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祠,又叫祠堂,它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博白古称白州,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重视“家族”,以至于博白至今仍有许多家族祠堂的存在。如,广西博白金圭塘王氏宗祠、博白亚山镇潭头刘氏宗祠、博白叶氏宗祠等等。宗祠里面的匾额、楹联、族规族训等,全都成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宗祠也开始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特有的教育功能,也是值得人们研究与发扬的。
关键词:广西博白祠堂;文化传承;祠堂教育功能
宗祠,又叫祠堂,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场所。它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还是宗族成员婚丧嫁娶、登科、升迁以及召开家族重要决策会议等处理宗族内部重要事情的“圣地”,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博白古称白州,是客家人聚居地。可能因为客家人数量较少,所以额外重视“家族”的存在。家族祠堂又恰好是家族最有凝聚力的地方。因此,无论家族规模的大小,客家人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族祠堂,至今博白仍有许多家族祠堂的存在。如,广西博白金圭塘王氏宗祠、博白亚山镇潭头刘氏宗祠、博白叶氏宗祠等等。过去,宗祠在家族人们心中有崇高的地位。但到了今天,宗祠的实际作用虽然变小,但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以及教化功能仍然存在。
1 家族宗祠的文化传承
由祠堂传承下来的文化一般被称为宗族文化
首先,宗族文化中最看重的是孝道。“孝”,数千年来都是为中华民族所重视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带,也是家族宗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家族宗祠中的孝道可分两种:一、“善事父母”,也就是赡养父母、尊敬长辈。二、“追孝”,所谓的“追孝”就是“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前者主要指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尊敬同宗长辈,一般指孝敬生者。这一点除了存在于祠堂文化里,在其他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多有体现。对于第一点,家族是充当一个“审判者”角色,家族祠堂就是审判与惩戒的场所。若有不孝者,就会被带到祠堂进行审判与惩罚。后者则一般都是存在祠堂文化中,是家族子弟对祖先的孝,即通过祠堂祭祖的形式,缅怀宗族先祖,彰显其在宗族子孙中的地位。尤其是那些曾经光耀门楣的的先祖,值得后辈尊之敬之,并作为榜样学之效之。第二种“孝道”除了祭祀活动,还会在祠堂中还会悬挂一些代表宗族先贤的遗物、匾额、楹联等。例如,博白王氏宗祠里面有“五子登科”、“翰林院庶吉士”、“钦点知县”等匾额。部分宗祠的墙壁上还会张贴或雕刻上宗族前辈的光辉事迹。
其次,家族宗祠对其他中华传统美德也多有传承,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博白家族宗祠里面的匾额、楹联上。有的是勉励家族后辈子孙奋发上进的,例如,匾额为“光远第”,其楹联为“光昭世泽,远大家声。”有的是警戒族人需遵纪守法的,例如匾额为“风阁流芳”,其楹联为“知纪遵伦地,循规蹈矩门。”还有鼓励族人积极面对生活,对美好未来满怀期待的,例如:匾额为“护国寺”,其楹联为“气存天地,灵著古今。”部分博白家族宗祠还会会把家族里出现过得值得人们称颂与学习的经典故事,贴或刻在家族祠堂的墙壁上,引家族成员前来瞻仰与学习。例如,其中一个家族宗祠就贴有一个名叫分柑的故事。传说,有一对祖公祖婆收到了两位外姓族佬的十个大柑,这两位还带了许多人去做客。祖公祖婆收到大柑后,立刻让丫鬟把五个大柑剥好送给客人品尝,又把剩下的五个捣碎,放到锅里煮,让每人都能吃上一碗,人人有份。
再者,祠堂所傳承下来的文化有一部分属于民俗文化。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当人们遇见解决不了或无法解释的事情时,喜欢求助于神灵。因此,“风水”一说在古代很是盛行,而家族的宗祠都会建在“风水”比较好的地方。例如,博白的王氏宗祠就被人们称之为“风水宝地”。金圭塘的创建者是王履坦,据说此人为一位明师。这点在王氏宗祠内一碑文中有所记载,碑上刻有《履坦公功绩碑文序》,碑文云“曾与王克胜孙济云等远奔江西江洲学玄。拜江耀廷为师,……。学成旋里,得一阴阳宝地。”当然鬼神之说不可信,但由“风水”衍生出来的祭祀活动,包括特殊节日、音乐、舞蹈和独特的美食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2 家族宗祠的教化功能
家族宗祠除了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还具有教化功能,家族宗祠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家族晚辈的教导与勉励,对所有宗族子弟的教训与感化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一般在家族祠堂的匾额、楹联、修祠记、美德故事、家谱以及一些教育活动上多有体现。
2.1 对家族晚辈的教导与鼓励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认为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所以家族十分重视对家族晚辈的教育。一方面是教导晚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敬仰家族先贤。另一方面则是重视晚辈在学识方面的培养,希望子孙后辈可以光耀门楣。重视教育这一点在家族宗祠的楹联上有所体现。例如,楹联:“为帝为王为相为党魁祖宗英贤历代勋名书馨香,立言立功立德立伟业裔孙俊俏千秋俎豆播馨香。”等等。除了楹联有的家族宗祠还有一些教育活动。例如,博白金圭塘王氏宗祠设有“金圭塘贤林发展基金”,每年都会为获奖学生颁发奖金与奖品。还有别的家族宗祠会在每个暑假发放助学基金,请有所成就的家族子弟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与成功经验等。
2.2 对家族子弟的规范和约束
家族宗祠的教化功能除了具有对家族后辈的教育功能,还具有对所有家族子弟的规范与约束功能。这一点在家族宗祠里有“硬性”和“软性”两方面体现。“硬性”是族规,族规的制定不仅有类似法律的严格惩戒手段,也有对家族子弟道德的约束。“软性”则是宗祠内的楹联、美德故事、祭祀活动等可以对家族子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这方面的内容在前文已有所提到,例如,楹联上的话语,有鼓励后代的,有重视孝道的,也有劝诫家族成员遵纪守法的。美德故事则是一些家族值得称颂的美德事件以及先贤的励志故事。“软硬兼施”,相互配合,既用严厉的家族族规进行警告与惩戒犯,又用楹联、美德故事等给家族子弟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复兴,家族宗祠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也开始得到重视。但大多数人对于祠堂还保有迷信、守旧、迂腐、顽固等刻板印象。笔者认为想要祠堂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起作用,必须先转变人们对于祠堂的刻板印象,放大祠堂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祠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健康,王炳熹.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J].前进,2019(06).
[2] 李春霞,程丽秋.论家族祠堂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以博白客家家族祠堂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4).
[3] 李惟佳.家族文化视角下的民间祠堂匾额[J].艺海,2020(02).
[4] 卢品文.祠堂文化特色及其保护研究——以长汀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
关键词:广西博白祠堂;文化传承;祠堂教育功能
宗祠,又叫祠堂,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场所。它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还是宗族成员婚丧嫁娶、登科、升迁以及召开家族重要决策会议等处理宗族内部重要事情的“圣地”,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博白古称白州,是客家人聚居地。可能因为客家人数量较少,所以额外重视“家族”的存在。家族祠堂又恰好是家族最有凝聚力的地方。因此,无论家族规模的大小,客家人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族祠堂,至今博白仍有许多家族祠堂的存在。如,广西博白金圭塘王氏宗祠、博白亚山镇潭头刘氏宗祠、博白叶氏宗祠等等。过去,宗祠在家族人们心中有崇高的地位。但到了今天,宗祠的实际作用虽然变小,但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以及教化功能仍然存在。
1 家族宗祠的文化传承
由祠堂传承下来的文化一般被称为宗族文化
首先,宗族文化中最看重的是孝道。“孝”,数千年来都是为中华民族所重视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带,也是家族宗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家族宗祠中的孝道可分两种:一、“善事父母”,也就是赡养父母、尊敬长辈。二、“追孝”,所谓的“追孝”就是“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前者主要指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尊敬同宗长辈,一般指孝敬生者。这一点除了存在于祠堂文化里,在其他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多有体现。对于第一点,家族是充当一个“审判者”角色,家族祠堂就是审判与惩戒的场所。若有不孝者,就会被带到祠堂进行审判与惩罚。后者则一般都是存在祠堂文化中,是家族子弟对祖先的孝,即通过祠堂祭祖的形式,缅怀宗族先祖,彰显其在宗族子孙中的地位。尤其是那些曾经光耀门楣的的先祖,值得后辈尊之敬之,并作为榜样学之效之。第二种“孝道”除了祭祀活动,还会在祠堂中还会悬挂一些代表宗族先贤的遗物、匾额、楹联等。例如,博白王氏宗祠里面有“五子登科”、“翰林院庶吉士”、“钦点知县”等匾额。部分宗祠的墙壁上还会张贴或雕刻上宗族前辈的光辉事迹。
其次,家族宗祠对其他中华传统美德也多有传承,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博白家族宗祠里面的匾额、楹联上。有的是勉励家族后辈子孙奋发上进的,例如,匾额为“光远第”,其楹联为“光昭世泽,远大家声。”有的是警戒族人需遵纪守法的,例如匾额为“风阁流芳”,其楹联为“知纪遵伦地,循规蹈矩门。”还有鼓励族人积极面对生活,对美好未来满怀期待的,例如:匾额为“护国寺”,其楹联为“气存天地,灵著古今。”部分博白家族宗祠还会会把家族里出现过得值得人们称颂与学习的经典故事,贴或刻在家族祠堂的墙壁上,引家族成员前来瞻仰与学习。例如,其中一个家族宗祠就贴有一个名叫分柑的故事。传说,有一对祖公祖婆收到了两位外姓族佬的十个大柑,这两位还带了许多人去做客。祖公祖婆收到大柑后,立刻让丫鬟把五个大柑剥好送给客人品尝,又把剩下的五个捣碎,放到锅里煮,让每人都能吃上一碗,人人有份。
再者,祠堂所傳承下来的文化有一部分属于民俗文化。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当人们遇见解决不了或无法解释的事情时,喜欢求助于神灵。因此,“风水”一说在古代很是盛行,而家族的宗祠都会建在“风水”比较好的地方。例如,博白的王氏宗祠就被人们称之为“风水宝地”。金圭塘的创建者是王履坦,据说此人为一位明师。这点在王氏宗祠内一碑文中有所记载,碑上刻有《履坦公功绩碑文序》,碑文云“曾与王克胜孙济云等远奔江西江洲学玄。拜江耀廷为师,……。学成旋里,得一阴阳宝地。”当然鬼神之说不可信,但由“风水”衍生出来的祭祀活动,包括特殊节日、音乐、舞蹈和独特的美食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2 家族宗祠的教化功能
家族宗祠除了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还具有教化功能,家族宗祠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家族晚辈的教导与勉励,对所有宗族子弟的教训与感化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一般在家族祠堂的匾额、楹联、修祠记、美德故事、家谱以及一些教育活动上多有体现。
2.1 对家族晚辈的教导与鼓励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认为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所以家族十分重视对家族晚辈的教育。一方面是教导晚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敬仰家族先贤。另一方面则是重视晚辈在学识方面的培养,希望子孙后辈可以光耀门楣。重视教育这一点在家族宗祠的楹联上有所体现。例如,楹联:“为帝为王为相为党魁祖宗英贤历代勋名书馨香,立言立功立德立伟业裔孙俊俏千秋俎豆播馨香。”等等。除了楹联有的家族宗祠还有一些教育活动。例如,博白金圭塘王氏宗祠设有“金圭塘贤林发展基金”,每年都会为获奖学生颁发奖金与奖品。还有别的家族宗祠会在每个暑假发放助学基金,请有所成就的家族子弟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与成功经验等。
2.2 对家族子弟的规范和约束
家族宗祠的教化功能除了具有对家族后辈的教育功能,还具有对所有家族子弟的规范与约束功能。这一点在家族宗祠里有“硬性”和“软性”两方面体现。“硬性”是族规,族规的制定不仅有类似法律的严格惩戒手段,也有对家族子弟道德的约束。“软性”则是宗祠内的楹联、美德故事、祭祀活动等可以对家族子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这方面的内容在前文已有所提到,例如,楹联上的话语,有鼓励后代的,有重视孝道的,也有劝诫家族成员遵纪守法的。美德故事则是一些家族值得称颂的美德事件以及先贤的励志故事。“软硬兼施”,相互配合,既用严厉的家族族规进行警告与惩戒犯,又用楹联、美德故事等给家族子弟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复兴,家族宗祠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也开始得到重视。但大多数人对于祠堂还保有迷信、守旧、迂腐、顽固等刻板印象。笔者认为想要祠堂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起作用,必须先转变人们对于祠堂的刻板印象,放大祠堂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祠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健康,王炳熹.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J].前进,2019(06).
[2] 李春霞,程丽秋.论家族祠堂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以博白客家家族祠堂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4).
[3] 李惟佳.家族文化视角下的民间祠堂匾额[J].艺海,2020(02).
[4] 卢品文.祠堂文化特色及其保护研究——以长汀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