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人性论一般指脱离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人的历史发展,抽象地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和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人性论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从孔子提出人性问题以后,人性问题就逐渐成为思想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辨别,探讨其中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对立统一
1 “善”“恶”的本质界定
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善,吉祥的言辞。由言、羊会意。这与义字、美字从羊的意思相同。义与美均从羊。羊,祥也。” 在《现代汉语辞海》中,“善”有九种解释:“①言行、品质好,心地好,没有恶意;②美好,良好;③有好,和好;④擅长;⑤容易,多;⑥办好,弄好;⑦熟悉;⑧好,好好地;⑨姓。”在英文中,“good”的基本意思是“好的”,在伦理学中则一般译为“善”。“good”在《牛津英语字典中》的意思为,“表示赞扬的最一般的形容词,它意指在很大或至少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或者本身值得赞美,或者对于某些目的来说有益”。“恶”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恶,过也,从心。”段玉裁注解为:“人有过曰恶,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
2 孔孟荀的人性论
2.1 孔子的人性论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位伦理思想家,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体系,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人性的论述和探究,当以孔子始。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圣人孔子最早地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命题。“性相近”,即人生来,其本性就比较接近;“习相远”是说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彼此相隔就越来越远,彼此之间的行为方式差别也很大。
2.2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硕儒,被后世之人尊称为“亚圣”。 在先秦人性大讨论中,孟子的“性善论”独树一帜,孟子在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最大的贡献就是第一个断言 “性善论”。在《孟子·滕文公》中首次出现了性善说的描述:“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认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儒家社会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3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之学,本宗孔子,不出儒家立场,是前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但他不拘泥于儒学陈说,稽考各家长短,综合诸子之说,成为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之集大成者,他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富创新精神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
3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辨析
通过以上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一一解读,我们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观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便将这两种观点做一个比较,以得出二者的异同。
3.1 不同之处
3.1.1 对人性的看法不同
孔子的人性论中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没表明人性是善还是恶。而孟子则对人性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区分,说人性是善的,人无先天才智的等级差别,人心系善念所以人人皆可成尧舜,这点上超越了孔子。孟子为了开显出人异于禽兽的四端之心,让道德修养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强调人之异于禽兽,人和动物不一样,正是因为四端之心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3.1.2 修善方式不同
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应该顺着人性扩充去找回失去的善端;孟子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
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应该逆着人性去修善即“化性而起伪”;荀子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习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束性,即他律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体现了荀子的辩证法精神。
3.1.3 对教育人民的看法不同
针对后天对人进行教育的方式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用礼仪教之,以帮助人民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而荀子认为:凡人都是好色贪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果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师法是人性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是改变人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3.2 相同之處:
3.2.1 性善性恶论的目标一致
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虽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观点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扩而充之也好,化性起伪也好,两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成为圣人的宏伟目标。之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上会如此相近,主要是因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仁”学,以劝天下人成仁为己任。
3.2.2 性善性恶论呈现平等思想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孟子主张性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性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途之人可以为禹。虽然两种理论建立在相对立的基础上,但都肯定了无论是达官贵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向善,最终都可以成为尧舜禹。
3.2.3 性善性恶论强调个人努力
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因此,不管是“扩而充之”还是“化性起伪”,在发展善性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向圣人进行学习以获得“善”。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性善论、性恶论的思辨看出,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的人性论要成立的话就必然要以性善论为前提基础,在逻辑上既对立又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因此,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都是性善的主张。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时代的限制,孟荀二人的观点也有局限性,都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混淆了。
参考文献:
[1] 胡伟希.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8.
[2]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 殷晓明.荀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对立统一
1 “善”“恶”的本质界定
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善,吉祥的言辞。由言、羊会意。这与义字、美字从羊的意思相同。义与美均从羊。羊,祥也。” 在《现代汉语辞海》中,“善”有九种解释:“①言行、品质好,心地好,没有恶意;②美好,良好;③有好,和好;④擅长;⑤容易,多;⑥办好,弄好;⑦熟悉;⑧好,好好地;⑨姓。”在英文中,“good”的基本意思是“好的”,在伦理学中则一般译为“善”。“good”在《牛津英语字典中》的意思为,“表示赞扬的最一般的形容词,它意指在很大或至少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或者本身值得赞美,或者对于某些目的来说有益”。“恶”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恶,过也,从心。”段玉裁注解为:“人有过曰恶,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
2 孔孟荀的人性论
2.1 孔子的人性论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位伦理思想家,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体系,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人性的论述和探究,当以孔子始。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圣人孔子最早地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命题。“性相近”,即人生来,其本性就比较接近;“习相远”是说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彼此相隔就越来越远,彼此之间的行为方式差别也很大。
2.2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硕儒,被后世之人尊称为“亚圣”。 在先秦人性大讨论中,孟子的“性善论”独树一帜,孟子在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最大的贡献就是第一个断言 “性善论”。在《孟子·滕文公》中首次出现了性善说的描述:“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认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儒家社会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3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之学,本宗孔子,不出儒家立场,是前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但他不拘泥于儒学陈说,稽考各家长短,综合诸子之说,成为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之集大成者,他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富创新精神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
3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辨析
通过以上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一一解读,我们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观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便将这两种观点做一个比较,以得出二者的异同。
3.1 不同之处
3.1.1 对人性的看法不同
孔子的人性论中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没表明人性是善还是恶。而孟子则对人性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区分,说人性是善的,人无先天才智的等级差别,人心系善念所以人人皆可成尧舜,这点上超越了孔子。孟子为了开显出人异于禽兽的四端之心,让道德修养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强调人之异于禽兽,人和动物不一样,正是因为四端之心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3.1.2 修善方式不同
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应该顺着人性扩充去找回失去的善端;孟子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
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应该逆着人性去修善即“化性而起伪”;荀子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习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束性,即他律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体现了荀子的辩证法精神。
3.1.3 对教育人民的看法不同
针对后天对人进行教育的方式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用礼仪教之,以帮助人民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而荀子认为:凡人都是好色贪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果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师法是人性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是改变人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3.2 相同之處:
3.2.1 性善性恶论的目标一致
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虽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观点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扩而充之也好,化性起伪也好,两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成为圣人的宏伟目标。之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上会如此相近,主要是因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仁”学,以劝天下人成仁为己任。
3.2.2 性善性恶论呈现平等思想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孟子主张性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性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途之人可以为禹。虽然两种理论建立在相对立的基础上,但都肯定了无论是达官贵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向善,最终都可以成为尧舜禹。
3.2.3 性善性恶论强调个人努力
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因此,不管是“扩而充之”还是“化性起伪”,在发展善性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向圣人进行学习以获得“善”。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性善论、性恶论的思辨看出,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的人性论要成立的话就必然要以性善论为前提基础,在逻辑上既对立又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因此,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都是性善的主张。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时代的限制,孟荀二人的观点也有局限性,都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混淆了。
参考文献:
[1] 胡伟希.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8.
[2]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 殷晓明.荀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