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权益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和自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可以说: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
  一、让学生“乐”起来
  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和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内容后,我上了一节复习课。目的是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学数学的兴趣。一上课,我首先从学生喜欢的活动“数数”切入。“我们一起做开火车的游戏。从1数起,每人数4个数,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学生开始活动:“1、2、3、4;5、7、9、11;12、15、18、21;22、27、32、37;38、48、58、68;整个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二、让学生“猜”起来
  波利亚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来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了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会主动的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睡觉了。”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我出示了一个被遮盖的并露出一个锐角的梯形问学生:“你觉得这里画了一个什么图?”学生顿时兴致勃勃。有的说画了一个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锐角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梯形,有的说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学生按捺不住地喊出来:“不一定。” 我顺势一接:“你的意思是?”学生说:“我认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可能。”“为什么这么想呢?”我问。学生说:“这里露出了一个锐角,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有锐角的,所以是不能确定。”此时其他学生都心悦诚服。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以积极的求知状态进入新课学习,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让学生“问”起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大胆地尝试了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一些有疑惑的问题。当学生看完后纷纷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2、所有的半径和直径为什么都相等呢?3、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知道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都相等呢?4、直径和半径为什么是2倍关系?(以上2、3、4问题不是很全面,必须在同一个圆里)。5、画圆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索提出的,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虽然,在课的开始表现出的课堂气氛并不活跃,但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教学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面。
  四、让学生“争”起来
  争论能体现学生当前学习的状态,使思维高度运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直接画了一个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马上一学生举手说:“我家的苍蝇拍上有这样的图形。”另一学生也说:“我们学校的校门上也有这样的图形。”一系列回答后,我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一学生说:“横着的两边平行,斜着的两边也平行。”……我又问:“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聪明的学生回答说它是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学生禁不住喊出来:“老师,我有问题。我们的电视机也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可它是一个长方形呀?”就这样,学生从自己提供的材料中。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不断地探讨。最终,深刻的了解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见,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有极大好处的。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有利于从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五、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好新、好胜的思维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尝试摸着石头去过河。故意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动手、动脑、动口,自觉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和潜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如三年级第五册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用手势分别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的长度,当学生已经学会测量课本上所列的物体长度后,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身边的物体长度呢?我放开手,当堂让学生自己在教室四周找实物测量。有的量自己作业本的厚度,书本的长度宽度;有的量粉笔的长度;有的量桌子的高度;有的趴在地上量凳子的高度;有的想量黑板的长度,教室门的高度,却遇到尺太短的困难,于是几个同学一起来,短尺一把一把接过来量;还有的同学竟然想出解下红领巾,先用尺子量红领巾,再用红领巾量的办法 。这时我将黑板和讲台也大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象老师一样到投影仪上演示量长度,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毫米、分米等长度单位有了感性认识。看到学生们兴致勃勃,我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事实证明,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地参与数学实践,不但激发了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更让学生体验到了尝试动手的乐趣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自豪感。成功失败都是他们自己亲自做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收获呀!
  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数学课非常有趣,数学知识非常有用,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本文探讨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引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
【摘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框架,能优化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都会经历过这样一个事实:在课堂里,教师们挥洒着热情和汗水,讲授自己精心准备的
目的:探索不同数量,不同方式的限食对动物衰老的影响,寻求最佳限食方式延缓衰老.结论:(1)2种限食方式都能使动物血清LPO降低,并且限食组动物心率平均较对照组降低约10﹪,体重较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批判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寻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老师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研究,教师们一心想竭尽全力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弊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教师们个个感
本文论述了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导入新课、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复习等环节的教学艺术,但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往往只是通过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等单调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2001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通过研读《新课标》,我认为有如下一些特点:   1.重过程  (1)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什么?①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②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③体验数学之美。④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⑤体验数学是一种思想。  (2)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
“这个收果季,销往北京、沈阳、陕西的蜜桔已达300万公斤。收完蜜桔又收砂糖桔,到目前,我们销往北方的砂糖桔有260多万公斤。”鹿寨县平山镇“有团水果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现象”,教师应珍惜甚至有意地制造这种“错误现象”,让课堂这种“错误现象”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可通过议中分析、诱发错误、议中反驳、善待错误、议中内化等方面进行转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现象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的“错误现象”,这突如其来的生成性插曲往往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敢于冲破教师设置的思维围墙,闪现了亮丽的
有人形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进入高中阶段后,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数学成绩就是提不高,到最后最
作业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方式。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设计,应体现它的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  一、 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好学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