜变斑是三种不同层次的斑纹。褐色斑纹的形与色,较易显现,斑纹就比较完整,清晰。色彩比较均匀,变化小。浅层次的斑纹实际上不存在很优的物质,也没有很劣的物质。居中,既漂亮又好生产。
优秀的银斑具有金属感,品质明显优于褐斑。国外也称金属陶瓷。但伴随银斑的是碍眼的劣质灰斑,而不是迷人的褐斑,而且银斑易消失,所以银斑形态与色彩的落差比褐斑(褐斑有偏黑或偏黄)大得多,整个碗中必有少数银斑被灰斑遮盖,或部分斑纹不清晰,似隐似现。如果细看,一个银色斑点中各部分就很不均匀,有银色,灰色,银蓝色等,而且有些部位突出釉面,有些部位沉入釉中,所以有毛刺感。有褶皱。斑点的形态与色彩无法完整显现。
曜变斑落差最大,在碗外几乎没有,在碗内分布也没有规律,斑纹在很小的范围内就存在消失的危机(从清晰与不清晰对比可看出来),连变灰的机会都没有。可以给人“一步之遥,就是深渊”的警示,可谓是“玄之又玄”。曜变斑在普通光线下,没有多少惊人之处,它就象没有生命迹象的荒野上的一些枯草。
总之,层次越深的斑纹,落差越大,形与色越隐藏,越难完整显现,这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就是不稳定,变数多。釉的剧烈变化以斑纹形与色的残缺和不均匀表现出来。反过来,如果形与色很完整,很均匀,这种釉色就较稳定,烧就不难。但银斑,曜斑毕竟是深层次的斑纹,它的真身深藏着,釉色的美也深藏着。建盏斑纹的特点就是“隐”,它的品质与美的本质都与“隐”密切相关。
对于不同层次的形与色构成的美,需要不同层次的眼光去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人把鹧鸪斑(油滴)与黑釉白斑来比大小,比白度,比清晰度等,这眼光就错“层”了,而且是好几层。这两种斑纹的物质与形成过程完全不同,其品质和艺术效果有天壤之别。
美不单取决于形与色。就象梅与牡丹,梅花开在严冬,形与色(外貌)不如牡丹花,有人赞美梅,其意不在于梅花的花朵大小或色彩,而在于梅凌冬傲雪的气质、意境和神韵。所以形与色的美,只是表面浅层次的美,深层次的美是韵味美,是超越形与色的美。这好比一个人,除了貌美,更重要的是品质美,而最感动人的是精神美。
深层次釉色与美有关的许多因素,正是在形与色“隐”的状况下构成的,没有隐,就没有变化,也就没有韵味,没有内涵。例如,黑釉中鹧鸪斑存在清晰与不清晰,就有了深邃感,立体感。形与色不张扬,就简素。斑点表面的毛刺宛如静谧的夜空中星星在闪烁,静中有动,日本也称星建盏。布满釉面的针孔告诉人们,寂静的“星空”正进行着激变。灰斑衬银斑,贵与贱、润与涩相谐,使银斑更显得珍贵和枯高。银蓝色斑似隐似现,不显露,幽玄神秘,在阳光下,会反射出摄人心魄的冥冥幽光……
黑釉本身,也是道的一种,表面漆黑似乎空无一物,但它不是真正的无。它那深邃莫测的空间,蕴藏着滋生“万物”的基质,它可以变幻出曜斑,鹧斑,褐斑等不同层次形形色色的斑纹,又可以轻易地将它们吞噬。越深层次的斑纹,变化越剧烈,形与色越收敛越隐,而蕴藏的“活力”越遒劲,越趋近“无一物中无尽藏”的境界。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中所描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鹧鸪斑釉色展现出来的美,主要是由釉的剧烈变化和落差形成的韵味美。其质感是:不均匀,自然,简素,静寂,深邃,枯高,幽玄,神秘,脱俗等。它高贵而不艳丽,表面很沉静,实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所以有滋味,很耐看。
曜变釉色的美,我们可以从陈显求教授在《扶桑鉴宝记》中一段精彩的描述来感受。摘要如下:“这次我们得到慷慨允诺,特意去鉴赏国宝,第二号曜变天目茶碗,它最初为津田宗及所有。自龙光院创建以来,这只茶碗已是当时的重要珍宝,从来都是不出院门的。知客僧在廊檐下铺上约2米长 1米宽的绵垫,,然后把白布包着的一个大木箱打开,把四重的一个比一个小的箱子逐一取出,打开后,从小布袋取出这只国宝。主人们客气地先请我到廊上鉴赏。开始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正好使廊上洒满了灿烂的金光。知客僧匍伏在垫上,双手不离地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作360度不断旋转,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釉面上曜斑的分布量比静嘉堂国宝较少,但闪烁着的七彩丝毫也没有逊色。特别是在碗壁与碗底交界处的某些部位,明显地放射着鲜蓝色和青绿色而且边界分明的毫纹。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整个宝物的黑色釉层内放射出紫蓝色的霞光,随着不断转动满室宝光浮动,正应“紫气东来”之兆,冥冥间如有神在,这就是宝气?这就是此宝的艺术之神?其艺术的精髓随着紫光洒向人间并且永恒地与世长存?釉层透暗蓝,万道紫色霞光正是此宝的特征,是其它曜变所没有的。其神韵是无法从彩色照片上所表现出丝毫的。”
从陈教授上述描述,我们不难体会到曜变的美藏在斑纹深处,它就象夜明珠,当人们沉浸在“宝光”的美境中时,完全忘记了曜斑或夜明珠原本的形与色,它极象人的精神层面的美。这些宝光就是建盏的“魂魄”。曜斑反射出七彩宝光,银斑是单色宝光。宋代斗茶家就是“取其燠发茶采色也”。显然,斗茶必定在充足的阳光下进行。
具有“魂魄”美的优秀建盏为数极少,笔者估计不会多于数百件。这些建盏才堪称名震遐迩的宋代三宝之一。而极优的异毫盏落入宋徽宗赵佶之手,作为御前隆重赐茶专用,他“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