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緜》
这是《诗经》里的一首名诗,诗题就叫作《緜》,叙周人历史起源,按序列为大雅文王之什的第三首,此章共存诗十首,首篇为《文王》,次《大明》,复次《緜》。大雅的“雅”,上博简《孔子诗论》作“题”,从是从页,只不过“是”字下面这一捺脚短些而已。这些竹简都是从地底挖出来的,碳十四测定为战国晚期,既未经过小规模作伪的汉儒之手,更没经过大规模作伪的四库馆臣之手,相比之下应该比较可靠。因此大雅就是大题,则小雅就是小题,这么说应该是没问题的。生活在汉末的许慎著《说文》,他的书里还没有雅字,只有一个“是”字,又以“疋”为是之古文,又疋、足通用。明人梅膺祚《字彙補》有论辩云:“按《说文》疋字,古文以为诗大雅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据此,则大雅小雅古文亦作疋字。分疋、足作两字,亦后人强析之耳,未可从也。”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至少东汉以前没有大雅小雅的说法,要有也只能是大疋和小疋,或大足和小足,或大是和小是,或大題和小题,而这个“是”字,应该又是“题”的本字。毛诗序释雅字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这个所谓的正字,一眼就能看出是有问题的,不过把疋字笔画写得端正一点而已,又加入色彩强烈的政治语言,王政于是就这么形成了。而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这个“题”字在他们眼里或许更为珍贵,简直可说是个超级宝贝,因为学界一向又把它释作是“夏”字,无论甲骨还是金文,也无论古人留下来的还是新近挖出来的,代表国家历史源头,居三皇五帝之首的,就是这么个题字,而不是现在书写中的夏字。这样,从题到雅到夏,三位一体,身肩重负,这个字的关键可想而知。
或许正因为此字的特殊与不凡,古人在说起它的时候,一般都有些小心翼翼。《说文》的解释是:頟也。《小尔雅》:头也。两位专家惜墨如金,看来是触及到关键问题了,因此都比较谨慎,虽说回答有两个字,后面这个据说又是虚词,则实际上都只说了一个字,但合在一起来看的话,却一额一头,正好是个额头,这也是蛮有意思的。好在其他口风松一点的也有,如《韵会》说:“椽头玉饰,曰琁题玉题,亦名璧珰。”琁题玉题,先说琁,后说玉,以理推之,大约琁题就是大雅,玉题就是小雅了。《礼记王制》称:“南方曰蛮,雕题交址。”则题在南方,地为交址。《史记越世家》雕题下有注云:“谓刻其頞,涅以丹靑也。”专家们的发言听是认真听了,感觉还是不得要领,主要原因是这些人都在刻意回避了一个事实,就是题、堤在上古实际上是通用的,大题也就是大堤,小题也就是小堤。如《越世家》“谓刻其頞”这个頞,又是什么玩意呢,说文说:鼻茎也。“涅以丹靑”这个涅,说文说:黑土在水中也。只有在理解了题堤可通的基础上,这些疑问才能豁然贯通。鼻茎就是堤,以长鼻形容之也,现在各地还有不少叫象鼻山的,包括宁波的象山,本义当亦如此。黑土在水中,也是筑堤截水,水中可居曰州的意思。还有什么琁题玉题雕题之类,大致如是,懒得一一都解释了。
而作为题的本字,又跟堤具有密切基因关系的这个“是”字,除了“水中可居曰州”的概念以外,还是古代一个重要部落的族名,当然你说它是国名也可以,这一秘密,也已由清华简《皇门》揭露出来。按古人当时的理解,大约以居大堤为是,以居小堤为非。以居大堤为正,以居小堤为负。不过这里的是非正负,仅仅是指称而已,没有行为判断的性质,跟我们现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者在文中历数作為是人部落对自己所属部落的迫害,证据确凿,情感动人,文采斐然。由于史界自汉迄今都一口咬定这文章是周公写的,那么作为周公所属非人部落或所谓周国的对立面,是人部落指的应该就是商国了。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什么大邑商和小邦周,前见尚书第二十三多士篇,后见尚书第九大诰篇。《殷虚书契续编》亦有“王今在大邑商”的记载。(所谓的大小)说穿了不过是居住大堤和居住小堤的区别。而居住大堤的当为大雅作者,居住小堤者的当为小雅作者,用网上的话来说,真是用脚指头想想也清楚,毋庸多辩的。
现在的问题是,《诗经》序既称此集的范围是“上从周始,下暨鲁僖,四百年閒,六诗备矣”。但大雅是地望,是商代国都,是彼时域内最大也最繁华的生活居住区域,文化自然也特别发达,因此成为诗之最早诞生地也理所当然。周人如是灭商有其地后所作,亦合情理。但《史记周本纪》又明言周人胜商后并无迁都之事,只是封纣子武庚为继,派自己两个兄弟即管蔡二公明督导而实监视,并将那几只号称黄帝金鼎的东东顺手牵羊搬走了而已。现在书里把大雅的著作权全都归属周人,好比龚自珍的诗署上了泰戈尔的名字,感觉有些蛮不讲理。因诗歌的写作跟作者所处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内在关系,俗话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国家使用什么语言,再说里面有不少都是写风土的,就算文王监商,有过居住经历,也肯定写不出来。唯一的可能是由周人翻译,如《说苑》所记楚鄂君子晢译《越人拥楫歌》那样,但诗集里又没具体注明。因此,就算此书真由孔子手定的,也只能说他是个高级五毛。当然,只要是作伪,马脚总会留下一些,比如序言里的这段话:“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小在前,大在后,与常人所语次序相异。再如《吴世家》记王子季札使晋,“见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前称周,后不称周,文法也较别致。
由于以上所涉古籍包括此诗作者均为周公本人,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情况就显得相当必要,鲁迅所谓知人论世,西谚所谓风格即人,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此人名气大,事迹少,《史记鲁纪》只称:“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其他就是伐商,以及后来是否篡政之类的真假难辨的事,连古代传记首称郡望的惯例也不遵循,因此他妈是谁,籍贯何地,幼年如何成长,一无知晓。倒是宋人王景文《诗总闻》有所透露,说他“生于豳岐之间,陶染西俗,习贯西音”。而他自己在出土清华简《尚书皇门》里更是自称“朕,甬人也”。(原简作上涌下臼笔画清晰,一目了然,释作甬。说文涌,塍也。则与著《金滕》一事完全相合),今楚简专家们将此字释为“沈”,读作“冲”,显然囿于传世文献的压力。成王在《尚书大诰》里虽自称“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福”,但后面“天降威甬文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周文王惟卜甬,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甬”。这些话,难道就没人看见了?他的叔叔微子在同书中说得更为明白:“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甬,沈酗于酒,甬乱,败厥德,于下殷罔。”《大戴礼记》同样也没闲着,其少闲篇第七十六所记,正好为此提供了部分细节补充:“舜崩,有禹代兴。禹卒受命,乃迁邑姚,姓于陈。作物配天,修徳使力,民明教,通于四海。禹崩,十有七世,乃有末孙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乃荒耽于酒,淫泆于乐,德昏政乱,作宫室高台,污池土察,以民为虐,粒食之民,惛焉几亡。”这些史料号称都是从四千年前传下来的,一直摆在我们面前,只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历史观念的限制,不大有人敢去正视罢了。 根据以上分析大胆推测一下,其地理轮廓大致也就呼之欲出了:古以人体喻地,大约也就是现在说的仿生学,这看看《金文集成》里大量的殷商族微,还有新刊布的清华简《筮法》所附文王八卦图就清楚了。在上古东南近海某个适合居住的区域,其地西高东卑,西为首,东为足;中央有湖,是为人腹;南北有堤,是为两肢,一向东南伸展,一向东北伸展,相交于西,分离于东,不过南肢壮而厚实,北肢狭而绵薄,又南肢土筑,北肢沙砌,不大对称而已。又于堤中凿沟引泉而饮,沟两侧种芋为食。其中商人居南堤,即为大邑商,或所谓南亳;周人居北堤,即为小邑周,或所谓北亳。按古人的玩法,只要高出地面的玩意,哪怕是个酒瓮子,也可称作山的,这方面自有《山海经》的卓越的典范作用在焉。因此它又称南山北山;因与饮食有关,又称南肴北肴;人死后穴葬堤西,以其地势略高也,因又有南陵北陵之名。僖三十二年左氏传:“晋人御师必於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到了《风俗通义》所引左氏传:“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说的就是它了,于此亦可见古人著书之任性。包括《说文》称前面重点讨论的这个“题”字,又可以写作,从是从瓦,也可以写作,从弟从瓦。《集韵》:“音题。同。瓯甂也。”对研究古代东瓯国历史的人来说,这个瓯字或许会让他们感兴趣。如能再与谢灵运的行田联系起来想象一下,那效果想必就更好了。
再回到诗题的本义上来,緜就是现在的绵字,不过与服饰或御寒材料等概念无关,更不会结苞开花,这也体现了本字与俗字在时间中的变化关系,《说文》緜:联微也。段玉裁解释说:“联者、连也。微者、眇也。大雅緜緜瓜瓞,传曰:緜緜,不绝貌。又引申为薄弱之称,如淮南王安谏伐闽粤曰:粤人緜力薄材,不能陆战是也。”其他有些古人对此也有话要说,唐人颜师古注《汉书》,于《王褒传》“难与道纯,緜之丽密”下注曰:“緜纩之密。”《淮南子主术训》有“缠緜经宂”之文,《康熙字典》引《后汉光武诏》“流宂道路,朕甚愍之”解云:民无定居曰宂。《孟子》有“緜驹处于高唐”之记,则緜又可为姓,不知与号称大禹老爸的鲧又是什么关系?而魏文帝《思亲赋》“痛弱条之眇眛兮,悲瓜瓞之緜緜。蒙屯险而自育兮,常含瘁而履辛。”更像这首诗的作者是他的祖先似的。另外此诗所叙为周人开国史,本该以此首居第一,再有文王,再有大明,现在这样的排列法,一看就是有问题的,好比写民国史,先写蒋中正,再写孙大炮,讲共和国历史,先讲宝塔山,再讲井冈山,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与体列相悖。但前人既然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颠三倒四的版本,肯定有它迫不得已的理由在,只是不肯明言罢了。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这首史诗性质的大作以这样突兀的方式开头,可谓新颖别致,既因为它的起势不凡,也因为它的晦涩难懂。只好先请专家来做讲座。毛诗本注瓜瓞:“瓜,紹也。瓞、灼也。民,周民也,自用也。土,居也。沮漆,皆水也。”《說文》的说法与此不同,作者的解释是:瓞,也,为什么是呢,又是什么意思呢,不但他没有讲,连为他作注的段玉裁也不讲。包括他列出瓞字的其他三种写法,那几个字也打不出来,当然这并非电脑程序设计师汉学水平低的缘故,而可能原本就是一次性产品,通过增减偏旁遮人耳目,用过就算的。具体的写法,是在瓜字不变的前提下,一是以失换弔,一是以失换弟,一是以失换弗。尽管词义无从窥测,考虑到前面“题”字的多种写法中有一个也是从弟的,因此这个“弟”字显然非同寻常。《棠棣》里最著名的两句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还有《国语周语》富辰说的: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包括从前读楚辞时产生的一个疑问,这时突然也想起来了,即屈原《天问》所记:“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汉人王逸于下注云:“兄谓秦伯,噬犬,啮犬也。弟,秦伯弟针也。言秦伯有啮,犬弟欲请之,秦伯不肯与弟针犬,针以百两金易之,又不听,因逐针而夺其爵禄也。”如果说要将泰伯改成秦伯;太公改成大王,仲雍改成针雍;甚至文王改成大王,在古人手里那也是小菜一碟。至于沮漆是什么玩意,那就更荒唐了,拿《水经注》来说,其说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说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再说说沮水:“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再说沮水:“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再说沮漆二水:“沔水一名沮水。浊水入沮至白渠。俗谓之漆水,又谓之为漆沮水,此洛水所以得名漆沮欤。”到底说些什么,可能连他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因此书一直只是传闻,没权威刊本,到了清代才在四库馆里弄出来,里面到底有多少版权是属于他的,他也不知道。
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此诗的主角,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角色,至此俨然登场,或者正因为这个人太重要了,生平事迹不详,辈分也不清楚,只知道他老爸叫公叔祖类,又叫组绀,又叫诸盩,又叫叔类,又号太公。怎么生怎么死的,都没人知道。说不定当时他根本就没死,只是司马迁说他死了,算不得数的。也许不过找个地方隐居起来研究兵法而已,等到后来周家洛东观兵。兴师伐纣的时候,再跑出来助上一臂之力,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屈原当年对此就持怀疑态度,在《天问》里责问:“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揚聲,后何喜?”王逸注云:“师望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屠,文王何以识知之乎?”这段话夹七缠八,《儒林外记》里冒充牛布衣的牛浦都要比他说得流畅些,哪像王逸这样享有盛名的汉代大儒说的,包括原诗在内,两千年来不知经过了多少手修改,害苦了无数皓首穷经研究它的人。“师望在肆”,有这样说话的吗?“文王何以识知之乎?”后面四个字可删去三个,符合汉朝语法吗?这么做的关键,目的就是为了掩盖此人的逃亡者身份。想象中比较接近原文的样式应该是这样的:“师亡在肆,昌何识?鼓刀揚聲,后何喜?”王逸注云:“师亡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尸,文王何以识?知亡乎?”《易繫辭》释肆云:“其事肆而隱。”尸和事都是王祭的意思,这样还差不多。《韵会》的解释更是直截了当:“既刑,陈尸曰肆。” 而古公亶父自己的名字,相对要简单一些,除了诗里使用的,还有一个名气更大的就叫大王。因他大儿子泰伯是江南历史文化的开创者,世居吴地,这一点史无争议。而范成大《吴郡志》却称其地望为海涌山。他的二儿子仲雍世居萧山,《世本居篇》“吴孰哉居藩篱”条下宋衷注曰:“孰哉.仲雍字。藩篱.今吴之余暨也。”《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包括越地古志对此避而不谈,讳莫如深,也是相当诡异的。而郦道元《水经注》又说这个余暨就是余姚,诗里“陶復陶穴”这一句,跟先秦文献所记姚舜陶河滨,渔太湖的生平事迹亦宛然相似,让人不免兴趣盎然,遐想联翩。包括作者周公诗中记他先人“未有家室”的感慨,跟他在《鸱鸮》篇里的沉痛自述“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也颇有异口同声之悲,而中间的辈分正史说要相隔四代。另考《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则拮据疑为椆椐之讹,而两个字的本字或许都该是周。至于堇里之山是否即赤堇山,虎首是否即《越绝书》所记之槿头,只有作者大禹自己知道了。
尤其让人感兴趣的是他手中所捋的玩意,就是堇荼之荼,这个捋字也有两种写法,一个从手的就是捋,还有一个不从手的作寽。《集韵》注云:“龙辍切,音劣。采也,本作寽。”则捋寽二字古通,意思是采撷。《说文》于捋下云:“取易也。”于寽下云:“五指持也。”段注:“如用指取禾,采之榖是也。”朱熹《诗经集传》:“捋取其子也。”看来这些专家们害的还是老毛病,言语间吞吞吐吐的,但不是因为水平不高,而是又碰到关键问题了,不敢直接讲出来而已。但寽榖也罢,寽子(芋之讹或伪)也罢,捋荼也罢,它们的一个共同名字叫堇荼应该可以无疑。这个堇字大约是个超级敏感词,属于需要过滤的那种,整本书里除了在本诗正式亮相了一次(详下),在其他诗里都是被遮蔽的。或者说,像老资格的地下工作者或潜水专家,真人不露相,只以各种各样的马甲出现,比如这个藋字,《七月流火》作“為萑”,《出其东门》郑笺又作“茅秀”。孔颖达疏:“此为萑苕,谓之秀穗也。然则茅之秀其物相类,故皆名荼也。”而《说文》说得直接干脆:“藋,堇草也。”又大雅同卷《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遐”的“烈”字,郑玄笺注时改“厉”,但汉石经诗残篇作“廑”,《集韻》:“廑,奇靳切,勤去聲,義同。”今本《道德经》第六章:“緜緜若存,用之不勤。”而马王堆出土帛书本作:“緜緜呵若存,用之不堇。”则堇为勤之本字,廑勤堇可通,外又可通厲字和烈字。《方言》:“烈,余也。”《说文》:“碫,厉石。”综合一下的话,余姚历山,磨剑霍霍,以铁为兵,采堇为祭。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即使不肯明说这座山俗称赤堇,但《周礼祭法》厉山氏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鲁语作列山,左传作烈山,《水经注》赐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山下一穴,相传神农所生处,故礼谓之烈山氏。”亦已大致透露了个中消息。而重山就是种山,唐《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重山,大夫种葬处。”宋《太平环宇记》更有详细介绍,文长不录。
这是《诗经》里的一首名诗,诗题就叫作《緜》,叙周人历史起源,按序列为大雅文王之什的第三首,此章共存诗十首,首篇为《文王》,次《大明》,复次《緜》。大雅的“雅”,上博简《孔子诗论》作“题”,从是从页,只不过“是”字下面这一捺脚短些而已。这些竹简都是从地底挖出来的,碳十四测定为战国晚期,既未经过小规模作伪的汉儒之手,更没经过大规模作伪的四库馆臣之手,相比之下应该比较可靠。因此大雅就是大题,则小雅就是小题,这么说应该是没问题的。生活在汉末的许慎著《说文》,他的书里还没有雅字,只有一个“是”字,又以“疋”为是之古文,又疋、足通用。明人梅膺祚《字彙補》有论辩云:“按《说文》疋字,古文以为诗大雅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据此,则大雅小雅古文亦作疋字。分疋、足作两字,亦后人强析之耳,未可从也。”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至少东汉以前没有大雅小雅的说法,要有也只能是大疋和小疋,或大足和小足,或大是和小是,或大題和小题,而这个“是”字,应该又是“题”的本字。毛诗序释雅字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这个所谓的正字,一眼就能看出是有问题的,不过把疋字笔画写得端正一点而已,又加入色彩强烈的政治语言,王政于是就这么形成了。而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这个“题”字在他们眼里或许更为珍贵,简直可说是个超级宝贝,因为学界一向又把它释作是“夏”字,无论甲骨还是金文,也无论古人留下来的还是新近挖出来的,代表国家历史源头,居三皇五帝之首的,就是这么个题字,而不是现在书写中的夏字。这样,从题到雅到夏,三位一体,身肩重负,这个字的关键可想而知。
或许正因为此字的特殊与不凡,古人在说起它的时候,一般都有些小心翼翼。《说文》的解释是:頟也。《小尔雅》:头也。两位专家惜墨如金,看来是触及到关键问题了,因此都比较谨慎,虽说回答有两个字,后面这个据说又是虚词,则实际上都只说了一个字,但合在一起来看的话,却一额一头,正好是个额头,这也是蛮有意思的。好在其他口风松一点的也有,如《韵会》说:“椽头玉饰,曰琁题玉题,亦名璧珰。”琁题玉题,先说琁,后说玉,以理推之,大约琁题就是大雅,玉题就是小雅了。《礼记王制》称:“南方曰蛮,雕题交址。”则题在南方,地为交址。《史记越世家》雕题下有注云:“谓刻其頞,涅以丹靑也。”专家们的发言听是认真听了,感觉还是不得要领,主要原因是这些人都在刻意回避了一个事实,就是题、堤在上古实际上是通用的,大题也就是大堤,小题也就是小堤。如《越世家》“谓刻其頞”这个頞,又是什么玩意呢,说文说:鼻茎也。“涅以丹靑”这个涅,说文说:黑土在水中也。只有在理解了题堤可通的基础上,这些疑问才能豁然贯通。鼻茎就是堤,以长鼻形容之也,现在各地还有不少叫象鼻山的,包括宁波的象山,本义当亦如此。黑土在水中,也是筑堤截水,水中可居曰州的意思。还有什么琁题玉题雕题之类,大致如是,懒得一一都解释了。
而作为题的本字,又跟堤具有密切基因关系的这个“是”字,除了“水中可居曰州”的概念以外,还是古代一个重要部落的族名,当然你说它是国名也可以,这一秘密,也已由清华简《皇门》揭露出来。按古人当时的理解,大约以居大堤为是,以居小堤为非。以居大堤为正,以居小堤为负。不过这里的是非正负,仅仅是指称而已,没有行为判断的性质,跟我们现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者在文中历数作為是人部落对自己所属部落的迫害,证据确凿,情感动人,文采斐然。由于史界自汉迄今都一口咬定这文章是周公写的,那么作为周公所属非人部落或所谓周国的对立面,是人部落指的应该就是商国了。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什么大邑商和小邦周,前见尚书第二十三多士篇,后见尚书第九大诰篇。《殷虚书契续编》亦有“王今在大邑商”的记载。(所谓的大小)说穿了不过是居住大堤和居住小堤的区别。而居住大堤的当为大雅作者,居住小堤者的当为小雅作者,用网上的话来说,真是用脚指头想想也清楚,毋庸多辩的。
现在的问题是,《诗经》序既称此集的范围是“上从周始,下暨鲁僖,四百年閒,六诗备矣”。但大雅是地望,是商代国都,是彼时域内最大也最繁华的生活居住区域,文化自然也特别发达,因此成为诗之最早诞生地也理所当然。周人如是灭商有其地后所作,亦合情理。但《史记周本纪》又明言周人胜商后并无迁都之事,只是封纣子武庚为继,派自己两个兄弟即管蔡二公明督导而实监视,并将那几只号称黄帝金鼎的东东顺手牵羊搬走了而已。现在书里把大雅的著作权全都归属周人,好比龚自珍的诗署上了泰戈尔的名字,感觉有些蛮不讲理。因诗歌的写作跟作者所处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内在关系,俗话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国家使用什么语言,再说里面有不少都是写风土的,就算文王监商,有过居住经历,也肯定写不出来。唯一的可能是由周人翻译,如《说苑》所记楚鄂君子晢译《越人拥楫歌》那样,但诗集里又没具体注明。因此,就算此书真由孔子手定的,也只能说他是个高级五毛。当然,只要是作伪,马脚总会留下一些,比如序言里的这段话:“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小在前,大在后,与常人所语次序相异。再如《吴世家》记王子季札使晋,“见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前称周,后不称周,文法也较别致。
由于以上所涉古籍包括此诗作者均为周公本人,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情况就显得相当必要,鲁迅所谓知人论世,西谚所谓风格即人,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此人名气大,事迹少,《史记鲁纪》只称:“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其他就是伐商,以及后来是否篡政之类的真假难辨的事,连古代传记首称郡望的惯例也不遵循,因此他妈是谁,籍贯何地,幼年如何成长,一无知晓。倒是宋人王景文《诗总闻》有所透露,说他“生于豳岐之间,陶染西俗,习贯西音”。而他自己在出土清华简《尚书皇门》里更是自称“朕,甬人也”。(原简作上涌下臼笔画清晰,一目了然,释作甬。说文涌,塍也。则与著《金滕》一事完全相合),今楚简专家们将此字释为“沈”,读作“冲”,显然囿于传世文献的压力。成王在《尚书大诰》里虽自称“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福”,但后面“天降威甬文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周文王惟卜甬,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甬”。这些话,难道就没人看见了?他的叔叔微子在同书中说得更为明白:“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甬,沈酗于酒,甬乱,败厥德,于下殷罔。”《大戴礼记》同样也没闲着,其少闲篇第七十六所记,正好为此提供了部分细节补充:“舜崩,有禹代兴。禹卒受命,乃迁邑姚,姓于陈。作物配天,修徳使力,民明教,通于四海。禹崩,十有七世,乃有末孙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乃荒耽于酒,淫泆于乐,德昏政乱,作宫室高台,污池土察,以民为虐,粒食之民,惛焉几亡。”这些史料号称都是从四千年前传下来的,一直摆在我们面前,只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历史观念的限制,不大有人敢去正视罢了。 根据以上分析大胆推测一下,其地理轮廓大致也就呼之欲出了:古以人体喻地,大约也就是现在说的仿生学,这看看《金文集成》里大量的殷商族微,还有新刊布的清华简《筮法》所附文王八卦图就清楚了。在上古东南近海某个适合居住的区域,其地西高东卑,西为首,东为足;中央有湖,是为人腹;南北有堤,是为两肢,一向东南伸展,一向东北伸展,相交于西,分离于东,不过南肢壮而厚实,北肢狭而绵薄,又南肢土筑,北肢沙砌,不大对称而已。又于堤中凿沟引泉而饮,沟两侧种芋为食。其中商人居南堤,即为大邑商,或所谓南亳;周人居北堤,即为小邑周,或所谓北亳。按古人的玩法,只要高出地面的玩意,哪怕是个酒瓮子,也可称作山的,这方面自有《山海经》的卓越的典范作用在焉。因此它又称南山北山;因与饮食有关,又称南肴北肴;人死后穴葬堤西,以其地势略高也,因又有南陵北陵之名。僖三十二年左氏传:“晋人御师必於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到了《风俗通义》所引左氏传:“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说的就是它了,于此亦可见古人著书之任性。包括《说文》称前面重点讨论的这个“题”字,又可以写作,从是从瓦,也可以写作,从弟从瓦。《集韵》:“音题。同。瓯甂也。”对研究古代东瓯国历史的人来说,这个瓯字或许会让他们感兴趣。如能再与谢灵运的行田联系起来想象一下,那效果想必就更好了。
再回到诗题的本义上来,緜就是现在的绵字,不过与服饰或御寒材料等概念无关,更不会结苞开花,这也体现了本字与俗字在时间中的变化关系,《说文》緜:联微也。段玉裁解释说:“联者、连也。微者、眇也。大雅緜緜瓜瓞,传曰:緜緜,不绝貌。又引申为薄弱之称,如淮南王安谏伐闽粤曰:粤人緜力薄材,不能陆战是也。”其他有些古人对此也有话要说,唐人颜师古注《汉书》,于《王褒传》“难与道纯,緜之丽密”下注曰:“緜纩之密。”《淮南子主术训》有“缠緜经宂”之文,《康熙字典》引《后汉光武诏》“流宂道路,朕甚愍之”解云:民无定居曰宂。《孟子》有“緜驹处于高唐”之记,则緜又可为姓,不知与号称大禹老爸的鲧又是什么关系?而魏文帝《思亲赋》“痛弱条之眇眛兮,悲瓜瓞之緜緜。蒙屯险而自育兮,常含瘁而履辛。”更像这首诗的作者是他的祖先似的。另外此诗所叙为周人开国史,本该以此首居第一,再有文王,再有大明,现在这样的排列法,一看就是有问题的,好比写民国史,先写蒋中正,再写孙大炮,讲共和国历史,先讲宝塔山,再讲井冈山,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与体列相悖。但前人既然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颠三倒四的版本,肯定有它迫不得已的理由在,只是不肯明言罢了。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这首史诗性质的大作以这样突兀的方式开头,可谓新颖别致,既因为它的起势不凡,也因为它的晦涩难懂。只好先请专家来做讲座。毛诗本注瓜瓞:“瓜,紹也。瓞、灼也。民,周民也,自用也。土,居也。沮漆,皆水也。”《說文》的说法与此不同,作者的解释是:瓞,也,为什么是呢,又是什么意思呢,不但他没有讲,连为他作注的段玉裁也不讲。包括他列出瓞字的其他三种写法,那几个字也打不出来,当然这并非电脑程序设计师汉学水平低的缘故,而可能原本就是一次性产品,通过增减偏旁遮人耳目,用过就算的。具体的写法,是在瓜字不变的前提下,一是以失换弔,一是以失换弟,一是以失换弗。尽管词义无从窥测,考虑到前面“题”字的多种写法中有一个也是从弟的,因此这个“弟”字显然非同寻常。《棠棣》里最著名的两句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还有《国语周语》富辰说的: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包括从前读楚辞时产生的一个疑问,这时突然也想起来了,即屈原《天问》所记:“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汉人王逸于下注云:“兄谓秦伯,噬犬,啮犬也。弟,秦伯弟针也。言秦伯有啮,犬弟欲请之,秦伯不肯与弟针犬,针以百两金易之,又不听,因逐针而夺其爵禄也。”如果说要将泰伯改成秦伯;太公改成大王,仲雍改成针雍;甚至文王改成大王,在古人手里那也是小菜一碟。至于沮漆是什么玩意,那就更荒唐了,拿《水经注》来说,其说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说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再说说沮水:“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再说沮水:“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再说沮漆二水:“沔水一名沮水。浊水入沮至白渠。俗谓之漆水,又谓之为漆沮水,此洛水所以得名漆沮欤。”到底说些什么,可能连他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因此书一直只是传闻,没权威刊本,到了清代才在四库馆里弄出来,里面到底有多少版权是属于他的,他也不知道。
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此诗的主角,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角色,至此俨然登场,或者正因为这个人太重要了,生平事迹不详,辈分也不清楚,只知道他老爸叫公叔祖类,又叫组绀,又叫诸盩,又叫叔类,又号太公。怎么生怎么死的,都没人知道。说不定当时他根本就没死,只是司马迁说他死了,算不得数的。也许不过找个地方隐居起来研究兵法而已,等到后来周家洛东观兵。兴师伐纣的时候,再跑出来助上一臂之力,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屈原当年对此就持怀疑态度,在《天问》里责问:“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揚聲,后何喜?”王逸注云:“师望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屠,文王何以识知之乎?”这段话夹七缠八,《儒林外记》里冒充牛布衣的牛浦都要比他说得流畅些,哪像王逸这样享有盛名的汉代大儒说的,包括原诗在内,两千年来不知经过了多少手修改,害苦了无数皓首穷经研究它的人。“师望在肆”,有这样说话的吗?“文王何以识知之乎?”后面四个字可删去三个,符合汉朝语法吗?这么做的关键,目的就是为了掩盖此人的逃亡者身份。想象中比较接近原文的样式应该是这样的:“师亡在肆,昌何识?鼓刀揚聲,后何喜?”王逸注云:“师亡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尸,文王何以识?知亡乎?”《易繫辭》释肆云:“其事肆而隱。”尸和事都是王祭的意思,这样还差不多。《韵会》的解释更是直截了当:“既刑,陈尸曰肆。” 而古公亶父自己的名字,相对要简单一些,除了诗里使用的,还有一个名气更大的就叫大王。因他大儿子泰伯是江南历史文化的开创者,世居吴地,这一点史无争议。而范成大《吴郡志》却称其地望为海涌山。他的二儿子仲雍世居萧山,《世本居篇》“吴孰哉居藩篱”条下宋衷注曰:“孰哉.仲雍字。藩篱.今吴之余暨也。”《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包括越地古志对此避而不谈,讳莫如深,也是相当诡异的。而郦道元《水经注》又说这个余暨就是余姚,诗里“陶復陶穴”这一句,跟先秦文献所记姚舜陶河滨,渔太湖的生平事迹亦宛然相似,让人不免兴趣盎然,遐想联翩。包括作者周公诗中记他先人“未有家室”的感慨,跟他在《鸱鸮》篇里的沉痛自述“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也颇有异口同声之悲,而中间的辈分正史说要相隔四代。另考《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则拮据疑为椆椐之讹,而两个字的本字或许都该是周。至于堇里之山是否即赤堇山,虎首是否即《越绝书》所记之槿头,只有作者大禹自己知道了。
尤其让人感兴趣的是他手中所捋的玩意,就是堇荼之荼,这个捋字也有两种写法,一个从手的就是捋,还有一个不从手的作寽。《集韵》注云:“龙辍切,音劣。采也,本作寽。”则捋寽二字古通,意思是采撷。《说文》于捋下云:“取易也。”于寽下云:“五指持也。”段注:“如用指取禾,采之榖是也。”朱熹《诗经集传》:“捋取其子也。”看来这些专家们害的还是老毛病,言语间吞吞吐吐的,但不是因为水平不高,而是又碰到关键问题了,不敢直接讲出来而已。但寽榖也罢,寽子(芋之讹或伪)也罢,捋荼也罢,它们的一个共同名字叫堇荼应该可以无疑。这个堇字大约是个超级敏感词,属于需要过滤的那种,整本书里除了在本诗正式亮相了一次(详下),在其他诗里都是被遮蔽的。或者说,像老资格的地下工作者或潜水专家,真人不露相,只以各种各样的马甲出现,比如这个藋字,《七月流火》作“為萑”,《出其东门》郑笺又作“茅秀”。孔颖达疏:“此为萑苕,谓之秀穗也。然则茅之秀其物相类,故皆名荼也。”而《说文》说得直接干脆:“藋,堇草也。”又大雅同卷《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遐”的“烈”字,郑玄笺注时改“厉”,但汉石经诗残篇作“廑”,《集韻》:“廑,奇靳切,勤去聲,義同。”今本《道德经》第六章:“緜緜若存,用之不勤。”而马王堆出土帛书本作:“緜緜呵若存,用之不堇。”则堇为勤之本字,廑勤堇可通,外又可通厲字和烈字。《方言》:“烈,余也。”《说文》:“碫,厉石。”综合一下的话,余姚历山,磨剑霍霍,以铁为兵,采堇为祭。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即使不肯明说这座山俗称赤堇,但《周礼祭法》厉山氏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鲁语作列山,左传作烈山,《水经注》赐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山下一穴,相传神农所生处,故礼谓之烈山氏。”亦已大致透露了个中消息。而重山就是种山,唐《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重山,大夫种葬处。”宋《太平环宇记》更有详细介绍,文长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