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命题,史学研究,史料分析,历史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25-07
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特别是其史学研究倾向愈益凸显。这与课程标准对历史学概念、史料运用、史学研究能力培养和史观的概述相一致,同时也是考试大纲对史学研究方法考察的体现。本文拟从史学研究角度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做一粗浅分析,尝试通过探究高考、教学、课标、考纲、史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对高考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做前瞻性的预判。
支配史学研究方向的原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同类史料来确定研究目的和主题;另一种是特定问题已被提出,研究者寻找史料来论证。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历史试题也随之出现两种倾向,大多数试题遵照第一种原则,试题能够提供史料,要求学生得出史论或评述,即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形成“史识”的过程。故而这类试题多引用或表述一段寓意明确的史实或研究成果,我们可将其理解为高考试题往往以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为依托设置问题。在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的历史试题中,12道选择题以“反映”设问而引导学生得出史论的有3道,以“表明”设问或意为“表明”而无该词出现的有4道,要求直接得出史实性结论的有3道,以史实性史料而追溯反思因果关系的有2道,都是以史料切入来考查学生获取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解读,进而辨别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和历史解释以充分理解历史事实,最后得出确切的历史结论的能力(考纲要求)。①以上反映了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试卷的非选择试题中以史料来分析因果关系得出史论的有第40、45、46、47、48题,比重较大,可见立足于第一种史学研究原则的考查方式已成为高考常规考查方式。此卷非选择试题设问多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概括”“简析”“指出”等表达方式引出问题,属于对历史思维较为浅层的要求。
第二种支配史学研究方向的原则在试题中体现相对较少,一般以第41题最为典型。第41题俗称“小论文题”,采用SOLO评卷法。以往全国卷中的此类试题一般会先在题干中或是在材料中体现史论,然后要求学生收罗、再现历史主干知识,作为论据并进行阐述和论证。今年的第41题变化很大,笔者认为此类题型进一步走向完善,它同时体现了以上两种史学原则,即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图片史料得出基本结论(“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更深层次的要求是希望学生能够反思相关史实,从图片中提供的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现实表征和现实意义等角度进行拓展性表述和论证,主题明确,反思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题中暗示“18世纪中期”)世界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进而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题中暗示“自18世纪中期至今”)。此变化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史料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托和媒介,在全国Ⅱ卷的试题中,第一手史料使用较为常见,如选择题第26、27、33、35题,主观题第41题和第46题,占全试卷的30%左右。第二手史料使用也很广泛,如选择题中的24、25、29、30、31、32、34题,非选择题中第40、41、45、47、48题皆使用后世史家论述。命题者考虑到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多为二手史料而非一手史料,故而试题中这类情况较多。高考试题本身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它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重视通行的历史著作阅读,并正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加工过的史料,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实,结合著者、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透视出的信息及时代背景,形成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的看法并归纳出自己的结论。
高考试题的史料在使用方式上可分为引述性史料和表述性史料。引述性史料指被直接引用的原文史料,而表述性史料指命题人对第一、二手史料进行了归纳、综合和概括等再加工。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的历史试题大量使用了表述性史料,与以往试题多用引述性史料相比,史料阅读难度大为降低,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出浅易平和的发展趋势,明显具有使用材料大众化、词汇生活化、设问常态化的风格。
史料按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类:文字史料、图片影像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由于受到考核方式的限制,新课标全国Ⅱ卷的试题基本采用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一般会采用一到两处,今年试题的中第41题选取了清太和殿、英国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的图片作为材料。
判断史料可信度是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它一般遵循如下几条原则:首先,第一手史料要比第二手史料可信度高;其次,实物史料要比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可信度高;再次,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作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史料,因其可信度相对较低,使用时应考察和鉴别;最后,距所要考察的历史对象时间接近的史料相对可信。第24题即考查了学生判断史料可信度的能力。试题如下: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B
本题涉及的史料类型按照上述分类包括第二手史料、文字史料和传说,试题指出了史家司马迁辨别史料和处理史料的方法“‘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其中“尤”字最能说明判断史料可信度的原则,而答案中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与题干相呼应。本题的重要考查目的和价值是引导学生重视史料的辨析,将本题设置在历史试题的首要位置可见命题者的史学引导意图。
同时,对史料的鉴别也要考虑作者的语言习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要分析作者的意图甚至是臆断,以及作者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所处阶级阶层和派别、价值观念和对历史的影响。关注史料选取和运用的角度、史料分析方法的局限、史料整理者对史料价值和功用的不同期待也有利于分析作者的观点,得出正确的史论。新课标全国Ⅱ卷的第48题使用了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研究的史料,试题考查了梁启超作为政治家立足于他自身所处的阶级和时代评价历史人物的动机,并引导学生分析梁启超作为史学家面对历史上存在的关于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所反映出的史料观点的不同而采取的史料分析方法,如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以此直接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另外,对于史料的解读与运用,还要考虑到在某种层面上是一种释义的问题,所以新课标高考试题都会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2013年高考题的第30题,试题如下: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答案:D
题中涉及“湖北军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两个主体,有“推行”和“未肯定”两层含义。学生如果能够正确释义的话,会很容易看到三个与题干不吻合的词汇:“放弃”“阻止”和“无力控制”。其中“放弃”和“阻止”表明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行为主动性,并蕴含着一定的感情色彩。而“无力控制”则含有另外的含义,即两个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的反向运动,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但题干中并未表达出双方积极主动的关系,而是不置可否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消极处理的关系。从本试题看,此类考查史料释义的试题往往可以抛开纯粹的历史知识,把它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历史基本能力的考查,所以无需历史学科知识。基本的释义能力也是史学的基本素养和能力问题,这同时也应该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历史思维是一种以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为基础的思考、质疑、认识、分析、反省、批判、综合与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能力,“是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的逻辑体系”。①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叶小兵教授认为,在思维的方式上,历史思维主要是依据有关历史的材料,并透过材料对历史的原本进行认识。在思维的特征上,历史思维是从全面的和辩证的、发展的和联系的、具体的和综合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问题。②今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基本体现出对这一能力的考核,与《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四项历史思维能力基本吻合。③
首先,从横向上看,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基本上将上述四大历史思维能力分解为以下五种思维方式。
1.历史的形象思维。历史的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直观的史料直接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中最为基础的。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对此类试题的设置在位置上较为靠前,如选择题第26题: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D
此类试题只需选项与题干对应即可,不需更深层次的思考。“北货”“南货”与“长途贸易”对应,“北货……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皆盐铁粗重之类”与“区域差异”对应。“当时”意为需要符合史实。而ABC选项则无法对应史料。
每一道历史试题的史料阅读首先使用的是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历史的形象思维在非选择题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表象史料存储信息,结合主观认识进行初步判断,答案表现为对材料的引述,这样的问题往往被设置在非选择题的第一问。如新课标卷第40题,根据题干史料“爱因斯坦”,得出表象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对论”“科学热”等,而这些表象认识就是此题第一问考查的重点。选修试题第45题根据表象史料“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可以得出直接认识“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紧张”;“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的对比史料直接阐明了“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说明唐朝中期以后“户口不实”。可见第45题的答案只通过形象思维即可得出。由此可见,每道历史试题都是从形象思维切入,尤其是非选择题的第一个问题,形象思维是其他思维形式递进延伸的基础,而新课标试题也遵循了这样的思维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历史的联想思维。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全国新课标Ⅱ卷要考查的是联想思维方式。所谓历史的联想思维是指根据不同表象史料之间的关系而形成一定认识的思维方式。联想思维包括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全国新课标Ⅱ卷第30题即是对联想思维的考核。
第30题涉及的两个论述主体“湖北省政府”“国民党中央”在题中体现出了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就其考查知识而言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类知识点是新课标历史必修一教材重点知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问题。中央集权问题在中国古代有三种可能:中央权大、地方权小,中央权小、地方权小,相对平衡。此题选项中“放弃”“阻止”“无力控制”都无法体现中国近代后期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同时可以联想到“抗日战争期间”的时代主题是抗日,所以国内的中央与地方矛盾只是国家的次要矛盾,题干史料的暗示与D选项完全吻合。
接近联想的典型试题是第35题: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B
只要是关于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建设的问题,学生头脑中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斯大林体制/模式”就会涌现出来,此后联想斯大林体制的特点和评价,再对应材料即可。
对比联想的代表性试题是第33题: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彻底变革”应是一个对比变化,根据“1787年3月”学生会联想到美国建国初期的困境缘于邦联制度的弊端,然后再运用对比联想可知彻底变革是指美国将邦联制变革为联邦制。
再如第41题,根据题干史料“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可得出表象认识“清朝政治”“君主专制”,而题干史料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同时出现,根据对比联想应该考查“君主立宪制度”,所以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形成一组对比历史现象。其他如第45题第2问“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第47题第1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此类试题的最佳思考方式是反向(逆向)思维。
3.历史的聚合思维。历史聚合思维的考查方式是给学生提供一组相近或对比史料,引导学生辨别、抽象、概括、比较、归纳出史论,如第28题: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B
题干材料列举了京剧脸谱设计,考查学生将其归类抽象为“固化”“认知”的能力。聚合思维是在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之后对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此要求学生具备更为完整的思维逻辑。
4.历史的目标思维。历史目标思维方式考查学生根据问题设定的目标而有方向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所有的非选择题都是根据设问要求学生利用试题提供的史料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以使学生的思维结果逐步接近命题人的史学结论。如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6题设问: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由上可见,此种材料与设问所要考核知识和能力的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在解答技巧上需要学生首先带着问题阅读、解构材料,再与头脑中已有的历史知识相结合,完成历史认知。
5.历史的发散思维。历史发散思维的考查方式表现为,在为学生提供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沿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并快速提取、概括、归纳并重组相关信息,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如第47题提供的史料为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依据对德纽伦堡审判和对日东京审判原则制定的《纽伦堡原则》,该题第二问要求学生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其意义。
我们利用历史的发散思维结合材料结构提取信息过程如下:
此题答案呼之欲出,我们对比一下问题答案: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
其次,从纵向看,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基本上将历史思维能力分解为以下三种思维方式,共时态思维方式、昔时态思维方式和即时态思维方式。共时态思维方式指基于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而思考历史必然性的思维方式,我们俗称情境法或时代法,一般以第一手史料为基本媒介。昔时态思维方式指历史现象、事件和历史人物发生和出现后,另一时代的人们立足于本时代的需要而对这些重大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考察的思维方式。以昔时态思维方式研究而形成的史学成果往往被称作第二手史料。即时态思维方式是指今人根据现实的经验和需要有选择地研究历史现象、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①
如第24题,“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最初的传颂者可能是与黄帝同时代人,属于共时态的思维方式。此后人们继续传颂再到司马迁的记载和评述就属于昔时态思维方式。而今天学生去判断真伪就应是即时态思维方式了。第26题明人描述大庾岭所见、第27题清学者评价市民阶层发展对文化的影响、第33题华盛顿谈美国制度革新的历史必然性、第35题斯大林谈苏联发展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这些都属于共时态的思维方式。而试题要求学生据此得出认识,则属于即时态的思维方式了。
试卷中运用三种时态的思维方式认识历史问题最为典型的是第48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同时代对王安石的最有政治影响力的评价是“功臣”“功勋卓著”“陪祀其庙庭、配享皇帝”“朝廷……的最高评价”。如果从共时态思维方式去认识,宋神宗时社会积弊凸显,矛盾激化,而王安石变法顺应了时代的需求。神宗死新法被废,宋代问题不但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哲宗亲政后,改元绍圣,力图“承神宗之遗志,恢复熙宁新法(笔者注:王安石变法)”,①再次启用变法大臣,打击守旧派,这一时期正是“绍圣初年”。变法派当政,皇帝支持变法,史官中反对派被罢黜或贬职,哲宗命变法派蔡京蔡卞等重修《神宗实录》,取完全褒扬之态度。基于这样的政治基调,在选取史料上自然是“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了。②所以,出现“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这种对王安石的高度评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对南宋的评价我们应从昔时态思维方式去认识。首先,从政治需求上看,南宋建立、赵构称帝的重要时代契机是“靖康之变”,当时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检讨责任,可是又要保证君是圣君,那么由谁来担负历史责任呢?当然是奸臣。蔡京是奸臣,而蔡京褒扬了王安石,那么王安石便是导致亡国的源头。于是便有题中提到的“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的完全否定的评价。其次,从文化竞争上看,北宋王安石新学是显学,又是变法的理论基础,而理学渐起却无法受到当政者认可。到了南宋,理学完成了对抗佛道促进儒学思辨化和体系化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理学家还需要背负理学本身学派的重大使命,即占领文化阵地,所以自然将矛头指向了更具学术和文化影响的新学。元明清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元朝修撰的《宋史》自然也就延续了否定的观点。从昔时态思维方式入手,得出“《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的评价是较为中肯的。
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就梁启超当时来讲属于即时态思维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展开救亡运动但归于失败,东渡日本的梁启超转向学术研究,他的王安石研究无疑被印刻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基本摆脱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封建价值观,研究方法上也运用了“近代经济学和政治学原理”。③从试题设问上看“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即是对此种思维方式的考查。
在一定意义上,对所有的高考历史试题的解读都需要我们运用以上三种时态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共时态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时人的背景、价值观和利益取向去认识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同时又能灵活地审视昔时态背景下的后人评述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的社会环境、背景、价值观以及后人的现实需求,最后还要能立足于即时态的现实环境下,结合当下社会需求和发展需要,客观、辩证、理智地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现实服务。正所谓“神游于内、置身于外”,这既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三种纵向思维方式,又是我们在高考试题中需要不断运用和转换的思维方式。
何谓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事物、现象及其发展的过程。因而“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①历史作为一门软科学,在新课标高考中也不断突出史学研究的科学过程、方法、思维和意图。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以其平实稳健的作风潜移默化地渗透着史学研究的精神,因此,关注高考试题中的史学研究倾向,不但是我们研究高考、应对高考和战胜高考的有效利器,同时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肩负的历史学科蕴含的内在使命。
【作者简介】宫炳成,男,1972年生,吉林永吉人,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林红玲,女,1977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市毓文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等教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25-07
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特别是其史学研究倾向愈益凸显。这与课程标准对历史学概念、史料运用、史学研究能力培养和史观的概述相一致,同时也是考试大纲对史学研究方法考察的体现。本文拟从史学研究角度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做一粗浅分析,尝试通过探究高考、教学、课标、考纲、史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对高考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做前瞻性的预判。
支配史学研究方向的原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同类史料来确定研究目的和主题;另一种是特定问题已被提出,研究者寻找史料来论证。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历史试题也随之出现两种倾向,大多数试题遵照第一种原则,试题能够提供史料,要求学生得出史论或评述,即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形成“史识”的过程。故而这类试题多引用或表述一段寓意明确的史实或研究成果,我们可将其理解为高考试题往往以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为依托设置问题。在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的历史试题中,12道选择题以“反映”设问而引导学生得出史论的有3道,以“表明”设问或意为“表明”而无该词出现的有4道,要求直接得出史实性结论的有3道,以史实性史料而追溯反思因果关系的有2道,都是以史料切入来考查学生获取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解读,进而辨别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和历史解释以充分理解历史事实,最后得出确切的历史结论的能力(考纲要求)。①以上反映了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试卷的非选择试题中以史料来分析因果关系得出史论的有第40、45、46、47、48题,比重较大,可见立足于第一种史学研究原则的考查方式已成为高考常规考查方式。此卷非选择试题设问多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概括”“简析”“指出”等表达方式引出问题,属于对历史思维较为浅层的要求。
第二种支配史学研究方向的原则在试题中体现相对较少,一般以第41题最为典型。第41题俗称“小论文题”,采用SOLO评卷法。以往全国卷中的此类试题一般会先在题干中或是在材料中体现史论,然后要求学生收罗、再现历史主干知识,作为论据并进行阐述和论证。今年的第41题变化很大,笔者认为此类题型进一步走向完善,它同时体现了以上两种史学原则,即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图片史料得出基本结论(“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更深层次的要求是希望学生能够反思相关史实,从图片中提供的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现实表征和现实意义等角度进行拓展性表述和论证,主题明确,反思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题中暗示“18世纪中期”)世界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进而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题中暗示“自18世纪中期至今”)。此变化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史料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托和媒介,在全国Ⅱ卷的试题中,第一手史料使用较为常见,如选择题第26、27、33、35题,主观题第41题和第46题,占全试卷的30%左右。第二手史料使用也很广泛,如选择题中的24、25、29、30、31、32、34题,非选择题中第40、41、45、47、48题皆使用后世史家论述。命题者考虑到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多为二手史料而非一手史料,故而试题中这类情况较多。高考试题本身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它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重视通行的历史著作阅读,并正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加工过的史料,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实,结合著者、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透视出的信息及时代背景,形成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的看法并归纳出自己的结论。
高考试题的史料在使用方式上可分为引述性史料和表述性史料。引述性史料指被直接引用的原文史料,而表述性史料指命题人对第一、二手史料进行了归纳、综合和概括等再加工。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的历史试题大量使用了表述性史料,与以往试题多用引述性史料相比,史料阅读难度大为降低,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出浅易平和的发展趋势,明显具有使用材料大众化、词汇生活化、设问常态化的风格。
史料按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类:文字史料、图片影像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由于受到考核方式的限制,新课标全国Ⅱ卷的试题基本采用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一般会采用一到两处,今年试题的中第41题选取了清太和殿、英国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的图片作为材料。
判断史料可信度是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它一般遵循如下几条原则:首先,第一手史料要比第二手史料可信度高;其次,实物史料要比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可信度高;再次,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作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史料,因其可信度相对较低,使用时应考察和鉴别;最后,距所要考察的历史对象时间接近的史料相对可信。第24题即考查了学生判断史料可信度的能力。试题如下: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B
本题涉及的史料类型按照上述分类包括第二手史料、文字史料和传说,试题指出了史家司马迁辨别史料和处理史料的方法“‘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其中“尤”字最能说明判断史料可信度的原则,而答案中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与题干相呼应。本题的重要考查目的和价值是引导学生重视史料的辨析,将本题设置在历史试题的首要位置可见命题者的史学引导意图。
同时,对史料的鉴别也要考虑作者的语言习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要分析作者的意图甚至是臆断,以及作者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所处阶级阶层和派别、价值观念和对历史的影响。关注史料选取和运用的角度、史料分析方法的局限、史料整理者对史料价值和功用的不同期待也有利于分析作者的观点,得出正确的史论。新课标全国Ⅱ卷的第48题使用了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研究的史料,试题考查了梁启超作为政治家立足于他自身所处的阶级和时代评价历史人物的动机,并引导学生分析梁启超作为史学家面对历史上存在的关于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所反映出的史料观点的不同而采取的史料分析方法,如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以此直接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另外,对于史料的解读与运用,还要考虑到在某种层面上是一种释义的问题,所以新课标高考试题都会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2013年高考题的第30题,试题如下: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答案:D
题中涉及“湖北军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两个主体,有“推行”和“未肯定”两层含义。学生如果能够正确释义的话,会很容易看到三个与题干不吻合的词汇:“放弃”“阻止”和“无力控制”。其中“放弃”和“阻止”表明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行为主动性,并蕴含着一定的感情色彩。而“无力控制”则含有另外的含义,即两个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的反向运动,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但题干中并未表达出双方积极主动的关系,而是不置可否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消极处理的关系。从本试题看,此类考查史料释义的试题往往可以抛开纯粹的历史知识,把它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历史基本能力的考查,所以无需历史学科知识。基本的释义能力也是史学的基本素养和能力问题,这同时也应该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历史思维是一种以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为基础的思考、质疑、认识、分析、反省、批判、综合与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能力,“是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的逻辑体系”。①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叶小兵教授认为,在思维的方式上,历史思维主要是依据有关历史的材料,并透过材料对历史的原本进行认识。在思维的特征上,历史思维是从全面的和辩证的、发展的和联系的、具体的和综合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问题。②今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基本体现出对这一能力的考核,与《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四项历史思维能力基本吻合。③
首先,从横向上看,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基本上将上述四大历史思维能力分解为以下五种思维方式。
1.历史的形象思维。历史的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直观的史料直接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中最为基础的。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对此类试题的设置在位置上较为靠前,如选择题第26题: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D
此类试题只需选项与题干对应即可,不需更深层次的思考。“北货”“南货”与“长途贸易”对应,“北货……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皆盐铁粗重之类”与“区域差异”对应。“当时”意为需要符合史实。而ABC选项则无法对应史料。
每一道历史试题的史料阅读首先使用的是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历史的形象思维在非选择题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表象史料存储信息,结合主观认识进行初步判断,答案表现为对材料的引述,这样的问题往往被设置在非选择题的第一问。如新课标卷第40题,根据题干史料“爱因斯坦”,得出表象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对论”“科学热”等,而这些表象认识就是此题第一问考查的重点。选修试题第45题根据表象史料“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可以得出直接认识“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紧张”;“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的对比史料直接阐明了“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说明唐朝中期以后“户口不实”。可见第45题的答案只通过形象思维即可得出。由此可见,每道历史试题都是从形象思维切入,尤其是非选择题的第一个问题,形象思维是其他思维形式递进延伸的基础,而新课标试题也遵循了这样的思维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历史的联想思维。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全国新课标Ⅱ卷要考查的是联想思维方式。所谓历史的联想思维是指根据不同表象史料之间的关系而形成一定认识的思维方式。联想思维包括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全国新课标Ⅱ卷第30题即是对联想思维的考核。
第30题涉及的两个论述主体“湖北省政府”“国民党中央”在题中体现出了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就其考查知识而言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类知识点是新课标历史必修一教材重点知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问题。中央集权问题在中国古代有三种可能:中央权大、地方权小,中央权小、地方权小,相对平衡。此题选项中“放弃”“阻止”“无力控制”都无法体现中国近代后期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同时可以联想到“抗日战争期间”的时代主题是抗日,所以国内的中央与地方矛盾只是国家的次要矛盾,题干史料的暗示与D选项完全吻合。
接近联想的典型试题是第35题: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B
只要是关于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建设的问题,学生头脑中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斯大林体制/模式”就会涌现出来,此后联想斯大林体制的特点和评价,再对应材料即可。
对比联想的代表性试题是第33题: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彻底变革”应是一个对比变化,根据“1787年3月”学生会联想到美国建国初期的困境缘于邦联制度的弊端,然后再运用对比联想可知彻底变革是指美国将邦联制变革为联邦制。
再如第41题,根据题干史料“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可得出表象认识“清朝政治”“君主专制”,而题干史料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同时出现,根据对比联想应该考查“君主立宪制度”,所以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形成一组对比历史现象。其他如第45题第2问“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第47题第1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此类试题的最佳思考方式是反向(逆向)思维。
3.历史的聚合思维。历史聚合思维的考查方式是给学生提供一组相近或对比史料,引导学生辨别、抽象、概括、比较、归纳出史论,如第28题: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B
题干材料列举了京剧脸谱设计,考查学生将其归类抽象为“固化”“认知”的能力。聚合思维是在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之后对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此要求学生具备更为完整的思维逻辑。
4.历史的目标思维。历史目标思维方式考查学生根据问题设定的目标而有方向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所有的非选择题都是根据设问要求学生利用试题提供的史料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以使学生的思维结果逐步接近命题人的史学结论。如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6题设问: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由上可见,此种材料与设问所要考核知识和能力的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在解答技巧上需要学生首先带着问题阅读、解构材料,再与头脑中已有的历史知识相结合,完成历史认知。
5.历史的发散思维。历史发散思维的考查方式表现为,在为学生提供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沿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并快速提取、概括、归纳并重组相关信息,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如第47题提供的史料为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依据对德纽伦堡审判和对日东京审判原则制定的《纽伦堡原则》,该题第二问要求学生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其意义。
我们利用历史的发散思维结合材料结构提取信息过程如下:
此题答案呼之欲出,我们对比一下问题答案: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
其次,从纵向看,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基本上将历史思维能力分解为以下三种思维方式,共时态思维方式、昔时态思维方式和即时态思维方式。共时态思维方式指基于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而思考历史必然性的思维方式,我们俗称情境法或时代法,一般以第一手史料为基本媒介。昔时态思维方式指历史现象、事件和历史人物发生和出现后,另一时代的人们立足于本时代的需要而对这些重大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考察的思维方式。以昔时态思维方式研究而形成的史学成果往往被称作第二手史料。即时态思维方式是指今人根据现实的经验和需要有选择地研究历史现象、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①
如第24题,“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最初的传颂者可能是与黄帝同时代人,属于共时态的思维方式。此后人们继续传颂再到司马迁的记载和评述就属于昔时态思维方式。而今天学生去判断真伪就应是即时态思维方式了。第26题明人描述大庾岭所见、第27题清学者评价市民阶层发展对文化的影响、第33题华盛顿谈美国制度革新的历史必然性、第35题斯大林谈苏联发展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这些都属于共时态的思维方式。而试题要求学生据此得出认识,则属于即时态的思维方式了。
试卷中运用三种时态的思维方式认识历史问题最为典型的是第48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同时代对王安石的最有政治影响力的评价是“功臣”“功勋卓著”“陪祀其庙庭、配享皇帝”“朝廷……的最高评价”。如果从共时态思维方式去认识,宋神宗时社会积弊凸显,矛盾激化,而王安石变法顺应了时代的需求。神宗死新法被废,宋代问题不但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哲宗亲政后,改元绍圣,力图“承神宗之遗志,恢复熙宁新法(笔者注:王安石变法)”,①再次启用变法大臣,打击守旧派,这一时期正是“绍圣初年”。变法派当政,皇帝支持变法,史官中反对派被罢黜或贬职,哲宗命变法派蔡京蔡卞等重修《神宗实录》,取完全褒扬之态度。基于这样的政治基调,在选取史料上自然是“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了。②所以,出现“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这种对王安石的高度评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对南宋的评价我们应从昔时态思维方式去认识。首先,从政治需求上看,南宋建立、赵构称帝的重要时代契机是“靖康之变”,当时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检讨责任,可是又要保证君是圣君,那么由谁来担负历史责任呢?当然是奸臣。蔡京是奸臣,而蔡京褒扬了王安石,那么王安石便是导致亡国的源头。于是便有题中提到的“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的完全否定的评价。其次,从文化竞争上看,北宋王安石新学是显学,又是变法的理论基础,而理学渐起却无法受到当政者认可。到了南宋,理学完成了对抗佛道促进儒学思辨化和体系化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理学家还需要背负理学本身学派的重大使命,即占领文化阵地,所以自然将矛头指向了更具学术和文化影响的新学。元明清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元朝修撰的《宋史》自然也就延续了否定的观点。从昔时态思维方式入手,得出“《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的评价是较为中肯的。
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就梁启超当时来讲属于即时态思维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展开救亡运动但归于失败,东渡日本的梁启超转向学术研究,他的王安石研究无疑被印刻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基本摆脱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封建价值观,研究方法上也运用了“近代经济学和政治学原理”。③从试题设问上看“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即是对此种思维方式的考查。
在一定意义上,对所有的高考历史试题的解读都需要我们运用以上三种时态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共时态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时人的背景、价值观和利益取向去认识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同时又能灵活地审视昔时态背景下的后人评述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的社会环境、背景、价值观以及后人的现实需求,最后还要能立足于即时态的现实环境下,结合当下社会需求和发展需要,客观、辩证、理智地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现实服务。正所谓“神游于内、置身于外”,这既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三种纵向思维方式,又是我们在高考试题中需要不断运用和转换的思维方式。
何谓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事物、现象及其发展的过程。因而“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①历史作为一门软科学,在新课标高考中也不断突出史学研究的科学过程、方法、思维和意图。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以其平实稳健的作风潜移默化地渗透着史学研究的精神,因此,关注高考试题中的史学研究倾向,不但是我们研究高考、应对高考和战胜高考的有效利器,同时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肩负的历史学科蕴含的内在使命。
【作者简介】宫炳成,男,1972年生,吉林永吉人,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林红玲,女,1977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市毓文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等教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