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虽然创作于台湾的新诗现代化运动时期,但其诗中却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包含着含蓄柔美、韵味无穷的中国古典情韵,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位“绝对的现代的”、“最中国的中国诗人”。
关键词:郑愁予 《错误》 中国性 意象 意蕴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郑愁予(1933—),中国诗人,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他出版的诗集虽然不是最多的,甚至算不上多。但像他那样被广大读者和诗评家传唱、赞美、引用,经常流传于口头和笔端的名篇名句,是不多的。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郑愁予的成名作《错误》(1954)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这首诗虽然受到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因素的影响,但它所传达出的是更深一层的中国的传统意识。诗中既贯穿着豪放、爽快、豁达的中国传统精神,又包含着含蓄柔美、韵味无穷的古典情韵,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使他的诗有动人的魅力。杨牧在《郑愁予传奇》一文中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强调了郑愁予诗歌的中国化和其诗所体现的中国的思想与情感。
中国传统诗美学注重抒情性,郑愁予的《错误》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有所创新。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这首新诗虽然沿用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与传统诗词的思妇闺怨主题有了很大不同。这一点郑愁予自己在《郑愁予诗的自选》中有一段后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因之有闺怨诗的产生并成为传统诗中的重要内容。但传统闺怨诗多由男子拟女性心态摹写,现代诗人则应以男性位置处理;诗不是小说,不能背弃艺术的真诚。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
从上面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郑愁予的《错误》在抒发情感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此诗别出新意,从男子的视角以男子的口吻出现,对钟爱、盼望着他们的女子,做了一次坦白、忧伤而无奈的回答。而以往的闺怨诗大都出自须眉文士之手,从《诗经·召南·殷其雷》等篇章开始,经李益的《江南曲》,到托名李白的“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尤其是白居易的《长相思》和温庭筠的《望江南》,都是假借女子口吻,表现了女子的孤独、孱弱,以及对男子的依附。这些诗歌基本上可看作单方面的闺怨诗,人物形象刻画上显得比较单纯明了。而郑愁予的《错误》这首诗在承继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和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抒情性的基础上,更巧妙地从男子的角度,运用“我”与“你”的第一和第二人称,将“我”与“你”一隐一显的组合在一首诗歌里。“我”是小城过客,“你”是小城居住者;“我”对你充满怜惜之情,“你”则自愿封闭,心如止水。人物迥然有别,他们的存在造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我”的世界,是动的、鲜活的;一个是“你”的,是静的、寂寞封闭的;而“你”生活的世界又可一分为二,一个是外部沉寂而偶有异动的世界,一个是内在如同死水的心的世界。这样的描写视角与心情完全是一个男子的:是“你”在长期的等待之中,终日闭门不出,所以在“你”的世界里就无所谓季节的变化,因为季节已不属于“你”的关心范围了,“你”只关心“你”的“归人”。正因如此,“你”才越来越寂寞。这样写既能将望归的女子写得含蓄内敛,情深而又自持,又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以及浓郁到化不开的缠绵韵致。其二,此诗情感的针对性扩大了,它充满了对妇女(母亲和妻子)的同情,几乎与仁爱、博爱等精神连在一起。诗人在《郑愁予诗的自选·书前自识》中将这种情感称之为“悲悯”:“诗中的人物都是我移情的替身,带有我对生命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悯”。这种“悲悯”是一种很美的情怀,《错误》一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错误”是因我的出现,让女子在等待中消失了莲花般容颜,在凝听中恍然将达达的马蹄声当做心上人来归,在伫立中有那么一刹那错误地认为过客就是她的心上人。诗人的告白,也是这般的委婉:“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是一个充满道德感而又怜香惜玉之人,为冒昧地撞入一个幽居中的女子的生活而歉疚,为不能给长久等待的莲花般的女子一个慰藉而满怀遗憾,为自己不是或者不能成为女子的“归人”而落寞。这是“我”的错误,这错误,既令人惊喜,又令人遗憾万分,是一种感伤的喜悦,这“错误”因等待而“美丽”。因为,从其现实的悲剧角度看它是个错误,妇人等而不归,归人到而不入,但从审美的角度它却是个美丽,闺中人因等待而美丽,因凄伤而美丽。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郑愁予不是纯粹站在现实的立场来表现妇女的悲剧命运,而是以艺术的眼光将悲剧美化了。
《错误》一诗的中国性还体现在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江南”、“莲花”、“柳絮”、“东风”、“春帏”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古韵,典雅清丽,这也是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所在。这些意象都来自于古典文学,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如“江南”本是地理名词,它具有花红柳绿鸟语莺飞和水光潋滟山色空 的地理概念,“江南”也正因如此成为以文秀、典雅、滋润、优美等为特征的文化类型,这正与女性的特征、女性的阴柔刚好一致。《错误》也沿用这一个文化概念,《错误》的“主角”是女性,是闺中等待着归人的妻子和母亲,所以正好用江南来象征。围绕着江南,诗人铺设了一系列意象,“莲花”、“东风”、“柳絮”等意象都是江南典型的物象,都可以作江南的替身。这些意象的特点是轻、小、安静、伤感、纯洁、美丽,寄托着诗人对女子的无限爱怜。再如“柳絮”,在受到传统文学熏陶的中国读者眼里,“柳絮”就不单是柳树之花了,而是有着丰富表达内涵的意象,它常常与“别”相联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与离别牵连,此后,有“柳”出现的场景总与“别”相关。而柳絮又因其轻盈、飘散,故也常用作春的代指,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柳絮不仅用来表现春光,而且也被诗人用来表现伤春、惜春、感叹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情感。总之“柳絮”已经被文化化、符号化了。《错误》中的柳絮也是如此:“三月的柳絮不飞”,正是春光不到,柳絮静待枝头的意思,但是春来秋去,几多等待,几许期盼却都化作了阵阵惆怅,似乎让我们感受到女子内心的空虚、清冷,感受到女子一次又一次失望后的心痛;也让我们感受到飘零的“柳絮”犹如漂泊的游人和漂泊的心,正如“打江南走过”的“我”,所以诗人在最后一小节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不安:“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莲花”和“容颜”也本诗中的一组重要意象,但这一意象诗人是借“莲花”来形容和映衬“容颜”的,是以具象写具象。人们常以花状写容颜之青春美丽,在本诗中容颜之美却显得特别,它如深锁庭院的花儿无人呵护,自由开落,如果发挥合理想象,似可见到一幅美人图,图卷的背景是烟雨江南,莲花开落,岁月如水流逝,图卷的中心应是“容颜”。这样表达,不仅更形象,更具画面感,而且因其沉积的文化,能够引发更多的联想,因此比一般直白的表达更精粹。
《错误》的中国性还体现在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画面美上。虚与实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虚,多指空灵、超脱或引人生发联想、补充的笔墨;实,则指真实具体的描绘。中国古典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错误》全诗九行,分为三个小节,就具有虚实相间的画面美。第一节诗人先描述出现实世界的场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是实写“我”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与“我”的行迹形成对比的是女子漫长地犹如“莲花的开落”的“等”,暗示了“我”与她分别时间之长和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我”“打马”而来,而“走过”,则明言这“江南”于“我”只是匆匆的过客。这一节中,前者以句式之短之较强的动态感凸现了“走过”的短暂;后者以句子之长,体现了“等”的悠长。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女子幽居闺房的想像: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青石的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诗人用“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四个否定句来表达女子的盼望思念之情,虽无一字写人,可总有一个美丽的倩影若隐若现,正因为有这样的内心,我的马蹄声才成为“美丽的错误”。这一节里诗人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抽象的情感附依于具体形象的画面上,令读者驰骋想象于虚实之间,取得以小见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的意境美的效果。第三节写“我”从想像世界中回到现实世界,“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错误是由于“我是不归人,是个过客”;而美丽,在于“我”让她在孤寂、清冷、悠长的等待中有了一瞬间的希冀和快乐,便生成了一种美丽。这是一个双重的“美丽的错误”,“美丽”和“错误”相反相生,韵味无穷,令人回味不已。
《错误》一诗运用意蕴丰厚的意象、真挚感人的情感和优美动人的画面,营造出美妙而迷幻的意境,让我们充分领会到它的凄美,它的悲伤,它的动人心魄。此诗也使作者成为一位“绝对的现代的”、“最中国的中国诗人”。
参考文献:
[1] 《郑愁予诗的自选》,三联书店,2000年3月。
[2] 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3] 杨牧:《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年。
[4] 潘禾婴:《〈错误〉的一种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
作者简介:王春翔,女,1962—,宁夏银川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及教学,工作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关键词:郑愁予 《错误》 中国性 意象 意蕴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郑愁予(1933—),中国诗人,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他出版的诗集虽然不是最多的,甚至算不上多。但像他那样被广大读者和诗评家传唱、赞美、引用,经常流传于口头和笔端的名篇名句,是不多的。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郑愁予的成名作《错误》(1954)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这首诗虽然受到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因素的影响,但它所传达出的是更深一层的中国的传统意识。诗中既贯穿着豪放、爽快、豁达的中国传统精神,又包含着含蓄柔美、韵味无穷的古典情韵,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使他的诗有动人的魅力。杨牧在《郑愁予传奇》一文中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强调了郑愁予诗歌的中国化和其诗所体现的中国的思想与情感。
中国传统诗美学注重抒情性,郑愁予的《错误》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有所创新。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这首新诗虽然沿用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与传统诗词的思妇闺怨主题有了很大不同。这一点郑愁予自己在《郑愁予诗的自选》中有一段后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因之有闺怨诗的产生并成为传统诗中的重要内容。但传统闺怨诗多由男子拟女性心态摹写,现代诗人则应以男性位置处理;诗不是小说,不能背弃艺术的真诚。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
从上面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郑愁予的《错误》在抒发情感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此诗别出新意,从男子的视角以男子的口吻出现,对钟爱、盼望着他们的女子,做了一次坦白、忧伤而无奈的回答。而以往的闺怨诗大都出自须眉文士之手,从《诗经·召南·殷其雷》等篇章开始,经李益的《江南曲》,到托名李白的“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尤其是白居易的《长相思》和温庭筠的《望江南》,都是假借女子口吻,表现了女子的孤独、孱弱,以及对男子的依附。这些诗歌基本上可看作单方面的闺怨诗,人物形象刻画上显得比较单纯明了。而郑愁予的《错误》这首诗在承继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和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抒情性的基础上,更巧妙地从男子的角度,运用“我”与“你”的第一和第二人称,将“我”与“你”一隐一显的组合在一首诗歌里。“我”是小城过客,“你”是小城居住者;“我”对你充满怜惜之情,“你”则自愿封闭,心如止水。人物迥然有别,他们的存在造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我”的世界,是动的、鲜活的;一个是“你”的,是静的、寂寞封闭的;而“你”生活的世界又可一分为二,一个是外部沉寂而偶有异动的世界,一个是内在如同死水的心的世界。这样的描写视角与心情完全是一个男子的:是“你”在长期的等待之中,终日闭门不出,所以在“你”的世界里就无所谓季节的变化,因为季节已不属于“你”的关心范围了,“你”只关心“你”的“归人”。正因如此,“你”才越来越寂寞。这样写既能将望归的女子写得含蓄内敛,情深而又自持,又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以及浓郁到化不开的缠绵韵致。其二,此诗情感的针对性扩大了,它充满了对妇女(母亲和妻子)的同情,几乎与仁爱、博爱等精神连在一起。诗人在《郑愁予诗的自选·书前自识》中将这种情感称之为“悲悯”:“诗中的人物都是我移情的替身,带有我对生命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悯”。这种“悲悯”是一种很美的情怀,《错误》一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错误”是因我的出现,让女子在等待中消失了莲花般容颜,在凝听中恍然将达达的马蹄声当做心上人来归,在伫立中有那么一刹那错误地认为过客就是她的心上人。诗人的告白,也是这般的委婉:“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是一个充满道德感而又怜香惜玉之人,为冒昧地撞入一个幽居中的女子的生活而歉疚,为不能给长久等待的莲花般的女子一个慰藉而满怀遗憾,为自己不是或者不能成为女子的“归人”而落寞。这是“我”的错误,这错误,既令人惊喜,又令人遗憾万分,是一种感伤的喜悦,这“错误”因等待而“美丽”。因为,从其现实的悲剧角度看它是个错误,妇人等而不归,归人到而不入,但从审美的角度它却是个美丽,闺中人因等待而美丽,因凄伤而美丽。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郑愁予不是纯粹站在现实的立场来表现妇女的悲剧命运,而是以艺术的眼光将悲剧美化了。
《错误》一诗的中国性还体现在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江南”、“莲花”、“柳絮”、“东风”、“春帏”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古韵,典雅清丽,这也是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所在。这些意象都来自于古典文学,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如“江南”本是地理名词,它具有花红柳绿鸟语莺飞和水光潋滟山色空 的地理概念,“江南”也正因如此成为以文秀、典雅、滋润、优美等为特征的文化类型,这正与女性的特征、女性的阴柔刚好一致。《错误》也沿用这一个文化概念,《错误》的“主角”是女性,是闺中等待着归人的妻子和母亲,所以正好用江南来象征。围绕着江南,诗人铺设了一系列意象,“莲花”、“东风”、“柳絮”等意象都是江南典型的物象,都可以作江南的替身。这些意象的特点是轻、小、安静、伤感、纯洁、美丽,寄托着诗人对女子的无限爱怜。再如“柳絮”,在受到传统文学熏陶的中国读者眼里,“柳絮”就不单是柳树之花了,而是有着丰富表达内涵的意象,它常常与“别”相联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与离别牵连,此后,有“柳”出现的场景总与“别”相关。而柳絮又因其轻盈、飘散,故也常用作春的代指,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柳絮不仅用来表现春光,而且也被诗人用来表现伤春、惜春、感叹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情感。总之“柳絮”已经被文化化、符号化了。《错误》中的柳絮也是如此:“三月的柳絮不飞”,正是春光不到,柳絮静待枝头的意思,但是春来秋去,几多等待,几许期盼却都化作了阵阵惆怅,似乎让我们感受到女子内心的空虚、清冷,感受到女子一次又一次失望后的心痛;也让我们感受到飘零的“柳絮”犹如漂泊的游人和漂泊的心,正如“打江南走过”的“我”,所以诗人在最后一小节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不安:“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莲花”和“容颜”也本诗中的一组重要意象,但这一意象诗人是借“莲花”来形容和映衬“容颜”的,是以具象写具象。人们常以花状写容颜之青春美丽,在本诗中容颜之美却显得特别,它如深锁庭院的花儿无人呵护,自由开落,如果发挥合理想象,似可见到一幅美人图,图卷的背景是烟雨江南,莲花开落,岁月如水流逝,图卷的中心应是“容颜”。这样表达,不仅更形象,更具画面感,而且因其沉积的文化,能够引发更多的联想,因此比一般直白的表达更精粹。
《错误》的中国性还体现在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画面美上。虚与实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虚,多指空灵、超脱或引人生发联想、补充的笔墨;实,则指真实具体的描绘。中国古典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错误》全诗九行,分为三个小节,就具有虚实相间的画面美。第一节诗人先描述出现实世界的场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是实写“我”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与“我”的行迹形成对比的是女子漫长地犹如“莲花的开落”的“等”,暗示了“我”与她分别时间之长和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我”“打马”而来,而“走过”,则明言这“江南”于“我”只是匆匆的过客。这一节中,前者以句式之短之较强的动态感凸现了“走过”的短暂;后者以句子之长,体现了“等”的悠长。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女子幽居闺房的想像: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青石的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诗人用“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四个否定句来表达女子的盼望思念之情,虽无一字写人,可总有一个美丽的倩影若隐若现,正因为有这样的内心,我的马蹄声才成为“美丽的错误”。这一节里诗人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抽象的情感附依于具体形象的画面上,令读者驰骋想象于虚实之间,取得以小见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的意境美的效果。第三节写“我”从想像世界中回到现实世界,“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错误是由于“我是不归人,是个过客”;而美丽,在于“我”让她在孤寂、清冷、悠长的等待中有了一瞬间的希冀和快乐,便生成了一种美丽。这是一个双重的“美丽的错误”,“美丽”和“错误”相反相生,韵味无穷,令人回味不已。
《错误》一诗运用意蕴丰厚的意象、真挚感人的情感和优美动人的画面,营造出美妙而迷幻的意境,让我们充分领会到它的凄美,它的悲伤,它的动人心魄。此诗也使作者成为一位“绝对的现代的”、“最中国的中国诗人”。
参考文献:
[1] 《郑愁予诗的自选》,三联书店,2000年3月。
[2] 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3] 杨牧:《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年。
[4] 潘禾婴:《〈错误〉的一种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
作者简介:王春翔,女,1962—,宁夏银川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及教学,工作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