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学者混淆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概念,笔者试着厘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的培养,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发展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服务于社会进步和满足于人的发展需要,而作为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生活的主体,使之达到个人与社会良性的和谐的发展。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新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者们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做出了一些成果,笔者尝试对其进行梳理和对此做简要的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思路: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的研究
张革华,彭娟在《从教育者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中着重从教育者角度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提出教育者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在情感上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并要求教育者要关心受教育者,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同时教育者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与时俱进的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1]
何飞龙在《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有效性》一文中分析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发挥主体性不够的主要表现。[2]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必须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主导与主动关系以及互相转化的关系。
这些学者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真正确立了主体性或者说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才能自觉地、能动地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积极的教育,同时还能使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真正实现教育的至善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研究
杨唐盛,王志民,易俐华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学生(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3]其作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失表现是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被动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机功利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态度消极化。
陈晓山,向勇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刍议》中指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二维价值功能,加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使受教育者主体全面发展的主题,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4]
张智强在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认为探索推行学生(受教育者)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要求,也是增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需要。[5]所以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些学者只强调受教育者一方的主体性,容易造成学生“自由主义”的偏激化,导致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引导性缺失。
三、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统一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张耀灿,郑永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有机构成的复杂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生成、实现和发展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依赖和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整合[6]。
杨建义在论文《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中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但教育者主体是相对成熟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特定知识优势、政策先赋和责任规定的主体,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主体;教育对象则是未成熟主体或具有一定成熟度但没有知识优势的、却有发展愿望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7]。虽然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各异的主体性特征,但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意义下的活动主体。
这些学者都提出了坚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克服教育者无原则地发挥自身主体性的错误倾向和淡化主体作用和教育责任的错误倾向。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实现应当构建起一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韩迎春,王建新在《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提出应当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培养教育对象丰富多彩的个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四个方面来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8]。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模式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增加了亮点和创新。例如:冯煜,谷利民在论文《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从分析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的规律入手,揭示和阐述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结合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的阶段性、不平衡性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建构与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相适应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9]。
许亨洪在《从心理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中从心里学角度分析了主体性作用的缺失,即消极的心里因素(人的不合理的需要、不正当的动机和不健康的情感)、个性心里特征认识不到位、对人的心里过程片面不理解三个方面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作用的缺失,[10]并提出了构建模式。
以上是学者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的四个主要出发点,但是笔者认为,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很多学者没有厘清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相关概念,有的学者避而不谈或者混淆使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针对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漠视人之主体性的模式提出来的。这种模式至少建构于对僵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批判之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一种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构建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或框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并不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否定,而是隶属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继承的基础上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和超越,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并不是指一种模式,它侧重一种人的主体性,带有普遍性。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是指以思想理论教育自身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以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的主体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革华,彭娟.从教育者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湖北社会科学报,2008,(11).
[2]何飞龙.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有效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
[3]杨唐盛,王志民,易俐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及对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5).
[4]陈晓山,向勇.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探索,2003,(5).
[5]张智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6]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杨建义.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8]韩迎春,王建新.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理论探讨,2005,(4).
[9]冯煜,谷利民.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10]许亨洪.从心理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发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的培养,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发展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服务于社会进步和满足于人的发展需要,而作为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生活的主体,使之达到个人与社会良性的和谐的发展。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新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者们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做出了一些成果,笔者尝试对其进行梳理和对此做简要的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思路: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的研究
张革华,彭娟在《从教育者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中着重从教育者角度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提出教育者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在情感上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并要求教育者要关心受教育者,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同时教育者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与时俱进的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1]
何飞龙在《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有效性》一文中分析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发挥主体性不够的主要表现。[2]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必须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主导与主动关系以及互相转化的关系。
这些学者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真正确立了主体性或者说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才能自觉地、能动地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积极的教育,同时还能使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真正实现教育的至善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研究
杨唐盛,王志民,易俐华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学生(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3]其作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失表现是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被动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机功利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态度消极化。
陈晓山,向勇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刍议》中指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二维价值功能,加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使受教育者主体全面发展的主题,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4]
张智强在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认为探索推行学生(受教育者)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要求,也是增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需要。[5]所以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些学者只强调受教育者一方的主体性,容易造成学生“自由主义”的偏激化,导致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引导性缺失。
三、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统一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张耀灿,郑永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有机构成的复杂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生成、实现和发展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依赖和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整合[6]。
杨建义在论文《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中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但教育者主体是相对成熟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特定知识优势、政策先赋和责任规定的主体,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主体;教育对象则是未成熟主体或具有一定成熟度但没有知识优势的、却有发展愿望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7]。虽然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各异的主体性特征,但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意义下的活动主体。
这些学者都提出了坚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克服教育者无原则地发挥自身主体性的错误倾向和淡化主体作用和教育责任的错误倾向。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实现应当构建起一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韩迎春,王建新在《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提出应当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培养教育对象丰富多彩的个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四个方面来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8]。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模式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增加了亮点和创新。例如:冯煜,谷利民在论文《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从分析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的规律入手,揭示和阐述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结合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的阶段性、不平衡性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建构与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相适应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9]。
许亨洪在《从心理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中从心里学角度分析了主体性作用的缺失,即消极的心里因素(人的不合理的需要、不正当的动机和不健康的情感)、个性心里特征认识不到位、对人的心里过程片面不理解三个方面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作用的缺失,[10]并提出了构建模式。
以上是学者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的四个主要出发点,但是笔者认为,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很多学者没有厘清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相关概念,有的学者避而不谈或者混淆使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针对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漠视人之主体性的模式提出来的。这种模式至少建构于对僵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批判之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一种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构建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或框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并不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否定,而是隶属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继承的基础上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和超越,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并不是指一种模式,它侧重一种人的主体性,带有普遍性。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是指以思想理论教育自身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以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的主体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革华,彭娟.从教育者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湖北社会科学报,2008,(11).
[2]何飞龙.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有效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
[3]杨唐盛,王志民,易俐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及对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5).
[4]陈晓山,向勇.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探索,2003,(5).
[5]张智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6]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杨建义.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8]韩迎春,王建新.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理论探讨,2005,(4).
[9]冯煜,谷利民.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10]许亨洪.从心理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发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