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在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当今,每逢婚丧嫁娶、庆生祝寿、上梁乔迁等红白喜事,农牧民们都会操办“流水席”,热情款待亲朋好友、四邻八舍。它便成了一种乡土民俗文化的新体现。特别是举行婚宴时,也不像城里人那样到饭店酒楼去包几桌酒席,而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搭起棚子,垒起灶台,请两个乡厨,自己做酒席来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这种习俗从古一直延续到今,无论穷家富户,家家都是如此。
农村操办“流水席”时,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虽然说是非专业厨师、铁灶架大锅、小煤炉架大蒸笼但味道一点也不含糊。
巴里坤农村流水席,一般是三天,第一天包子,第二天臊子面,第三天才是正席“山珍海味”。
巴里坤“流水席”---“四绝”包子
第一天主要是为后两天做准备工作,杀牛宰羊、蒸花卷,但这天的“主角”是包子,因为老人常说“吃包子喝酒,越吃越有”。
一提到包子,想必大家都会想起天津名闻大江南北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杭州小笼包子等,那么,巴里坤“土席”上的“四绝”包子你听说过,吃过吗?
巴里坤的包子种类多,花样新颖、叫法奇特。用具不同叫法也不同,如:锅烙包子、烤包子、水煎包子。形状不同叫法也不同,有三角的、圆的、椭圆形的、褶皱的、玫瑰花的。馅不一样叫法也不一样,如菜包子、肉包子、素包子、糖包子。
巴里坤“流水席”上的“四绝”包子。一绝是“发面包子”。巴里坤婆姨们自己发面、揉面;二绝是“生态包子”。巴里坤农家自己养的牛羊、自己家菜园种的生态菜、自己榨的菜籽油,自己调味拌的馅;三绝是“实在包子”。巴里坤婆姨的巧手包的包子个个都皮薄、馅多、个头大;四绝是“团结包子”。巴里坤近几年,从牧区、山区搬迁到各农业乡镇的插花安置牧民很多,汉族的“多斯”(朋友的意思)也多了,无论是平常还是在操办婚宴、上梁乔迁时,哈萨克族朋友教汉族村民怎样煮肉,怎样炸馓子、做抓饭,汉族村民教她们拌馅、蒸包子、花卷、做臊子面等。
巴里坤“流水席”包子,新鲜、个大、样多、味美,体现出巴里坤人的大气、豪爽、实诚、好客的乡村味,乡村情。
巴里坤“流水席”---“臊子面”
“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结婚前一天吃“臊子面”是希望新人婚姻长久。
巴里坤“臊子面”的制作很有讲究、配料异常丰富。先把羊肉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葱丝、姜丝,用油煸炒出香味,放入盐等各种调味料,加水慢煮,最后放入野蘑菇丁、豆腐丁、木耳丁和香菜入味调色,丰富的配料被烹饪后,香味浓郁,色泽艳亮。“臊子面”的面条以手擀为最佳,必须劲道、均匀、细长。
说起“臊子面”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据说巴里坤曾有一大户人家娶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媳妇,按照当地的习俗,新婚后第一天早晨,新媳妇要摸黑进厨房做饭,小姑子想要考考嫂子的烹饪技术,便事先擀好碱面,在中间夹上薄布,谁知道新媳妇不但利索地切好了面,还很快地熬制了一种汤浇在面上,端来让家人品尝,大家吃过后感觉很香,小姑子佩服的随口说,新嫂子做的“嫂子面”真好吃。从此以后,此饭便得名“嫂子面”,时间长了就演变成了“臊子面”。
“臊子面”因为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希望,而变的越发温情和悠长。丝丝缕缕的面条缠绕着世间的美好和真情,让人们倍感餐桌的魅力和生活的幸福。
巴里坤“流水席”---“山珍海味”
巴里坤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依靠土地谋生的固定性,使得这里的人们很少流动,形成为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熟人社会、亲缘社会、礼俗社会。在这里,婚丧嫁娶、团聚别离的重大事情,往往需要一顿饭来确立和宣告,“流水席”便是最好的载体,一桌美食迎合了人们喜欢热闹的心理需求,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的亲情、友情得以弥补。
“流水席”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烹饪手法。主要菜式是以肉食为主的八样大菜,配以六个或八个辅菜。八样大菜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色香味形俱佳。辅菜也颇具特色,酸、甜、辣口味皆有,吃起来爽口味美。八道大菜分别是:羊肉烧条子、猪肉整面子、清炖(红烧)牛肉、蒸肉、红烧丸子(夹沙)、鱼(红烧、糖醋、酸辣、清蒸皆可)、鸡(卤整鸡、红烧鸡块)、里脊。八道辅菜分别是:卤肉(牛肉、猪肉)、红烧豆腐、爆炒肚片、拌粉条、拌黄瓜(时令蔬菜)、木耳炒肉、蘑菇炒肉、醋溜大白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食材前所未有的丰富,乡间名厨们不断创新,诸如蒸鱼头、炒烤肉、柠檬冬瓜条、薯条大虾、团圆豆等新菜品层出不穷,席桌上的菜,色、香、味、野、稀、珍、荤素、热凉全到位,使“流水席”在变化中独具魅力,受到人们的追捧。
巴里坤农村的“流水席”最为正宗,口味只有当地人才能把握。“流水席”的操办像一个盛大的村宴,全村的人都来帮忙,人们在多次的合作中早已默契。各自分工明确,男人宰牛宰羊、搭棚建灶、掌勺端盘,女人洗菜配菜、刷锅洗碗。村宴上的菜肴乡野味极浓,浓墨重彩中暗藏简单拙朴,丝毫不逊于酒楼里的山珍海味,而且每道菜几乎都有很好的寓意,“羊肉烧条子”取义风调雨顺,“红烧丸子”寓意团团圆圆,“干炸里脊”寓意大吉大利,”红烧牛肉”寓意四方进财,“醋溜白菜”则是“百财”的象征。浓浓的乡土气息撩拨舌尖,缠绕肠胃。
人们的相聚别离通过美食来诉说,这些人情礼俗源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不一样的人间烟火,叙述了不一样的饮食习俗,但表达的却是一样的人生理想,渴望美好幸福的人生。
(作者单位:哈密地区巴里坤县花园乡文体广电和党员电教服务中心)
农村操办“流水席”时,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虽然说是非专业厨师、铁灶架大锅、小煤炉架大蒸笼但味道一点也不含糊。
巴里坤农村流水席,一般是三天,第一天包子,第二天臊子面,第三天才是正席“山珍海味”。
巴里坤“流水席”---“四绝”包子
第一天主要是为后两天做准备工作,杀牛宰羊、蒸花卷,但这天的“主角”是包子,因为老人常说“吃包子喝酒,越吃越有”。
一提到包子,想必大家都会想起天津名闻大江南北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杭州小笼包子等,那么,巴里坤“土席”上的“四绝”包子你听说过,吃过吗?
巴里坤的包子种类多,花样新颖、叫法奇特。用具不同叫法也不同,如:锅烙包子、烤包子、水煎包子。形状不同叫法也不同,有三角的、圆的、椭圆形的、褶皱的、玫瑰花的。馅不一样叫法也不一样,如菜包子、肉包子、素包子、糖包子。
巴里坤“流水席”上的“四绝”包子。一绝是“发面包子”。巴里坤婆姨们自己发面、揉面;二绝是“生态包子”。巴里坤农家自己养的牛羊、自己家菜园种的生态菜、自己榨的菜籽油,自己调味拌的馅;三绝是“实在包子”。巴里坤婆姨的巧手包的包子个个都皮薄、馅多、个头大;四绝是“团结包子”。巴里坤近几年,从牧区、山区搬迁到各农业乡镇的插花安置牧民很多,汉族的“多斯”(朋友的意思)也多了,无论是平常还是在操办婚宴、上梁乔迁时,哈萨克族朋友教汉族村民怎样煮肉,怎样炸馓子、做抓饭,汉族村民教她们拌馅、蒸包子、花卷、做臊子面等。
巴里坤“流水席”包子,新鲜、个大、样多、味美,体现出巴里坤人的大气、豪爽、实诚、好客的乡村味,乡村情。
巴里坤“流水席”---“臊子面”
“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结婚前一天吃“臊子面”是希望新人婚姻长久。
巴里坤“臊子面”的制作很有讲究、配料异常丰富。先把羊肉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葱丝、姜丝,用油煸炒出香味,放入盐等各种调味料,加水慢煮,最后放入野蘑菇丁、豆腐丁、木耳丁和香菜入味调色,丰富的配料被烹饪后,香味浓郁,色泽艳亮。“臊子面”的面条以手擀为最佳,必须劲道、均匀、细长。
说起“臊子面”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据说巴里坤曾有一大户人家娶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媳妇,按照当地的习俗,新婚后第一天早晨,新媳妇要摸黑进厨房做饭,小姑子想要考考嫂子的烹饪技术,便事先擀好碱面,在中间夹上薄布,谁知道新媳妇不但利索地切好了面,还很快地熬制了一种汤浇在面上,端来让家人品尝,大家吃过后感觉很香,小姑子佩服的随口说,新嫂子做的“嫂子面”真好吃。从此以后,此饭便得名“嫂子面”,时间长了就演变成了“臊子面”。
“臊子面”因为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希望,而变的越发温情和悠长。丝丝缕缕的面条缠绕着世间的美好和真情,让人们倍感餐桌的魅力和生活的幸福。
巴里坤“流水席”---“山珍海味”
巴里坤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依靠土地谋生的固定性,使得这里的人们很少流动,形成为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熟人社会、亲缘社会、礼俗社会。在这里,婚丧嫁娶、团聚别离的重大事情,往往需要一顿饭来确立和宣告,“流水席”便是最好的载体,一桌美食迎合了人们喜欢热闹的心理需求,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的亲情、友情得以弥补。
“流水席”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烹饪手法。主要菜式是以肉食为主的八样大菜,配以六个或八个辅菜。八样大菜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色香味形俱佳。辅菜也颇具特色,酸、甜、辣口味皆有,吃起来爽口味美。八道大菜分别是:羊肉烧条子、猪肉整面子、清炖(红烧)牛肉、蒸肉、红烧丸子(夹沙)、鱼(红烧、糖醋、酸辣、清蒸皆可)、鸡(卤整鸡、红烧鸡块)、里脊。八道辅菜分别是:卤肉(牛肉、猪肉)、红烧豆腐、爆炒肚片、拌粉条、拌黄瓜(时令蔬菜)、木耳炒肉、蘑菇炒肉、醋溜大白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食材前所未有的丰富,乡间名厨们不断创新,诸如蒸鱼头、炒烤肉、柠檬冬瓜条、薯条大虾、团圆豆等新菜品层出不穷,席桌上的菜,色、香、味、野、稀、珍、荤素、热凉全到位,使“流水席”在变化中独具魅力,受到人们的追捧。
巴里坤农村的“流水席”最为正宗,口味只有当地人才能把握。“流水席”的操办像一个盛大的村宴,全村的人都来帮忙,人们在多次的合作中早已默契。各自分工明确,男人宰牛宰羊、搭棚建灶、掌勺端盘,女人洗菜配菜、刷锅洗碗。村宴上的菜肴乡野味极浓,浓墨重彩中暗藏简单拙朴,丝毫不逊于酒楼里的山珍海味,而且每道菜几乎都有很好的寓意,“羊肉烧条子”取义风调雨顺,“红烧丸子”寓意团团圆圆,“干炸里脊”寓意大吉大利,”红烧牛肉”寓意四方进财,“醋溜白菜”则是“百财”的象征。浓浓的乡土气息撩拨舌尖,缠绕肠胃。
人们的相聚别离通过美食来诉说,这些人情礼俗源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不一样的人间烟火,叙述了不一样的饮食习俗,但表达的却是一样的人生理想,渴望美好幸福的人生。
(作者单位:哈密地区巴里坤县花园乡文体广电和党员电教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