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弗莱雷用他“战斗”的一生和火热的社会实践,诠释并演绎了“教育即解放”的伟大思想,完成了解放教育“三部曲”:《被压迫者教育学:意识的解放》《希望教育学:教学的解放》《自由教育学:人性的解放》。
三部专著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阐释了“解放”的深刻内涵:一是意识的解放。教育旨在让人从对自然与社会的神秘意识、幼稚意识中解脱出来,具有批判意识。意识的解放使人觉醒,让人逐步走向独立,而独立则是生命的本体追求。二是教学的解放。民主的教育让教师与学生的差别日渐消融却又保持永久的张力,共同创造丰富而有希望的教学生活。教学的解放使人觉悟,让人永远充满希望,而希望则是生命的本体需要。三是人性的解放。人是不完美的,但有无限的可能性。人性的解放意味着让人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或者是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教育的永恒价值就在于让人不断地完善自己,智慧地成为唯一的“那一个”。人性的解放使人觉慧,让人日渐获得自由,而自由是人的本性,不断完善自己则是人的本体使命。教育的解放实质上是人的解放。唯有人的解放,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辉,迸发出人类的智慧,从而破解人类日益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
如何实践教学的解放?弗莱雷针对传统教育的“银行储蓄观”,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观”。他认为教育不是谁教育谁,也不是自己教育自己,而是通过改造世界来相互学习。对话的每一方都将“反思与行动”作为共同的追求。反思被剥离了行动,对话就变成空话、“废话”;行动被剥离了反思,对话就变成“行动主义”。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话都不可能实现,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性的完善。那么,对话式教学从何处改变了传统教学呢?
一、伙伴关系
对话应该建立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弗莱雷提出的对话条件,正是伙伴关系的精神实质。一是平等。“对话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思想灌输,也不是用来征服别人的狡猾手段,而是对话双方为了获得解放去征服世界、去改造世界。”平等意味着彼此尊重与敬爱,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你必须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二是爱。“爱是对话的基础,爱也是对话本身。”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真诚,意味着分享彼此的思想与智慧。三是谦虚。“对话是人类的一种相互理解和共同行动。”对话需要倾听别人的观点,积极悦纳别人的思想,而后才有彼此的共同长进。与傲慢者无法对话。四是信任。信任才能成为伙伴,信任是对话的开始。相信别人有思想,相信别人能做事,相信别人有潜能……如此,才能敞开心扉,真心以对,对话才有心灵的交汇。五是希望。“在人的不完善之中存在着希望,有了希望,人们才会去不断探索、寻求完善。”对话要永远让人看得到希望,而不是制造失望或者绝望。六是批判。批判是对话走向深入的标志,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的磨刀石。一味地顺从或者依附,必然会陷入“一言堂”的泥潭,失去自我。保持独立,拥有自信,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去做评判,才会有精彩的个性,才会有独特的他人。
二、批判意识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他深刻地揭示了“储蓄式教学”的十大弊端,并作了无情的批判: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思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制订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做出选择,学生唯命是从;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幻想行动;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学习内容;教师拥有权威,学生迫于权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纯粹的客体。弗莱雷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教育将知识当作赏赐,塞满了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无暇思考,丧失了怀疑的态度和批判的意识。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学中仍然充斥着“标准答案”,上课记答案,下课背答案,考试默答案。学生从未读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也一样可以“得满分”,唯独不见的是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马朝虎的散文体小说《水》,学生读后纷纷给出了相同的答案: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原来他们都有一本《课课通》,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这个标准答案;再看《教学参考用书》,一样的答案。然而《水》所表现的主题是“母爱”,缺水的苦日子因为有了母爱,才变成了快乐的日子。照理说,认真阅读文本,独立思考体察,必定会有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但学生习惯于教师的标准答案,盲从于各类参考用书,误将错的当成对的。这是教育莫大的悲哀!
批判意识源自问题意识,敢于怀疑他人的言论,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对话的对象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同学,可以是教材文本,也可以是文本中的人物,还可以是文本的作者。阅读《水》这篇小说,不能停留在文字描述的场景内容,不能停留在对“水”的认识上,而应该探寻“水”与“人”的关系:缺水的环境中,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人与人的关系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艰苦环境中的人们何以有如此多的乐事?如此提问,学生就能与文本作者展开一场深度的对话,就能透过场景故事,触摸到文本背后的那一群人,那群人身上的乐观与幽默,进而体味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如果我们的目光从主题移到语言上,还可以从教材文本中挑出几个很有价值的“刺”来:“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一个小时”太实,不如“几个小时”更为妥当;“水带来的抚摸与清凉”,“抚摸”与“清凉”不是一个层面的词语,不宜组成并列词组……既要看得到小说的妙处,也要挑得出文本的不足。敢于质疑教材,敢于挑战编者,敢于怀疑教师,才会从文本阅读中读到自己。用批判的眼光看文本,看教材,看世界,才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的教学对话,常常是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实际上,这样的问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的提问背后,早就准备好了一个答案,提问仅仅是一个预设的“圈套”而已,如此对话,便是“伪对话”。真正的对话教学,往往是学生提问,师生共答;最好的提问,是对教师、教材既有答案的质疑与追问。所谓批判,就是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这样的提问式对话教学,闪现的是师生的生命智慧,带来的是教学的种种惊喜。弗莱雷说过:“只有要求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思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三、变革精神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旨在“反思与行动”,绝不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而指向实践变革。在扫盲运动中,弗莱雷不用现成的识字课本,而是让学习者讲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人生经历,从中遴选出关键词汇,力求以最少的词汇使学习者在识字的同时能够觉悟,来改造未来的世界。比如在一个贫民区,他让这里的学习者讲述现状,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在对话中,将“favela”(贫民区)这个词与它的语义联系起来;接着划分出其中的基本音节“fa-ve-la”;然后将每一个音节的可能组合展示出来,制成发现卡,如fa-fe-fi-fo-fu;熟练之后,再据此音节组合成新的词汇。这样的关键词汇就是弗莱雷和学习者在对话中共同创造的“原生词”。这些“原生词”不仅仅让学习者识了字、构了词,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重新认识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活现状,探寻与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与真相。由“贫民区”这个“原生词”生发了一系列的提问:我们的贫民区有多大?和富人区有哪些差别?我们为什么会住在贫民区?我们能不能改变贫民区?……这便是弗莱雷的“原生主题”教学,有主题的对话就有了深层的追问,催生的是学习者对周遭生活的深层思考和变革动力。这样的对话式教学,已经远远超越了识字扫盲。学习者从“原生词”到“原生主题”的对话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获得了变革现实世界的勇气和力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如果说识字解放了他们的眼睛,那么改造世界的行动则是他们的自我解放,由此形成了学习者自发的反抗压迫的变革浪潮。这正如弗莱雷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对话是一种对世界的改造”。
反观我们在教学中的种种对话,多的是发表各自的观点、看法,鲜有独立的见识与深度的思辨,有的甚至流于一般的问答,更不用说在对话中激发变革实践的务实行动。同样教识字,我们的教师往往满足于学生的正确认读、识记与书写,几乎不太关心汉字的本源与运用,造成了“识字”与“识世”的分离。“朋友”是最熟悉的一个词语,既不难认,也不难写。学生常常把“朋”识记为“两个月字”,殊不知“朋”在甲骨文中的字形,状似两串玉或贝连在一起。古代以玉或贝做货币,“朋”的本义指货币;“友”像两只方向相同的手,意为志趣相同的人。教学时以汉字的字源为媒介,师生的对话便有了共同探究的趣味,便有了发现汉字文化的好奇心;如果由“朋友”展开一场富有哲思的对话讨论,则更会生发出万千的气象:
朋友是什么?朋友会冲你大叫吗?怎么才能留住朋友?谁是真正的朋友?你会对朋友说“不”吗?交朋友是很费力的,你又是怎么去做的?朋友永远不会变吗?要是哪天朋友对你不好了,而你也不知道原因,那又该怎么办?朋友是个吵架王怎么办?朋友是个苦瓜脸怎么办?朋友是什么?……
这样的对话教学,从识字开始走向了生活的哲思,指引着学生的人生方向,足以改变他们在生活中对朋友的认识,改变他们对朋友的选择,以致改变他们原来的朋友圈。朋友圈的改变,带来的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个词、一场对话,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教育的实践力量,变革的力量。如果囿于传统的识字教学,罔顾活泼泼的生活和活生生的人,必然止步于学科界限之内;如果各科知识难以在生活中融会贯通,学得越多记忆的负担就越重。对话教学,应该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所学融化到生活中去,融化到师生的生命中去,实现生活的改善与生命的一次次重生。学语文,就是要让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学数学,学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无不如此。学以致用,方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尽管我们不能立即改造这个世界,但至少可以慢慢改变我们自己。改变自己,就能成为你自己;改变自己,就能影响他人;改变自己,最终你会发现,世界已然悄悄地改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三部专著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阐释了“解放”的深刻内涵:一是意识的解放。教育旨在让人从对自然与社会的神秘意识、幼稚意识中解脱出来,具有批判意识。意识的解放使人觉醒,让人逐步走向独立,而独立则是生命的本体追求。二是教学的解放。民主的教育让教师与学生的差别日渐消融却又保持永久的张力,共同创造丰富而有希望的教学生活。教学的解放使人觉悟,让人永远充满希望,而希望则是生命的本体需要。三是人性的解放。人是不完美的,但有无限的可能性。人性的解放意味着让人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或者是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教育的永恒价值就在于让人不断地完善自己,智慧地成为唯一的“那一个”。人性的解放使人觉慧,让人日渐获得自由,而自由是人的本性,不断完善自己则是人的本体使命。教育的解放实质上是人的解放。唯有人的解放,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辉,迸发出人类的智慧,从而破解人类日益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
如何实践教学的解放?弗莱雷针对传统教育的“银行储蓄观”,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观”。他认为教育不是谁教育谁,也不是自己教育自己,而是通过改造世界来相互学习。对话的每一方都将“反思与行动”作为共同的追求。反思被剥离了行动,对话就变成空话、“废话”;行动被剥离了反思,对话就变成“行动主义”。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话都不可能实现,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性的完善。那么,对话式教学从何处改变了传统教学呢?
一、伙伴关系
对话应该建立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弗莱雷提出的对话条件,正是伙伴关系的精神实质。一是平等。“对话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思想灌输,也不是用来征服别人的狡猾手段,而是对话双方为了获得解放去征服世界、去改造世界。”平等意味着彼此尊重与敬爱,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你必须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二是爱。“爱是对话的基础,爱也是对话本身。”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真诚,意味着分享彼此的思想与智慧。三是谦虚。“对话是人类的一种相互理解和共同行动。”对话需要倾听别人的观点,积极悦纳别人的思想,而后才有彼此的共同长进。与傲慢者无法对话。四是信任。信任才能成为伙伴,信任是对话的开始。相信别人有思想,相信别人能做事,相信别人有潜能……如此,才能敞开心扉,真心以对,对话才有心灵的交汇。五是希望。“在人的不完善之中存在着希望,有了希望,人们才会去不断探索、寻求完善。”对话要永远让人看得到希望,而不是制造失望或者绝望。六是批判。批判是对话走向深入的标志,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的磨刀石。一味地顺从或者依附,必然会陷入“一言堂”的泥潭,失去自我。保持独立,拥有自信,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去做评判,才会有精彩的个性,才会有独特的他人。
二、批判意识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他深刻地揭示了“储蓄式教学”的十大弊端,并作了无情的批判: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思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制订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做出选择,学生唯命是从;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幻想行动;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学习内容;教师拥有权威,学生迫于权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纯粹的客体。弗莱雷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教育将知识当作赏赐,塞满了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无暇思考,丧失了怀疑的态度和批判的意识。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学中仍然充斥着“标准答案”,上课记答案,下课背答案,考试默答案。学生从未读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也一样可以“得满分”,唯独不见的是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马朝虎的散文体小说《水》,学生读后纷纷给出了相同的答案: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原来他们都有一本《课课通》,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这个标准答案;再看《教学参考用书》,一样的答案。然而《水》所表现的主题是“母爱”,缺水的苦日子因为有了母爱,才变成了快乐的日子。照理说,认真阅读文本,独立思考体察,必定会有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但学生习惯于教师的标准答案,盲从于各类参考用书,误将错的当成对的。这是教育莫大的悲哀!
批判意识源自问题意识,敢于怀疑他人的言论,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对话的对象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同学,可以是教材文本,也可以是文本中的人物,还可以是文本的作者。阅读《水》这篇小说,不能停留在文字描述的场景内容,不能停留在对“水”的认识上,而应该探寻“水”与“人”的关系:缺水的环境中,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人与人的关系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艰苦环境中的人们何以有如此多的乐事?如此提问,学生就能与文本作者展开一场深度的对话,就能透过场景故事,触摸到文本背后的那一群人,那群人身上的乐观与幽默,进而体味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如果我们的目光从主题移到语言上,还可以从教材文本中挑出几个很有价值的“刺”来:“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一个小时”太实,不如“几个小时”更为妥当;“水带来的抚摸与清凉”,“抚摸”与“清凉”不是一个层面的词语,不宜组成并列词组……既要看得到小说的妙处,也要挑得出文本的不足。敢于质疑教材,敢于挑战编者,敢于怀疑教师,才会从文本阅读中读到自己。用批判的眼光看文本,看教材,看世界,才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的教学对话,常常是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实际上,这样的问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的提问背后,早就准备好了一个答案,提问仅仅是一个预设的“圈套”而已,如此对话,便是“伪对话”。真正的对话教学,往往是学生提问,师生共答;最好的提问,是对教师、教材既有答案的质疑与追问。所谓批判,就是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这样的提问式对话教学,闪现的是师生的生命智慧,带来的是教学的种种惊喜。弗莱雷说过:“只有要求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思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三、变革精神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旨在“反思与行动”,绝不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而指向实践变革。在扫盲运动中,弗莱雷不用现成的识字课本,而是让学习者讲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人生经历,从中遴选出关键词汇,力求以最少的词汇使学习者在识字的同时能够觉悟,来改造未来的世界。比如在一个贫民区,他让这里的学习者讲述现状,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在对话中,将“favela”(贫民区)这个词与它的语义联系起来;接着划分出其中的基本音节“fa-ve-la”;然后将每一个音节的可能组合展示出来,制成发现卡,如fa-fe-fi-fo-fu;熟练之后,再据此音节组合成新的词汇。这样的关键词汇就是弗莱雷和学习者在对话中共同创造的“原生词”。这些“原生词”不仅仅让学习者识了字、构了词,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重新认识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活现状,探寻与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与真相。由“贫民区”这个“原生词”生发了一系列的提问:我们的贫民区有多大?和富人区有哪些差别?我们为什么会住在贫民区?我们能不能改变贫民区?……这便是弗莱雷的“原生主题”教学,有主题的对话就有了深层的追问,催生的是学习者对周遭生活的深层思考和变革动力。这样的对话式教学,已经远远超越了识字扫盲。学习者从“原生词”到“原生主题”的对话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获得了变革现实世界的勇气和力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如果说识字解放了他们的眼睛,那么改造世界的行动则是他们的自我解放,由此形成了学习者自发的反抗压迫的变革浪潮。这正如弗莱雷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对话是一种对世界的改造”。
反观我们在教学中的种种对话,多的是发表各自的观点、看法,鲜有独立的见识与深度的思辨,有的甚至流于一般的问答,更不用说在对话中激发变革实践的务实行动。同样教识字,我们的教师往往满足于学生的正确认读、识记与书写,几乎不太关心汉字的本源与运用,造成了“识字”与“识世”的分离。“朋友”是最熟悉的一个词语,既不难认,也不难写。学生常常把“朋”识记为“两个月字”,殊不知“朋”在甲骨文中的字形,状似两串玉或贝连在一起。古代以玉或贝做货币,“朋”的本义指货币;“友”像两只方向相同的手,意为志趣相同的人。教学时以汉字的字源为媒介,师生的对话便有了共同探究的趣味,便有了发现汉字文化的好奇心;如果由“朋友”展开一场富有哲思的对话讨论,则更会生发出万千的气象:
朋友是什么?朋友会冲你大叫吗?怎么才能留住朋友?谁是真正的朋友?你会对朋友说“不”吗?交朋友是很费力的,你又是怎么去做的?朋友永远不会变吗?要是哪天朋友对你不好了,而你也不知道原因,那又该怎么办?朋友是个吵架王怎么办?朋友是个苦瓜脸怎么办?朋友是什么?……
这样的对话教学,从识字开始走向了生活的哲思,指引着学生的人生方向,足以改变他们在生活中对朋友的认识,改变他们对朋友的选择,以致改变他们原来的朋友圈。朋友圈的改变,带来的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个词、一场对话,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教育的实践力量,变革的力量。如果囿于传统的识字教学,罔顾活泼泼的生活和活生生的人,必然止步于学科界限之内;如果各科知识难以在生活中融会贯通,学得越多记忆的负担就越重。对话教学,应该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所学融化到生活中去,融化到师生的生命中去,实现生活的改善与生命的一次次重生。学语文,就是要让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学数学,学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无不如此。学以致用,方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尽管我们不能立即改造这个世界,但至少可以慢慢改变我们自己。改变自己,就能成为你自己;改变自己,就能影响他人;改变自己,最终你会发现,世界已然悄悄地改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