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堇菜(上)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e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緜》
  这是《诗经》里的一首名诗,诗题就叫作《緜》,叙周人历史起源,按序列为大雅文王之什的第三首,此章共存诗十首,首篇为《文王》,次《大明》,复次《緜》。大雅的“雅”,上博简《孔子诗论》作“题”,从是从页,只不过“是”字下面这一捺脚短些而已。这些竹简都是从地底挖出来的,碳十四测定为战国晚期,既未经过小规模作伪的汉儒之手,更没经过大规模作伪的四库馆臣之手,相比之下应该比较可靠。因此大雅就是大题,则小雅就是小题,这么说应该是没问题的。生活在汉末的许慎著《说文》,他的书里还没有雅字,只有一个“是”字,又以“疋”为是之古文,又疋、足通用。明人梅膺祚《字彙補》有论辩云:“按《说文》疋字,古文以为诗大雅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据此,则大雅小雅古文亦作疋字。分疋、足作两字,亦后人强析之耳,未可从也。”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至少东汉以前没有大雅小雅的说法,要有也只能是大疋和小疋,或大足和小足,或大是和小是,或大題和小题,而这个“是”字,应该又是“题”的本字。毛诗序释雅字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这个所谓的正字,一眼就能看出是有问题的,不过把疋字笔画写得端正一点而已,又加入色彩强烈的政治语言,王政于是就这么形成了。而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这个“题”字在他们眼里或许更为珍贵,简直可说是个超级宝贝,因为学界一向又把它释作是“夏”字,无论甲骨还是金文,也无论古人留下来的还是新近挖出来的,代表国家历史源头,居三皇五帝之首的,就是这么个题字,而不是现在书写中的夏字。这样,从题到雅到夏,三位一体,身肩重负,这个字的关键可想而知。
  或许正因为此字的特殊与不凡,古人在说起它的时候,一般都有些小心翼翼。《说文》的解释是:頟也。《小尔雅》:头也。两位专家惜墨如金,看来是触及到关键问题了,因此都比较谨慎,虽说回答有两个字,后面这个据说又是虚词,则实际上都只说了一个字,但合在一起来看的话,却一额一头,正好是个额头,这也是蛮有意思的。好在其他口风松一点的也有,如《韵会》说:“椽头玉饰,曰琁题玉题,亦名璧珰。”琁题玉题,先说琁,后说玉,以理推之,大约琁题就是大雅,玉题就是小雅了。《礼记王制》称:“南方曰蛮,雕题交址。”则题在南方,地为交址。《史记越世家》雕题下有注云:“谓刻其頞,涅以丹靑也。”专家们的发言听是认真听了,感觉还是不得要领,主要原因是这些人都在刻意回避了一个事实,就是题、堤在上古实际上是通用的,大题也就是大堤,小题也就是小堤。如《越世家》“谓刻其頞”这个頞,又是什么玩意呢,说文说:鼻茎也。“涅以丹靑”这个涅,说文说:黑土在水中也。只有在理解了题堤可通的基础上,这些疑问才能豁然贯通。鼻茎就是堤,以长鼻形容之也,现在各地还有不少叫象鼻山的,包括宁波的象山,本义当亦如此。黑土在水中,也是筑堤截水,水中可居曰州的意思。还有什么琁题玉题雕题之类,大致如是,懒得一一都解释了。
  而作为题的本字,又跟堤具有密切基因关系的这个“是”字,除了“水中可居曰州”的概念以外,还是古代一个重要部落的族名,当然你说它是国名也可以,这一秘密,也已由清华简《皇门》揭露出来。按古人当时的理解,大约以居大堤为是,以居小堤为非。以居大堤为正,以居小堤为负。不过这里的是非正负,仅仅是指称而已,没有行为判断的性质,跟我们现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者在文中历数作為是人部落对自己所属部落的迫害,证据确凿,情感动人,文采斐然。由于史界自汉迄今都一口咬定这文章是周公写的,那么作为周公所属非人部落或所谓周国的对立面,是人部落指的应该就是商国了。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什么大邑商和小邦周,前见尚书第二十三多士篇,后见尚书第九大诰篇。《殷虚书契续编》亦有“王今在大邑商”的记载。(所谓的大小)说穿了不过是居住大堤和居住小堤的区别。而居住大堤的当为大雅作者,居住小堤者的当为小雅作者,用网上的话来说,真是用脚指头想想也清楚,毋庸多辩的。
  现在的问题是,《诗经》序既称此集的范围是“上从周始,下暨鲁僖,四百年閒,六诗备矣”。但大雅是地望,是商代国都,是彼时域内最大也最繁华的生活居住区域,文化自然也特别发达,因此成为诗之最早诞生地也理所当然。周人如是灭商有其地后所作,亦合情理。但《史记周本纪》又明言周人胜商后并无迁都之事,只是封纣子武庚为继,派自己两个兄弟即管蔡二公明督导而实监视,并将那几只号称黄帝金鼎的东东顺手牵羊搬走了而已。现在书里把大雅的著作权全都归属周人,好比龚自珍的诗署上了泰戈尔的名字,感觉有些蛮不讲理。因诗歌的写作跟作者所处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内在关系,俗话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国家使用什么语言,再说里面有不少都是写风土的,就算文王监商,有过居住经历,也肯定写不出来。唯一的可能是由周人翻译,如《说苑》所记楚鄂君子晢译《越人拥楫歌》那样,但诗集里又没具体注明。因此,就算此书真由孔子手定的,也只能说他是个高级五毛。当然,只要是作伪,马脚总会留下一些,比如序言里的这段话:“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小在前,大在后,与常人所语次序相异。再如《吴世家》记王子季札使晋,“见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前称周,后不称周,文法也较别致。
  由于以上所涉古籍包括此诗作者均为周公本人,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情况就显得相当必要,鲁迅所谓知人论世,西谚所谓风格即人,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此人名气大,事迹少,《史记鲁纪》只称:“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其他就是伐商,以及后来是否篡政之类的真假难辨的事,连古代传记首称郡望的惯例也不遵循,因此他妈是谁,籍贯何地,幼年如何成长,一无知晓。倒是宋人王景文《诗总闻》有所透露,说他“生于豳岐之间,陶染西俗,习贯西音”。而他自己在出土清华简《尚书皇门》里更是自称“朕,甬人也”。(原简作上涌下臼笔画清晰,一目了然,释作甬。说文涌,塍也。则与著《金滕》一事完全相合),今楚简专家们将此字释为“沈”,读作“冲”,显然囿于传世文献的压力。成王在《尚书大诰》里虽自称“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福”,但后面“天降威甬文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周文王惟卜甬,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甬”。这些话,难道就没人看见了?他的叔叔微子在同书中说得更为明白:“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甬,沈酗于酒,甬乱,败厥德,于下殷罔。”《大戴礼记》同样也没闲着,其少闲篇第七十六所记,正好为此提供了部分细节补充:“舜崩,有禹代兴。禹卒受命,乃迁邑姚,姓于陈。作物配天,修徳使力,民明教,通于四海。禹崩,十有七世,乃有末孙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乃荒耽于酒,淫泆于乐,德昏政乱,作宫室高台,污池土察,以民为虐,粒食之民,惛焉几亡。”这些史料号称都是从四千年前传下来的,一直摆在我们面前,只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历史观念的限制,不大有人敢去正视罢了。   根据以上分析大胆推测一下,其地理轮廓大致也就呼之欲出了:古以人体喻地,大约也就是现在说的仿生学,这看看《金文集成》里大量的殷商族微,还有新刊布的清华简《筮法》所附文王八卦图就清楚了。在上古东南近海某个适合居住的区域,其地西高东卑,西为首,东为足;中央有湖,是为人腹;南北有堤,是为两肢,一向东南伸展,一向东北伸展,相交于西,分离于东,不过南肢壮而厚实,北肢狭而绵薄,又南肢土筑,北肢沙砌,不大对称而已。又于堤中凿沟引泉而饮,沟两侧种芋为食。其中商人居南堤,即为大邑商,或所谓南亳;周人居北堤,即为小邑周,或所谓北亳。按古人的玩法,只要高出地面的玩意,哪怕是个酒瓮子,也可称作山的,这方面自有《山海经》的卓越的典范作用在焉。因此它又称南山北山;因与饮食有关,又称南肴北肴;人死后穴葬堤西,以其地势略高也,因又有南陵北陵之名。僖三十二年左氏传:“晋人御师必於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到了《风俗通义》所引左氏传:“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说的就是它了,于此亦可见古人著书之任性。包括《说文》称前面重点讨论的这个“题”字,又可以写作,从是从瓦,也可以写作,从弟从瓦。《集韵》:“音题。同。瓯甂也。”对研究古代东瓯国历史的人来说,这个瓯字或许会让他们感兴趣。如能再与谢灵运的行田联系起来想象一下,那效果想必就更好了。
  再回到诗题的本义上来,緜就是现在的绵字,不过与服饰或御寒材料等概念无关,更不会结苞开花,这也体现了本字与俗字在时间中的变化关系,《说文》緜:联微也。段玉裁解释说:“联者、连也。微者、眇也。大雅緜緜瓜瓞,传曰:緜緜,不绝貌。又引申为薄弱之称,如淮南王安谏伐闽粤曰:粤人緜力薄材,不能陆战是也。”其他有些古人对此也有话要说,唐人颜师古注《汉书》,于《王褒传》“难与道纯,緜之丽密”下注曰:“緜纩之密。”《淮南子主术训》有“缠緜经宂”之文,《康熙字典》引《后汉光武诏》“流宂道路,朕甚愍之”解云:民无定居曰宂。《孟子》有“緜驹处于高唐”之记,则緜又可为姓,不知与号称大禹老爸的鲧又是什么关系?而魏文帝《思亲赋》“痛弱条之眇眛兮,悲瓜瓞之緜緜。蒙屯险而自育兮,常含瘁而履辛。”更像这首诗的作者是他的祖先似的。另外此诗所叙为周人开国史,本该以此首居第一,再有文王,再有大明,现在这样的排列法,一看就是有问题的,好比写民国史,先写蒋中正,再写孙大炮,讲共和国历史,先讲宝塔山,再讲井冈山,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与体列相悖。但前人既然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颠三倒四的版本,肯定有它迫不得已的理由在,只是不肯明言罢了。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这首史诗性质的大作以这样突兀的方式开头,可谓新颖别致,既因为它的起势不凡,也因为它的晦涩难懂。只好先请专家来做讲座。毛诗本注瓜瓞:“瓜,紹也。瓞、灼也。民,周民也,自用也。土,居也。沮漆,皆水也。”《說文》的说法与此不同,作者的解释是:瓞,也,为什么是呢,又是什么意思呢,不但他没有讲,连为他作注的段玉裁也不讲。包括他列出瓞字的其他三种写法,那几个字也打不出来,当然这并非电脑程序设计师汉学水平低的缘故,而可能原本就是一次性产品,通过增减偏旁遮人耳目,用过就算的。具体的写法,是在瓜字不变的前提下,一是以失换弔,一是以失换弟,一是以失换弗。尽管词义无从窥测,考虑到前面“题”字的多种写法中有一个也是从弟的,因此这个“弟”字显然非同寻常。《棠棣》里最著名的两句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还有《国语周语》富辰说的: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包括从前读楚辞时产生的一个疑问,这时突然也想起来了,即屈原《天问》所记:“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汉人王逸于下注云:“兄谓秦伯,噬犬,啮犬也。弟,秦伯弟针也。言秦伯有啮,犬弟欲请之,秦伯不肯与弟针犬,针以百两金易之,又不听,因逐针而夺其爵禄也。”如果说要将泰伯改成秦伯;太公改成大王,仲雍改成针雍;甚至文王改成大王,在古人手里那也是小菜一碟。至于沮漆是什么玩意,那就更荒唐了,拿《水经注》来说,其说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说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再说说沮水:“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再说沮水:“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再说沮漆二水:“沔水一名沮水。浊水入沮至白渠。俗谓之漆水,又谓之为漆沮水,此洛水所以得名漆沮欤。”到底说些什么,可能连他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因此书一直只是传闻,没权威刊本,到了清代才在四库馆里弄出来,里面到底有多少版权是属于他的,他也不知道。
  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此诗的主角,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角色,至此俨然登场,或者正因为这个人太重要了,生平事迹不详,辈分也不清楚,只知道他老爸叫公叔祖类,又叫组绀,又叫诸盩,又叫叔类,又号太公。怎么生怎么死的,都没人知道。说不定当时他根本就没死,只是司马迁说他死了,算不得数的。也许不过找个地方隐居起来研究兵法而已,等到后来周家洛东观兵。兴师伐纣的时候,再跑出来助上一臂之力,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屈原当年对此就持怀疑态度,在《天问》里责问:“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揚聲,后何喜?”王逸注云:“师望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屠,文王何以识知之乎?”这段话夹七缠八,《儒林外记》里冒充牛布衣的牛浦都要比他说得流畅些,哪像王逸这样享有盛名的汉代大儒说的,包括原诗在内,两千年来不知经过了多少手修改,害苦了无数皓首穷经研究它的人。“师望在肆”,有这样说话的吗?“文王何以识知之乎?”后面四个字可删去三个,符合汉朝语法吗?这么做的关键,目的就是为了掩盖此人的逃亡者身份。想象中比较接近原文的样式应该是这样的:“师亡在肆,昌何识?鼓刀揚聲,后何喜?”王逸注云:“师亡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尸,文王何以识?知亡乎?”《易繫辭》释肆云:“其事肆而隱。”尸和事都是王祭的意思,这样还差不多。《韵会》的解释更是直截了当:“既刑,陈尸曰肆。”   而古公亶父自己的名字,相对要简单一些,除了诗里使用的,还有一个名气更大的就叫大王。因他大儿子泰伯是江南历史文化的开创者,世居吴地,这一点史无争议。而范成大《吴郡志》却称其地望为海涌山。他的二儿子仲雍世居萧山,《世本居篇》“吴孰哉居藩篱”条下宋衷注曰:“孰哉.仲雍字。藩篱.今吴之余暨也。”《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包括越地古志对此避而不谈,讳莫如深,也是相当诡异的。而郦道元《水经注》又说这个余暨就是余姚,诗里“陶復陶穴”这一句,跟先秦文献所记姚舜陶河滨,渔太湖的生平事迹亦宛然相似,让人不免兴趣盎然,遐想联翩。包括作者周公诗中记他先人“未有家室”的感慨,跟他在《鸱鸮》篇里的沉痛自述“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也颇有异口同声之悲,而中间的辈分正史说要相隔四代。另考《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则拮据疑为椆椐之讹,而两个字的本字或许都该是周。至于堇里之山是否即赤堇山,虎首是否即《越绝书》所记之槿头,只有作者大禹自己知道了。
  尤其让人感兴趣的是他手中所捋的玩意,就是堇荼之荼,这个捋字也有两种写法,一个从手的就是捋,还有一个不从手的作寽。《集韵》注云:“龙辍切,音劣。采也,本作寽。”则捋寽二字古通,意思是采撷。《说文》于捋下云:“取易也。”于寽下云:“五指持也。”段注:“如用指取禾,采之榖是也。”朱熹《诗经集传》:“捋取其子也。”看来这些专家们害的还是老毛病,言语间吞吞吐吐的,但不是因为水平不高,而是又碰到关键问题了,不敢直接讲出来而已。但寽榖也罢,寽子(芋之讹或伪)也罢,捋荼也罢,它们的一个共同名字叫堇荼应该可以无疑。这个堇字大约是个超级敏感词,属于需要过滤的那种,整本书里除了在本诗正式亮相了一次(详下),在其他诗里都是被遮蔽的。或者说,像老资格的地下工作者或潜水专家,真人不露相,只以各种各样的马甲出现,比如这个藋字,《七月流火》作“為萑”,《出其东门》郑笺又作“茅秀”。孔颖达疏:“此为萑苕,谓之秀穗也。然则茅之秀其物相类,故皆名荼也。”而《说文》说得直接干脆:“藋,堇草也。”又大雅同卷《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遐”的“烈”字,郑玄笺注时改“厉”,但汉石经诗残篇作“廑”,《集韻》:“廑,奇靳切,勤去聲,義同。”今本《道德经》第六章:“緜緜若存,用之不勤。”而马王堆出土帛书本作:“緜緜呵若存,用之不堇。”则堇为勤之本字,廑勤堇可通,外又可通厲字和烈字。《方言》:“烈,余也。”《说文》:“碫,厉石。”综合一下的话,余姚历山,磨剑霍霍,以铁为兵,采堇为祭。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即使不肯明说这座山俗称赤堇,但《周礼祭法》厉山氏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鲁语作列山,左传作烈山,《水经注》赐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山下一穴,相传神农所生处,故礼谓之烈山氏。”亦已大致透露了个中消息。而重山就是种山,唐《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重山,大夫种葬处。”宋《太平环宇记》更有详细介绍,文长不录。
其他文献
银色月光下  银色月光下  黑暗的小船漂浮,  从绿色港口  ——从一颗沉寂之心的  绿色水晶里,  从子夜的心里,  一个船夫升帆。  树叶仿佛还在做梦,  没有移动,  它们孤独地  靠在绿色的岸边。  每一夜,那年轻船夫  在银色海洋上  来回往复地做梦,  然而他永远  回不到港口。  窗边的脸  我爱你,咖啡馆灰色窗口中  灰色的脸——充满  期盼的脸。——  在毁坏的长矛、船只、桅杆的
期刊
胡亮的《窥豹录》(节选)以感性批评和词条批评的方式,推送给我们二十二位诗人。这些诗人,均为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坛引领风骚的诗人,其中不乏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留下痕迹的佼佼者。据胡亮先生介绍,《窥豹录》写作历时四五年,论述九十九诗人,起于周梦蝶,讫于郑小琼,组成了作者心目中的当代诗歌矩阵。其中六十四篇来自二零一六年出版的《琉璃脆》(起于孔孚,讫于郑小琼),三十五篇为二零一八年四月续写完成,合成《窥豹录:当
期刊
一只白鹭站在江边的旧斗门上,试图用它的一小片白盖住整个田野。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词:茕茕孑立,白鹭的样子很像一个“孑”字,又像一个“茕”字。在乡野间,它是孤独的,又是丰富的。  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在《渔歌子》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白鹭翻飞的田园风光。然而在我的家乡浙江东南沿海,我小的时候并无白鹭,最近十来年才有了白鹭,且渐渐多了起来。不知道这些白鹭是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要
期刊
陈聪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只要能发财,什么都敢做。他悄悄地钻进天子山森林里,挖宝去了。埋宝的地方,应该是有土坑的地方,亦或有土堆的地方。因此,只要看到土坑和土堆,他就挖。可挖了很多的土坑和土堆,都没有挖到任何宝贝。  有一次,挖开一个土坑,里面露出一块灰白色的石头,石头下面有一个小小的黑洞,他非常激动,说不定宝贝就在这个洞里呢。他连忙摸出手电筒,往里面一照,这哪里是什么洞,这只是一个腐烂的树兜。
期刊
暮色从大海上涌来  它比大陆的暮色更忧郁  沙滩上的脚印一会儿就被潮水抹去  就像你一生中发生的很多很多事  被时间抹得不留痕迹  但涛声总是在固执地轰响  这是农历十二月  你把冬天当一个废塑料袋扔在了北方  夏日在你背包里晃荡  一个又一个椰子被你的羞愧惊得  骨碌碌乱转,雨点好久不在芭蕉树上  弹奏爱情交响曲了  你轻得像一缕吹过礁石的风  你以什么色彩、什么形体证明你的存在?  大海不会为
期刊
天阴得像慈禧太后的脸  时间、语言、大地都屏住了呼吸  乌云的大锤仿佛马上要  落在人们头顶,整个世界惶恐不安地  等待着什么事情发生  光线微弱,然而还像原野上的青草一样茂盛  山峰犹豫了一下,仍然义无反顾地  扛起摇摇欲坠的苍穹  大海仍然以大海的慈悲,一刻不停地  抚摸颤抖的海岸  孩子们仍然从母亲的怀里挣脱出来  奔向野花和松鼠。银杏和木棉  仍然用深深扎向土地深处的根须  证明一种幸福的
期刊
朱家台  村里人都是张姓,没一个姓朱的,村子却叫朱家台。  “朱家”后面缀一个“台”字,倒在情理之中,因为村子在山下一个不算高的土台子上。土台子最高处不足百米,一路蜿蜒下坡,直到河谷。这家的房子,那家的房子,都在臺子一侧随意摆放着,像被母亲的一条胳臂轻轻揽在怀里的婴儿。  我总是想,村名中的这个“台”字,如果有理有据,那么,“朱家”二字,就不会无凭无据。莫非从前的朱家台人,都是朱姓?姓朱的人都去了
期刊
是怎样浩大的心事  才会一刻不停地诉说,一年又一年地  诉说?帆船和白云的爱情  是沉入水底还是飘上了天空?  又一场台风正在悄悄地蓄积力量  一个早晨出海打鱼的少年  黄昏驾着空船回家时已经白发苍苍  如果连大海也不配说出“命运”这个词  那么谁可以说  “我已历经沧桑”?  我像一棵椰树谦卑地站在海边  看很多很多事物  变幻莫测,一眨眼面目全非
期刊
你喜欢一个人出门乱走  把奇山、怪石、乱云、险滩藏在行囊中  你用一种寒冷稀释另一种寒冷  用一种短暂的炎热解放  一种恒久的炎热  人坐久了会变成石头  石头坐久了,野草会把它掩埋  掌声是有毒的,你喝下它  你就是与一张腐朽的椅子签了约  你轮换着戴红色、金色或白色的草帽  每一顶草帽赐予你一个别样的天空  你也会被浓烈的黑暗呛得透不过气来  但这样的时候,你总会听见天边的闪电  或者草丛里的
期刊
风景如画的海边椰树林里  慢悠悠走过  一对拍婚纱照的恋人  一个花枝招展的老太太  一个穿范西哲西装的中年男士  突然,一个皮肤像水牛一样黝黑粗糙的人  一个向四周散发浓烈汗味的人  一个皱纹像绳索一样捆绑额头和脸颊的人  他鲁莽的脚步声  使椰林小道舒缓的抒情节奏  变得急促而杂乱  不知出于何种动机,我上前向他问路  “这位兄长……”  他让我跟他走  他说他在前面工地上干活  每天加班,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