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养心灵与涵养土壤一样,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自然生态要靠保护,使其始终如一;文化生态除了保护更需要渗透,厚积薄发,润物无声。一个教师若能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能在良好的文化生态中成长,沐其春风,受其醍醐,定能彰其清纯儒雅,显其文采风流。客观地讲,教师不仅需要耐得住清平,也需要奢侈地接受文化熏陶,更需要在自己周边自觉营造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也许站在文化生態的角度,《艺术与人文修养》、《教育哲学的思考》、《国学与教育智慧》、《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等就是其中的通幽曲径,引你入胜;抑或就是其中的梅兰松菊,助你入格。学习就是能让自己在繁琐的教学事务天地里开垦出一片文化湿地,以便自己在教育的天空飞得累了,也能像鸟一样悠然落下,顺利寻找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诗一般的栖息地。
若干年来,作为教师,已经无数次在这样那样的表格、述职里,自豪地谈到自己如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但很少有人反思,我们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吗?这里面有一个对党的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的理解问题。教师是职业,教育则是事业;教育作为事业,不同于职业的地方或许就在于教育也需要信仰,需要有理想蓝图,并需要为绘就理想蓝图终身奋斗。教育的信仰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理想蓝图是什么?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是否有为之终身奋斗的觉解?这样的反思不但必要而且必须,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教师为什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早在1924年,朱自清在《春晖》第34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教育的信仰》,他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如果将教育看成一棵树,那么这棵树需要用希望来种植,用虔诚来浇灌,用神圣来呵护。教育者有上帝吗?有,这上帝就是孩子;教育者有信仰吗?也有,这信仰就是让孩子找到自我存在的理由。
这让我又想起了朱自清表扬丑化自己学生的故事。“他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他的脸带着微微的黄色,头发却比黑炭更黑。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黄黄的显出在黑发;一对黑黑的眉毛好像两把大刀搁在他微凹的眼睫上……他的耳圈不知为何,时常同玫瑰色一样。当他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看了他的后脑,似乎他又肥胖了一半。最可笑的,就是他每次退课的时候,总是煞有介事地从讲台上大踏步地跨下去,走路也很有点滑稽的态度……””孩子在作文里真实地呈现了老师的形象,尽管这形象离“高大上”的标准还很遥远,但作为教育者,朱自清并不恼怒,反而以画双圈、在课堂上朗读的方式表达他对孩子的欣赏。这孩子无疑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源于教育者的宽阔胸襟和无处不在的欣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性和思维性,教育者当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包容的心灵评价孩子,以善意的举止对待孩子,以非功利的思维认识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找到自我存在的理由。在孩子面前,教育不是手段,而是艺术和智慧,这艺术、智慧的源泉则是教育者源源不断的博大爱心;在孩子面前,教育者需要做的只是忘记权威,摒弃讥笑、痛斥、责罚和冷漠。
罗素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机械,而是造成人。”这“人”既是孩子也是老师,教育的作为就在教育重在立人,立人的精气神,造成一个个充满光辉人性的广受社会欢迎的人。教育者的责任是双重的,一方面要通过自身努力让孩子找到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理由,最终成就孩子;一方面在成就孩子的过程中成就自我,让自己也找到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理由。这就需要教育者必须自觉行走在素质与素养之间,专业技能的、人身修养的,缺一不可。因为教育的品质取决于教育者的品质,教育者的品质取决于教育者的文化规格与品行品位。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最终造成什么样的“人”。以教育的名义,教育者应该聚焦人的培养,将提高自己的文化规格、品行品位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并以这种习惯、生活方式影响人、带动人。
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承载社会理想驶入可持续发展的高速通道。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科学与技术技能大厦添砖加瓦,也是在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教师的理想信念的不断坚定、道德情操的不断提高、知识修养的不断加强、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仁爱之心的不断释放,将通过慈爱、友善、温情的目光,欣赏、呵护、信任的言行,尊重、理解、宽容的心灵,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颁发世界上最可靠的质检许可证。可以想见,如果每一位教师的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一旦形成,我们的教育视野也将如同置身大海一般一望无际,人们观察、了解世界及其人类未来的窗口也将随之全部打开,透过这扇窗口,人类在清晰地看到诸如贫困、浪费、环境恶化、健康、冲突和人权侵害等等危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的同时,将会更加淡定、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充满自信的面对、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的光辉、神圣的根源正在于此。
该是到对教育工作、教育政策、教育体系重新反思、定位的时候了,你会因为你所任教的科目人平分比同行高那么一丁点而沾沾自喜或者因为学生成绩排名靠后郁郁不得志吗?你会因为你所管理的学校因为考了几个北大、清华乃至哈弗、牛津而喜报与烟花齐飞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吗……种种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恰好印证了某些教育工作者教育思维的短视、教育评价的功利、教育信仰的缺失。“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语)什么是好老师?从某种程度上讲,不短视、不功利、有教育信仰就是好老师,我愿做这样的好老师。
若干年来,作为教师,已经无数次在这样那样的表格、述职里,自豪地谈到自己如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但很少有人反思,我们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吗?这里面有一个对党的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的理解问题。教师是职业,教育则是事业;教育作为事业,不同于职业的地方或许就在于教育也需要信仰,需要有理想蓝图,并需要为绘就理想蓝图终身奋斗。教育的信仰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理想蓝图是什么?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是否有为之终身奋斗的觉解?这样的反思不但必要而且必须,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教师为什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早在1924年,朱自清在《春晖》第34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教育的信仰》,他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如果将教育看成一棵树,那么这棵树需要用希望来种植,用虔诚来浇灌,用神圣来呵护。教育者有上帝吗?有,这上帝就是孩子;教育者有信仰吗?也有,这信仰就是让孩子找到自我存在的理由。
这让我又想起了朱自清表扬丑化自己学生的故事。“他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他的脸带着微微的黄色,头发却比黑炭更黑。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黄黄的显出在黑发;一对黑黑的眉毛好像两把大刀搁在他微凹的眼睫上……他的耳圈不知为何,时常同玫瑰色一样。当他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看了他的后脑,似乎他又肥胖了一半。最可笑的,就是他每次退课的时候,总是煞有介事地从讲台上大踏步地跨下去,走路也很有点滑稽的态度……””孩子在作文里真实地呈现了老师的形象,尽管这形象离“高大上”的标准还很遥远,但作为教育者,朱自清并不恼怒,反而以画双圈、在课堂上朗读的方式表达他对孩子的欣赏。这孩子无疑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源于教育者的宽阔胸襟和无处不在的欣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性和思维性,教育者当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包容的心灵评价孩子,以善意的举止对待孩子,以非功利的思维认识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找到自我存在的理由。在孩子面前,教育不是手段,而是艺术和智慧,这艺术、智慧的源泉则是教育者源源不断的博大爱心;在孩子面前,教育者需要做的只是忘记权威,摒弃讥笑、痛斥、责罚和冷漠。
罗素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机械,而是造成人。”这“人”既是孩子也是老师,教育的作为就在教育重在立人,立人的精气神,造成一个个充满光辉人性的广受社会欢迎的人。教育者的责任是双重的,一方面要通过自身努力让孩子找到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理由,最终成就孩子;一方面在成就孩子的过程中成就自我,让自己也找到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理由。这就需要教育者必须自觉行走在素质与素养之间,专业技能的、人身修养的,缺一不可。因为教育的品质取决于教育者的品质,教育者的品质取决于教育者的文化规格与品行品位。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最终造成什么样的“人”。以教育的名义,教育者应该聚焦人的培养,将提高自己的文化规格、品行品位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并以这种习惯、生活方式影响人、带动人。
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承载社会理想驶入可持续发展的高速通道。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科学与技术技能大厦添砖加瓦,也是在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教师的理想信念的不断坚定、道德情操的不断提高、知识修养的不断加强、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仁爱之心的不断释放,将通过慈爱、友善、温情的目光,欣赏、呵护、信任的言行,尊重、理解、宽容的心灵,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颁发世界上最可靠的质检许可证。可以想见,如果每一位教师的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一旦形成,我们的教育视野也将如同置身大海一般一望无际,人们观察、了解世界及其人类未来的窗口也将随之全部打开,透过这扇窗口,人类在清晰地看到诸如贫困、浪费、环境恶化、健康、冲突和人权侵害等等危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的同时,将会更加淡定、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充满自信的面对、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的光辉、神圣的根源正在于此。
该是到对教育工作、教育政策、教育体系重新反思、定位的时候了,你会因为你所任教的科目人平分比同行高那么一丁点而沾沾自喜或者因为学生成绩排名靠后郁郁不得志吗?你会因为你所管理的学校因为考了几个北大、清华乃至哈弗、牛津而喜报与烟花齐飞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吗……种种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恰好印证了某些教育工作者教育思维的短视、教育评价的功利、教育信仰的缺失。“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语)什么是好老师?从某种程度上讲,不短视、不功利、有教育信仰就是好老师,我愿做这样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