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封信和一首诗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把红叶
  掷到眼面前
  噢,
  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鲜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沙白《红叶》


  有一天,我们垂垂老矣,许多往事像风像云那样飘散不见。然而呢,那个画面,我相信依然会长留心间,那个画面,它真实存在,它就在那里,在记忆的幽微深处。时间的大船乘风破浪,那个画面变得模糊而含蓄,但它依然发出温暖的光,穿透岁月的苍茫迷雾。
  我们育红班的班主任,是一位走在20世纪90年代乡村时尚前沿的女性。她快三十岁了,没有结婚,在当时这可急坏了学生家长,我还记得母亲和别人聊起她时的关切。她的婚姻状况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喜欢她。她扎两个漂亮的牛角辫,带我们走进自然,踏春访秋。她有一台相机,拍下了我们的童年。儿童节前夕,她组织孩子们排练舞蹈,我们两两一组,在简陋的教室进行训练。
  只有6岁,仿若神的启示,男孩和女孩以这样一种方式成为搭档:男孩的一只手扶着女孩的腰,女孩的一只手搭住男孩的肩膀,剩下的两只手叠在一起,他们跟着老师的节拍,一起摆动脚步,一起走上舞台。她是我人生最早的搭档。两个孩子默契地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
  此后的岁月,求学、工作、生活,我与许多人组成过搭档,而关于最早搭档的记忆坚不可摧。时间的洪水滚滚而过,记忆顽强地抵抗住了所有的冲刷。
  我和她同龄。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我们的生命是重叠的,就像河流在河床上流淌。旧影集中,除了一些育红班的集体照,还有一张特殊的照片,照片是在学校外面的马路上拍下的,在一个阳光杲杲的中午:我拘束地站在两个女孩的中间,女孩们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两个女孩落落大方、举止自然,我却带着天真的不知所措。
  那是我与她的第一张三分之二合影。6岁,生命刚刚发芽,我们一起跳舞,一起拍照,童年的我们如此亲密。我们一起穿越童年的清晨,走进青年的正午,却在中年的午后渐行渐远。那张照片是记录我们相识的原始资料。
  9岁那年,父亲买给我三本连环画,《西游记》《葫芦娃》《白雪公主》,一共花了五十几元。多年之后,我仍清晰记得那天买书的情景:徜徉在县城的新华书店,我小小的心灵被淹没在浩浩卷帙里,置身于文学艺术的大教堂中,仿佛成了牛顿叔叔所形容的在海边捡贝壳的小男孩。小男孩最后挑了三本书,父亲什么也没说就付了钱。那时父亲给人开车,工资一个月六百。我把书带到学校,同学们竞相传阅,如获至宝,那几本书俘获了不少小姑娘的芳心。
  上世纪90年代的北方乡村,我们的童年没有电脑和游戏机,几本连环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让童年仿佛充满了七彩的阳光。城里的孩子接近艺术,我们亲近自然。今天,反观那个非电子化时代,那是一个纯粹的时代,那是最后的田园牧歌。我们的童年具有巨大的容量,其中包含了无数可供追忆和复述的细节。


  2003年,初中毕业,我入读县城二中,她入读四中。两所学校之间几公里的路程,仿若天河漫长,遥不可及。
  透过十八年的层云和暮雪,我还能感受到少年对女孩的思念,就像一头忙碌的耕牛,反刍出多年前青草的味道。木心用从前慢来形容过去:“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如今,世界日新月异,通信即时发达。过去收到一封信时的那种悸动,缥缈杳然,不可复制。那种悸动的体验包含了等待的焦躁、收获的喜悦和思念的无力,如此美好,又如此折磨人。
  高中的每一天,从黎明前开始。此时,夜色是半透明的,带着深水的色泽。学生们起床、洗漱、奔赴教室。早自习是朗诵会,或者说是呐喊的集会。学生们精神亢奋,用力抱着书本,大声地念着背着,声音高亢而急促,好像发出的声音足够大,就可以把遗忘吓退,就可以把知识点牢牢记住。
  每一间教室都塞满了学生。课间,教室就像一口煮沸的大锅,人类发出的声音在鼎中沸腾着,咕嘟咕嘟,冒出水泡,热气缭绕。墙上挂着历史名人的肖像和语录,林则徐怒目圆睁,正气凛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几年下来,看了无数遍,在我的知识体系中,这位民族英雄和这句话合为一體,难解难分。
  周二下午是例行取信的日子。小陈个子颀长,身材瘦削得像一只驼背的螳螂。他喜欢集邮,自觉承担起到图书室取信的职务。作为报答,收件者把邮票撕下送他,他把邮票藏在一个铁盒里,那是属于他的宝藏。
  万众期待的下午,只见他迈着轻飘飘的步子,载誉归来。我们望眼欲穿,仿佛盯着希望本身一样盯着他。分发信件的那一刻,他就是我们的王,一个高大慷慨的王。那些受到赏赐的臣民,脸上显露出激动与欣喜,带着令他人嫉妒的骄傲与满足。
  2004年的春天,我收到她的第一封信。通信之前,对她的思念是断断续续的。通信以后,我与她产生了文字上的关联,随着一封封信的你来我往,文字让情感上的关联变得紧密,每个字都化成了一朵浪花,后浪推着前浪,而后海洋决堤,思念汹涌,漫无边际。等信、读信、写信以及对她的思念,那些行为和情感紧紧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与她通信的日子,是对她的思念最频繁、最热烈的日子。

  我躲在高高的书堆后面,给她回信。那个画面常常让我想到《恋恋风尘》,那个写信和读信的少年形象,那如浮云一般的泡影往事,那种记忆里的美好和忧伤,与那时的我们何其相似。刚开始通信那段时间,我意气风发,我的家庭充满希望。通信第二年,我们通信的内容,以及我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如今,我手里一共保留着她写给我的19封信。十几年来,辗转多城,聚散离合,那些信一直藏在箱笈中伴我远行。揣着那些信,就像一路揣着紫色的青春。

  这是一篇关于记忆和思念的情感之书。
  一封写于2004年8月的信中,她告诉我将面临分班,文科还是理科,这是一个问题。初中时,她的英文成绩一骑绝尘,青春期的少年们除了讨论她的成绩,还讨论她的长相。她说话时总是带着笑,苹果肌微微凸起,她的笑声像是语言的影子。她的眼睛里有光,有时无辜,有时惊讶。一个长得漂亮、成绩又好的女生,很容易成为学校的焦点,这吸引了很多男学生在她班窗外踟蹰。
  最近的一次测试,她的英文考了班里第二。她分析过文理科目上的优劣后,选择了文科。高考后她报了日语专业,一直到大连外国语大学读完硕士。她在信里还谈了一些关于小学阶段的事情,她偷看了一个女生写给我的卡片,本来就很害怕了,结果我还去找她清算,令她惴惴不安。
  9月初,她在来信中显得很生气。之前,我给她写信,语气带酸,说她收到情书太多,暗喻她对待感情的态度。我还将她与另一个女孩做比较,这一点让她更加生气。我想象着她写这封信时,双唇紧闭、蹙眉聚睛、腮帮鼓鼓的样子。
  《围城》里,汪太太对赵辛楣说:“你记着,切忌对一个女人说另外一个女人好。”赵辛楣听到这话,脑袋就像被打了似的发晕。我那时还小,并未读到钱钟书先生的忠告,也没有察觉到那样的比较有何不妥。她形容数学老师授课犹如蚊子嗡嗡叫,那声音让她痛苦不堪。数学课上,她差点睡着,一个本来对准她的粉笔头,在划出了一条抛物线后,提前降落在她前面学生的后背上。
  我与她的通信,无形中记录下21世纪早期高中生的阅读取向。10月,我收到她两封信,我们在信中讨论了熟悉的作家,鲁迅、余秋雨、郭敬明等,她读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有种想把它吞下去的感觉。”那时,郭敬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风,风靡中国的校园。我们还谈到写作,她认为我写的信像作文。她不知道,提高写作能力的方式其实很简单,阅读、模仿和失恋。那时我虽没有失恋,但对她的思念,让我的语言变得温热,让我的词汇变得丰富。当彼时已成往事,纵然此后我读了更多的书,进行了更多的写作训练,给她写信时的所思所感只存在于彼时彼刻,时过情迁,我再也写不出那样的信件了。
  父亲常年在外,驾驶卡车行驶在中国广袤的乡村与城市,我告诉她,我和父亲之间的交流,似乎总是要经过母亲的传达,我为这种疏远感到难过。她说她回家也几乎不和父亲讲话,但看到他在院子里干活,会心痛,会感动。我的父亲开车,她的父亲修理汽车。这封信的最后,她送我一句话:“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我们谨慎地谈论了恋爱这个话题。“十几岁的恋情是善变的,其实那根本不算是什么恋情,对吗?那是爱上爱情本身,来找一个替代品寄托一下而已,不是吗?”这一次,她在数学课上睡觉,被老师抓住了。
  等待的日子最是煎熬,等待每个周二的到来,就像等待盛大的节日。这一天收到她的信,满心欢喜,感觉这一天的阳光格外与众不同,食堂的饭菜是美味的,暖瓶中倒出的水是甘甜的。睡前把信拿出来看一遍,看完躺下,夜里醒来,打开手电筒再读一遍,然后终于睡一个安稳的觉。
  如果这一天收不到信,仿佛一整条瀑布浇在头上,我湿漉漉地走在人间,就像找不到家的孩子。我当然明白,怎么会每个周二都收到信呢,一封信寄出去,她收到信,然后躲避着班主任的突击检查,写出回信,这一来一往,半个月就过去了。
  有一回,我有近两个月没有收到回信,后来辗转联系上,原来先前的几封信丢掉了,她根本没有收到。想到那些流浪的信件将永远消失于人间,除了难过,我无能为力。
  等待回信的日子,我把来信翻来覆去地看,仿佛从字里行间还能发现没有觉察到的暗语和秘密。我只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昼夜与她对话。
  时间来到2005年。2月,她来信说寒假见到我,我一副死了没埋的表情。春节期间,家里卖掉了代表父亲荣光的汽车,车款全部用来还债。父亲变得一无所有,他的骄傲,他的价值,都随着那辆汽车被人开走了。他陷入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追着母亲大喊大叫,像和整个世界宣战。父亲的疯狂闹剧,传遍村庄,她肯定听说了。她在信中鼓励我:“你是强者,你就应该把这次不幸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堕落放弃的借口,对吗?”
  5月,她随信寄来期中考试成绩单。这次她成绩下滑,心情沮丧,唯有132分的英文给了她些许安慰。她班内排名26,年級排名134。有人向班主任打小报告,说她恋爱了,班主任把她调到了第一排。这件事的影响就是:写信没有那么方便了。
  后面的两个月,我们聊的大多关于家庭。父亲的暴戾,让我对家产生了畏惧。她开导我:“其实家不是你想不想回的问题。它毕竟是真情所在。对于家,我们是风筝,会有一根无形的线牵住我们的心,如果飞得太远,绳子就会变紧,我们的心也会被扯得很痛。”我说我羡慕你的家庭,她说她羡慕我的劫遇。她说,不管发生什么事,相信我,我总会站在远方望着你。那段艰难的时光,她的那些文字,是牵引我走出暗夜沼泽的星光。
  夜里,我打着手电读《红楼梦》,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看完。秋天来时,我引黛玉的诗写给她:“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秋雨淅淅沥沥,思念比这秋雨更加绵长。秋雨滴在房顶上,滴在铁皮车库上,滴在全世界的草地上,少年的愁绪充满了教室、宿舍和食堂。
  她给我回信,在信中引用了沙白的一首《红叶》:
  风,把红叶
  掷到眼面前
  噢,
  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鲜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她说,初读这首诗,便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好像风吹起头发,拂过脸面。她感慨:“十年以后,我们这一群从小一起长大的人,还会像现在这样吗?希望不会变成那种见面后只能相视一笑吧?”
  沙白曾是江苏省作协的专业作家。学生时代,我对这位诗人并不熟悉,她摘抄的这首诗,我只当作一首咏秋的诗歌来读。然而,命运产生的神奇勾连,冥冥之中,伏线千里,有着意想不到而遥远的回应。12年后,我进入江苏省作协工作,看到柜子里的沙白文集,才将柜中的沙白和信里的沙白联系了起来。无限往事涌向心头,一股悲伤如大海淹没了我,我站在柜子前,默然而立,许久许久。
其他文献
黄昏落在水里  落在村庄,落在孩童的脸上  假如我没有成长,假如我还在马背上  那黄昏一定会靠近我  某一瞬間,时间开始分解我  让每一个我不知去向  风里,云里,石头里  都有我的影子  而那远去的大雁,却没有  记住我,它总是忘记很多  时间也是,就像今年的麦地  已经忘却去年的麦子,和那个收割的人  即便如此,我依旧会坐在黄昏里  让周围的一切重新惦记我
期刊
天黑后,月亮就是眼睛  替村庄睁着  夏天还好,冬天  我就觉得对不住  有时候是因为,做了太多的错事  有时候是因为,无法阻挡阿尔金山的冷空气  有时候是因为,去年大寒的雪  把父親当作外乡人,避在了山后  我再也无法劝回  责任编辑 陆 萱
期刊
李镜的发现  他叫李镜,公元1902年出生于北京,1952年,他50岁,一个闷热的盛夏深夜,李镜坐在自己家的书房中。他紧张地点起一根烟,准备尝试一下他的发现。他想了想说:“我坐在这个房间里,就像我10岁的时候,午夜坐在我老家附近的小河旁。”话音刚落,他就坐到了当年那条黑暗的小河旁,手里的烟还在静静地燃烧着,小河就在他耳边响亮地流淌。李镜内心万分激动,表面却不动声色,他坐在那条小河边耐心地抽完了那根
期刊
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试想一篇劝诫人们远离手机多读书的文章,八成是被推送到手机上才能被人们读到;如果这篇文章给出若干推荐链接,而读者一一打开,那更要滞留于手机了。手机不过是新媒介技术嵌入日常生活的一个代表,随着各种媒介技术不断快速更新,升级换代,无论是生活节奏还是社会运行都在加速,越来越难以为个体或者群体所能把握。写作也在比拼速度,日产万字的大神级网络写手是其突出的表征。在写作的高速公路上,尽管
期刊
上义坪像一面镜子  阳光穿過马路上山,我穿过阳光上楼  白云照在脸上,明媚火辣辣地  可以看清广场的白,是空。喧嚣不见  烟花已经还给星星,热闹  和鞭炮也还给平静。农历正月初十  我知道。当车流驶过田野,火车经过  村庄,我该走了
期刊
韩东:你们应该是在“青春新视界”首次亮相。请向读者介绍一下你们的生活、学业或工作情况。你是谁?  胡晓江:我是学建筑出身的职业插画师和业余漫画家,基本没上过班,也不太喜欢出门,主要原因是外出前的焦虑,实际在外的感觉还不错,因为信息量巨大。但也因此把外出视为负担,于是出门更少。  刘按:我是一个38岁的人类,男,在出版业干了14年,主要研究怎么样把一本好书卖得更好,在这项研究中可能水平能排进全国前五
期刊
“冰城”的春天,南风吹得起劲,街道上、楼宇间尘土飞扬,被大风吼醒的人们睡眼惺忪地走出家门,有的竖起衣领,有的戴上防风镜。走着走着,发现阳光变暖了,发现衣服有点厚重,发现路边向阳处的迎春花开了。  “有更早迎接春天的花朵,只是城里人看不到呢。”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坐在13楼的办公室里,正对写字楼的高尔夫球场已显出鹅黄和嫩绿,高高的防护网有时不起作用,去年夏天她沿着球场外的路边散步,一个球飞出来,撞
期刊
炸粑粑的骄傲  炸粑粑是这地方特有的吃食,一共四种:壳壳粑、豆粑、姜粑、白糖搅。  炸粑粑也是个人,她的摊子摆在县城老商场的侧门口上,临街。从她的摊位下去,是一个缓坡,通商场底楼,也通隔壁裕景大酒店的停车场,还通老防疫站宿舍楼,她家就在这儿,一栋四楼,左手那间就是。  早些年,县城里炸粑粑出名的另有其人,一个是在菜场的老萧,另一个是在二街的“歪歪”(她生下来嘴就是朝左歪的,所以大家都这么喊她)。她
期刊
搬完最后一箱东西,他的红色长袖汗衫湿透了。弟弟递给他香烟的同时,也把烟散给搬家公司的工人。他穿过客厅、卧室,走到阳台上抽烟。弟弟和弟媳的声音在空荡房子里显得夸张。他拉开纱窗,望见红色、绿色、赭色各色楼房屋脊满满当当。那时候,周边还是农田和水塘。这是古城区向东拓展的第一个新村。他骑自行车来看房,马路还没有修到新村口,他推车走了一两百米田埂路。看着想着,心头起伏不定,不由得掏出一根烟续上。  楼下,搬
期刊
一、归来者的诗与第三代诗歌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南京诗歌创作异常丰富,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而且南京地域文化的滋养,推动了第三代诗歌的变革,使这一时期南京的诗歌创作成为当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的诗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恢复发展期和创新期。1976年至1984年为恢复发展期,化铁、赵瑞蕻、高加索、丁芒、文丙、沙白、杨苡、叶庆瑞等一批诗人复出。经过对“文革”的短暂控诉后,他们逐渐摆脱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