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音乐人才,小学音乐教学备受关注。如今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长期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课堂如何唤起学生求知兴趣,使学生能够体会学习的快乐,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是实施教育的重大课题。体态律动给传统的音乐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协调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作用与运用
所谓“律动”,是肢体对音乐的认知。也就是跟着音乐的节奏而随意摆动,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那一种感觉。律动教学法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律动教学过程是以声音感觉和肌肉感觉合成的印象为基础,不断加强音乐、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小学音乐授课中,很多小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爱上音乐课成为音乐教师的研究动向。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教学应该立足于听音乐,同时教室还应该通过即兴伴奏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还要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在音乐中表现出来。只有从学生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唤醒学生的音乐本能,启发他们进入产生音乐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将音乐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学生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它、喜欢它,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恰恰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音乐唱歌教学中,歌唱教学的传统教学法,过于注重对音乐知识的讲授,普遍采取的音乐授课方法是教师先做范唱或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反反复复。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产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动力,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针对传统的歌唱教学课堂,我们选择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在学习小学花城版五年级《青春舞曲》一课时,初听歌曲时加入了新疆舞的体态律动,整个音乐课堂的氛围变得宽松、活跃、有趣,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大大提升。
(二)音乐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减轻教学压力
音乐是一门极具艺术性想象力的学科,音乐教育工作若能充分发挥出学科的优势,那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将大有裨益。在音乐教学中最能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便是形象教学法。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身心都未发育完全,心理和思维都不成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没有良好的学习方式,对于音乐教学中抽象的音乐知识很难产生基本的理解。
没有吸引力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使比较抽象画的音乐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特别是音乐中的各种音调,只依靠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但是如果小学音乐教师在这个时候运用体态律动,就能够将音乐知识变得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同时也减轻了音乐教师的教学压力。
在輕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以游戏的方式获得学习音乐的良好效果,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大大减轻了教学压力。
(三)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枯燥的教学很难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保持好奇心,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运用体态律动模式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能够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运用肢体语言相应的音乐规律和知识进行有效教学,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唱《鸿雁》这首歌曲时,先观看蒙古族人民在大草原策马奔腾、摔跤等日常活动。教师再将简单的骑马、摔跤等律动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感知和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大草原,内心的热情被充分激发,感受到体态律动带来的愉悦体验。这样的情感体验营造了浓烈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提高。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一)体态律动在掌握节奏的应用
音乐的具体存在是通过节奏体现出来的,在真正的乐曲中,作曲家能够通过轻重缓急、快慢不一的节奏来体现忧伤或者愉悦的心情,能够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作曲家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受到音乐强大的魅力。普通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特点,但是体态律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应用体态律动。
1. 通过语言动作来练习音乐节奏感
节奏来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的语言,在语言中发现节奏。模仿大自然动物的叫声,例如:小鸡 小鸡 怎么 叫-?小鸡 小鸡 叽叽 叽-。当他们大概了解后,就可以边模仿动物的声音边用手拍出节奏。同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这种方法去说出自己或他人的名字、朗读诗歌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通过动作来发展节奏感是最佳时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协调、思维敏捷、表现丰富,加上好动的特点,适于结合运动进行节奏训练。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的走、跑、跳拍手、拍腿、跺脚、摇头、弯腰等来设计动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又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掌握了歌曲的节奏、音准、情绪,这是小学阶段培养节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
2. 打击乐器尤其受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我们可以利用不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来表现音乐节奏。如《下雨了》的活动中,学生分别选择铃鼓和三角铁来演奏,通过感受雨的节奏“×××哗啦啦和××××滴滴哒哒”,这样的节奏让雨声也更形象鲜明了。除了课堂打击乐,生活中充满了可用的打击乐器,笔、桌子、瓶子、纸、胶带等,在课堂中,只要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可以把它加入音乐中去。
在達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中,节奏是体态律动中不可忽视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体态律动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尔克罗兹认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给学生听音乐,这样不但不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而且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要从儿童天生具有的节奏本能入手,以聆听音乐与身体的运动为手段,唤起儿童的学习主动性。”
(二)体态律动在训练学生音高中的应用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高、音准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对教师来说,使小学生正确掌握音准与音高是一项较枯燥乏味的教学工作,正确地理解音与音的相互联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教师可利用手势甚至肢体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将听觉上的音高转变成为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音高,利用手势动作有形地展示不同音高的具体位置,使音高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帮助提高学生的音准。
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说:“在原始部落的儿童,离开身体的动作,音乐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音乐与人的动作是不可分离的。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正是通过有形的身体运动,将听觉与动觉相结合来感受体验音乐的教学模式。
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模式,让音乐教学更加优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体态律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而是能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在课堂应用中应该注意“度”的问题,在音乐教学中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实现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吕志云.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05).
[2]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邢金苗.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4]王黎,徐晓琳.“律动教学法”在低段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1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石碁小学,广州510000)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作用与运用
所谓“律动”,是肢体对音乐的认知。也就是跟着音乐的节奏而随意摆动,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那一种感觉。律动教学法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律动教学过程是以声音感觉和肌肉感觉合成的印象为基础,不断加强音乐、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小学音乐授课中,很多小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爱上音乐课成为音乐教师的研究动向。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教学应该立足于听音乐,同时教室还应该通过即兴伴奏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还要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在音乐中表现出来。只有从学生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唤醒学生的音乐本能,启发他们进入产生音乐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将音乐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学生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它、喜欢它,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恰恰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音乐唱歌教学中,歌唱教学的传统教学法,过于注重对音乐知识的讲授,普遍采取的音乐授课方法是教师先做范唱或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反反复复。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产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动力,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针对传统的歌唱教学课堂,我们选择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在学习小学花城版五年级《青春舞曲》一课时,初听歌曲时加入了新疆舞的体态律动,整个音乐课堂的氛围变得宽松、活跃、有趣,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大大提升。
(二)音乐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减轻教学压力
音乐是一门极具艺术性想象力的学科,音乐教育工作若能充分发挥出学科的优势,那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将大有裨益。在音乐教学中最能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便是形象教学法。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身心都未发育完全,心理和思维都不成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没有良好的学习方式,对于音乐教学中抽象的音乐知识很难产生基本的理解。
没有吸引力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使比较抽象画的音乐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特别是音乐中的各种音调,只依靠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但是如果小学音乐教师在这个时候运用体态律动,就能够将音乐知识变得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同时也减轻了音乐教师的教学压力。
在輕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以游戏的方式获得学习音乐的良好效果,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大大减轻了教学压力。
(三)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枯燥的教学很难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保持好奇心,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运用体态律动模式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能够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运用肢体语言相应的音乐规律和知识进行有效教学,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唱《鸿雁》这首歌曲时,先观看蒙古族人民在大草原策马奔腾、摔跤等日常活动。教师再将简单的骑马、摔跤等律动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感知和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大草原,内心的热情被充分激发,感受到体态律动带来的愉悦体验。这样的情感体验营造了浓烈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提高。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一)体态律动在掌握节奏的应用
音乐的具体存在是通过节奏体现出来的,在真正的乐曲中,作曲家能够通过轻重缓急、快慢不一的节奏来体现忧伤或者愉悦的心情,能够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作曲家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受到音乐强大的魅力。普通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特点,但是体态律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应用体态律动。
1. 通过语言动作来练习音乐节奏感
节奏来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的语言,在语言中发现节奏。模仿大自然动物的叫声,例如:小鸡 小鸡 怎么 叫-?小鸡 小鸡 叽叽 叽-。当他们大概了解后,就可以边模仿动物的声音边用手拍出节奏。同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这种方法去说出自己或他人的名字、朗读诗歌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通过动作来发展节奏感是最佳时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协调、思维敏捷、表现丰富,加上好动的特点,适于结合运动进行节奏训练。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的走、跑、跳拍手、拍腿、跺脚、摇头、弯腰等来设计动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又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掌握了歌曲的节奏、音准、情绪,这是小学阶段培养节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
2. 打击乐器尤其受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我们可以利用不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来表现音乐节奏。如《下雨了》的活动中,学生分别选择铃鼓和三角铁来演奏,通过感受雨的节奏“×××哗啦啦和××××滴滴哒哒”,这样的节奏让雨声也更形象鲜明了。除了课堂打击乐,生活中充满了可用的打击乐器,笔、桌子、瓶子、纸、胶带等,在课堂中,只要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可以把它加入音乐中去。
在達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中,节奏是体态律动中不可忽视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体态律动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尔克罗兹认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给学生听音乐,这样不但不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而且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要从儿童天生具有的节奏本能入手,以聆听音乐与身体的运动为手段,唤起儿童的学习主动性。”
(二)体态律动在训练学生音高中的应用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高、音准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对教师来说,使小学生正确掌握音准与音高是一项较枯燥乏味的教学工作,正确地理解音与音的相互联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教师可利用手势甚至肢体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将听觉上的音高转变成为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音高,利用手势动作有形地展示不同音高的具体位置,使音高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帮助提高学生的音准。
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说:“在原始部落的儿童,离开身体的动作,音乐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音乐与人的动作是不可分离的。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正是通过有形的身体运动,将听觉与动觉相结合来感受体验音乐的教学模式。
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模式,让音乐教学更加优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体态律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而是能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在课堂应用中应该注意“度”的问题,在音乐教学中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实现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吕志云.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05).
[2]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邢金苗.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4]王黎,徐晓琳.“律动教学法”在低段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1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石碁小学,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