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扎实的教学技巧、灵活的创造能力、深刻的审美思想是教学艺术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听老师的公开课时当然更希望看到老师新的语文教育观念、有创造的新颖的教学活动、应付突发问题的教学机智。因而,从“听课”到“看课”的转变就很自然了。
关键词“看课”;变革
进入21世纪,中国身处教育一线的教育者们听到的最多的名词之一便是“课改”了,它如一阵阵汹涌的波涛冲击着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于是走进课堂,你会发现教者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比如“看课”。
什么叫看课?它与我们传统的“听课”有什么不同吗?开公开课了,我们拿着听课笔记,夹着教本和教参去听听这个教师上什么内容、按什么程序展开、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学生发言情况如何、最终解决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教学目标,这些我们一一记下来,事后讨论讨论优缺点,这不就是一个完整的听课过程吗!“看课”还能有什么高明之处?
“看课”与“听课”当然不同。比如拿一个例子来看一看:
一位教师上《故乡》,这堂课得探讨一下少年闰土的性格特征。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讲得是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是津津有味,老师提到什么问题学生也配合得非常好。但就在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他问老师少年闰土在向迅哥儿谈到他所知道的各种新奇的事物时,提到了“跳脚鱼”,那么“什么是跳脚鱼”呢?这可难住了老师了,学生都被这个奇怪的问题吸引住了,都眼巴巴地望着他呢?这可怎么办呢?逃避这个问题,推说下课查资料解决,未尝不可,可这位教师却又把这个问题接下来了,只不过换了个方式--回抛。他问底下的学生有谁知道“跳脚鱼”,问一个不知道,两个不知道,三个、四个 、五个,于是老师对学生说了“这个问题老师不知道答案,你们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可见只有一个人知道,那是谁呢?”同学们很快地反映过来了“闰土”,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紧接着加了一句“可见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见多识广。”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要知道,这个问题是这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与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关联不大,而我们看到了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了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回抛式教学法),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教学技巧),展现了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也许很多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会选择逃避)。可以说这是这堂课的绝对的亮点。我们看到了这位教师极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也就是教学机智,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展现。
又比如我们听一位老师上《孔乙己》这篇小说,探讨到了最后高潮部分: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她完成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孔乙己遭遇的前后对比来看人物的悲剧。老师和同学们通过表格的形式就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诸方面做了比较,那么下面谈论孔乙己的性格和悲惨遭遇的根源就可以了。但这时老师又设置了一个题目“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
显然,这个老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们结合课文进一步加深对主人公悲剧性格的理解。学生们是这样回答的:
生一:被丁举人家的奴仆剥去了,因为前文提到孔乙己最后出场前到丁举人家偷书被发现了,挨了一顿打,并被打折了腿。所以,他的长衫很可能在丁举人家。
生二:孔乙己把长衫卖了,换了四文钱,后来来买酒喝。
师质疑:要知道长衫是孔乙己的读书人的面子,他怎么舍得卖掉呢?这样的表述成立吗?
生:成立。因为他虽然爱面子,但几十年来读书不中,他只有在喝酒的时候聊以自慰,酒成了他精神上的依托和麻醉剂,离开酒他是很难生活下去的。所以,他卖掉长衫。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学生的回答结合了课文,又延伸到对孔乙己的性格探索上,不仅如此,还揭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原因之一:丁举人为代表的阶层的毒打。很好了。
但老师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不一会儿,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回答了:孔乙己是被鲁迅故意安排成这样的,也就是说孔乙己的长衫必然丢失。
这个回答很深刻、很新颖,老师需要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
师:这个回答很好。那我们就来联系鲁迅先生的其他小说来看一看。《祝福》中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鲁迅都给他们安排了很悲惨的命运。可以说祥林嫂是鲁迅先生间接地“杀”死了,纯真的少年闰土被鲁迅扼杀了。那么孔乙己的长衫能不能是鲁迅弄丢的?
生:能,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必然。
师:那么鲁迅必须这么创作。因为他这样创作的根基是在揭示当时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也就是说人物的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在最后小说故事的高潮中孔乙己已经完全被封建科举制度抛弃了,也被整个社会丢弃了。长衫对于他而言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可以说鲁迅借他的长衫的丢失把矛头指向了哪里?生:指向了封建社会,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孔乙己。
我想你在看完这两个教学案例之后就应该懂得了什么叫“看课”。课堂中往往体现着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变化,教师以往的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正发生着变化,他们是新课标下学生兴趣的激发者、开拓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这个过程的主体,他们是学习中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下体现了一种教学艺术,有规律可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扎实的教学技巧、灵活的创造能力、深刻的审美情趣,而这三点正是我们教学艺术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語文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合规律的实践自由,创造是其核心。我们在听老师的公开课时当然更希望看到老师新的语文教育观念、有创造的新颖的教学活动、应付突发问题的教学机智。因而,从“听课”到“看课”的转变就自然而然了。
关键词“看课”;变革
进入21世纪,中国身处教育一线的教育者们听到的最多的名词之一便是“课改”了,它如一阵阵汹涌的波涛冲击着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于是走进课堂,你会发现教者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比如“看课”。
什么叫看课?它与我们传统的“听课”有什么不同吗?开公开课了,我们拿着听课笔记,夹着教本和教参去听听这个教师上什么内容、按什么程序展开、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学生发言情况如何、最终解决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教学目标,这些我们一一记下来,事后讨论讨论优缺点,这不就是一个完整的听课过程吗!“看课”还能有什么高明之处?
“看课”与“听课”当然不同。比如拿一个例子来看一看:
一位教师上《故乡》,这堂课得探讨一下少年闰土的性格特征。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讲得是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是津津有味,老师提到什么问题学生也配合得非常好。但就在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他问老师少年闰土在向迅哥儿谈到他所知道的各种新奇的事物时,提到了“跳脚鱼”,那么“什么是跳脚鱼”呢?这可难住了老师了,学生都被这个奇怪的问题吸引住了,都眼巴巴地望着他呢?这可怎么办呢?逃避这个问题,推说下课查资料解决,未尝不可,可这位教师却又把这个问题接下来了,只不过换了个方式--回抛。他问底下的学生有谁知道“跳脚鱼”,问一个不知道,两个不知道,三个、四个 、五个,于是老师对学生说了“这个问题老师不知道答案,你们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可见只有一个人知道,那是谁呢?”同学们很快地反映过来了“闰土”,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紧接着加了一句“可见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见多识广。”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要知道,这个问题是这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与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关联不大,而我们看到了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了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回抛式教学法),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教学技巧),展现了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也许很多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会选择逃避)。可以说这是这堂课的绝对的亮点。我们看到了这位教师极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也就是教学机智,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展现。
又比如我们听一位老师上《孔乙己》这篇小说,探讨到了最后高潮部分: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她完成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孔乙己遭遇的前后对比来看人物的悲剧。老师和同学们通过表格的形式就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诸方面做了比较,那么下面谈论孔乙己的性格和悲惨遭遇的根源就可以了。但这时老师又设置了一个题目“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
显然,这个老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们结合课文进一步加深对主人公悲剧性格的理解。学生们是这样回答的:
生一:被丁举人家的奴仆剥去了,因为前文提到孔乙己最后出场前到丁举人家偷书被发现了,挨了一顿打,并被打折了腿。所以,他的长衫很可能在丁举人家。
生二:孔乙己把长衫卖了,换了四文钱,后来来买酒喝。
师质疑:要知道长衫是孔乙己的读书人的面子,他怎么舍得卖掉呢?这样的表述成立吗?
生:成立。因为他虽然爱面子,但几十年来读书不中,他只有在喝酒的时候聊以自慰,酒成了他精神上的依托和麻醉剂,离开酒他是很难生活下去的。所以,他卖掉长衫。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学生的回答结合了课文,又延伸到对孔乙己的性格探索上,不仅如此,还揭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原因之一:丁举人为代表的阶层的毒打。很好了。
但老师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不一会儿,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回答了:孔乙己是被鲁迅故意安排成这样的,也就是说孔乙己的长衫必然丢失。
这个回答很深刻、很新颖,老师需要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
师:这个回答很好。那我们就来联系鲁迅先生的其他小说来看一看。《祝福》中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鲁迅都给他们安排了很悲惨的命运。可以说祥林嫂是鲁迅先生间接地“杀”死了,纯真的少年闰土被鲁迅扼杀了。那么孔乙己的长衫能不能是鲁迅弄丢的?
生:能,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必然。
师:那么鲁迅必须这么创作。因为他这样创作的根基是在揭示当时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也就是说人物的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在最后小说故事的高潮中孔乙己已经完全被封建科举制度抛弃了,也被整个社会丢弃了。长衫对于他而言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可以说鲁迅借他的长衫的丢失把矛头指向了哪里?生:指向了封建社会,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孔乙己。
我想你在看完这两个教学案例之后就应该懂得了什么叫“看课”。课堂中往往体现着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变化,教师以往的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正发生着变化,他们是新课标下学生兴趣的激发者、开拓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这个过程的主体,他们是学习中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下体现了一种教学艺术,有规律可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扎实的教学技巧、灵活的创造能力、深刻的审美情趣,而这三点正是我们教学艺术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語文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合规律的实践自由,创造是其核心。我们在听老师的公开课时当然更希望看到老师新的语文教育观念、有创造的新颖的教学活动、应付突发问题的教学机智。因而,从“听课”到“看课”的转变就自然而然了。